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校企协同创新体系培养高素质复合应用型人才
2016-07-07房三虎张永亮谢青梅孙宝丽
房三虎 张永亮 谢青梅 孙宝丽
摘要:高校协同创新有其特定的内涵与特征。校企协同创新是高校培养高素质复合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是化解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弊端的有效举措。华南农业大学与广东温氏集团在协同创新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温氏班”校企协同育人的实践,为培养高素质复合应用型人才开启了校企协同创新的新模式,并在协同育人理念、协同创新共赢机制、协同创新管理体制等方面作了积极探索。
关键词:高校;协同创新;应用型人才
在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实施科技兴国战略的当下,协同创新成为整合多种资源、提高创新成效的重要途径。为积极推动协同创新,促进高等教育与科技、经济、文化的有机结合,大力提升高等学校的创新能力,支撑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建设,2012年3月15日教育部和财政部联合出台了“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简称“2011计划”)。该计划对高校实施协同创新进行了总体部署,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与高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地方政府以及国外科研机构的深度合作,探索适应不同需求的协同创新模式。高校与企业协同创新,不仅是大学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社会责任,也是推动大学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这是我国高校与企业在人才培养上面临的又一次挑战与机遇。[1]开展协同创新是加快高校转型升级,实现创新发展和跨越式发展的重大发展战略,是高校加强学科建设、提升社会服务能力,改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路径。
一、高校协同创新的基本内涵
协同创新是通过不同创新主体之间打破行业、地域和部门界限,建立协同创新体制机制,构建协同创新平台,有效提高科技资源整合能力和科技活动组织能力;通过不同创新主体间的充分合作以及创新要素的有效聚合,构建完整的创新体系和创新网络,从而实现地区性、全国性乃至国际性的协同创新,有效提高创新能力、创新效率、创新效果,实现重大突破,满足重大需求。[2]从高校外部创新主体分析,高校协同创新的形式包括高校与高校、高校与科研院所、高校与企业、高校与政府、高校与国际教育科研机构等之间开展协同创新。从高校内部创新主体分析,高校协同创新也包括高校内部不同学院、不同学科、不同职能部门之间的协同。从协同创新的结合点分析,高校协同创新包括协同科研、协同生产、协同育人、协同服务等。从“人”这一协同创新的核心要素分析,高校协同创新也指高校内部各学科教师之间,高校与高校教师之间以及高校教师与科研院所和企业的研究者、生产者、管理者之间,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重大科技项目、解决行业关键和共性技术以及生产实际中的重大问题,投入各自的优势资源,在政府、科技服务中介机构、金融机构等相关主体的协同支持下,合作攻关,从而力求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上取得重大进展和突破的创新活动。[3]
概而言之,协同创新就是围绕创新的目标,多主体、多因素共同协助、相互补充、配合协作的创新行为。高校实施协同创新应以“开放、集成、高效”为目标,引导创新元素汇集整合,突破高校内部与外部的体制机制壁垒,改变“分散、封闭、低效”的现状,释放教育、科技、信息、资本、人才、市场等创新资源的活力。
二、高校开展协同创新的主要特征
(一)协同创新功能的多层性
高校的基本职能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和文化传承创新,是多功能的复合体。高校开展协同创新必须紧紧围绕其基本职能,以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的创新能力提升为核心,坚持“高起点、高水准、有特色”,充分利用高校的办学资源和学科优势,与社会各界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协同创新,使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学术研究水平、社会服务能力得到全面提高。
高校也是多学科的综合体,具有特殊的学科群优势。高校不仅能为政府决策提供智力支持,也可为政府关心关注的社会问题开展合作研究;高校不仅能为企业解决生产实际问题,也可与企业开展产品研发和“订单式”人才培养,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高校不仅能与研究机构开展合作科研,也可开展研究生联合培养。可见,高校协同创新的功能具有多层性。
(二)协同创新主体的多元性
协同创新改变传统的一元和二元创新模式,打破高校与其他创新主体间的体制壁垒,构建高校与政府、企业、科研机构等“政、产、学、研、用”多主体间协同的创新模式,在时空上呈现出网状型、立体化架构。此外,协同创新的要素既包括“人”这一核心要素,也涵盖资本、信息、技术、制度、组织、管理等若干支撑要素,是多元要素的整合与集成。因此,从协同创新的要素主体分析,也具有多元性特征。
