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动了教师的幸福感
——泉港区中小学教师幸福感问卷调查与思考
2016-07-08房香莲连培勇
房香莲 连培勇
(泉州市泉港第一中学,福建泉州36280)
谁动了教师的幸福感
——泉港区中小学教师幸福感问卷调查与思考
房香莲 连培勇
(泉州市泉港第一中学,福建泉州36280)
摘要:本研究采用问卷法对随机选取的泉港区1520名中小学教师进行调查,调查内容涉及中小学教师的总体幸福感情况、教师对自己的工作生活的满意度及影响着教师幸福感的主要因素等,通过分析调查数据可知,泉港区中小学教师总体幸福感不强,处于中等水平。最后对提高教师的幸福感水平提出相关建议与对策。
关键词:幸福感;中小学教师;调查;对策
一、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泉州是福建省东南沿海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较快,也有着独特的历史文化。这里的中小学教师幸福感如何?笔者以泉港区中小学教师为调研对象开展幸福感研究,通过了解该区中小学教师的工作现状与职业心态,探讨影响泉港区中小学教师幸福感的因素,并提出相关建议,为幸福校园建设提供参考。
二、幸福感概念的界定
本文在此次调查中谈的“幸福感”,主要采用学者闫慧敏在她所译的《教师的幸福感》一书中对幸福感的界定,即“幸福感”是一种个人感觉,它取决于个人对生活、工作和社会的综合满意程度[1]。
三、本研究的研究过程与方法
(一)研究目的
本研究在借鉴《总体幸福感》(即GWB,它是为美国国立卫生统计中心制订的一种定式型测查工具,用来评价受试对幸福的陈述)问卷的基础上,结合该区特点而编成的泉港区中小学幸福校园建设问卷调查表(2013),对该区20多所中小学校,随机抽取被试1520人左右进行调查研究。此项调查是为教育决策提供依据而进行的,为深入研究中小学幸福校园建设提供参考。
(二)研究对象
随机选取泉港区22所中小学校的在编教师为被试进行施测,共得被试1520名,发放问卷1520份,收回问卷1501份,回收率99.47%。其中有效问卷1488,无效问卷13份,其中高中校152份,完中校299份,初中校373份,小学664份。详细情况见表1-1,表1-2。
表1 - 1被试基本情况
从表1—1,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该区教师结构是女教师、农村教师所占比例高于男教师、城镇教师。
表1 - 2被试基本情况
从表1—2,说明该区的教师队伍还是比较年轻化的,31-40这个年龄段的教师占了64.3%,76.5%的教师获得本科学历,中学高级(小中高)和中学一级(小高)教师占了61.7%,可见我区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是比较高的。
(三)研究工具
1.人口统计学量表。本研究编制的问卷中人口统计学变量,包括性别、学校类型、职务、年龄、教龄、文化程度、职称等个人基本信息(8小题)。
2.教师幸福感综合评价量表。本量表由课题组成员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依据《总体幸福感量表》编制而成,该量表共计三十一个题项,教师幸福感综合评价(9小题)、工作评价及满意度测查(10大题21小题)和书面访谈(1题)。
(四)施测程序
本研究主要采取集体施测的方式,测试前告知被试调查目的、用途,指导被试现场填写、当场回收。
(五)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
本调研采用问卷调查法、文献法与统计分析法,使用excel表格采用百分比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四、结果分析
本研究从以下几个方面描述泉港区中小学教师幸福感的总体水平。
1.1488名被试幸福感测试的基本情况
1488名被试工作生活幸福感的描述统计结果如下表2-1,2-2。
表2- 1 1488名被试工作生活幸福感的描述性统计
从上表,首先可以清楚地看到本地区教师的总体幸福感不强,女教师的幸福感较男教师高些,因此相应地其职业满意度和社会地位感要高于男教师,同时,女教师所感受到的教学压力也较弱于男教师。其次,在一线教师与行政后勤的比较中,一线教师的压力要大于行政后勤,显然其幸福感、职业满意度较行政后勤低些,后勤教师的压力感最小,行政教师的幸福感最高。最后,不同阶段的教师的幸福感比较,完中教师的幸福感最强,其次是小学,然后是高中教师,幸福感较差的是初中教师。
表2- 2 不同职称、不同区域被试幸福感的描述性统计
通过表2-2,我们发现不论是城区教师还是农村教师,其社会地位感不存在显著差异,但城区教师的幸福感及其对职业的热爱程度略高于农村教师。第二,职称与幸福的关系成倒U型呈现,即职称最低的教师其幸福感是最高的,其次是中高(小中高)的教师,接着是中学一级(小高)的教师,排在最后的是中学二级(小学一级)的教师;第三,从压力状况来看,城区教师的压力感要高于农村教师,男教师的压力要大于女教师,一线教师的压力要高于行政后勤。
2.不同教龄、职称的教师在幸福感的差异分析
1488名被试在幸福感、职业满意度上的差异分析如下表2-3:
表2- 3 1488名被试幸福感在教龄、职称人口学信息上的差异分析
