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观察PDCA循环管理指导下的护理模式对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

2016-07-13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3期
关键词:PDCA循环管理抑郁心力衰竭

王 娟

(河南省济源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一科,河南 济源 459000)



观察PDCA循环管理指导下的护理模式对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

王 娟

(河南省济源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一科,河南 济源 459000)

【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在PDCA循环管理指导下的护理模式对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我院心内科收治的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100例,通过随机分组原则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例数均为50例。观察组应用在PDCA循环管理指导下的护理模式对患者进行护理服务,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的护理模式对患者进行护理服务。通过一段时间的护理服务,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焦虑抑郁情绪下降程度明显由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应用在PDCA循环管理指导下的护理模式对患者进行护理服务可有效提高临床护理服务质量,减轻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关键词】心力衰竭;PDCA循环管理;焦虑;抑郁

本文以我院近年收治的100例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分析在PDCA循环管理指导下的护理模式对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情况,其具体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取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我院心内科收治的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100例。其中男性患者62例,女性患者38例;所有患者中年龄最大的为91岁,最小为51岁;平均年龄(68.47±11.53)岁。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以随机分组方式为原则将100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上均无较大区别,具有可比性(P>0.05)。

1.2 护理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对患者进行护理服务。观察组应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为指导对患者进行临床护理服务[1]。PDCA循环管理模式就是将管理方法分为计划、实施、检查和总结4个阶段[3]。在计划阶段,我们要求护理人员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沟通,了解患者身体状况、心理情绪、家庭背景、经济状况等资料。然后对每1例患者进行心理健康评估,根据评估结果根据每位患者的具体情况为每一位患者制度有针对性化、个性化的、可行的护理方案。护理方案制定完善后,进入到实施阶段[4]。

1.3 效果评价:患者焦躁心理的检测采用焦躁自评量表进行评定,患者评分越高,表示患者的焦躁心理越严重,如果患者评分超过50分,表示患者有比较严重的焦躁情绪;对患者抑郁情绪的评定应用抑郁自评量表进行评定,患者评分越高表示患者抑郁情绪越严重,评分超过53分表示患者有严重的抑郁情绪;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调查应用自制的调查表格,让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进行打分,总分为100分,患者打分越高表示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越高,评分超过80分表示患者对护理服务非常满意,评分为60~80分表示患者对护理服务比较满意,评分为60分以下表示患者对护理服务不满意。

1.4 观察指标:通过1个月的护理服务后,观察记录所有患者焦躁评分情况、抑郁评分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

1.5 统计学方法:将数据纳入SPSS19.0统计软件中进行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并以(±s)表示,若(P<0.05)则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两组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焦躁评分均低于50分,但两组比较观察组焦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抑郁评分均<53分,但两组比较观察组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的评分平均为(92.58±6.33)分,属于非常满意,对照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评分平均值为(74.68±5.17),属于比较满意阶段,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比较(±s)

组别  例数  焦躁评分  抑郁评分  满意度评分观察组 50 38.27±3.76 41.82±4.21 92.58±6.33对照组 50 47.63±5.13 50.64±5.62 74.68±5.17 t - 10.3865 8.8816 15.4844 P - 0.0000 0.0000 0.0000

3 讨 论

在本研究结果中可以看出,采用PDCA循环管理方法为指导对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进行临床护理服务,不仅能降低患者的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情绪。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同时也能有效地提高患者对临床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让医患双方关系更为融洽、和谐。因此,在PDCA循环管理指导下的护理模式对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护理,能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医患纠纷的发生率,值得广泛的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郝爱萍.舒适护理在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14):130-131.

[2] 付冬丽.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60例护理体会[J].青岛医药卫生,2011,43(1):11-12.

[3] 马春兰.老年患者心力衰竭的心理护理[J].现代医药卫生,2011,27(7):1077-1078.

[4] 梁静.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12,10(3):95-96.

[5] 王齐.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45例舒适护理观察效果[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10):10-11.

[6] 谭红霞.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抑郁症患者心理护理效果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299-299.

[7] 韩璐,刘艳梅.阶梯式健康宣教结合PDCA循环管理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4,52(23):84-86.

[8] 胡文华,王改生,侯银萍,等.PDCA法在监测社区52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J].基层医学论坛,2015,15(11):1479-1481.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6)03-0286-01

猜你喜欢

PDCA循环管理抑郁心力衰竭
PDCA循环管理对老年住院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PDCA循环在缩短宫外孕患者抢救时间的应用分析
产前个性化心理护理对初产妇焦虑、抑郁心理及分娩方式的影响
中药汤剂联合中药足浴及耳穴压豆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社区在册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分析
PDCA循环管理对血液透析患者护理质量和并发症的影响
冠心病心力衰竭应用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治疗的疗效分析
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诊断和治疗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