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移动终端的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实践研究
2016-07-08张林辛林建平
张林辛林建平
(1.上海福山外国语小学,上海200120;2.宁德师范学院物理与电气工程系,福建宁德352100)
基于移动终端的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实践研究
张林辛1林建平2
(1.上海福山外国语小学,上海200120;2.宁德师范学院物理与电气工程系,福建宁德352100)
摘要:作为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新兴力量,移动终端在基础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实践应用,已经成为国内外教育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文章立足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实际情况,以《上海中小学音乐课程标准》的课堂改革为目标,探究适合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应用移动终端的方法。
关键词:移动终端;移动学习;小学;音乐教育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多媒体信息技术已经进入到广大中小学课堂,正逐渐和传统课堂教学方式融为一体。[1]作为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新兴力量,移动终端以其便携性、良好的通信能力和移动性支持等特点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尤其是移动终端的普及,使其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成为了研究热点,是课堂教学由传统向现代过渡的必然趋势。在教育实践过程中,笔者发现许多小学年龄阶段的学生使用各种移动终端,并且对此爱不释手,为此不少家长和教师感到担忧,他们认为大多数移动终端的软件都是以娱乐游戏为主,担心学生为此耽误了学习也会对他们的身心健康造成影响。事实上,移动终端除了用于娱乐还可以用于课堂教学当中,1986年,美国杰出的计算机专家艾伦·凯伊提出了一项为儿童开发一种便携式电脑的计划,这种今天看来类似于平板电脑的设备在当时被称为“Dynabook”,可用于帮助儿童学习;[2]2000年,美国诺丁汉大学的马克·夏普尔教授对参加“Handheld Learning Resource”实验的儿童用移动终端记录了考察情况的见闻;2001年,北京大学建立了一个全国移动教育实验室,把移动终端和教育进行了结合;再者《上海市中小学音乐课程标准》关于音乐课堂教学改革与特色中指出随着电子高科技的发展,视听的多媒体现代技术给音乐教学带来了无限生机。[3]按照新的音乐课程标准,课堂中运用高科技电子设备使得丰富多彩的资源赋予音乐教学新的生命力,激发了学生对音乐课堂的兴趣,极大地提高了教学质量。
利用移动终端,将文本、图像、动画、音频、视频等媒体相结合,更加形象直观、方便简捷地呈现于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视听结合的方式,丰富的感官,情感的共鸣,极大地吸引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己的舞台;同时利用移动终端教学具有灵活性、实用性的特点,快速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学生的精神境界,为学生营造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使学生获得自学的本领,教学方式由机械性变为趣味性,将学生置于“学中玩”“玩中学”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而优化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再者利用移动终端技术能够把音乐、画面、知识融合在一个场景中,课件图文并茂,形象生动,具有强大的集成性和强大的交互功能,极大地充实了学生的学习生活,使学生在移动终端上学到了很多过去仅从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开阔了学生的眼界,也活跃了课堂氛围,便于教师操作,控制教学进度,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移动终端做为一种教学手段适合现代教学的需要,为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和蓬勃的生机。鉴于此,笔者立足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实际情况,依托课改目标,以上海市某小学师生的问卷调查和访谈为依据,探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应用移动终端的可行性和实践方法。
一、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应用移动终端的可行性
(一)学生问卷调查
调查结果(图1和图2)显示:96%的学生拥有自己的移动终端,甚至有的学生不止拥有一部属于自己的移动终端;70%左右的学生平均每天使用移动终端的时间为30分钟至1小时之间,少部分学生在家长干涉下的使用时间为30分钟以下。调查结果说明了学生不仅拥有移动终端而且能灵活使用,这就为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应用移动终端奠定了基础。
