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高校两次转型中的文化断裂与有序演进

2016-07-07贾彦峰郭淑新

高教探索 2016年6期
关键词:应用型转型大学

贾彦峰 郭淑新

摘要:1999年以来一大批专科学校升格为本科院校,完成了第一次转型;随着产业转型不断升级,国家主导又一次拉开了由普通本科院校向应用型大学转型的大幕。这种连续的急转弯与路径依赖形成的组织惯性之间催生了尖锐矛盾,已经超越了经济的调节和政治的制驭,为一种“文化冲突”的深层意蕴所左右,而当冲突呈现多层次化、深刻化、激烈化时,本已脆弱的大学文化就出现了断裂,外显出系列问题。究其深层次根源归因于政策制定缺乏文化心理关照、文化堕距拖滞了改革进度等方面。在“运动式”治理工具仍然是政府管控偏好的今天,为了防止二次转型的再度趋同,需要重视文化各个层面的有序对接,以最终实现大学文化部分断裂而整体有序演进。

关键词:地方高校转型;文化断裂;有序演进;供给侧改革

1999年以来,一大批高职高专等专科学校升格为本科院校,完成了第一次转型;随着产业结构深度调整、产业转型不断升级、实体经济迅猛壮大,企业加大了对高层次应用技术型人才的需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地方高校(尤其是新建本科院校)要向应用型大学转型,拉开了二次转型的大幕。从专科到本科,再从普通本科到应用本科,这种连续的急转弯与路径依赖形成的组织惯性之间催生了尖锐矛盾,导致大学文化脉络出现了部分断裂的现象,并存有断裂继续扩大化、纵深化的风险。而学界的目光紧紧聚焦于课程改革、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师资队伍等方面,却唯独没有关注到大学文化断裂的问题。那么就让我们的思维在大学文化“断裂”处穿行,以探索究竟。

一、地方高校两次转型中突出的问题

第一次转型属于纵向提升,伴随着数量的扩张;第二次转型则是横向整合,主要是型质的转变,实质上是高等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两次转型的驱动力量不同,阻抗力量不同,改革基点不同,发展向度也不同,转型中暴露的问题也自相异。

(一)办学水平与办学层次升级不同步

专科虽升级为本科院校,努力在完成第一次转型,但短时间内人为擢升办学层次的行为导致相当一部分高校校名改了,层次升级了,但办学理念和能力并没有与之“比翼齐飞”,没能同步“升级”。专科运行模式和办学理念仍然深根固柢、积重难返,行政主导现象迟迟难以改观,高校机关化色彩浓厚,行政权力越俎代庖排斥了学术权力,在人事安排、科研管理、财务激励、教学管理和校企合作等方面缺乏应有的活力和创新。“高等”意蕴不足,“本科”特征落后,“发育不良”状况比较明显。

(二)办学特色流失

升格为普通本科后,办学特色流失的困扰却不期而至。原因主要有二:一是升本后人才培养的任务和使命与专科时期大相径庭,很多高校开始在新的本科起点上探寻发展路径,摒弃了以往办学历史中形成的传统和特色;二是升本后,其专业设置不注重结合地方的自然禀赋、经济特色和地域文化,而是盲目增设所谓“热门”专业,着手构建大而全的学科专业体系,致使千校一面,原有特色文化传统反而断流。能坚守特色,不随波逐流的地方高校不过是凤毛麟角、吉光片羽。

(三)办学定位与办学行为悖离

有的地方高校尽管已经把办学定位成“应用型、地方性”,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办学定位是一回事,办学行为又是另外一回事。不少学校尤其是二级学院缺乏主动对接地方的压力和动力,有时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得过且过的心态,这种不作为坐失了很多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良机。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模式不接地气,科研和管理也跟企业的实际需求差距大,导致部分地方高校既撵不上老牌本科也比不上高职高专,不仅不能“顶天立地”,甚至“上不着天,下不着地”,以至于找不到发展的方向。内部自成一体相对封闭的治理结构与包容开放行业企业直接参与的实际需求,以及基于知识教学的内部运行机制与基于技能应用的企业实战环境的悖离度过大。

