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中药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体会

2016-07-10谷长秀王艳萍

糖尿病新世界 2016年5期
关键词:中医中药胃轻瘫糖尿病

谷长秀 王艳萍

[摘要] 目的 研究分析糖尿病胃轻瘫患者接受中医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 根据2011年6月—2013年6月该院收治的128例糖尿病胃轻瘫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将这些患者分组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接受中医中药治疗,对照组使用常规西医治疗。两组患者接受治疗1个月后对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 根据观察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愈率要比对照组高,病情控制效果优于对照组,两组的结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治疗后,患者症状缓解率是95.3%,西医治疗后症状缓解率是51.6%,结果表明,中医治疗要比西医治疗优秀,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 结论 临床中使用中医中药治疗糖尿病胃轻瘫患者的效果要优于西医治疗,临床中患者接受中医中药治疗后,病情得到了显著的改善,获得了较好的治愈率,临床应该进行推广使用。 [关键词] 中医中药;糖尿病;胃轻瘫 [中图分类号] R2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6)03(a)-0045-02

糖尿病胃轻瘫在临床中发病率较高,该疾病和糖尿病的病情程度有直接联系,患者的胃部排空延迟,伴发机械性梗阻胃动力障碍,导致了患者的病情加重,现在对于该疾病的发病机制研究比较模糊,无统一定论,但是根据临床研究表明,主要是患者的糖尿病导致的神经病变、高血糖以及微气管病变有直接联系。临床中患者的病情反复发作,还有恶心、呕吐、厌食、腹胀等等症状,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不便。西医治疗该疾病是通过西医缓解胃动力,使用吗丁啉和西沙必林进行治疗,其治疗效果不佳,患者还会因此而出现多种不良反应,所以此次该院对中药治疗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进行了探讨分析,分析2011年6月—2013年6月间该院收治的128例糖尿病胃轻瘫患者的临床资料,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该院收治的128例糖尿病胃轻瘫患者是此次研究对象,将这些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均有64例,对照组的患者有男性31例,女性33例,最小43岁,最大65岁,观察组有男性30例,女性34例,年龄41~63岁。1.2 诊断标准

全部128例患者均接受了饮食控制,使用降糖药物治疗,患者的血糖水平保持在低于6.1 mmol/L水平。①此次诊断标准是世界卫生组织在1985年制定的糖尿病相关诊断标准;②患者临床存在早饱、厌食等症状;③饭后12 h胃内有食物滞留;④使用胃镜对患者进行检查,排除其他病变。1.3 方法

观察组患者接受的是中医诊治,根据以下辨证方法进行用药治疗。①有吞咽障碍,体质困重,痰多,苔粘,属于脾虚痰凝型症状,应该使用四君子汤合二陈汤加减治疗(主方为党参15 g,法半夏10 g,炒扁豆12 g,白术10 g,陈皮6 g,茯苓15 g,甘草6 g,厚朴15 g,神曲12 g)。②患者吞咽困难,喜欢喝冷饮,情绪不佳,胸部灼热,属于肝胃郁热型症状,可使用玉女煎加减治疗(主方为生石膏30 g,赤芍12 g,熟地黄12 g,麦冬12 g,黄柏10 g,知母10 g,牛膝12 g,枳壳10 g)。③患者胃部脘痛,气短、食欲不佳,大便稀薄。是脾胃虚弱型,要使用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主方为党参15 g,陈皮6 g,黄芪15 g,柴胡9 g,白术12 g,当归9 g,甘草6 g,升麻6 g)。④患者恶心呕吐、目眩、咳痰不顺畅、便秘属于痰湿内阻型,要用平胃散合二陈汤加减治疗(主方为茯苓15 g,苍术10 g,薤白10 g,法半夏12 g,甘草6 g,陈皮9 g,枳实10 g,生姜10 g)。⑤胸脘痛,苔薄色白,食欲不佳,是肝气郁滞型,用四逆散合越鞠丸加减(主方:白芍12 g,川芎10 g,柴胡10 g,香附10 g,神曲10 g,枳实10 g,郁金10 g,甘草6 g)。这些是患者的主要中医辨证类型,根据患者的病情不同来使用针对性的药材煎服,每服药都要煎煮2次,2次/d,在煎药时,煎熬15 min需要再次加水800 mL,再次煮沸15 min,晾凉口服,每天使用该方式治疗2次。对照组接受吗丁啉治疗,20 g/次,3次/d。对两组的治疗进行监测,1个月后测量空腹血糖水平状态,记录患者的各项指标。1.4 疗效判断标准