图1 学生拥有自己的移动终端的数量
图2 学生平均每天使用移动终端的时间
(二)音乐教师的访谈
笔者对不同年龄段的音乐教师进行访谈,他们认为:(1)将移动终端运用到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是音乐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把移动终端运用在课堂中的学生之间、师生互动、小组活动、展示等教学环节是非常有效的。移动终端对学生有很大的吸引力,大部分学生对移动终端的各种软件的使用无师自通,这无疑激发了对音乐课堂的兴趣,更好地掌握音乐知识与技能。(2)增加课堂调控的难度。教师担心正是由于移动终端对学生的吸引力使学生在课堂上只注重移动终端的使用,而忽视了其他环节,这无疑给教师在课堂调控上增加了难度。所以,移动终端和课堂教学结合的有效性是需要学生和教师共同配合来完成的。(3)除了可以把移动终端运用到音乐课堂教学中,还可以把它应用到音乐拓展课中。如合唱课,一支完整的合唱队最低声部要求需要高声部和低声部,把移动终端运用到歌唱课的教学中能够既有效又短时地让学生自主进行分声部训练;再如IPAD乐队,学校可以利用社团这个平台,让一些对音乐感兴趣的同学组成一个8-10人的IPAD的乐队,先让每位学生进行分乐器训练,再通过移动终端中的音乐合成器的APP软件进行音乐乐器合成,从而通过IPAD组成一个乐队。
以上调查结果充分说明了运用移动终端技术进行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且能极大地提升课堂效率,对音乐课堂教学的探索具有启迪和开拓意义,但不可避免地也存在一些隐忧。因此,移动终端与音乐课堂教学的结合需要循序渐进,不断把传统教学和现代化教学有效结合,取长补短,这样才能增加小学音乐课堂当中运用移动终端的可行性。[4]
二、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运用移动终端的实践探索
笔者就歌唱教学和欣赏教学两方面呈现自行设计的利用移动终端进行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课例,从而验证运用移动终端的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能够提高课堂的有效性,并通过APP软件的截图更加直观地体现该观点。
(一)歌唱教学
以三年级第二学期《春天的歌》为例从导入、视唱学习和歌唱能力三方面加以说明。
1.导入
移动终端可以使画面自由切换,学生能够体验场景的直观性,不再需要传统的导入形式进行教学,避免导入的单一性。移动终端的使用能够很快地使学生进入课堂场景当中,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效率。
图3 导入主题有关的视频剪辑截图
图3是与导入主题有关的软件视频剪辑截图,该软件为教师提供了与该课教学主题相关的所有视频,经剪辑整合并通过云平台呈现给学生观看,有效灵活地进行导入,极大地提高课堂效率。此外,可以利用它制作有关春天气息的视频,如万物复苏、种子发芽、绿油油的草地等,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2.视唱学习
运用移动终端的视唱学习可以使教学的单一变成多样,更加地灵活多变,学生从枯燥乏味的教唱环节中解脱出来,同时增加学生对乐理知识的理解,将音乐的本体性在移动终端的帮助下成为有画面感的活动,并且移动终端中有很多带有游戏性的乐理学习,教师可以通过自己的编排,让学生运用现有的知识学习歌唱,有效地解决了教师在传统教学中的茫然问题——学生视唱。
图4 视唱学习五线谱入门
该软件是五线谱入门APP,有识谱练习、单手弹奏、双手弹奏、双手弹奏四项功能。在教唱环节中更加有画面感,学生在识谱的同时,还能进行简单的键盘教学,这是传统音乐教学中无法实现的。
3.歌唱教学
当下的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仅仅局限在课堂中,教师无法对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了解,学生也无法及时有效地对教师进行反馈,特别是学生的音准方面无法做到对每一位同学进行指导。但有了移动终端,学生可以把学到的歌曲带回家中自己编排、学唱、学习,帮助学生更快熟悉旋律走向,把音乐的本体性发挥到位。目前录音软件最流行的就是唱吧,它能够对自己的喜欢的歌曲进行点播,最主要的还能进行录音,移动终端中运用最多的是耳麦,学生可以利用耳麦边演唱边聆听,一方面提高对唱歌兴趣的培养和唱歌技能,另一方面学生通过APP软件把学过的歌曲进行录音,把握音准,并及时反馈给教师,教师再进行适当地评价,从而提高学生的歌唱能力。
因此,利用移动终端进行音乐歌唱教学,首先能够更加直观地对学生进行教学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其次学生运用移动终端的各种APP可以生动形象地理解歌曲的情绪、拍子、歌谱,更好地有感情的完整演唱歌曲,节约反复练习的次数;再者学生掌握课堂要求的同时,还能把音乐课堂带回家中,感兴趣的同学通过移动终端的录音软件进行自我录音,提高音准和歌唱能力。
(二)欣赏教学
以五年级第二学期《紫竹调》为例从聆听习惯的培养、作品本体知识的认识与探索、改善教学评价三方面验证利用移动终端能够提高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的有效性。
1.聆听习惯培养
由于现在欣赏课教师主导灌输的教学方法,学生对欣赏课没有兴趣,欣赏课的聆听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局限于听教师的讲解。若把移动终端运用到其中,就能够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聆听习惯。以《紫竹调》为例,教师利用移动终端介绍曲子中的乐器,引导学生聆听出曲子中有哪些乐器,什么是丝乐,什么是竹乐;同时通过引导在移动终端中自主发现丝乐与竹乐的音色差别;此外,对这些乐器有兴趣的同学还可以通过移动终端了解相关乐器的知识。总之整节课是基于教师的提问和学生的反馈中进行的,移动终端创造了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环境。
