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概念的构建要关注知识的本源
——谈《密度》一课的教学
2016-07-12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古林镇中学
□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古林镇中学 樊 勇
科学概念的构建要关注知识的本源
——谈《密度》一课的教学
□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古林镇中学 樊 勇
知识的最初表现形式是经验,是感性认识,而后在生产生活中加以验证和提升,从而形成理论,以更好地指导生产和生活,这便是知识的本源。初中科学教材中,有较多概念的教学,这些科学概念的形成,都经历了较复杂的演化过程,而这一过程正反映了知识的本源。初中科学概念的教学,教师不仅仅要讲清楚概念的涵义和运用,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下构建概念,通过学生自己的探究一步一步逼近概念的本质。这就体现了“概念是学生自主构建出来的,而不是老师讲出来的”这一新课程理念。
初中《密度》一课的核心是密度概念,这一概念的初始表象必然有具体的指向性意义,绝不会一开始就是抽象的逻辑理论。因而,这堂课成功的关键不是对密度概念的讲解,而是创设密度知识的最初原型,引导学生由浅入深,逐步构建密度概念的过程。如下密度概念的构建采用跃进式探究,共四个环节——
环节一:寻找生活原型,调动学生知识储备。
桌上有两个大小均为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其中一个是铝块,一个是铁块,你能想出哪些方法鉴别它们?
环节二:定性到定量,反映密度的原始模型。
桌上有两个外观相同(均涂黑),大小均为1立方厘米铝块和铁块,现给你一架托盘天平,你能用什么方法区分开来?
1.如果没有砝码,只有一架天平,如何区分两者呢?
2.如果有砝码,利用天平,测出它们的质量,分析数据,你有什么发现?
环节三:深入地定量分析,自主建构密度概念。
桌上有两个外观相似,质量和体积均不相同的铝块和铁块,现给你一架托盘天平,你能用什么方法区分开来?
思考:(1)要想区分甲和乙哪个是铝块,哪个是铁块,结合活动二的结论,你觉得应该补充什么数据?(2)补充的数据有什么意义呢?是如何算出来的?
环节四:定量到抽象,理解密度概念的本质涵义。
桌上有六个物块,三个是铁块,三个是铝块,请称量出它们的质量与体积,并算出各自质量与体积的比值。
思考:(1)分析甲乙丙三个铝块的质量和体积,根据两者的比值,你有什么发现?(2)分析ABC三个铁块的质量和体积,根据两者的比值,你有什么发现?(3)对比铝块和铁块质量与体积比值,你觉得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反映了物质的什么涵义?
上述教学设计,四个环节由浅入深,层层深入,从生活运用入手,由定性到定量,由定量到抽象,逐步引导学生自主构建了密度这一概念。
一、知识因用而生,追溯密度概念的本源
1.浅入深出,还原密度本源。密度概念的形成源于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和生活体验,如“铁比棉花重”、“油浮在水面上,而石头沉入水中”等。在教材中,本节内容安排在《浮力知识》的前一节,也正是因为生活中“油浮在水面上,而石头沉入水中”这一生活体验与密度和浮力直接相关。但密度概念通过比值法进行定义,难度较大,主要是因为学生对于“体积”有一定感知,而对质量的定义却很难理解,那么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的含义就更难了。原教材中密度的定义是“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密度”,此定义虽有利于理解密度的涵义,但“单位体积”的指向性不明,即不清楚是一立方厘米还是一立方米,还是如同数学中的单位1,任意体积都可以?虽然“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密度”这一定义不严谨,但密度概念的本源一定始于此,这对引入密度的教学有很好的指导作用。上述的活动一和活动二中,将铁块和铝块的体积均设置为1立方厘米,此为“浅入”,降低了学生的入门难度,为“单位体积”的理解做好铺垫,有助于学生理解密度的涵义。
2.任务引导,知识因用而生。知识源于生活,因为要在生产劳动中的运用而产生和发展,并进一步地指导社会实践。由于密度概念抽象难解,如果采用教材中直入主题式的探究会让学生失失兴趣,索然无味。而本节课采用任务驱动法,设计了四个活动。如活动一“两个体积均为1立方厘米的铁块和铝块,你有哪些方法可以辨别”这一活动设计,学生会调动各种生活体验和生活常识,从颜色、磁性、硬度、轻重等角度设计方案。这一过程很好地发散学生思维,调动学生已有的前概念,也有助于教师对学情的了解,为教学的进一步开展做好了铺垫。同时,通过这一活动,学生会体会到“解决问题的途径不只有一条,方法是多维的,知识是多方面的,是彼此联系的”这一特征。活动二“两个外观相同,大小均为1立方厘米铝块和铁块,现给你一架托盘天平,你能用什么方法区分开来”,这一环节任务相对简单易行,增强了趣味性,能刺激学生的动手欲望,学生也容易得出“同样是一立方厘米的体积,铁块质量比铝块大”的结论。
