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美术鉴赏课“师生角色互换”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思考
2016-07-08李荣富
李荣富
(厦门市禾山中学,福建厦门361009)
高中美术鉴赏课“师生角色互换”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思考
李荣富
(厦门市禾山中学,福建厦门361009)
摘要:在高中美术鉴赏模块的教学中,采取“师生角色互换”教学模式可以提高学生的组织和协调能力、自主的学习能力、自评和互评的能力和课堂的纪律意识,这对于落实新课程理念,改变传统教学观念,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结合实践谈谈该模式的具体操作方法及思考。
关键词:高中美术;鉴赏教学;角色互换;作用
“翻转课堂”作为近年来在国内外兴起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尝试在课堂上利用这一理念进行教学。它突破了传统教学结构,改变了传统教学的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育理念和班级集体教学的传统教学流程。[1]2006年,福建、浙江等东部省份进入高中新课程改革。[2]在此背景下,笔者在2006至2009年曾经把“师生角色互换”的教学模式,在笔者学校的高一年段的美术鉴赏模块的教学中作为课题进行尝试和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这一模式与翻转课堂异曲同工、殊途同归。为了能使这种教学模式深入发展,提高美术教学实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文即结合案例谈谈高中美术鉴赏课师生角色互换教学模式的实践和思考。
一、自由组合,分工协作
传统教学中,学生只单纯地听美术教师讲课,教师只纯粹地在课堂上灌输新的美术鉴赏知识。教师更关注学生美术鉴赏知识的掌握和鉴赏能力,却忽略了学生组织和协调能力的培养。当笔者采用“师生角色互换”的教学模式后,学生不仅能够掌握美术鉴赏知识,而且组织和协调能力也得到了大大提高。
比如,开学之初,根据教学安排,每3-4名同学自由组合成一个上课小组,在教师协调指导下上课。各成员的分工安排主要由组长负责。组长就要根据本组成员的特长和喜好进行具体分工。如:高一(5)班第4组上课小组的组长就曾经跟笔者聊了他是如何组织本组成员进行上课的。首先先了解本组成员的特点,有什么特长和兴趣爱好。然后再根据特点进行分工:如某某同学是比较善于收集资料的,负责收集资料,谁的电脑课件做的比较好的负责课件制作,某某同学的语言表达能力比较好的就作为上课的主讲人等等。笔者问她如遇到组员不配合你的工作时,你怎么办?她说:“有呀!我会做他的思想工作,要体现我们本组成员的荣誉感啦等,或者我会帮他一起做,再不做的话我只能替他做啦。要不我怎么做组长呀。在此过程中,他作为一位组织者的这种自信和敢于担当的责任意识,正体现了教师的教育价值。
在这样的教学模式实施下,出现了类似的例子很多。还有一个上课小组在上第六课《漂亮是美术鉴赏的标准吗?》课前,组长跟笔者讲了他们整组成员的分工、上课组织和过程安排。如,1.小组的分工,主讲人王XX同学;课件的制作,庄XX和胡XX同学;探究案的编写,庄XX和出XX同学。2.上课的组织和过程安排。课题导入:“卖画小品”导入,由两位同学表演卖画的(庄同学卖大家非常熟悉的明星照和主讲人王同学卖课本出现的罗丹的雕塑作品图片欧米艾尔),一位同学表演成买画的(选择买了赏心悦目的明星照)。当卖罗丹的雕塑作品的王同学,作品卖不出去的时候,就发出了感叹:现代的社会真正认识艺术品的人不多了。很有必要让大家了解:漂亮是美术鉴赏的标准吗?王同学就开始讲授新课……当课堂接近尾声:原来买明星照的庄同学听完课后,就会走上讲台退掉了明星照买罗丹的欧米艾尔作品。后来这组上课小组在上课的时候都能够按预期的安排进行上课,效果也非常不错。
通过以上的事例可以看出在运用“师生角色互换”教学模式上课时,上课小组的组织、各成员的配合等都充分体现了学生的组织和协调能力得到大大提高。
二、密切配合,充分备课
在没有进行“师生角色互换”的教学模式上课时,谈到高中美术欣赏教学的情况,大部分教师觉得:学生上美术欣赏课的积极性并不是很高。很多学生喜欢上美术欣赏课,是因为大部分学生觉得上美术欣赏课比较轻松没有压力,而且又可以欣赏美术教师准备的好看的课件,听美术教师讲一些艺术家的闻所未闻的故事,感受美术作品带来的似懂非懂的“美”感,品味着美术教师在课上的表演。当下课铃声响起时,也就敲走了学生所谓的一节美术欣赏课。到第二节美术欣赏课教师提问时,学生除了茫然就是盼着美术教师继续表演……自从转变了教学模式,采用了“师生角色互换”教学模式后,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大大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态度也得到了很大的转变。
如,上课小组深知要想在课堂上有好的表现,课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所以当每组的上课小组一看到开学初教师安排的课题时,就及时开始着手准备,对需要讲解的课题内容自己先预习清楚,遇到不是很清楚的鉴赏内容,就会主动在上课小组成员内先探讨交流解决,或者借助于网络收集材料和咨询教师。在设计教学流程时,上课小组的同学们更是一遍又一遍的讨论,甚至有时上课小组的整组成员还进行模拟上课练习。课外笔者经常接到上课小组的“邀请”——和上课小组一起探讨教学思路,听上课小组模拟上课。这在以前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上课时是很少遇到的。
所以通过一段的师生角色互换教学模式的实践后,发现同学们高中的美术鉴赏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大大的提高!