图5 欣赏教学中乐器的相关知识学习
图5为声音游戏乐器APP,该APP能够通过点击不同的乐器直观地了解他们的音色、乐器的形状,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2.作品本体知识的认识与探索
欣赏教学最基本的是要了解作品的本体知识。所谓本体知识,就是作品的背景、作者介绍、人物知识。传统的音乐欣赏教学对于本体知识只是教师的口头介绍,学生一般都是听过且过,接受度不高。在《紫竹调》这节课中,可以利用移动终端介绍紫竹调的创作背景,使学生更直观地感受江南水乡的人文景观,并进行沪剧的拓展。通过移动终端听视觉的冲击,很好地激发学生对作品本体知识的学习兴趣,同时还可利用这一设备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对作品的本体知识进行自主探索,此外教师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利用移动终端进行电子小报或者PPT的展示。
3.改善教学评价
移动终端的使用可以有效地改变教学方式,增加课堂小组讨论活动的次数,但小组活动后的评价是当下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所欠缺的。教师可以运用移动终端事先编辑好评价的方式和标准,在移动终端中添加笑脸和哭脸的选项等进行评价,评价可以小组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也可以是学生与教师之间进行,再可以拓展为全班范围的评价,教师将评价结果及时反馈,借此打破常规教学的极限性,有效地改变教学评价方式。通过教学评价教师可以反思自己教学,从而发现不足,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改进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水平,同时也可以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鼓励学生在“做”中学习,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总之,通过移动终端的视听结合,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聆听习惯,同时学生利用移动终端可以自主学习作品的本体知识并且对其进行知识探索,此外,运用移动终端进行的师生、生生之间的课堂评价,有效地打破了常规教学的局限性,使学生能够更直观地看到自己的成长。[5]所以,运用移动终端的教学有助于学生高效地进行音乐欣赏。
三、结束语
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运用移动终端的教学方法,笔者通过教育实践,证实它不仅可操作性强而且具有极高的运用价值。小学年龄阶段的学生普遍好动、注意力不容易集中、易受外界干扰、“三分钟热度”的特点,把移动终端运用到课堂教学中,以其形象生动的画面、高效记忆的内容、强大集成的审美、良好可控的交互,不仅能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有效突出重点,解决疑难问题,提高课堂效率,而且能够加深他们对音乐形象的理解记忆,拓展学习内容,丰富审美体验,陶冶艺术情操,培养学生对自身歌唱能力、乐理知识能力的提升,并促使学生运用移动终端进行自主探索,培养他们对音乐的探究和创新精神。因此充分理解移动终端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突破重难点、提高教学质量、教师综合素质能力提升和优化教学模式等方面的重要意义,同时避免教师过分依赖移动终端,甚至以移动终端为主体,上课成了移动终端的展示,呈现的教学内容眼花缭乱,装饰性占过多比例,掩盖了音乐主体,忽视了音乐是一门聆听的艺术。
参考文献:
[1]王文青.移动终端(Ipad)在小学课堂教学的应用[J].青海师范大学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5(1).
[2]李青.移动学习:让学习无处不在[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2014.
[3]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中小学音乐课程标准[S].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4.
[4]Rebecca Kraut,Alice Monier -Vinard. Policy Guidelines For Mobile Learning[J].UNESCO,2013(21).
[5]Paul Williams. Assessing Mobile Learning Effectiveness And Acceptance[D].George Washington University,2009.
中图分类号:G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884(2016)03-0098-04
收稿日期:2015 - 12 - 25
基金项目: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社科A类项目(JSA14788)
作者简介:张林辛(1992-),女,福建福安人,上海福山外国语小学三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