从表2-3,看出从教10年以下和从教21-30年的教师幸福感较高,从教11-20年的教师的幸福感最低;从年龄段来看,30岁以下教师的幸福最高,其次50岁以上的教师,31至40岁这个年龄段教师的幸福感较差。
3.1488名被试获得幸福感的原因及影响因素分析
1488名被试获得幸福感的原因及影响因素分析如下表2-4、表2-5:
表2- 4 1488名被试获得幸福原因情况
从表4,可以看出,大部分教师认为获得幸福的来源(以男女的比例来测算)主要来自家长学生的支持和肯定,其次是和谐的同事、朋友关系和稳定的工作性质及还不错的收入。
表2- 5 1488名被试认为影响幸福的主要因素
从表5,可以看出,大部分教师认为教师个人的价值得到体现(以男女的比例来测算)是影响个体幸福的主要因素;其次是得到公正的外部评价和个体的身心健康状况也影响着教师的心理健康。
五、结论
根据以上统计结果,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一)关于泉港区中小学教师幸福感的现状
结果表明,泉港区中小学教师总体幸福感不强,处于中等水平。笔者拟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讨论:
1.泉港区小学教师的幸福感状况在学段、性别等人口学信息上均存在差异,但在区域上不存在明显的差异。
2.从教11-20年的教师幸福感要低于从教10年以下或21年以上及者。职称是中学一级(小学高级)的教师的幸福感要低于中高、中三等其他职称的教师。
(二)泉港区中小学教师的主要压力来源及获得幸福感的原因与影响因素分析
教师的压力来源主要来自学校压力与经济压力,压力来源在性别、学校类型等信息上差异不明显。大部分教师认为获得幸福的来源主要来自家长学生的支持和肯定,其次是和谐的同事、朋友关系和稳定的工作性质及还不错的收入;大部分教师认为教师个人的价值得到体现(以男女的比例来测算)是影响个体幸福的主要因素,其次是得到公正的外部评价和个体的身心健康状况也影响着教师的心理健康。
(三)泉港区中小学教师对学校工作管理及职称评聘机制的满意度分析
首先,不同学段的教师基本认为所处的学校环境能让人工作比较舒心;其次,高中校和初中校的教师对学校绩效工资分配满意度也较低,而小学与完中校的教师对学校绩效工资分配的满意与不满意程度均不存在较大差异;第三,不管哪个学段,对于职称评聘机制都表现出较大的不满意,最不满意的是高中校的教师。
六、建议建议
对于幸福的感受,这本身就是一个持续、动态存在的过程。教师是否感觉幸福,与获得一定的社会保障与福利有关,更重要的是能在自己所从事的教育事业和日常的教育工作中,努力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和自我价值,并能体会到个人的社会价值得以体现和自我发展的身心愉悦的状态[2]。因此笔者认为可以试着从以下方面采取干预措施,提高教师的幸福感水平:
1.落实规范办学措施,减轻教师过重负担。学校应认真落实规范办学有关规定,严格执行省颁课程计划和作息制度,避免随意调整课程和延长教师工作时间,把双休日等休息时间还给教师。要减少不必要的检查、评比、考核等,使教师拥有更多的专业自主权和更大的自由度,切实减轻教师的负担。
2.营造人文关怀氛围,建立和谐人际关系。学校必须重视营造和谐的人际氛围,施行人性化管理,对教师多一点情感投入,少一点硬性要求;多一点引导激励,少一点批评指责;多一点教育指导,少一点空洞说教。这样能使教师之间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利于增强教师的主观幸福感[3]。
3.改善工作生活条件,提高教师身心健康水平。学校应着力于改善教师工作的客观环境,关心他们的工作和生活,建立畅通的、常态化的沟通机制,以此提高教师对学校的归属感、对领导的满意度,增强工作的幸福感。
4.建立科学评价机制,完善学校内部管理制度。学校必须把建立公正合理的评价激励机制作为学校管理的重要环节。一是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把教师当成学校的主人,充分发挥其主人翁精神,激发其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由此提高教师幸福感。二是要进一步完善学校内部的管理制度,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学校管理,通过参与学校管理来提高教师的工作的满意度和社会地位的认同感。
参考文献:
[1]闫慧敏.教师的幸福感[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
[2]张钧桠.浅析教师的幸福感[J].中国校外教育,2013(24).
[3]刘孟.论教师的幸福感[J].知识经济,2013 (9).
中图分类号:G4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884(2016)03-0121-03
收稿日期:2016 - 01 - 10
基金项目: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一般课题(FJJKCG14-555)
作者简介:房香莲(1978-),女,福建泉州人,泉州市泉港第一中学一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