二、创设最近发展区,还原知识构建过程的本源
《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提出:概念教学要返璞归真,努力揭示概念的发生发展过程及其本质。因此,学生亲身经历概念的自然形成过程是概念教学的必由之路。激进的建构主义观认为:“知识是个人的建构,不存在共同的知识。”著名的物理教育学者吴家澍老师指出:“真正的知识是什么?知识就是多年以后,当老师教给你的‘知识’都已经忘却,而你脑海中仍然残留的课堂记忆。”那么课堂记忆是什么呢?笔者认为:一是解决问题的方法,二是对待事物的态度。从三维目标来说,就是过程和方法目标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就是学生在探究和体验过程中建构知识,这一建构过程需要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维系。
1.融知于境,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学设计的核心是将知识化为问题,将问题融合于情境,而学生则在情境中思考问题,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掌握知识。所以从根本上来说,教学设计的核心就是问题设计,一堂好课,就是由一连串的有效问题组成的。
教学中的有效问题,是指能够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并能促使他们运用已有知识,通过质疑、分析或推理,去主动构建新知识的问题。在本堂课中,核心问题是“什么叫做物质的密度?”但对于上新课的学生而言,显而易见这是一个无效的问题。本教设计中,活动一“如何区分一立方厘米的铁块和铝块?”和活动二“如何用天平区分一立方厘米的铁块和铝块?”是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和知识储备的基础上,是学生可以利用相关器材进行探究的问题,是有效的具体问题,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探究欲望,主动构建知识。而在活动二环节,学生通过实验得出“同样是一立方厘米体积,但铁块的质量比铝块大”这一发现,为活动三的设计做好了知识储备,也为活动三的情境设计做好了铺垫。
2.循序渐近,概念建构水到渠成。科学探究是创造性思维活动、实验活动和逻辑推理交互作用的过程,也必然是由简单到复杂、由定性到定量、由具体到抽象的渐近过程。
上述设计的活动一,生活体验较多,涉及的方法也较简单,思维角度广,很好地调动了学生已有的前概念,为后继教学做好了铺垫。从实施的效果来看,有部分学生想到了“比较两者的轻重来区分这两种物质”,并用手掂量的办法进行了区分,这正是密度知识的本源特征:相同体积的不同种物质其轻重不同。活动二的设计中,先不给砝码,直接让学生利用天平比较两者的轻重,然后给出砝码,让学生称出两者的具体质量,从而对前面的估测进行核实和验证。然后引导学生分析数据得出:同样是一立方厘米的物质,但铁块的质量比铝块要大,正是基于此来区分两者的。这一过程正好符合由定性到定量进行探究来建构知识的本质特征,也符合初中学生的认知特点。
活动三的设计中,铁块和铝块的体积不相等,质量也不相等(铝块质量比铁块大)。然后引导设问:“我们来通过比较两者质量的大小来区分它们是否可行?是不是哪个质量大,哪个就是铁块呢?”学生很自然地回答:“不行,因为两者的体积不相等,不能比较质量来区分。”然后继续设问:(1)要想区分两者,除了要称量出两者的质量,还要测出什么呢?(2)结合活动二的结论,你认为应该补充一栏什么数据?(3)补充的这一栏数据它有什么意义呢?是如何算出来的?接下来的环节交由学生讨论和设计并完成实验。因为有了活动二的铺垫,学生的思维有了导向性,即只要求出一立方厘米的两物块质量就可以区分两者。那么如何求出一立方厘米物质的质量呢?这一环节就引导着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过程和逻辑推理,进而设计出方案并进行实验活动。从课堂的具体情况来看,学生在补充一栏中大多设计为“每立方厘米多少克”,这恰好体现了密度的本质涵义。
总之,初中的概念教学要求教师应该洞悉课标,精研教材,关注知识的本源,将知识设计成问题,将问题融入情境,让学生在探究中体验,在辨析中感悟,在匹配的练习中内化,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自然的、水到渠成的概念形成过程中收获有益于一生的能力和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