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的生成机制与优化策略

2016-07-12刘玉芳

职教通讯 2016年13期
关键词:生成机制文化建设优化策略

刘玉芳



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的生成机制与优化策略

刘玉芳

摘要:教育变革的各种危机、矛盾和断裂造成了复杂、独特的“非生态”高职院校文化,“实用主义”、“功利主义”和“形式主义”的学校文化建设使得高职院校文化生态严重“沙化”。高职院校文化的建设迫切需要新的动力机制,亟待关注人的生存状态和生命的可持续发展,培养德性意识和创造能力,推进学校文化建设的各种机制不断优化,进而重构高职院校文化生态。

关键词: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生成机制;优化策略

教育的出发点和最终旨归是促进个体生命价值的实现和自由发展。在不断变革的教育环境中,高职院校必须帮助学生或教师获得生命的真实感悟、创造的最大乐趣。当下,教育变革的各种危机、矛盾和断裂造成了复杂的、“非生态”的高职院校文化。高职院校系统有序、高效的运转离不开具有视野高度和广度的高职院校文化,让高职院校系统回归到生态的价值追求和理性边界之内,回归生态、找寻新的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的动力机制,重构高职院校文化成为当下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的重要使命。

一、高职院校文化“非生态”的现状审视

教育变革的各种危机、矛盾和断裂造成了复杂的、“非生态”的高职院校文化,这种非生态主要体现在高职院校文化的严重“沙化”,“实用主义”、“功利主义”和“形式主义”成了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的问题表征。

(一)“实用主义”盛行:就业导向让学生远离学习生涯的真实体验

以科学技术和工业生产为标志的当代文明最崇尚的“标准”就是“实用主义”。这种“实用主义”在职教界转换为“是否有助于就业?”一时间,“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1]成了一个结对的命题。职教理论界一开始就持续不断探寻职业教育改革,开发了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与教学,始终围绕着工作岗位而教育教学。诚然,这种教学方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工作技能,然而,这种绝对理性和实用主义取向使得教育缺乏文化精神浸润,最终培养的人有了技术没了文化,有了知识没了常识。[2]在教育实践中,为了迎合科技社会所需要的标准化知识人才,高职院校的受教育者在高度同一化的培养目标的指导下,用着统一的教材,上着统一的课程,诵记着统一的答案。“实用主义”导向下的高职院校学生在教育的流水线中成了一颗颗“螺丝钉”,生命的内涵被界定为一个个具体的职业和岗位,学生的学习生涯与真实生命体验的距离渐行渐远。

(二)“功利主义”严重:证书导向让学生走向学习生涯的一元向度

高职院校文化生态的“沙化”更直观地体现在激烈的证书考试和学历考试竞争中。由于高等教育资源稀缺,“学历”成为了就业市场中一只“无形的指挥棒”,指挥着高职院校、家长和社会的行为选择,“专升本”成了很多高职生在校期间的唯一目标。除了提升学历之外,各种各样的资格证书考试也成了高职学生的主攻方向。事实上,学历文凭证书本来是评价知识技能的一项指标,或者说能力的象征物,但却被当成追求的目的,获取知识不过是得到文凭的手段,人为了获取学历、文凭,甚至不惜一切,人成了文凭的奴隶。[3]在“唯学历论”的导向下,父母期待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学生也逐渐接受“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道理,高职院校如同激烈角逐的竞技场。学生致力于死记硬背书本知识,条条框框,职业教育丰富的理论与实践学习被一元化的死记硬背所替代,多向度的学习出口也变成了单向度的考试和升学。

(三)“形式主义”泛滥:形象导向让校园文化重“外延”轻“内涵”

近年来,“校园文化建设”成为一种风尚,高职院校文化建设也开展得如火如荼,高职院校日渐漂亮,景观装饰栩栩如生。不可否认,物质作为文化的载体,作为影响人发展的可能性因素,它的建设不可或缺。但很多高职院校文化建设是为了应付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检查,或面临同类高职院校之间的竞争。这种形象导向的学校文化建设热衷于打造流于表面的物质文化,而对文化内涵的解读和构建却被边缘化。高职院校发展只限于外在形式上,内涵发展才是高职院校质的发展与变化。[4]这种脱离“内涵文化”的高职学校文化建设并不能真正意义上改善学校的文化氛围。