·教育管理·地方高校两次转型中的文化断裂与有序演进

(四)高校企业双困,“四难”怪象并存

地方高校作为始于1999年扩招的主体,而金融、文秘、法律、艺术等所谓“热门”专业又成为扩招专业的主体,“两个主体”均已“过量”,高校人才培养结构与社会需求比例倒挂,供给与需求严重不匹配,已不能适应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要求,表现为“出口”不畅、“进口”不旺,如此往复恶性循环,累积至今,造成高校招生难、就业难和企业的招工难之局面。而且毕业生持有过客心态,诚信缺失,对企业忠诚度不高而离职率极高,出现了所谓“短工化”趋势,又造成了企业的“用工难”,成为企业转型的人力资源瓶颈。高校企业双困,“四难”怪象并存——这也折射出其中一对难分难解的关系:即高校的转型制约着企业的转型,企业的转型也倒逼高校的转型。二者一荣俱荣,一困俱困,经济社会的发展已经把二者牢牢地绑在了同一条命运之船上——形成了“转型命运共同体”。二次转型将不单是高校的“独角戏”,行业企业也已成为转型的利益相关者和新主体。

(五)价值选择向度指向不一,改革共识形成效率降低

转90度还是45度?转型的指针在高等教育的罗盘上应该定格在哪里?面对这种巨大的变折人们出现了整体性迷思,有的观望等待,有的则逡巡不前。一方面,很多地方高校教师员工(包括部分校领导),均有不知何去何从之感。地方高校大多由高职、高专学校转型而来(本身就带着行业企业的基因),曾经努力向多科综合型院校发展,现在立足未稳,又要向应用型大学转向,有些人难免犹疑难决:这不是历史车轮的倒转吗?甚至在某些高校看来,二次转型又转回了职业教育,似有不升反降之嫌,在传统的“门第”观念的影响下,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内生动力不足,转型举步维艰。另一方面,现实中,大多数家长和高中毕业生毋宁选择三本普通院校,也不愿“屈就”就业较好的技术学院,普遍认为学习实用技术就会矮人一等。第三,很多企业虽然亟需各类应用型人才但选人用人标准依然是凭学历,看学校,不能做到“量才录用”、“慧眼识珠”。总之,高校既想解决未来的生存问题,又有感觉自降身份的尴尬;学生既有顺利就业的冲动但又有低人一等的顾虑,而企业既有对应用人才的渴求但也有装点门面的虚荣,三方均呈现典型的表里不一的“分裂”状态。如果把各方的价值观构成视作一个体系,这个体系是分裂型的,不是聚合型,其表现就是价值向度多元化且指向不一[1]。当代的改革也不像初期那么轻易达成一致意见,任何一个主张都会有不同声音反对,共识的形成效率愈趋降低,转型的合力形成速度也因此放缓。

二、地方高校两次转型中问题成因分析

教育主管部门在反复推演,高校在犹疑不定,社会也在观望叩问。国外应用型大学的成功模式与我国转型的道阻且长,美好的蓝图设想与实践的步履维艰之间的巨大现实差距促使各方在反思,问题的深层根源究竟是什么?

(一)文化堕距拖滞了改革进度

文化堕距是威廉·奥格本(1923年)第一个提出来的,他认为在社会发生变迁时,各部分变迁的速度是不一致的,会造成各部分之间的不平衡,出现差距、错位等现象,由此造成社会问题。[2]高校转型也是社会变迁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据此理论,当物质、制度发展较快而精神文化没有跟上时,即出现了文化堕距。不仅物质和制度文化很难取得质的进步,而且由这种“文化堕距”现象所造成的各部分之间的错位还会导致系列问题的产生。当改革只关注显层的物质、制度层面,形成一种“孤军独进”的局面时,文化的独立性和稳定性却拖滞了改革,致使改革不能真正深入下去。文化堕距在高校转型过程中表现为“外延”的超前跨越和文化“内涵”建设滞后现象,现在的地方高校人文素质先天不足,文化培育后天缺养,豪华的大楼已经成为当地靓丽的风景而优秀的大学文化却渐趋式微,大学精神内涵的衰败已到了非常严重的程度。