痊愈:患者的症状消失,使用胃镜检查,其不存在扩张症状,蠕动正常进食12 h后,无食物滞留;有效:临床症状消失,胃部蠕动正常,排空正常,进食12 h有部分食物置留;无效:症状无变化或恶化,进食12 h,食物不消化。 1.5 统计方法 所有临床资料输入计算机,采用SPSS 17.0数据统计进行数据的统计和分析。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进行χ2检验。 2 结果 根据观察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愈率要比对照组高,病情控制效果优于对照组,两组的结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治疗后,患者症状缓解率是95.3%,西医治疗后症状缓解率是51.6%,结果表明,中医治疗要比西医治疗优秀,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3 讨论 糖尿病患者是因为内分泌系统紊乱所导致的疾病,根据流行病学研究表明,该疾病在全球的发病率越来越高,目前我国已经达到了1%~1.3%的发病率,胃轻瘫在糖尿病消化系统并发症中比较多见,该疾病是患者的胃肠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引起的胃蠕动功能减弱疾病,患者的胃部排空有障碍;临床中使用西医治疗主要是对其胃动力进行调节,效果不佳。糖尿病胃轻瘫最初是1958年Kassander提出来的,糖尿病胃轻瘫是糖尿病高发并发症,和患者的糖尿病病情有直接联系,患者还会出现胃部排空障碍和延迟、机械性梗阻等症状,目前对于糖尿病胃轻瘫的发病机制研究还不清楚,和患者的高血糖、神经病变等有直接联系,临床中患者会有恶心、厌食、嗳气、餐后症状加重等表现,对患者的生活产生了不良影响,而且对糖尿病的病情控制极其不利。

根据研究和数据显示,超过一半的糖尿病患者都出现了胃轻瘫症状,有半数的医生认为患者的病情和胃肠道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有直接联系,因为患者的体内长期处在高血糖状态下,其迷走神经容易出现病变,导致患者的胃和十二指肠张力下降,患者的胃部蠕动速度变缓,胃排空速度降低,胃酸减少。临床中患者就会出现胃部疼痛、嗳气、饱腹感等表现。为张力下降后,患者的胃内食物滞留情况比较严重,所以病情的控制难度加大,而且这些症状还让患者的低血糖情况时有发生,这样对血糖的控制来说极其不利。血糖波动会让胃轻瘫症状加剧,形成恶性循环,导致了患者的病情不断恶化。

此次研究中我们对观察组的患者使用了辨证分型治疗,共有64例患者,分为5型,其中脾虚痰凝型和肝气郁滞型为多,共34例,占52.3%,说明脾虚痰凝是糖尿病胃轻瘫患者的发病主要原因,在治疗的时候,应该选择健脾和胃、理气化痰的治疗方式,并且结合患者的临床病情程度来使用药物增减治疗。根据临床研究显示,中医辨证分型治疗以及西医治疗对该疾病的效果均有效果,中医治疗后,患者症状缓解率是95.3%,西医治疗后症状缓解率是51.6%,结果表明,中医治疗要比西医治疗优秀,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说明中医治疗的优势比较多。 4 结语研究表明了糖尿病胃轻瘫和植物神经损伤联系紧密,患者的发病是因为胃蠕动减缓,饮食和降糖药物无法顺利吸收,导致了病情恶化,对患者的生活和工作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中医治疗糖尿病和慢性并发症是我国对糖尿病治疗的一项新研究,也是中医特色治疗,经过多代医疗者的研究和努力,在临床中中医辩证治疗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形成了可靠的体系。糖尿病胃轻瘫患者的糖尿病程度和胃轻瘫程度相辅相成,需要同时进行治疗,中医始终坚持辩证施治的道路。

根据该文的分析了解到,中医中药对于糖尿病胃轻瘫患者的效果好,患者的不良反应少,临床中治愈率高,所以非常值得进行推广使用,缓解患者的症状,改善生活质量,提高生存质量。[参考文献][1] 孙玉霞.中医中药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体会[J].中国保健营养,2013(7):2072. [2] 杜红飞.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近况[J].蛇志,2009(1):24-29. [3] 黄东梅,鲍继春.中药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临床新应用[J].海峡药学,2008(5):94-97. [4] 赵晶,王旭.中医对糖尿病胃轻瘫的研究[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26(1):4. [5] 高燕.酒精调制龙血竭在神经外科压疮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神经病杂志,2008,11(11):123.[6] 张素梅,孙群.皮肤创面无机诱导活性敷料治疗糖尿病合并压疮[J].护理学杂志,2009,24(23):41-42.[7] 丁菊萍,孙承华.龙血竭治疗Ⅱ期压疮的效果观察[J].天津护理,2008,6(6):339.[8] 吴嘉.用藻酸钙钠盐和基因肽联合治疗老年 II III期压疮的疗效观察[J].现代临床护理,2007,6(5):18-19.[9] 张庆云,朱辉,陈红英,等.龙血竭研究进展[J].武警医学院学报,2008(1):69-71.(收稿日期:2015-12-24)

猜你喜欢

中医中药胃轻瘫糖尿病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枳实消痞汤口服联合足三里、上巨虚、三阴交针刺治疗胃癌术后胃轻瘫的临床观察
经口内镜下幽门肌切开术治疗胃轻瘫研究进展
柴胡疏肝汤加减治疗胁痛施治体会
邱保国教授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经验
中医中药协助戒烟10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