二、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的四重机制

要使高职院校文化回归到生态系统,逐渐从实用主义、功利主义、形式主义的藩篱中解放出来,必须构建一套系统的高职院校文化的建设机制,把知识供应机制作为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的源头与动力,把物质驱动机制作为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的载体和外形,把社会评价机制作为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的约束与激励,把制度保障机制作为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的规范与原则。

(一)源头与动力: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的知识供应机制

高职院校文化的运行模式、价值评判及行为选择都需要必要的知识支撑。因此,建设高职院校文化,必须依靠相当可观的科学研究、广泛意义上的社会实践,以此酝酿出足够丰富的知识。

1.高职院校文化建设必须构建多学科的知识研究平台。其中,自然科学研究为高职院校文化建设提供对自然现象与规律的认识,如绿色低碳校园环境的建设就离不开物理化学学科研究的最近新成果;社会科学研究对相关的社会事物事件进行调查,为高职院校文化建设提供社会常识,如爱国主义教育在校园环境中的实现就可以基于十八大”主题研究学习去开展;人文科学研究用古往今来的社会实践的成败分析生态思想,如中国传统文化中“忠孝”文化、“求善”文化都可以诉诸于人文学科研究。

2.通过知识的宣传与学习,塑造具有生态意识和生态理念的现代校园主体群,促进校园师生员工、家长和其他相关人员生态意识的觉醒,既成为高职院校成员自觉承担生态责任、履行生态义务的先决条件,又成为决定高职院校文化建设成败的关键因子。另外,知识的传播过程具有双重主体性,每一个知识的传播者又是知识的接受者(被传播者),通过彼此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共同融合,传递并创生出新的知识与内容,从而促进知识传播持续联动。

3.知识的应用是知识生产与传播的终结阶段,也是后续知识生产与传播的起始阶段,它与知识的生产与传播并不能截然分开。因此,高职院校文化建设要遵循“内在需要——知识教育——成果外显”的流程,将知识的生产创造、传播以及知识的普及与应用有效地连接在一起,形成知识与技术、理论和应用相生相长的发展态势,构建出一种面向生态文明的高职院校文化体系。

(二)载体和外形: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的物质驱动机制

高职院校文化建设和其他生态文化建设一样,只有依靠物质生产和物质供应,才能实现。因此,构建并协调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生产关系是其基础。然而,与经济领域的生态问题不同的是,高职院校文化建设中的问题更多是因为资源的稀缺和物质资源供应的不足,也即是说,高职院校文化发展的物质需求还没有得到满足。

建设形态决定生活方式。[5]高职院校文化物质驱动机制的实质在于建立既符合生态文化要求又能满足人们需求的资源平台。高职院校建设的各功能区域规划、建筑设施部署、绿化设施置配都在一定意义上影响着高职院校师生的生活形态与生活方式。因此,就物质供应机制来说,高职院校建设规划和设计具有深刻的文化意义。生态的高职院校文化要求高职院校建设的规划和设计关注生态规律,坚持整体优化、协调共生、趋适开拓、区域分异、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理[6],充分关注各方面的诉求与利益。

高职院校作为知识传播和生态教育的执行主体,其生态文化建设要在国家经济结构的生态转型中响应低碳经济、环保经济、循环经济的号召,在物质消耗与物资消费上,主导生态消费、科学消费的理念。一方面,高职院校建设要以尽可能小的资源消耗环境成本,实现高职院校建设的社会效益最大化;另一方面,在高职院校的日常工作开展和活动进行之中,要最大限度地减少教育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干扰和破坏,如师生的生活垃圾、教学活动产生的废弃物,等等。物质资源的使用和使用后处理都必须坚持环保和生态的原则,确保物质资源的利用至始至终都满足生态的环境要求。

(三)约束与激励: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的社会评价机制

适度的社会评价对塑造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引导社会良好风尚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社会评价对高职院校文化具有直接影响,这种直接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就整个高职院校系统来说,不同个体的文化选择和行为认同并不是独立的,每一次行为选择和文化认同都深受其他社会个体的影响;(2)就生态文化本身来说,生态文化建设状况、内容、价值的社会评价,可以明确生态文化现状与理想要求之间的差距;不同主体的生态文化行为的社会评价,既可以使生态文化形象以道德反馈、经济奖惩、法律规范的表现形式得到清晰地描述,又可以使生态文化通过奖优惩劣形成有效的督促机制以发挥更广泛的影响。高职院校文化行为评价机制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评价主体的多元选择。生态文化的评价应是一个复杂的多主体评价系统。由于现实的人总是归属于某个特定的社会组织,并因此具有不同的行为方式和内容,承担着不同的社会责任。因此,对于具体的某个主体来讲,其评价应包括上级单位评价、自身评价、专家评价和社会公众,尤其是居民评价,从而避免单一主体评价的片面化。