(三)协同创新机制的灵活性
随着我国政府职能的不断转变和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深化改革,高校在学科专业设置、教学计划制定、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社会服务、与境外高等学校交流与合作、内部组织机构设置与人员配备等方面具有办学自主权。高校可以与政府、企业、科研机构、境外高校等协同主体开展合作育人、合作培养、合作科研、合作生产、提供决策咨询等灵活多样的合作方式。高校职能的多样性和办学主体的自主性,为高校与各类创新主体间合作的广度与深度奠定了坚实基础,使高校协同创新的机制更具灵活性和多样性。
三、华南农业大学与广东温氏集团协同发展历程
广东温氏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以养鸡业和养猪业为主导,兼营生物制药和食品加工的多元化、跨行业、跨地区发展的农业龙头企业。自1992年,华南农业大学以技术入股的方式与温氏集团开展校企合作,至今已有20多年的历史。1997年,温氏集团兴起养猪业,华南农业大学兽医学院为其提供猪病防治技术服务。2000年,华南农业大学与温氏集团先后成立“养猪股份公司”和“大华农生物制品有限公司”。2002年,共同组建“广东温氏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2006年,双方签订全面合作协议,华南农业大学为温氏集团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服务,合作领域涉及畜牧、兽药、加工、信息、金融管理等,实现由单一学院、单一学科向多学院、多学科融合;2011年,双方签订了第二期全面合作协议,并组建“温氏班”。2013年,联合成功申报“国家生猪种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畜禽育种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两个国家级研发平台。endprint
在多年的合作中,双方坚持“互利互惠、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原则,采取技术入股、技术转让、技术服务、组建合资企业、合作科研、共建研发平台、合作育人等协同创新模式,在畜牧生产和农业产业化发展战略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共同孵化了多项重要科研成果,加快了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壮大了学科发展,提高了师资水平,培养了大批人才。同时,华南农业大学为温氏集团做大做强和转型升级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和智力支持,大大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四、“温氏班”校企协同创新的改革与实践
(一)立足行业发展,达成校企协同育人统一目标
人才培养是一项周期长、投入多、见效慢的系统工程。在校企协同育人中通常由于企业难以在短期内得到人才收益和经济效益,造成“校企协同育人失灵”现象。[4]为此,能否克服短视行为达成共同的人才培养长远目标是校企协同育人成败的前提与基础。“温氏班”开展校企协同育人中,双方打破为本氏企业培养人才的短视思维,提出为我国畜牧行业培养精英和领袖级人才的长远计划;突出企业与高校共同培养行业人才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体现出企业培养人才的社会担当,使校企双方在更高的层面上达成协同育人的目标。
(二)校企有机融合,协同制定“温氏班”人才培养方案
结合“温氏班”人才培养目标,校企双方协同专门制定了“温氏班”人才培养方案,实行独立招生、独立授课、独立教学计划、独立教学大纲的人才培养运行机制。“温氏班”采取“3+1”的人才培养模式;即学生3年在校学习通识教育和专业基础课程,1年在企业学习专业能力和专业拓展课程。课程结构包括“校内课程+温氏课程”;课程设置中有机融入温氏元素,突出温氏文化、创业精神和温氏先进的企业管理等内容;学分设置规定课内总学时为2360学时,学生毕业应取得总学分为169.5学分,其中通识教育课程43学分、专业教育课程56.5学分、专业拓展教育课程18学分、个性拓展教育课程10学分、实践教育42学分。
“温氏班”对学生的培养标准提出六方面要求:一是掌握动物资源调查、种畜禽遗传评估、动物繁育、饲养与饲料配合、养殖场规划设计、卫生防疫、畜牧企业经营管理、畜产品贸易和开发利用等方法与技术;二是了解动物资源保护、动物生产、畜产品流通、环境保护等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企业的管理与运行、温氏企业文化;三是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较强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四是具有较强的调查研究与决策、组织与管理、口头与文字表达能力,具备独立获取知识、信息处理、产业经济预测的基本能力;五是有较强的企业经营管理和自主创业的基本能力和素质;六是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
“温氏班”通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旨在培养具有宽广的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背景,具备深厚的专业理论基础和扎实的专业技能,掌握管理学、经济学和现代信息技术基本原理,能在动物科学专业领域从事教学、科研、技术推广、企业管理或自主创业等高素质复合应用型人才。