(二)大学文化的自我进化与强制进化之间的冲突

欧洲各国的高等教育基本上是通过市场调节而形成的自生秩序和自生结构,而我国对高等教育结构的调整,往往是借助行政手段进行的。大学文化生成方式也相应各异,分为自然进化和强制性进化。强制性进化往往由于外力的强势干预而影响文化生成的自洽性。一方面会违背文化产生的内在规律性,一方面有可能进一步破坏文化系统的生态平衡。中国研究、实践德国“双元制”十余载,至今仍处于“中国化”的初级阶段,这种水土不服的病根,实乃文化土壤有异而致,所谓“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三)已然形成的组织惯性与急剧变化的未知前途之间的冲突

转为应用型大学的结果是否符合预期?部分观点代表了这种求稳怕变的心态。“不愿意提应用型这个字眼,那不成蓝翔技校了吗?”——这里没有贬低技术学校的意思,但显然人们对地方高校转型的前景充满了迷茫。回顾我国历史,除了1958年的“教育大革命”和十年文革等非正常的历史时期以外,没有任何一次变迁在如此短时间内这般高密度大规模地发生过。这种大变折根本性地改变了大学文化的生态和格局。我们知道,大学文化一旦形成,就开始内在地影响着每一位师生员工的信仰、倾向和行为,有着较强的稳定性。然而两次“连续的急转弯”使得峰回路转,雾迷津渡,路径依赖形成的组织惯性与不明朗的前景之间产生了冲突。

(四)以就业为导向的功利主义与以全面发展的文化素质需求之间的冲突

高等教育虽然具有专业教育特性,但其本质是基础性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培养的人才首先应该是优秀的社会公民,其次才是专业技术人才。应用型大学也不能只重视就业导向,必须兼顾文化素质教育的基础性作用,否则就是“制器”而非“育人”[3]。“制器”文化不注重学生作为未来职业人应有的综合素质,知识信息狭隘、能力单一刻板,是不能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要求的。同时大学的功能是多层面的,既有服务社会和科学研究的责任,又要传承和创新优秀文化,更要对提高全民科学和文化素养服务,因为国民的科学和文化素养是文化软实力的核心所在。以就业为导向转为应用型大学,引发人们对大学生要进行“素质教育”、要“全面发展”的固有观念的冲突。

(五)政策制定缺乏文化心理关照

政策制定缺乏文化心理关照的结果只有两种,一是造成政府意志与公众心理的尖锐对立,二是政策执行走样。我国的文化渊远流长,民众因之形成的文化心理对于政策的执行影响力足够强大。然而,纵观我们以往的许多政策文件,不缺行政指导,不缺政策倾斜,也不缺财政激励,却唯独少了对于文化心理的关照。我国社会民众、用人企业、大学教师、学生及其家长,对应用型高校有着不同程度的、特殊的排斥情结,对“学而优则仕”或者“光宗耀祖”、“体面光鲜”的工作却情有独钟;一些用人企业明明缺乏中低级技术人员,却宁愿要硕士、博士也不要本、专科生。而德、美等国却没有这种情形,从而也不会产生对应用型大学的群体性抵牾心理——这正是中国特色的文化心理表现。而影响转型政策落地的原因中最为内隐和持久的就是文化心理。它就像一股潜流,始终制约着相关利益群体的各种思想和行为。[4]如果我们忽视了这一点就不能形成正确分析,将会影响改革政策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大学是一个烙有鲜明文化印记的特殊组织,大学人是富有独特文化气质的特殊人群。面对此类深受文化浸染的特殊组织和人群,在制定政策过程中如果忽略了文化层面的考虑无疑是不当的。大学师生员工的心理往左,而政策指向却往右,并且转折处的缓冲不足,这是大学文化断裂的重要成因之一。教育部等三个部委近日联合发布《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文件从字面和内容均突出了“引导”二字,表明高层已开始重视文化心理对政策执行的影响。不过这仅仅是个开始,政策性文化心理关照缺失的情况仍然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和自觉的补强。

种种事实表明,地方高校的转型尤其是第二次转型不是“给钱”、“下令”就能解决的问题了,已经超越了经济的调节和政治的制驭,为一种“文化冲突”的深层意蕴所左右,而当冲突呈现多层次化、深刻化、激烈化时,本已脆弱的大学文化就出现了断裂。

