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样的“00后”,我们读懂了吗
2016-07-12王开东
王开东
最近,校园暴力频现,蒙城学生群殴老师,更是将有关“00后”孩子的讨论推上顶点。
老船票根本无法登上“00后”的新船。重建师生关系,刻不容缓。
重建师生关系,基础是要读懂“00后”。“00后”究竟有哪些群体特征呢?
“00后”“非常6+1”,他们集6人宠爱于一身,索取多,付出少。既养成了自私自大的毛病,也因心怀感恩而具有强烈的情感负担,甚至因不堪重负而变得脆弱。
他们常常以天下为己任,但又懒惰懈怠,害怕身体力行。就算志向成了镜花水月还照常乐呵,无非换个志向从头再来。
他们并非缺乏集体精神的一代人,反而具有强烈的集体认同感和荣誉感。他们很容易用自己的方式构建社群,但他们更关注自我。一旦集体与个体产生矛盾冲突,几乎一边倒选择个体。在他们看来,集体的价值只在于展示和包容自己的个性,否则集体就是有害的,当然可以抛弃。
“00后”有太多获取知识的渠道,知识储备完全超过了老师。但问题是,不求甚解,绝不愿意在一个喜好上花费更多时间。但谁敢认定这就是一种错?当“00后”已经变成小溪、小河的时候,如果老师还守着自己的一桶“水”,如何建立起自己的师道尊严?
他们是独生子女,从小就有对话成人的经验,自我意识早已觉醒,具有强烈的话语权需求。但“00后”又普遍不肯担责。这是为什么?其实,“00后”的责权意识非常清晰,对未经独立选择的东西他们不会珍视,更不会负责。
顾明远先生曾深刻指出,教育受到三种拉力影响:“一是国家要培养合格的公民,希望他们成为国家发展、社会发展的人才。二是家长把教育看成是敲门砖,认为自己的孩子是天才,望子成龙,个个都成拔尖人才。三是市场把教育作为逐利的工具。”“00后”的压力不仅来自沉重的学业负担,更来自“三种拉力”所带来的无所适从。教育喧嚣导致社会、父母和老师产生巨大的焦灼情绪,这种焦灼反过来使得孩子浮躁不安、心理负担沉重。为了排遣压力,更多的孩子选择网络,或者关起门释放压力。当孩子们选择无视,有时候不是冷漠,而是一种自我保护。但谁敢保证,这种自我保护不会成为冷漠、孤僻和自私自利的开始?
其实,单纯按人出生年份划分,赋予“00后”一个群体特点,难免简单和片面。每个时代孩子的普遍爱好可能有所不同,但作为孩子的特征又是相近的。这个世界上从来没有所谓某个阶段群体的特点,所有的不过是社会特点在人身上的投射而已。
面对这样的“00后”,我们该怎样重建师生关系?
教师需要运用同理心,深入把握“00后”的心理特點,寻找其行为背后的心理成因。比如“00后”为何总喜欢夸大自己的懒惰?真实原因是,能力是人的巨大缺陷,而懒惰不过是一种选择。懒惰恰恰能够转移老师对他们能力问题的关注。
“00后”孩子之所以不愿和老师交流情感,一是觉得交流没有意义;二是不能获得建设性帮助。教师不妨从别人的小事打开话匣子,交流中多说“你”,少说“我”,真正做一个倾听者,并且守口如瓶。在培养起师生深厚的情感之后,还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社会情感,加强孩子的认识与社会认识的一致性。社会情感有助于开阔孩子的视野,提升他们的境界。
“00后”孩子心智尚不成熟,往往不知道为什么读书,也很少有人有清晰的人生规划。换句话来说,他们根本不知道往哪里走。所以重要的是给孩子方向感,在平等对话的基础上形成价值共识,帮助他们建立更为明晰和有意义的生活目标。
每个人的生命都是一条完整的河流。每个人都是自己生命河流的唯一开拓者。教师的生命河流和学生的生命河流互相交织、补充、交错,成就彼此的波澜壮阔。这是师生关系重建的最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