(三)依托两个平台,构建校企协同育人管理机制
校企协同育人是高校与企业的共同职责,需要利用好学校与企业两个平台,整合双方资源,发挥各自优势,实现强强联合。校企深入有效的协同育人,必须改革和创新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运行管理方式,根据企业的生产经营特征,协调好学校与企业两个主体,配置好校企两类资源,更好地服务于校企协同育人。基于此,在招生方式上,学校以“温氏”企业为名,实行“温氏班”独立招生,每年招生30人,确保“温氏班”生源质量;在招生宣传中注重温氏企业的社会知名度和行业影响力。在管理机制上,由动物科学学院主管教学的副院长担任组长,温氏相关人员、教务人员和辅导员担任组员,成立“温氏班”领导小组,负责对温氏班学生培养全程中的重大问题进行研究决策,协调各方面工作。同时,由动物科学学院在专业领域教学经验丰富、学术造诣高的专家和温氏企业人力资源部的负责人员以及管理人员,成立“温氏班”工作小组,负责制定“温氏班”人才培养方案、考核标准、考核办法,选聘导师与任课教师,指导、督促、检查温氏班的运行与管理,对温氏班教学质量予以监控考核。此外,“温氏班”实行双班主任制,由学校和企业各派一名具有丰富的企业管理和生产实践经验的人员担任班主任,分别负责学生在学校和企业的学习指导和日常管理,实现学校管理与企业管理有机对接。
(四)强化实践能力培养,构建“三段式”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是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巩固和深化理论知识的有效途径;实践能力是学生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系。由于“双师型”师资不足、实践教学资源匮乏、体制机制障碍等多种因素[5][6],当前高校人才培养呈现出知识面狭窄、专业基础薄弱、实践动手能力不强、创新能力不足、就业竞争力不大等问题。人才培养的质量尚不能完全满足社会需求,毕业生进入社会仍需经历一段“后大学教育”。为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温氏班”采取“综合实验+综合实习+个性化实训”三段式实践与实训体系。综合实验通过整合校内基础理论课实验,培养学生扎实的动物科学专业基础实验能力;综合实习是对学生开展全面系统的专业综合性实习;个性化实训结合学生的个人爱好和职业理想,可以自主选择生产岗、科研岗和管理岗等进行职前实训,强化学生的职业训练,提高综合素质和职业核心竞争力。
(五)整合校企两类师资,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
人才培养是大学的基本职能之一,也是学校的中心工作。[7]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基础和条件。然而,由于当前高校师资主要来源于高校,教师的职业经历和知识结构较单一,教师能力表现出理论水平较高而生产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强,在一定程度上导致课堂教学内容与实践生产脱节,学生在课堂所学知识解决不了实际问题。基于此,“温氏班”优化和整合学校和企业的两类资源,聘请企业生产和经营经验丰富的行业专家和部门负责人担任学生的实践教学指导老师,强化实践能力培养,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综合素质。校内教师发挥其理论教学和科学研究特长,主要承担基础理论课和专业课教学。通过对校企两类师资的整合,有力地增强了“温氏班”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水平,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endprint
五、校企协同创新的思考
在国家深入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实现由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转变的时代背景下,协同创新为高校改革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也引发了高校实施协同创新的进一步思考。
(一)校企协同创新应成为高校重要的发展理念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已经进入到一个新的历史时期,高等教育大众化正在由初期向中后期过渡。[8]新的发展阶段必然迎来大学理念的创新。[9]正确的发展理念对高校改革与发展会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不当的发展定位,高校则难以办出特色与水平。当下经济社会正处于转型升级阶段,社会对先进技术的需求和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日趋急迫。高校是输出知识、技术和人才的重要载体,并不断走向社会的中心,成为推动和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资金、技术和人才的流动与融合更加频繁,资源配置的广度与深度更加突出。然而,高校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与社会需求的不对接、高校办学资源与社会资源的不融合、高校内部学科专业设置的不协调,严重制约了高校的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作为担负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的高校,应摒弃传统封闭的办学模式,积极走出“象牙塔”,融入经济社会大潮,与行业企业开展深度合作,让人才培养融入行业、融入市场、融入社会。