2.评价指标的不断完善。生态文化的行为评价的内容应涵盖生态道德评价、生态行为评价、环保能力评价、环保信用评价等方面,尤其是要建立健全环保信用评价体系。事实上,环保信用作为社会各界责任、义务关系中的一种约束关系,是对环境责任及其履行状况的综合反映,已成为环境监测和环境管理的重要手段,应进一步的加强。

3.评价原则的动态性、公开性。生态文化的行为评价不仅要对其行为结果评价,而且要对其行为过程评价;不仅评价的过程要公开进行,其评价结果也要向社会公开,接受公众监督,从而使得各社会主体的生态文化行为得到及时的刻画和描绘,并接受社会的评判,承担由此而带来的后果。

(四)规范与原则: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的制度保障机制

制度是人们社会交往的框架与边界,它提供人们行为的基本准则,它的改变就是人们行为规则的改变,只有这种规则的改变,才能更好地引导人的行为改变。生态文化作为一种与之相对的新的文化形式,还处于发展初级阶段,其社会影响力还相对弱小,如果没有法律法规和公共政策的“硬”作用,就不能有效遏制违背自然规律、阻碍生态文明进步的行为,也就很难确立起生态理念的社会规范作用,那么生态文化也只能作为一种自在自发的理念而存在,无从进入更加广泛的社会实践中。[7]因此,为塑造社会主体的行为,维护生态价值、环境价值、资源价值和利益分配上的公平正义,就需要为生态文化提供一种制度保障机制。

生态制度并不是隔绝于其他制度安排的真空设计,其本质是制度体系的生态化,即在制度安排中体现生态文明要求,以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根据自然和社会的具体可能性,最优化的处理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其关键在于设计并激活一种生态合理和生态发展的制度体系,其目的在于通过制度和政策合理限制人们的经济活动,鼓励人们保护生态环境及恢复被破坏的生态环境,从而以一种制度性的力量来不断对抗和调适现行制度中的反生态倾向,推动生态文化发展。生态制度的确立应重新审视现有制度的理性基础,以综合、有机、整体的追求代替单一、机械、局部的认知,强调制度的生态视野和长远效应,强调制度设计和决策过程中的多元参与,重视制度环境的优化及其与制度和政策实施的网络性关联,提高制度和政策的预见能力并拓宽其评价尺度,从而为高职院校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三、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的机制优化与内容重构

机制建设为高职院校文化生态的理性回归提供了架构支撑。而构建生态的文化系统,是实现教育本真的生命意义,机制优化与协同、内容的重构与丰满并是实现这些目标的主要途径。因此,要做到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的知识、物质、评价与制度协同互动,促进德性、意义、个性与价值的和谐共荣。

(一)机制优化:知识、物质、评价与制度的协同互动

高职院校文化的生态问题关系人生命存在的价值意义,人的生命首先是一种整体性的存在,是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非理性与理性的统一、实然性与应然性的统一[8],这种“生命的统一”成为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的基础。知识供应机制、物质驱动机制、社会参与机制和制度保障机制构成了高职院校文化实践的平台,四大机制以其独有的功能与作用促进着高职院校文化的建设。如图1所示,知识供应机促进知识的生产与传播,提供人才基础和智力储备;物质驱动机制提供平台的定向设计和引导,营造展示的舞台和发展空间;社会评价机制提供综合性的管理,约束社会各方博弈的结果,提供激励和动力;制度保障机制明确并规范行为的边界与范畴中获得不断转型的活力与动力。四大机制在时空上并没有先后次序或者说线性的梯次递进,而是复杂的相生相长、交互推助的非线性共生作用,作为一个系统的生态机制群,四大机制和机制背后的主体间和谐互动、相互协同,共同形成了生态文化演进的动力机制,推动着生态文化逐渐由点及面、由弱变强滚雪球式的不断扩张。