三、转型中如何实现大学文化的有序演进

大学文化是一曲悠扬的旋律,贯穿于地方高校转型这首豪迈的时代之歌中,这首歌曲会渐渐谱成一部宏大的组曲。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有可能还会有第三次甚至更多次的转型。在“运动式”治理工具仍然为政府管控偏好的今天,为了防止二次转型的再度趋同,大学文化需要实现有序演进。所谓“有序”,即讲究先后、主次、快慢,还要关注自觉与自发,主动与被动,要统筹兼顾而不能单兵跃进。

(一)重视文化心理关照,优化公众文化心态

物质利益需求和文化心理需求同时得到满足,是政策文件得以顺利执行臻于理想状态的必要条件。文化心理节奏是否协调一致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各方能否凝神聚力,以最终实现转型的战略目的。这就需要优化行业企业“新主体”自觉担当心态、社会“第三方”监督职能的忠诚履责心态以及政府自身的“引导者”心态。整合各个群体的心理需要,特别是关注文化心理需要,大力建设公众群策群力、积极参与的执行文化,使得刚性的政策透露着柔软的人性,严格的制度闪烁着人性的光辉,从而增强政策的文化心理认同度,降低政策执行阻抗效果,有效提升政策执行力。

(二)新旧文化的有序交替

原有文化在新时代里要以创新的理念继续走下去,新旧如何交替,考验着地方高校的判断力和文化定力(或称文化自持力)。本文所谓旧的文化是指尚未脱去专科习气的普通本科高校文化;而新的文化是指与生俱来带有企业气息的应用型大学文化。虽然一个从过去走来,一个自未来迎上,旧有与新生文化形成了新旧杂陈的整体图景,但在外力的强势作用下旧有文化局部迅速解构,新文化语境却难于短期内建立起来,文化断裂就此形成。大学文化的自持力、行政权力和商业利益的吸引力构成了地方高校二次转型的动态平衡力“三角形”。假如漠视这种文化断裂,其中一个力量即文化定力缺失,在行政权力和商业利益的双重夹击下,力量失衡就可能真的发生文化断层甚至文化断绝。我们不鼓励人为地割裂文化脉络,但转型中的部分断裂是大学文化断喙重生的前提,大学文化恰是在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碰撞、断裂与有序交替中而获得延续。

(三)本体文化与异质文化的有序融合

大学文化以传承创新为主要目的,因此要勇于接受和融合异质文化。所谓异质文化,含义有二。其一,是与中国文化这一本体对应的欧美等国外文化,欧美文化重视实用,而中国文化偏好面子。其二是大学文化这一本体对应的企业文化。从“企业”和“大学”的本意上考察,“企业”重心在于“企”,“企”字从“人”从“止”——意即人踮起脚跟,在观望期盼,故而企业文化特点表现为竞争性、功利性、实践性、物质性;再观“大学”,大字的本意就是一个站直的独立的思考的人,又云“大学之大是大师之大也”,即有大师、做学问之地也。因此大学文化的特点在于其博大性、独立性、理论性、精神性。本体文化与异质文化的差异注定两股文化旋流的碰撞会激起巨大的浪花。文化具有天然的自我保护的能力,尤其在面对异质文化影响时,这种自我保护体现尤为突出。因此,本体文化在与外来文化相遇时,其自我保护的本能对于后者形成了不自觉的抵制。在此进程中,存在着两种极端情况,即异质文化较弱而本体文化太强,大学文化的性质和样态结构几乎不发生什么变化;另外一种情形就是异质文化太强而本体文化较弱,直接摧毁本体形成几乎全新的大学文化,这两种生成秩序均不是合理的秩序,都会造成大学文化的断裂。

