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五年制高职文化素质校本课程建设的问题与对策

2016-07-09金之辉

新课程研究·中旬 2016年5期
关键词:文化素质校本课程职业教育

金之辉

【摘 要】本文以职业院校文化素质教育重要性的提升为背景,分析了五年制高职院校文化素质课程建设的现状,从不同维度对文化素质校本课程建设中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梳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五年制高职进行文化素质校本课程建设的对策。

【关键词】职业教育;文化素质;校本课程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五年制高职‘4.5+0.5学制调整下的文化素质校本课程建设的研究”(课题批准号:ZYB51)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6)14-0055-02

随着国家改革发展的步伐,国民文化素质的提升成为社会中日益重要的问题。2012年国家教育部成立了职业院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在此引导下,职业院校文化素质教育得到新的重视。2013年开始,江苏省在中职层面落实学业水平测试,文化素质课程占据了其中的大半江山。现代职教体系构建中,也进一步确定以提升技能型人才的学历层次为职教的重点改革方向。调研显示,很多企业越来越重视从业人员的文化素质,他们首先肯定企业文化是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因素,同时认为对于劳动者个体来说,更高的文化素质带来了更高的岗位综合素养,提供了继续学习的更多可能,是劳动者适应社会和岗位不断发展需要的重要保障。

一、文化素质课程的建设现状

现阶段,五年制高职院校中文化素质课程的建设状况体现在课程的设置和形式上。课程设置方面,立足于人才培养方案,在现有的课程体系中文化素质课程仍是以传统的国家或地方课程为主,包括了德育、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型课程,各个学校也开设了部分校本课程,多数是以培养通识能力为主,而少数差异性较大的具有一地一校特点的校本课程则相对边缘化。与这种以文化素质为主体地位的课程同步存在的,是在校企合作的部分专业课程中融入了文化素质培养的因素,从根本上讲,它们是服务性的,并不是主体的文化素质课程,体现的是文化素质在专业与岗位发展中的重要性。课程形式方面,相对于传统而比较沉闷的课堂,文化素质提升的第二课堂则相对灵活与生动得多,前者一般是按照教学大纲,结构性上的差异性不大,后者则真正体现了目标导向,即有针对性地提升学生在某方面的文化素质应用能力,形式上包括专题讲座、社团活动、兴趣辅导班、各种各样的比赛等,但是相比较结构化建设的课程,它的体系还不完整,有时体现出随意性与功利性。

二、文化素质校本课程建设若干问题

1. 课程设置问题

课程设置是课程存在与否的根本问题,这方面的问题包括:五年制高职学生应该具备怎样的文化素质?素质的培养是通过原有课程还是建设新的校本课程?原有课程体系中的哪些课程需要调整?哪些课程的内容需要结构性调整?哪些课程中的哪些内容需要增删?需要补充哪些校本课程?开设这些校本课程的意义是什么?它们与原有的文化素质课程的关系是什么?在学制调整的背景下,加入了新课程后的课程体系有哪些变化?

2. 课程的形式与地位问题

明确需要改革与建设的校本课程后,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存在形式就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这一问题包括:除课程教学外,人才培养方案中还包括哪些阶段性工作?课程体系中,国家、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有怎样的课时比例?哪些课程作为第一课堂形式的校本课程,它们与国家课程的关系怎样?哪些课程以第二课堂的形式存在?第二课堂的形态有哪些?各门课程的分阶段培养方案是什么?作为人才文化素质提升的整体工程,各门课程的联系是什么?形成了怎样的课程结构与发展脉络?

3. 课程的开发与实施问题

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是课程建设中的重点工作,相应地也包括多个层面的问题:课堂开发的主体是谁?不同的主体如何有效地形成合力?课程开发的依据是什么?不同的课程尤其是那些原生性较强的校本课程的课程标准是什么?在课程体系中,不同课程需要什么样的开发策略?哪些课程需要整体性建设?哪些课程需要动态地改革?课程开发的目标是什么?怎样有效地通过课程建设确定在课程体系时的人才培养目标?课程实施的主体是谁?需要通过什么样的途径?需要提供的支撑平台是什么?如何保证不同的课程形式,主要是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间人才培养效果的相互作用?

4. 课程的评价问题

课程评价是人才培养的终端问题,这个问题中,要关注的有:各门课程的教学效果是否达成?在人才整体培养中的地位又是否得到体现?建设校本课程的初衷是否达成?各门课程是否有效地联系在一起?对人才的持续发展形成积极的影响?课程设置、课程内容等课程本身的属性是否科学?有没有进一步改革的需要?

