APP下载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护理干预分析

2016-07-13洪书新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3期
关键词:硬化性心脏病心理

洪书新

(朝阳市第二医院,辽宁 朝阳 122000)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护理干预分析

洪书新

(朝阳市第二医院,辽宁 朝阳 122000)

【摘要】目的 探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资料随机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本院收治的95 例CHD患者,均予以综合护理干预,分析干预前后患者的体征变化、心理问题改善和生活方式改变情况。结果 干预后患者HR、SBP、DBP水平均低于干预前,HAMA、HAMD评分均低于干预前,生活方式各项目参与例数均少于干预前(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加强CHD治疗效果,改变患者生活方式,提高其生活质量。

【关键词】综合护理;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效果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artery heart disease,CHD)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引起血管腔狭窄或栓塞,致使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导致的心脏病,通常与患者生活方式不当或季节变化有关,因此在积极治疗的同时需配合科学护理干预,以加强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生存质量[1]。本研究针对已选定的95例CHD患者予以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资料随机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本院收治的95例CHD患者,均符合《实用内科学》中冠心病的诊断标准,其中男58例,女37例,年龄35~82岁,平均(38.53±4.36)岁,受教育水平:本科及以上49例、大中专21例、高中16例、初中及以下9例,婚姻状况:已婚73例、未婚17例、离异5例。

1.2 方法:所有患者均行综合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①健康教育:向患者及家属讲解CHD病理、临床症状及预后等知识;督促重病患者卧床休息,限制家属探视,病情稳定后鼓励患者于床上活动四肢,以防下肢形成血栓,之后增加活动量,于病房内步行,但注意避免疲劳;纠正患者急躁心态,使其以正确态度面对病情,并建议家属参与进来,患者出现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时予以理解和抚慰;嘱咐患者遵医嘱用药,并告知其药物不良反应;建议患者改变生活方式,多食低脂、低热量、低胆固醇和高纤维、高维生素饮食,告诫其禁烟酒、避免暴饮暴食,同时配合适量运动(有氧运动为主),强度和时间依据患者病情变化而定;教会患者心绞痛等症状发生时缓解措施,胸痛时立即含服硝酸甘油。②生活护理:发病后患者因进食量少且不习惯卧床排便,容易发生便秘,强调床上排便对病情控制的意义。③康复护理:指导患者行医疗康复训练,针对各易患因素进行干预,包括控制血压、血糖、血脂异常,避免感染、过度劳累、情绪激动等,实行饮食调理及必要药物治疗等综合性康复措施,对CHD的危险因素加强控制。

1.3 疗效标准:观察患者干预前后体征变化,包括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采用汉密尔顿焦虑评分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评分量表(HAMD)评估干预前后患者心理改善情况,均行1~4分四级评分,前表总评分>29分重度焦虑,21~29分中度焦虑,14~20分偶尔焦虑,7~13分轻度焦虑,<7分无焦虑;后表总评分>24分重度抑郁,17~24分中度抑郁,<17分轻度抑郁[2]。采用自拟调查问卷对患者干预前后生活方式进行分析,包括情绪、饮酒、吸烟、高脂饮食、运动量、体质量6方面。

1.4 统计学分析:数据以SPSS 19.0软件统计分析,一般资料以标准差(±s)表示,计量资料以t检验,计数资料以χ2检验,当P<0.05时,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患者干预前后体征变化情况:干预后患者HR、SBP、DBP水平均低于干预前(P<0.05),具体为:干预前,HR(次/分)95.27 ±11.25,SBP(mm Hg)165.83±16.22,DBP(mm Hg)93.57± 5.68;干预后,HR(次/分)74.36±10.18*,SBP(mm Hg)146.65± 14.36*,DBP(mm Hg)72.53±4.25*。与干预前比较,*P<0.05。

2.2 患者干预前后心理改善情况:干预后患者HAMA、HAMD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0.05),具体情况为:干预前,HAMA评分26.58 ±4.17,HAMD评分25.14±4.06;干预后,HAMA评分9.36±3.25*,HAMD评分12.53±3.12*。与干预前比较,*P<0.05。

2.3 患者干预前后生活方式变化情况:干预后患者各项目参与例数均少于干预前(P<0.05),见表1。

表1 患者干预前后生活方式变化情况[n(%)]

3 讨 论

CHD属于心血管内科常见病与多发病,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心前区绞痛、心脏憋闷和发热、惊恐、恶心、呕吐等全身症状,给患者带来较大痛苦,因此需及时采取科学方法治疗,并配合人性化护理方式,以减轻患者病痛,提高其生活质量[3]。本研究针对已选定的95例CHD患者,均予以综合护理干预,对护理效果进行分析,为最佳护理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综合护理干预从患者实际病情、心理状态、家庭经济状况等实际情况出发,根据患者不同治疗阶段出现的各种生理、心理问题制定相应的个性化护理方案,因此可有效加强治疗效果,促进患者胸痛等临床症状缓解。

经研究可得干预前后患者体征变化、心理问题改善情况和生活方式改变情况,其中分析前者可知,干预后患者HR、SBP、DBP水平均低于干预前,这表明综合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患者生命体征,缓解各种临床症状。分析原因主要是综合护理干预将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贯穿治疗全程,一方面细致的心理护理可拉近护理人员与患者间的距离,有助于取得患者及其家属的信任,为后续护理奠定基础;另一方面健康教育和生活护理等措施可有效加强患者对冠心病病理及治疗措施等知识的掌握,增强对疾病治愈的信心,从而提高治疗配合度与依从性[4]。

同时,分析心理变化可知,干预后患者HAMA、HAMD评分均低于干预前,这表明综合护理干预可显著缓解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以轻松心态面对疾病和治疗。分析原因主要护理人员善于以患者容易接受的说话方式和语气与其沟通,并就其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再加上鼓励家属参与其中,可有效放松患者心情[5]。另外,分析后者可知,干预后患者各项目参与例数均少于干预前,这表明综合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患者生活方式,促进疾病康复。护理人员通过制定科学膳食方案、运动方案,可有效减少患者对高脂、高盐、高胆固醇饮食的摄取,增加其运动量,使患者能够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从而维持良好的生理及心理状态[6-7]。本研究由于受样本例数等因素制约,未就综合护理干预对CHD患者并发症的影响进行探讨,还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综上所述,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辅助CHD治疗,改变患者生活方式,并加强其远期疗效。

参考文献

[1] 任杰,李宇萌,赵忠阳,等.循证护理对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20(2):193-196.

[2] 牟会伟.综合护理干预在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22):38-39.

[3] 史秀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住院患者健康教育与护理措施[J].实用医技杂志,2014,21(8):865-866.

[4] 毕艳玲,张金花.延续护理干预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生活方式的影响[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19):313.

[5] 章力凤.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78例护理干预效果[J].中国乡村医药杂志,2012,19(10):69-70.

[6] 罗淑平.护理干预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并发症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14(28):17-19.

[7] 任杰.循证护理对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2(2):169.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6)03-0288-02

猜你喜欢

硬化性心脏病心理
看见具体的自己
“心慌”一定是心脏病吗?
中医新解心脏病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心理感受
我做了七八次产检都正常 孩子怎么有心脏病?
硬化性胆管炎的影像诊断和鉴别诊断
多发性肺硬化性血管瘤18~F-脱氧葡萄糖PET/CT显像1例
非编码RNA在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中的研究进展
Smog in Los Ange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