(二)校企协同创新应建立双方共赢机制
建立合作双赢的体制机制是校企协同创新持续有效开展的前提与基础,也是高校开展协同创新的重点与难点。据调查,企业认为影响他们参与校企协同育人的最重要因素是校企双方的利益分配;企业最关注的是经济收益,特别是直接的经济效益。[10]就企业而言,招聘到能够直接上岗的各类专业人才,帮助企业解决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难题,为企业转型升级提供智力支持,提高企业经营效益,是其合作的主要出发点。
协同创新的参与主体是多元的,不同参与主体的利益诉求各不相同,但不论差别有多大,所有参与主体都应从中获益,都应是协同创新的赢家。[11]高校与企业开展协同创新是两个创新主体间的联合,是付出与收益的双向过程。只收益没有付出,协同则无法双赢,难以实现协同创新的常态化与持续化;没有企业所需的优势资源,企业也无意与学校协同。简言之,没有合作共赢,难以有真正的协同创新,协同创新要从结果上保障参与双方的共同利益。为此,校企协同创新双方应找准契合点,将双方的利益有机联系起来,建立合作双赢的协同创新体制机制,满足双方的利益诉求。
(三)校企协同创新应紧密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
脱离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办教育,教育则成无源之水;简单地依附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无视高等教育自身发展规律,高校则成无本之木。[12]高校实施校企协同创新应紧密围绕国家发展的大战略,突出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彰显高校办学的价值取向,促进良性发展。
伴随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高校与经济社会的关联度日益加大,校企协同创新将进一步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提升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促进高校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更加关注国家和区域发展的需要,更加自觉地深入到经济社会发展中去。同时,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中,高校的办学特色、学科优势和科研平台得到不断加强,人才培养模式更加多元,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
(四)校企协同创新应建立有力的领导组织
由于体制机制障碍,高校、政府、企业、科研院所等自成体系,彼此间协同融合度不高,资源分散,难以形成合力。校企协同创新需要资源的重新配置与组合,涉及不同主体、不同部门,需要协调校内外多重关系,整合多种资源,平衡多方利益诉求,打破各种体制机制壁垒。没有强有力的组织领导,人、财、物和制度体系的聚集、融合与协同难以实现。高校开展校企协同创新,应注重顶层设计,建立有力的组织领导,统筹协调校内各种创新资源,解决协同创新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切实有效地推进协同创新。
参考文献:
[1]陈亚珠,唐炬,肖登明.协同创新:中国高校深化改革还需要什么[J].高校教育管理,2012,6(5):1-5.
[2]张正国.着力构建协同创新机制有效提高自主创新能力[J].中国高等教育,2012(18):20-21.
[3]李忠云,邓秀新.高校协同创新的困境、路径及政策建议[J].中国高等教育,2011(17):11-13.
[4]顾金峰,程培堽.校企合作失灵:原因与矫正措施[J].现代教育管理,2013(3):58-63.
[5]张欣韵.地方本科院校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刍议[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3(2):84-87.
[6]申书兴,武艳艳.农业院校实践教学路线图的设计与构建[J].高等农业教育,2013(7):7-9.
[7]潘懋元.从“回归大学的根本”谈起[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5,36(4):1-2.
[8]别敦荣.谋划世纪中叶发展愿景的战略举措——《高教30条》精神解读[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12,33(5):5-7.
[9]别敦荣,胡颖.论大学协同创新理念[J].中国高教研究,2012(10):4-8.
[10]吴御生.高校企协同育人路径探究[J].黑龙江教育,2014(6):74-76.
[11]王子镐.加强行业特色大学协同创新能力建设的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11(24):13-15.
[12]陈晓阳,姜峰.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及实践[J].中国高等教育,2012(15):24-25.
(责任编辑刘第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