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柏苋止痒汤湿敷治疗急性湿疹临床观察

2016-07-08李元文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北京100078

中国中医急症 2016年2期
关键词:湿疹皮损急性

付 蓉 李元文 李 纬(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北京100078)



柏苋止痒汤湿敷治疗急性湿疹临床观察

付蓉△李元文李纬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北京100078)

【摘要】目的观察柏苋止痒汤治疗急性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急性湿疹患者11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7例和对照组58例,对照组采用咪唑斯汀缓释片、炉甘石洗剂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用柏苋止痒汤湿敷患处。两组疗程均为2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0.70%,明显高于对照组之65.52%(P<0.05);观察组皮损、瘙痒严重程度及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柏苋止痒汤为外用治疗急性湿疹的有效中药制剂且使用安全。

【关键词】急性湿疹柏苋止痒汤湿敷治疗中医外治法

湿疹是一种具有明显渗出倾向的皮肤炎症反应,为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Ⅳ型变态反应,中医常称为“湿疮”[1-2]。急性湿疹常表现为红斑、丘疹、水疱、糜烂渗出等多形损害,伴有剧烈瘙痒,易反复发作[1]。临床上如果不有效及时地治疗,极易转为慢性湿疹,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3]。笔者近几年应用自拟柏苋止痒汤湿敷治疗急性湿疹,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病例选择1)诊断标准。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国临床皮肤病学》制定[1]:皮损以红斑、丘疹、丘疱疹为主,搔抓破溃后出现糜烂渗出,皮损中央较重,逐渐向周围蔓延,境界不清,瘙痒剧烈。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的急性湿疮[4]:皮损呈多形性,如潮红、丘疹、水疱、糜烂、渗出同时存在,常对称分布,起病急,自觉灼热,剧烈瘙痒。2)纳入标准:符合临床诊断标准,中医辨证为湿热浸淫证;年龄18~65岁,病程小于7 d;试验前2周内未用过抗组胺及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签署知情同意书者。3)排除标准:皮损合并感染;已知对试验用药物成分过敏;有严重系统性疾病、恶性肿瘤以及精神疾病;妊娠、哺乳及可能怀孕;不符合上述纳入标准。

1.2临床资料本研究选取2015年1月至6月期间,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皮肤科就诊的120位符合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因脱落、违反方案等剔除5例,最终观察组57例,对照组58例。其中观察组男性27例,女性30例;平均年龄(38.56±12.17)岁;平均病程(3.45±1.87)d。对照组男性29例,女性29例;平均年龄(37.98±12.12)岁;平均病程(3.89±1.89)d。入选患者化验室常规检查均无异常。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3治疗方法对照组予咪唑斯汀缓释片10 mg,口服,每日1次;炉甘石洗剂外涂,每日3次。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入柏苋止痒汤湿敷。组方:马齿苋60 g,黄柏60 g,苦参60 g,蒲公英30 g,白花蛇舌草30 g,花椒10 g,上述药物分2次水煎,每煎40 min,冷却后取1000 mL浸湿于4层无菌纱布,以不流出为度,湿敷患处30 min,期间间断滴药液于纱布上,保持其湿润,每日2次(此药应与炉甘石洗剂间隔1 h以上使用)。两组疗程均为2周。

1.4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皮损形态、面积以及瘙痒程度的变化,皮疹及面积严重程度参照EASI评分标准[5]。皮损形态:分为红斑、丘疹、水疱、糜烂渗出,以上症状无为0分,轻度为1分,中度为2分,重度为3分,分值间可记0.5分。皮损面积:以占各部位面积的比例记分,无皮疹为0分,<10%为1分,≥10%且<20%为2分,≥20%且<50%为3分,≥50%且<70% 为4分,≥70%且<90%为5分,≥90%为6分。瘙痒程度[6]:无瘙痒为0分;偶有瘙痒,不用药可忍耐,不影响生活为1分;阵发性瘙痒,搔抓,需用药,影响睡眠、生活为2分;剧烈瘙痒,严重影响睡眠、生活为3分。分别记录疗前、疗后2周、4周时上述指标的变化情况。

1.5疗效标准参照文献[6]拟定。以皮损形态、皮损面积、瘙痒程度治疗前后的总积分变化来判断,积分计算采用尼莫地平法:[(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皮疹完全消退,临床症状消失,症状积分减少≥95%为痊愈;皮疹大部分消退,临床症状减轻,症状积分减少≥70%且<95%为显效;皮疹部分消退,临床症状改善,症状积分减少≥50%且<70%为有效;皮疹消退不明显,临床症状未减轻或加重,症状积分减少<50%,为无效。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本组总例数×100%。

1.6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比较见表1。与治疗前比较,治疗2周后,两组在红斑、丘疹、水疱、糜烂渗出、皮损面积、瘙痒程度等方面有显著改善(P<0.05或P<0.01);治疗后组间比较,观察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

表1 两组临床症状评分比较(分,±s)

表1 两组临床症状评分比较(分,±s)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 P<0.05,** 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 P<0.01。

