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机械通气治疗内科急诊呼吸衰竭患者的可行性分析

2016-07-13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3期
关键词:机械通气呼吸衰竭

刘 贤

(河南省信阳市中医院 急诊科,河南 信阳 464000)



机械通气治疗内科急诊呼吸衰竭患者的可行性分析

刘 贤

(河南省信阳市中医院 急诊科,河南 信阳 464000)

【摘要】目的 探讨机械通气治疗内科急诊呼吸衰竭患者的可行性与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回顾性方法,选取2011年5月至2013年10月以来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50例呼吸衰竭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他们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75例。给予实验组患者机械通气治疗,给予对照组常规的治疗方式,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评估机械通气在内科急诊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疗效以及安全性。结果 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高达87.25%,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只有62.76%,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机械通气在急诊内科呼吸衰竭的治疗中具良好的治疗效果,能有效降低病死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机械通气;内科急诊;呼吸衰竭

呼吸衰竭是内科急诊比较常见的疾病之一,正确、有效的机械通气是治疗呼吸衰竭最有效的方式。机械通气一般有无创正压通气和有创正压机械通气,这两种治疗方式各有利弊,在治疗过程中要结合具体的方法,正确的选择通气方式,一便提高治疗效果。我院对150例呼吸衰竭患者进行临床治疗研究,分析机械通气在急诊内科呼吸衰竭治疗中的可行性。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随机选取2011年5月至2013年10月以来我院收治呼吸衰竭患者150例,把他们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5例。其中男85例,女65例;年龄15~80岁,平均年龄(45.2±13.5)岁;患者入院后均接受了相关的辅助检查,确诊为呼吸衰竭时间发生在5 min~72 h,急诊后5~30 min上机,平均时间(12±2.6)min;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确诊时间、入院时间等方面均没大的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75例对照组患者用传统的常规治疗法进行治疗,首先积极治疗患者的原发性疾病,给患者服用糖皮质激素,进而纠正患者的水电解质絮乱情况,并维持好患者的酸碱平衡率。给予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机械通气治疗。通气模式一般采用同步间歇质指令模式,患者的呼吸频率维持在每分钟10~15次,潮气量为每千克12~16 mL。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及血气分析结果,及时调整治疗过程中的相关参数,保证治疗效果。

1.3 疗效评定。显效:如果患者的生命体征以及临床症状改善比较显著,患者接受治疗后在1 d内恢复意识,这种情况被判定为显效;有效:经过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的得到局部改善,患者在1~2 d内恢复意识,这种治疗效果被判定为有效;如果经过治疗后,患者的的临床症状没有得到改善,甚至有恶化的现象,意识恢复也比较差,这种情况被判定为无效。

1.4 统计学分析:本次调查所有数据均采用软件SPSS20.0进行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均采用%表示,用χ2检验,其他指标均采用(±s)表示,P<0.05时,两组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经过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高达87.25%,明显高于对照组62.76%治疗有效率,两组数据具有明显的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效果分析(±s)

表1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效果分析(±s)

组别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对照组 75 30(55.14) 20(25.55) 25(30.56) 87.25观察组 75 40(38.51) 28(35.28) 7(5.85) 62.76

3 讨 论

在急诊科内,常常会遇见这样或那样的通气功能障碍者,呼吸衰竭是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呼吸衰竭发生的原因是由于各种因素造成的患者通气以及换气功能障碍,致使患者在极短的时间内出现低氧血症。呼吸衰竭的确诊主要是依据血气分析检查,在海平大气压下,静息条件下呼吸室内空气,动脉血氧分压低于8 kPa,或者伴有二氧化碳分压高于6.65 kPa,这种情况即为呼吸衰竭[2]。呼吸衰竭根据病情的缓急程度可分为急性呼吸衰竭和慢性呼吸衰竭,慢性呼吸衰竭多发于有慢性呼吸道病的患者,呼吸功能损害程度是逐渐加重的,而急性呼吸衰竭是一种急性的,患者原来呼吸功能正常,突发原因引起的通气或换气功能障碍,比如脑血管意外、肺梗死、呼吸机麻痹等,如果不及时抢救,可能会危及患者的生命。

呼吸衰竭的治疗,主要是在短时间内改善和恢复患者的呼吸功能,有效的平衡患者体内的酸碱机制,减轻患者的肾脏损伤等。近几年,随着技术的进步,医学上开始运用呼吸机和通气的方式治疗呼吸衰竭。其中机械通气治疗是改善患者缺氧,纠正患者呼吸的重要手段[3]。

本研究结果表明,机械通气治疗内科急诊呼吸衰竭患者有比较好的疗效,能有效的降低患者的病死率,总有效率比传统的常规治疗法提高近25%左右,而且在治疗过程中没有太大的不良反应,安全性比较好。尤其是对由于心脑血管病、肺部疾病、重度中毒等原因引起的急性呼吸衰竭患者有非常好的治理效果,能在较短的时间内使患者的的各种体制功能恢复正常,降低患者的你病死率。综上所述,机械通气在急诊内科呼吸衰竭的治疗中有较好的可行性,不仅能有效降低病死率,缓解患者的体质功能,而且安全性比较好,提高患者预后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涛,陶杨,王磊波,等.内科急诊呼吸衰竭患者紧急机械通气的效果[J].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13,20(22):39-41.

[2] 倪凌.内科急诊呼吸衰竭患者机械通气的临床观察[J].中国卫生产业,2013(32):72-74.

[3] 顾俊杰,卢昌衡,王世宏.机械通气方法治疗急诊内科呼吸衰竭的疗效观察[J].医学信息,2013,26(11):213-214.

中图分类号:R541.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6)03-0101-01

猜你喜欢

机械通气呼吸衰竭
浅析无创呼吸机治疗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观察
呼吸湿化治疗仪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致呼吸衰竭序贯通气中的应用
机械通气患者床边胃镜下置鼻空肠管行肠内营养的护理
右美托咪定在1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需机械通气患者镇静效果分析
机械通气患者撤离呼吸机的护理
无创呼吸机治疗呼吸衰竭临床护理观察
呼吸衰竭的护理分析
无创呼吸机治疗COPD合并II型呼吸衰竭的临床诊治分析
探析NO结合高频震荡治疗严重呼吸衰竭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