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时超声造影在肝癌微波消融治疗中的应用

2016-07-13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3期
关键词:肝癌

孙 檬

(辽宁省丹东市第一医院,辽宁 丹东 118000)



实时超声造影在肝癌微波消融治疗中的应用

孙 檬

(辽宁省丹东市第一医院,辽宁 丹东 118000)

【摘要】目的 研究实时超声造影(CEUS)在肝癌微波消融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2年12月至2014年4月采用微波消融治疗的39例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微波消融74个病灶,微波消融治疗前,术中、术后均行肝脏超声造影,有35例采用经皮穿刺肝脏肿瘤微波消融治疗,4例采取术中B超导向微波消融治疗。结果 ①39例患者均未出现术后出血,感染,胆漏等并发症;②肝脏CEUS检查判断肝脏肿瘤微波消融后疗效的准确性为97.2%(72/74),B超CDFI检查判断肝脏肿瘤微波消融后疗效的准确性为77.0%(57/74),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脏超声造影可以准确评价肝脏肿瘤微波消融后的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实时超声造影;肝癌;微波消融治疗

肝癌是我国常见的高发肿瘤,微波、射频、栓塞化疗等手段是目前治疗此病的主要方法。但是,若未能将肿瘤完全消灭,短期内出现复发常常影响治疗效果。提高微创治疗杀灭肿瘤的疗效,降低复发率是亟需解决的问题[1]。动态增强CT是临床应用较为广泛的微创治疗疗效评价办法,但受患者身体状况限制较大,也难以实时评估。超声造影技术(contrast enhanced ultrasonography,CEUS)是近年来正逐步推广的新技术,它能够利用超声造影显像剂与机体组织间的声学性阻抗来显示小微血管灌注[2],从而准确评估肿瘤治疗的效果。本文对实时超声造影(CEUS)在肝癌微波消融治疗中的应用价值进行了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于2012年12月至2014年4月在我院采用微波消融治疗的39例肝癌患者(共74个病灶)为研究对象。39例患者中,男21例,女18例,年龄27~74岁,平均(53±9.4)岁。原发性肝癌25例,肝转移癌14例(包括胃癌4例,结直肠癌6例,卵巢癌1例,胰腺癌3例)。35例采用经皮穿刺肝脏肿瘤微波消融治疗,4例采取术中B超导向微波消融治疗。

1.2 研究方法

1.2.1 仪器与试剂:超声诊断仪为PlihipsiU22型,探头频率2.0~5.0 MHz。超声对比剂诺维(由SonoVue,Bracco公司生产)。冷循环微波消融治疗仪由南京亿高医疗器械公司生产。

1.2.2 肝脏实时超声造影检查:①取生理盐水5 mL,稀释混匀诺维对比剂,经上肢外周静脉快速注射2.4 mL诺维,然后向静脉注入5 mL生理盐水,启动超声仪器计时器,快速扫描肝脏各叶2次;②全程观察6 min,分为动脉向(10~30 s),门脉向(30~120 s)和延迟向(120~360 s);③注意观察肝脏实质性灌注有无局限性异常显影的对比剂聚集区,若发现病灶则记录大体位置,继续观察其余部分。

1.2.3 B超导向经皮肝脏肿瘤微波消融治疗:①术前禁食8 h,检测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凝血功能;②术前30 min给予杜冷丁50 mg肌内注射,安定10 mg肌内注射,全身静脉麻醉;③局部消毒后做0.5 cm切口,根据造影检查结果确定穿刺途径,超声引导下将微波消融针插入肿瘤;④启动冷循环,消融功率60 W,单次治疗时间为10~15 min,超声持续监测消融过程;⑤消融术后实施常规肝脏造影检查消融结果。

1.3 疗效评价:治疗1个月后,对照前后CEUS,并行CT增强检查,评价疗效。完全杀灭:CEUS低回声,无血流信号,CT平扫增强时无强化;不完全坏死:CEUS或强回声,可见血流信号,CT增强时病灶部分强化;可疑残留:CEUS造影与CT增强检测与治疗前无明显变化[3]。

1.4 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5.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以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以χ2检验,差异以P<0.05具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治疗结果:39例患者均未出现术后出血,感染,胆漏等并发症。