组别 时间 红斑 丘疹 水疱 糜烂渗出 皮损面积 瘙痒程度观察组治疗前(n=57)治疗后对照组治疗前2.57±0.19  2.61±0.18  2.81±0.17 0.89±0.05**△ 0.57±0.04**△ 0.82±0.02**△ 2.63±0.21  2.59±0.17  2.84±0.18 2.62±0.12 0.33±0.07**△ 2.60±0.12 3.52±1.15  2.66±0.24 1.82±0.67**△ 0.51±0.09**△ 3.56±1.16  2.64±0.23 (n=58)治疗后1.59±0.13* 1.77±0.14* 1.89±0.15* 1.43±0.10* 2.92±0.98* 1.81±0.19*

2.2两组临床疗效及复发率比较见表2。结果示,治疗2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0.70%,明显高于对照组之65.52%(P<0.05)。治疗4周后,观察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表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2.3不良反应观察组有1例患者湿敷中药10 min后自觉皮肤烧灼感,停用30 min后缓解,未采取其他措施,再次使用无不适。

3 讨 论

湿疹是常见的难治性皮肤病,普通人群的发病率在10%以上[7]。此病具有剧烈瘙痒和易反复的特点,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痛苦[8]。目前治疗湿疹的常规药物为抗组胺及皮质类固醇激素类药物,因其能快速控制病情,缓解症状,临床应用较广。但复发率高,长时间应用易出现消化道溃疡出血、骨质疏松、皮肤萎缩、色素沉着等副作用,给后续治疗带来较大困难[9]。

中医学认为,湿疹总因禀赋不耐,风、湿、热阻于肌肤所致。饮食不节,伤及脾胃,脾失健运,湿热内生,又外感风湿热邪,内外合邪,浸淫肌肤而发病[2]。湿热是急性湿疹的核心病机,治疗常以清热祛湿、解毒止痒为法。本研究中笔者采用自拟柏苋止痒汤湿敷结合西医常规治疗,取得良好效果。方中马齿苋清热解毒、散血消肿;黄柏清热燥湿、解毒疗疮;苦参清热解毒、燥湿止痒;蒲公英、白花蛇舌草清热解毒、消痈散结;花椒抑菌杀虫止痒。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马齿苋具有抗菌、促进溃疡愈合的作用[10];黄柏可有效促进血管生成,具有抗菌消炎、抗溃疡的作用[11];苦参具有抗炎、调节免疫的作用[12];蒲公英、白花蛇舌草具有活血消肿、抗菌消炎之功。

湿敷疗法可使液体药物经肌肤、毛窍作用于全身,以清利湿热、疏通气血、止痒止痛,是中医外治法中应用最广的方法[13]。现代医学研究证明,湿敷可使低浓度的组织液向高浓度的药液流动,从而减少渗出、减轻炎症;另外还可使皮肤末梢血管收缩,减轻皮损部位充血及渗出[14]。药物与皮肤之间的温差,可抑制末梢神经冲动从而达到止痒的效果[15]。目前中医外治法广泛应用于皮肤病的治疗,通过湿敷柏苋止痒汤治疗急性湿疹,可直接减轻患处渗出及瘙痒,控制炎症扩散,同时也可预防继发感染。综上所述,柏苋止痒汤治疗急性湿疹疗效显著,副作用小,复发率低,安全可靠,且湿敷的使用方法简单易行。

参考文献

[1]赵辨.中国临床皮肤病学[M].江苏: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725.

[2]李曰庆.中医外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0:181.

[3]唐红利,刘拥军.凉血解毒汤治疗湿热浸淫型急性湿疹60例临床观察[J].中医药学报,2012,40(3):171-172.

[4]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2:17-18.

[5]赵辨.湿疹面积及严重度指数评分法[J].中华皮肤科杂志,2007,37(1):3-4.

[6]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295.

[7]刘红霞,马玲,王瑜.皮炎湿疹中西医特色治疗[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1:34.

[8]王京军,杨薛朝,孙占学.凉血祛湿止痒汤治疗急性湿疹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5,24(4):611-613.

[9]余青,张丰川.凉血祛湿止痒汤治疗急性湿疹疗效观察[J].中国民间疗法,2014,22(12):40-41.

[10]尹彦杰,邹晓征,朱云.马齿苋的药理作用再识[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9(1):84.

[11]侯小涛,戴航,周江煜.黄柏的药理研究进展[J].时珍国医国药,2007,18(2):498-500.

[12]孟庆红,张玲,张喜云.苦参的药理研究进展[J].航空航天医药,2009,20(2):125-126.

[13]历建萍.中药溻渍的应用研究[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27(6):1058.

[14]徐巧慧,刘斌.中药洗搽剂治疗急性湿疹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学装备,2014,11:246-247.

[15]姜琦.浅述洗渍疗法在皮肤科的应用[J].湖南中医杂志,2013,29(5):110-111.

中图分类号:R758.2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4-745X(2016)02-0338-02

doi:10.3969/j.issn.1004-745X.2016.02.053

通信作者△(电子邮箱:catibeauty@163.com)

收稿日期(2015-07-14)

猜你喜欢

湿疹皮损急性
中西医联合治疗慢性肛周湿疹1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HBV相关性慢加急性肝衰竭HBV DNA转阴率的Meta分析
战胜湿疹是持久战
烦人的湿疹何时休
战胜湿疹是持久战
面部皮损的组织病理对其美容治疗及效果的影响研究
寻常型鱼鳞病患者皮损中间丝聚合蛋白及其基因的改变
面部肉芽肿1例并文献复习
急性胰腺炎致精神失常1例
皮损点状切除联合中药熏洗治疗肛门瘙痒症43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