5. 课程的价值导向问题

课程的价值导向是课程建设的升华,也是课程评价的升华,通过这个问题的解答,课程建设的工作才从根本上得以完成,它包括:课程对提高学生的人生境界是否有帮助?课程对促进学生的持续发展是否有帮助?课程对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是否有帮助?

三、文化素质校本课程建设问题的对策

1. 人才培养要有“功利性”,更要打破功利性

要有“功利性”指要有目标,要以社会发展水平、需求和人才持续发展的可能作为驱动,社会重视劳动者文化素质的提升是有动因的,不能割裂这些动因盲目地搞课程建设。但是,部分课程看起来既不是国家课程,也不具有庸俗化的社会作用,但是对人的思想、行动还是有深刻的影响。有些东西对个人的生活质量的提升有重要的作用,有些东西在人才发展到一定高度时才会逐步体现其无法替代的价值,这些在课程建设时都要以恰当的形式给予适当的关注。在文化素质校本课程的建设中,还是要注意培养对象健康人格的发展,以培养对象能够具备更光辉的人性、更充实的思想和本领,在社会中找到更有价值的定位为目标。

2. 课程设置要具有开阔的、发展性的眼光,打造多种课程融合协调的课程体系

这里一个层面的问题是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体系建设,另一个层面的问题是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相融共生。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国家课程更加稳定,目前更是有进行标准化统一测试的尝试,关注的是一些经典的、在师资上没有特殊要求的课程,相对地,校本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处于从属地位。但是,五年制高职学制的改变反而给了这一课程更灵活的空间,因此,要走出经典课程的视野,以培养一个具有更高文化素质的完整社会人的标准去设置、开发课程。同时,要立足课堂但不局限于课堂,开展更多形式的人才培养工作,尽可能让学生把学习时间用满用实,把对各方面事物的学习固化为行为模式。

3. 要建立多主体共同作用的课程开发与实施队伍,实现资源共享、多平台共支撑

在职业院校开展校企合作的过程中,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意识不断增强,企业、行业专家参与教育工作的行为已经渗透到了各个方面,行业需求也前置化为实际的人才培养改革措施,企业人员成为师资的重要组成,校企共建的平台也发挥出多方面的重要作用。这一社会化的合力实际上并不限于技能培养,学校要让文化素质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更有效,也应该与包括企业专家在内的更多专家共同开展“头脑风暴”,共同分析、设计、开发与实施课程,在此过程中,整合各方面的优势资源,搭建提升文化习得和文化素质的多元化平台。

4. 要打造多元的课程与教学评价体系,持续地与课程建设形成有效的反馈

与多元平台支撑下的多元课程形式相适应,打造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开展必修课程、选修课程的分层教学和学分互认,建设针对不同阶段的培养对象,由多主体的课程实施者通过不同的途径实现知识、能力、情感等不同维度的评价,挖掘评价指标,充实评价路径,完善评价体系。评价结果对课程的进一步开发、课程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形成有效的反馈,在不同的阶段推动人才文化素质的真实提升,并提供持续提升的动力。同时通过这种有效反馈的模式,不断完善教育行为本身。

在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热议度逐步提高的今天,原本受关注较少的文化素质教育也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以用人单位为代表社会各界和学校一起成为课程建设的主力,为课程实施提供了多方面的助力。而在五年制高职学制调整的背景下,包含文化素质校本课程在内的多种校本课程、第二课堂课程得到了实施教学的机会和更好地实施教学的平台,这都说明了整个社会对职业教育办学要求的提升,抓住这一契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有效地整合各方面力量,及时地解决文化素质校本课程建设遇到的各项问题,我们相信职教办学的内涵会得到进一步深化,职教培养的学生会具备越来越强的社会竞争力,拥有越来越美好的人生。

参考文献:

[1] 钦惠平,吴玄,王化旭.浅谈五年制高职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J].江苏科技信息(科技创业), 2010,(5):112-113.

(编辑:秦俊嫄)

猜你喜欢

文化素质校本课程职业教育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的实施策略探讨
培养有民族文化根基的现代中国人
新疆高职院校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的课程设计及开发研究
“动能教育”模式下的工匠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论七年一贯制体系下本科学科建设中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高中学校“三心素养特色德育”实施策略研究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论农广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