图1 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的机制优化

它的优化设计急切需要四大机制的协同互动。因此,高职院校文化从文化建设的主体来看,不是某一个部门的工作,而是一个涉及社会全体的集成的责任体系,是社会各界协同建构的结果;从发展过程来看,高职院校人的生态意识是高职院校文化生成的基点,日常行为则是高职院校文化建成的关键,社会评价与制度则是必要的保障。因此,高职院校文化建设,要统整知识供应机制、物质驱动机制、社会评价机制和制度保障机制,四位一体,四元协同,在四种机制的互动与联动中,完成高职院校文化建设。

(二)内容重构:德性、意义、个性与价值的和谐共荣

1.德性——关注个体生命的体验与意义。高职院校是一个由多种要素构成并具有整体综合效应的生态系统,是知识、物质、社会评价和制度规范的综合生态体。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之下,高职院校文化是市场经济制度的文化支撑和弥补,以契约为基础的市场经济的良性发展更需要理性的道德作为支撑。因此,高职院校文化建设必须建立超脱于物质追求之上的价值体系,回归到教育本身的使命和人原本的德性追求之中。在教学实践中,敬畏生命,尊重生命,以人为本,关注生命成长的过程,着重德性培养中的道德实践;尊重学生的生命成长规律,根据学生发展的特点,传授知识和技能,以德性为基石,知识技能为本领,培育身体和思想都积极向上、健康而完整的社会主义现代公民。在高职院校管理中,关注教师、家长和高职院校生态系统内其他的生命个体。尊重教师的劳动成果、关注教师的专业发展和个人成长;关注家长和社区、社会人士的参与,在家校互动、社区互动中和广泛的社会参与中,建设新的高职院校文化。

2.创新——唤醒高职院校文化的个性与价值。高职院校作为文化的承载者之一,它的目的在于从文化领域的方向来理解教育,促进教育向人的生命与德性方向回归,以文化转型来带动人的转型。因此,通过知识供应、物质驱动、社会评价和制度保障机制的优化创新,唤醒高职院校文化的个性与价值是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的另一重大策略。首先,发扬每所高职院校特定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传统,处理好现代与传统、继承与发展的关系,传承历史,在创新中求发展。其次,高职院校之美,在于特色,在于与众不同,在于从高职院校的实际出发,创造出高职院校的品牌和声誉。校园之美也在于和谐,和谐的就是美的,是充满德性的,和谐社会就是追求美的社会,和谐校园就是追求美、善及其统一的校园。再次,高职院校是一个文化实体,是一个文化的生成地,高职院校精神不是高职院校多元文化观念的反映,而是高职院校主流文化、先进文化的反映,高职院校精神是需要凝练的。必须培育先进和强大的主流价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德性、仁爱等为高职院校文化的灵魂。最后,高职院校要着手制度文化创新,探索文化管理模式。文化传承的核心是改良传统的师生文化,校园文化管理必须以人为本,高扬以人为本的旗帜,彰显人的尊严和价值,营造一个相互提携、相互支持、相互宽容、相互学习的文化氛围,形成柔性、合作、共享和宽容的管理机制,促进高职院校发展。

参考文献:

[1]温家宝.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EB/OL].[2011-11-15]. http://edu.163.com/11/1115/14/7ITJNFOM00294J7G.html.

[2]中国教育与科研计算机网,清华教授专访:“有知识没文化”之忧[EB/OL].[2006- 07- 14].http://www.edu.cn/20060714/ 3200029.shtml.

[3]陈兴明.学历主义的社会效应探析[J].教育评论,1991 (5):7-10.

[4]郭洪强.着力高职院校的内涵发展[J].教育与职业,2012 (35):22-23.

[5]理查德·瑞吉斯特.生态城市建设与自然平衡的人居环境[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1-2.

[6]樊浩.伦理精神的价值生态[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190.

[7]余谋昌.生态文化论[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35.

[8]苏令.学校校文化:在传承中创新[N].中国教育报,2006-10-31(005).

[责任编辑曹稳]

作者简介:刘玉芳,女,柳州职业技术学院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47(2016)13-0005-05

猜你喜欢

生成机制文化建设优化策略
刑事犯罪现场的大学生犯罪心理生成机制探讨
“网络育人”价值生成机制建构
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及其现实意义
加强基层文化建设满足群众文化生活需求
企业重大风险确定及管理建议的研究论述
分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基于一种优化策略的智能灯控制系统研究与设计
模糊性:教育政策复杂运行的生成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