2.2 检查结果:肝脏CEUS检查判断肝脏肿瘤微波消融后疗效的准确性为97.2%(72/74),B超CDFI检查判断肝脏肿瘤微波消融后疗效的准确性为77.0%(57/74),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种检查方式的结果比较[n(%)]

3 讨 论

经皮微创消融术治疗肝癌是近年来迅速兴起的方法,与其他非手术疗法类似,准确的适应证选择与疗效确定是指导临床治疗的重要参考。与CT/MRI相比,超声对比剂不会弥散到细胞间隙,可以说是真正的血池显像剂[4],能够精确地描述肝肿瘤内部血供情况。注射对比剂后,通过观察肿瘤血管形态的变化即可鉴别肿瘤病灶的良恶性。

超声造影后,病灶的边界与造影前相比更加清晰,因此,超声造影可以更精确的呈现肿瘤病灶的大小,浸润范围。同时,超声造影在判定肿瘤数目方面也比增强CT、常规超声更加精确,尤其适合<1 cm的微小病灶[5]。此外,超声造影的实时性也极大地提高了穿刺的准确性与灵活性,从而有效减少胆瘘、出血等并发症。

增强CT与MRI虽然是评价肝癌消融治疗的重要标准,但实际上并不适合在射频消融后即刻进行疗效评价,也不适合在短期内进行多次检查,大部分病例均在1个月后再进行疗效评价。而超声造影则无此方面的担忧,可以在射频消融后即刻、准确地判断肿瘤治疗的疗效,对灭活不全的也可以及时进行补充治疗。多数研究认为,消融治疗后由于肉芽组织纤维化,新生血管改建完成,适合进行造影观察。此外,CEUS还能指导术中选择消融方案,避开胆管、大血管,确定进针方向、深度,评价肿瘤残留。与CT导向相比,CEUS在提高消融效果,减少并发症方面有独到的有势。从本次研究来看,CEUS的检查准确率为97.2%,而CT增强的检查准确率为77.0%,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与同类报道相符合。

数字血管造影技术可以清晰显示肿瘤血管的分布于走向,也是判断介入治疗后残癌范围的主要标准,但其属于有创检查,并不适合常规普及。肝脏CEUS具有操作简单、无创实时等特点,且可以反复多次检查,基本不受患者年龄、呼吸、肝肾功能的限制,因此可以作为肝癌术后随访发现病灶转移、复发的首选检查方法。

总而言之,从本次研究的结果来看,超声造影检查的准确率明显高于CT增强检查,且差异明显(P<0.05)。因此,可以肯定实时超声造影在肝癌微波消融治疗中的应用价值。但是,通过本次研究我们也总结出CEUS的一些不足,如其很难在同一时期兼顾多个病灶等。因此,我们建议超声造影与CT增强/MRI可作为相互补充的诊断、评价方法。

参考文献

[1] 陈敏华,杨薇.超声造影对射频消融治疗肝癌的应用价值[J].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2010,7(12):1-3.

[2] 李敬东,刘健,赵学友,等.实时超声造影在肝癌微创治疗术中的临床应用[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9(9):1044-1045.

[3] 倪晓霞,于晓玲,王旸,等.超声引导经皮微波消融治疗肾上腺肿瘤[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11,19(3):185-189.

[4] 孙文郁,姜洪磊,于浩,等.超声引导联合腹腔镜微波消融治疗特殊部位肝癌的临床体会[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12,19 (2):188-191.

[5] Dongli C,Hyo KL,Seung HK,et al.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treatedwith percutaneous radio-frequency ablation:usefulness of powerdoppler US with a microbubble contrast agent in evaluating therapeuticresponse preliminary results[J].Radiology,2000,7(19): 1142-1146.

中图分类号:R735.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6)03-0180-02

猜你喜欢

肝癌
XB130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细胞侵袭、迁移的影响
原发性肝癌癌前病变中西医研究进展
隐源性肝癌与病毒性肝癌临床特征比较
LCMT1在肝癌中的表达和预后的意义
斑蝥素酸镁对人肝癌细胞株SMMC-721转录组的影响
超声引导微波消融治疗老年肝癌及并发症防范
100种常用藏药抗肝癌的体外活性筛选
microRNA在肝癌发生发展及诊治中的作用
Rab27A和Rab27B在4种不同人肝癌细胞株中的表达
3例微小肝癌MRI演变回顾并文献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