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镜联合腹腔镜治疗老年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研究

2016-07-13栾晓峰唐俊力刘长清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3期
关键词:胆总管结石胆囊结石内镜

栾晓峰 唐俊力 刘长清

(大连市中心医院肠胃三科,辽宁 大连 116033)



内镜联合腹腔镜治疗老年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研究

栾晓峰 唐俊力 刘长清

(大连市中心医院肠胃三科,辽宁 大连 116033)

【摘要】目的 对内镜联合腹腔镜治疗老年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进行探讨。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收治的老年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6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33例,实验组对患者采用内镜联合腹腔镜治疗,对照组采用开腹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术后疗效。结果 实验组在手术时间、胃肠道通气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镇痛药物使用率及切口感染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无差异(P>0.05)。结论 老年患者身体功能差,恢复慢,采用内镜联合腹腔镜治疗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更易被老年患者所接受。

【关键词】腹腔镜;内镜;胆总管结石;胆囊结石

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是胆道外科常见病,多发病[1]。传统多采用开放性胆道切开取石的方法,创口大,出血多,并发症多,治疗难度大且复发率高。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腹腔镜手术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越来越受到患者的青睐,尤其是老年患者。我院对66例老年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分别采用内镜联合腹腔镜治疗和开腹手术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老年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66例,其中最大年龄79岁,最小62岁,平均年龄(67.12±2.13)岁,男性患者42例,女性患者24例。所有患者均行B超或CT等影像学检查,确诊为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按照随机原则,均为分实验组与对照组各33例,实验组采用内镜联合腹腔镜治疗,对照组采用开腹手术治疗。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就诊时间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66例患者均行造影检查,实验组33例行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检查,确定结石数量、大小和分布情况,然后行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切开取石。在乳头11~12点处做切口(切口1.0~2.0 cm),然后将取石网塞入胆总管内,打开网篮,兜住结石后将网篮收口,取出结石。倘若结石过大,需机械碎石后取石。成功取石后,放置导管引流并定时冲洗胆道,预防感染的发生[2]。在手术2~5 d后,为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对照组33例患者行常规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将胆总管切开取出结石后行T管引流。

1.3 观察指标: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胃肠道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切口感染率、镇痛药物使用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进行观察。

1.4 统计学方法:本文所有数据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 <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出血量等方面的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手术时间、胃肠道通气及住院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经统计学分析,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出血量、胃肠道通气及住院时间方面的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出血量、胃肠道通气及住院时间方面的比较(±s)

注:与对照组相比, *表示P<0.05

组别 n  手术时间(min)  术中出血量(mL)  胃肠道通气时间(h)  住院时间(d)实验组 33 96.32±14.28* 32.45±16.23* 25.21±13.21* 9.23±1.45*对照组 33 83.12±13.67 80.34±15.57 68.34±10.46 13.56±1.43

2.2 两组患者在切口感染率、镇痛药物使用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方面的比较:实验组切口感染率为3.03%,镇痛药物使用率为12.12%,对照组分别为12.12%、39.39%,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出现急性胰腺炎1例,经治疗后痊愈。对照组发生胆瘘1例,经引流后症愈,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在切口感染率、镇痛药物使用率的比较 [n(%)]

3 讨 论

在我国,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蛋白质及脂肪的摄入量也越来越多,导致胆石症的发病率逐年升高,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发病率约占胆石症的11%[3]。老年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由于其细胞功能退化,术后恢复慢,如采用传统的开放式治疗弊端非常多。本文将我院收集的66例老年患者分别采用内镜联合腹腔镜治疗和开腹手术治疗,内镜联合腹腔镜组(实验组)在手术时间、胃肠道通气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镇痛药物使用率及切口感染率与开腹手术组(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我们可以看出,内镜联合腹腔镜治疗较开腹治疗具有更高的优越性。

综上,内镜联合腹腔镜治疗老年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具有对患者创伤小,痛苦轻,对其他脏器干扰小,肠胃功能恢复快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王敏,余德刚,柳凤玲,等.遵义地区胆石病临床流行病学调查分析[J].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11,17(9):714-717.

[2] 张秉武,赵向阳.腹腔镜胆囊切除术456例手术体会[J].临床误诊误治,2010,23(9):844-845.

[3] 张建,黄耀,吴孟超.腹腔镜术中联合内镜在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外胆管结石的应用前景[J].中华感染外科杂志,2011,17(8): 685-687.

中图分类号:R657.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6)03-0075-01

猜你喜欢

胆总管结石胆囊结石内镜
内镜止血在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的应用
眼内镜的噱头
大探头超声内镜在上消化道较大隆起病变中的应用(附50例报告)
改进法二镜联合治疗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
腹腔镜和胆道镜联合治疗胆总管结石的疗效分析
浅析腹腔镜治疗用于小儿胆囊结石治疗的临床效果
胆总管结石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分析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并胆管结石的临床疗效
胆囊与胆总管结石使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的临床研究
腹腔镜和胆道镜联合治疗胆总管结石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