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某区2~7岁儿童视力异常的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2016-07-13刘红仙唐卢爱洁张学莲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3期
关键词:官渡区弱视昆明市

刘红仙唐 敏 梁 敏 卢爱洁 张学莲

(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妇幼保健中心儿科,云南 昆明 650200)



某区2~7岁儿童视力异常的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刘红仙*唐 敏 梁 敏 卢爱洁 张学莲

(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妇幼保健中心儿科,云南 昆明 650200)

【摘要】目的 探讨昆明市官渡区2~7岁集体儿童视力异常的主要影响因素,有针对性地开展学龄前儿童眼保健工作。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2~7岁3083例儿童进行问卷调查,并用伟伦视力筛选仪进行眼屈光度检查。结果 3083例儿童中,其中视力异常比例为17.3%;用眼距离、父母弱视、父亲近视,儿童平均睡眠时间是视力异常的影响因素;父母无弱视、父亲无近视和儿童平均每天睡眠时间充足的孩子视力要好于父母有弱视、父亲近视和儿童平均每天睡眠时间短的孩子。结论 影响官渡区2~7岁儿童视力的主要影响因素父母有无弱视、父亲近视与否和儿童的平均每天睡眠时间等。

【关键词】2~7岁儿童;视力异常;影响因素

视力异常是学龄前儿童最常见的健康问题之一,对儿童今后的生活、学习、工作产生重要影响。本文旨在探讨我区2~7岁儿童视力异常的发生情况和主要影响因素,选择昆明市官渡区的10家托幼机构,开展儿童视力异常情况的筛查,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官渡区10家托幼机构,于2014年10~12月对10家托幼架构的2~7岁学龄前儿童进行问卷调查和儿童视力检测。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3208份,回收有效问卷3083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6.1%。

1.2 方法

1.2.1 检查方法:视力检测用美国伟伦视力筛选仪对儿童进行眼屈光度的检查。检查在半暗室的房间内进行,将视力筛选仪调至儿童模式,使其正对儿童眼睛并保持水平,调节仪器和儿童眼睛之间的距离,通过窥视将十字靶对准儿童瞳孔,当听到稳定背景下非常高调、尖锐的声音时,提示仪器自动读取数据。

1.2.2 参照标准:S表示眼睛的球径屈光度,C表示眼睛的柱径屈光度。近视:各年龄组均为≤~1.00DS;远视:2~4岁S≥+3.00DS;4~5岁S≥+2.50DS;5~6岁S≥+2.00DS;散光:各年龄组均为≤~1.75DC或C≥+1.75DC。

1.2.3 问卷调查: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儿童家长进行视力异常相关因素问卷调查。由工作人员对儿童家长进行指导填写,其内容包括性别、每天睡眠时间、学习习惯及用眼状况、父母视力等。

1.3 统计分析:数据采用Epi_Data3.02软件双录入,用SPSS18.0进行分析,经χ2检验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一般情况:参与调查的儿童3083例,年龄为(4.6±0.9)岁,体质量(15.2±6.9)kg,其中男孩1628例(52.8%),女孩1455例(47.2%)。视力正常者2551例,占82.7%,视力异常者532例,占17.3%。

2.2 儿童用眼习惯对视力的影响:儿童用眼习惯对视力的影响因素分析,除通常读书眼睛与书的距离有统计学意义,其余均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2.3 父母因素对视力的影响:父母因素对儿童视力的影响因素分析,除父亲近视情况、母亲近视情况和父/母是否弱视有统计学意义之外,其余均无统计学意义,见表2。

2.4 影响儿童视力异常的多因素分析:以儿童视力是否正常为因变量(0=正常,1=异常),结合单因素分析和专业知识拟选平均每天看书时间、父亲近视情况、父/母弱视情况等共10个因素为自变量,进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选择Backward:LR建立模型,当进入水准α=0.05,剔除水准β=0.10时,最终进入方程的变量为父/母是否弱视、父亲近视情况、平均每天睡眠时间。父母无弱视、父亲无近视和儿童平均每天睡眠时间充足的孩子视力要好于父母有弱视、父亲近视和儿童平均每天睡眠时间短的孩子(表3)。

表1 儿童用眼习惯对视力的影响因素分析[n(%)]

表2 父母因素对儿童视力异常的影响因素分析[n(%)]

表3 影响2~7岁儿童视力异常的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

3 讨 论

本研究显示,昆明市官渡区2~7岁儿童视力异常的发生率为12.15%,国内的相关文献报道学龄前儿童视力异常的发生率为1.87%~26.03%[1],造成文献报道如此差异的原因包括采用的视力异常诊断标准不同、检测手段不一致以及地区的差异。本文采用伟伦视力筛查仪检测,视力异常包括近视、远视和散光,内容更全面、检测手段更为可靠,因而能较客观地反映昆明市官渡区2~7岁儿童视异常的发生情况。而与国外的文献报道相比,目前我国的学龄前儿童视力异常发生率在相对较高的水平,并未得到有效的控制[2]。学龄前儿童视力健康状况的影响因素诸多,用眼距离是学龄前儿童视力异常的关键指标之一,对学龄前儿童视力产生重要影响。研究表明,用眼距离<30 cm的学龄前儿童更易出现屈光异常和近视,以及常规方法无法检测的知觉问题[3]。本研究亦表明,用眼距离影响学龄前儿童的视力健康状况,对学龄前儿童而言,阅读的时间相对较少,分析本研究中视力异常与近距离用眼的相关性,可能与电视、电脑和手机的普及有关。

托幼机构与家庭要着力培养儿童良好的生活用眼习惯,为儿童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同时强同时强化社会性健康教育,从社会、家庭和学校等多方面关注并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 韦创建,崔艺萍.深圳市2~4岁儿童保健中开展视力筛查的模式探索[J].中国妇幼保健,2004,19(20):18-19.

[2] 张德明,秦艳,周著志.Suresigh视力筛查仪在学龄前儿童视力屈光状态检查中应用分析[J].当代医学,2010,16(18):152-154.

[3] 朱洪,郑惟庄,黄萍萍,等.上海市学龄前儿童视力现况分析[J].中国斜视与小儿眼科杂志,2009,2(2):63-66.

中图分类号:R7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6)03-0175-02

*通讯作者

猜你喜欢

官渡区弱视昆明市
昆明市明良汇江水泥制造有限公司
昆明市明良汇江水泥制造有限公司
昆明市延安医院
为什么弱视的蝙蝠可以在晚上飞行?
官渡区档案馆、区文化馆举行特色档案交接仪式
监督不因面熟而“弱视”——不主动作为的监督,就是形同虚设的“稻草人”
官渡区首批“机关数字档案室”通过验收
儿童弱视治疗现状及新进展
官渡区国家综合档案馆项目举行开工仪式
云南省中行与官渡区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