三、各组轮流,登台亮相
在没有实行“师生角色互换”教学模式上美术鉴赏课时,教师总是在讲台前分析讲解美术作品。学生做听众,坐在位置上安静的听教师讲课。除了教师提问个别学生,学生站起来回答问题外,很少有发言的机会。自从改变教学模式后。由学生转变为“美术教师”,让各组在讲台上亮相讲课。刚开始上课小组上课时,还是有点不适应,本来课前准备要讲的东西,在上课时就讲不出来,或者断断续续。实验几周后,上课小组的胆量越来越大,走在讲台上也更自信了。讲话也越来越流畅了。听课者的学生也越来越积极主动的发言,发表自己的观点。
如,《走进意象艺术》的这个上课小组的组员林同学,是位女生,在组员分工时是负责课堂主讲的。林同学对待这个事情很认真,课前做了很充分的准备,还经常找教师探讨有关她要讲的意象艺术凡高的《星月夜》和达利的《内战的预感》,在课堂上该如何向同学们分享等。可是到了上课走上讲台的时候,满脸通红,就是讲不出来或者语言不通畅,吞吞吐吐的,讲出来的东西声音也很小。台下比较调皮的同学就开始起哄的苗头了。为了鼓励她,笔者请听课的同学鼓掌,看着这么多同学给她支持和鼓励。慢慢的林同学的胆子越来越大了,讲得也越来越顺畅了!声音也大了,台下的同学们也越来越认真听讲和偶尔的互动了。后来林同学在课后感想就写到:这样的美术鉴赏课的上课模式很好,如果再叫我上台做主讲人,我肯定会讲得更好!
通过林同学的例子可以看出“师生角色互换”教学模式可以为同学提供一个很好的展示平台,大大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师生角色互换”教学需要注意的两个问题
(一)纪律问题。
以前笔者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上高中的美术鉴赏课时,由于美术不是高考科目,学生出现各种纪律问题,说话的,做小动作的,不注意听的,打瞌睡的……自从改变了教学模式,采用“师生角色互换”教学模式后,学生的纪律问题再次凸显。当学生自己走上讲台就是“教师”了,台下的学生说话或者扰乱课堂纪律的行为都会影响到“教师”的上课。如果学生迟到或旷课也会影响到“教师”的上课组织等。
如果学生在课堂上不遵守课堂纪律,“教师”就没办法专注于课堂教学,影响“教师”的课堂展示。此时笔者会教育引导学生应该要尊重“教师”,要严格遵守课堂的纪律。由于大部分同学都要作为上课小组轮流上课,亲身感受上课当教师的感觉,慢慢的也越来越遵守课堂纪律了。这时,这种教学模式才会进入佳境。
(二)评价问题
在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上高中的美术鉴赏课时,对于学生的评价,往往是以学生的期末测试成绩来定好坏,成绩的多少也是教师改完后就算。很难对学生进行更加客观、全面的评价。《高中美术新课程:理念与实施》在谈到高中的美术课程评价的特殊性中讲到:“以往的评分只是在形式上给学生的学习一个终结性交待,却未必能反映学生真实的学习情况。高中美术课程评价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发展,突出评价的激励与调控功能,促进学生不断进步,实现自身价值。”[2]改变教学模式,采用“师生角色互换”教学模式后,笔者专门设计了上课小组的教学评价表,内容涉及如下表:
这样的评价方式一改以前教师说了算,也改变了学生的看法,不再以为评价学生是教师的事。这样的评价方式很好达到高中新课程改革中一种新型的评价方式:一是体现多主体评价。“多主体评价”就是让教师以外的人员参与评价,也成为有发言权的评价“主体”,其中包括学生自己、上课小组等;二是体现表现性评价。美国教育评定技术处将表现性评定界定为“通过学生自己给出的问题答案和展示的作品来判断学生所获得的知识和技能”,具有三层含义:(1)要求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问题的答案或以行为表现来证明自己的学习过程和结果。其中无对错之分,只有优、劣之别。(2)要求评价者必须观察学生的实际操作,根据评分规则详细记录学业成果,保证资料的全面性、完整性、真实性。(3)很重视学生成为评价主体,参与评价过程,在教师的帮助下自定目标、自笔者评价、自笔者调整,从而促进学生学习非结构性知识,发展实际操作能力,获得全面发展。[2]在评价的过程中教师应适当作出引导,帮助学生明确评价的内容,不断自笔者反省,自笔者调整与自笔者提高。
“师生角色互换”的教学模式,建立了新型的师生关系,是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把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建立在师生平等的基础上,以学生为主体,把课堂还给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融入课堂,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当中,每一个学生都有充分表现自己的机会,他们对知识的被动接受也就变为了主动吸收,不仅大大培养了学生的组织和协调能力、语言的表达能力、自评和互评的能力,也加强了学生的纪律意识,大大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效果,实现了素质教育倡导的以点带面、全面合作的学习理念。
参考文献:
[1]容梅,彭雪红.翻转课堂的历史、现状及实践策略探析[J].中国电化教育,2015(7).
[2]王大根.高中美术新课程理念与实施[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4.
中图分类号:G633.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884(2016)03-0102-03
收稿日期:2016 - 03 - 07
基金项目: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一般课题(FJJK14-371)
作者简介:李荣富(1977-),男,福建龙岩人,厦门市禾山中学一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