(四)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有序对接

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裂痕在当下也显露出来了。两种文化培养出来的两类人才流入不同的社会阶层,而中国社会阶层间的流动不畅导致了阶层序列固化,精英文化仍然是人们的主流价值追求。现实是,社会容纳不下如此多的“精英”。企业需要的是“上手快”的员工,而大多数大学生包括部分家长又不情愿“入俗”——二者之间横亘着一道观念的巨隙,这种文化观念的裂痕如何弥合?更有研究指出精英和大众之间的裂痕也在进一步加深[5]。观念的鸿沟不能逾越,则地方高校终不能实现根本性的成功转型。大众文化虽然一度放逐了大学理想,消解了大学的精英属性,背后彰显的是对于功利主义的觊觎和追逐,但由于精英文化指向未来,而大众文化倾于当下,这二者完全可以实现有序对接,精英文化用其形而上的维度提升人文素养和精神内涵,大众文化因其形而下的特点下接地气服务社会需求解决苍生温饱。

(五)学术型文化与技能型文化的主次换序

所谓学术型文化与技能型文化的主次秩序,即重学还是重术的问题。随着经济和科技的不断发展,市场人才需求类型逐渐由“高大上”的硕士、博士转变为掌握专业技能解决真实问题的人才。相比普通本科高校,学术型文化和技能型文化在应用型大学里自然随之转换主次之序,前者为主后者位次。但特别需要防止出现梁思成所贬斥的两种畸形人:只懂技术而灵魂苍白的“空心人”和不懂科技而奢谈人文的“边缘人”。我国著名科学家任继周院士也一针见血地指出:“人文素养决定一个人在专业上能走多远。”因此,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仍要关注两方面,一是整个高等教育体系中要保持相当比例的学术型教育,特别是基础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教育;二是应用型大学内部要保持相当比例的学术科研。不能一味追求就业技能,放弃学术文化的追求,以至于技术至上排斥了学术精神。

(六)行政事业文化与市场经济文化相互交融

大学的使命与功能决定了大学文化本质首先是公益性、利他主义导向的文化,企业与资本的逐利性就意味着企业文化的本质是自益性、利己主义导向的文化。从文化水平发育的阶段性、动力性视角来看,在文化水平还没发展到相当阶段,目前人们的文化觉悟还不够高,自益性的文化现实驱动力和活跃性、积极性要远大于公益性,这也是导致僵硬固化的行政本位文化与灵活变通的市场本位文化的原因所在。如果说中国的改革开放规律是:开放推动改革,企业推动事业,增量推动存量,那么在今天高校的转型期应该说是:经济转型推动文化转型、企业文化推动大学文化。由于应用型大学文化的发育不完全,距离培育出市场经济需要的人才尚有很大的差距,导致企业在经营的同时要花很大气力“育人”,所以现实中企业文化分担了某些大学文化的功能。市场经济是当代中国最大的文化,而市场经济文化的典型代表则是企业文化,因此,企业文化是最应值得重视的一种文化。它所滋生出来的很多理念、思维、方法等会极大地丰富活跃大学文化。企业文化将会成为大学文化在未来相当长时间里最重要的一种影响因素。与企业“文化流”的汇合交融,是大学文化走出象牙塔,大踏步走向社会的开始,也是崭新的应用型大学文化真正形成的肇端。

四、结语

当文化运行有度,控制力量适中,是文化力贡献度最大的时候,人们可能感觉不到它的存在,文化之于大学正如血脉之于人体。在某种意义上说,中国的应用型大学像一个正在孕育的胎儿——地方高校与地方企业爱的结晶,这种基因编码决定了她的每个毛孔都会透着企业的文化气息。转型过程中绝不能一刀斩断大学文化的脐带,而是需要两种文化的血脉融合与滋养。操之有序、调养得当,应用型大学这个新生儿才会顺利呱呱坠地,而同时,大学文化与企业文化在第二次转型中将面临着同步新生和大步繁荣的历史机遇。

参考文献:

[1]贾彦峰.出版物价值选择根向度:正能量传播及其正外部效益分析[J].出版发行研究,2013(4):31-33.

[2]威廉·奥格本.社会变迁[M].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

[3]张应强.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可能效应与主要问题[J].大学教育科学,2014(6):29-34.

[4]朱新卓.影响高校合理定位的社会文化心理因素分析[J].科技导报,2002(6):36-38.

[5]清华大学社会学系课题组.走向社会重建之路[EB/OL].(2010-11-19).http://www.cssm.org.cn/view.php?id=31698.

(责任编辑刘第红)

猜你喜欢

应用型转型大学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转型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沣芝转型记
基于应用型的成本会计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