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物理融汇于生活
2016-07-06蔡源园
蔡源园
摘 要:以“光的反射”的教学设计为例,在课堂教学中充分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回归社会”的教育理念,强调物理问题和生活情景的有机交融。
关键词:光的反射;教学设计;联系生活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16)6-0073-3
1 教材分析
本节课内容选自沪科版初中《物理》第四章第一节《光的反射》。八年级学生首次接触光学,还比较陌生,因此教学应通过生活实物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光源,之后再讲授光线、光速和反射的种类等内容。借助演示小实验,让学生明确光在均匀透明物质中沿直线传播,同时通过探究活动来让学生认识光的反射规律。
2 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精力旺盛、思维活跃,具有一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就学生而言,通过前面知识的学习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探究能力,因此在探究反射规律时,笔者让学生以实验报告步骤为引导,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探究出光的反射规律。
3 教学设计思路
为了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回归社会”的课改理念,先让学生通过夜景视频体会多姿多彩的光现象,再利用凸面镜拓宽视野的视频,提出“为什么凸面镜能够给我们以安全感”的问题,让学生从生活中发现问题并且带着问题进入物理课堂。在学生明确“光源”“光沿直线传播”“光的反射”等概念后,需要引导学生用所学知识去解释生活中的光学现象。最后通过视频“一公升的光”,指出科学知识应该为人类服务,特别是帮助社会弱势群体。
4 教学过程
4.1 生活情景,引入新课
播放视频(城市夜景、高楼射灯),用绚丽多彩的夜景,引起学生兴趣,同时使学生对于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有一个初步的感受。
师:从视频可以发现,每当夜幕降临,五光十色的霓虹灯都将都市的夜空装扮得格外美丽。它们时而绚丽夺目,时而流光溢彩;时而五彩斑斓,时而变幻多姿。曾几何时,光已经成为当今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每天都在为我们服务,甚至还能保护我们的生命安全。
播放视频(公路转弯处的凸面镜,扩宽视野,预防交通事故的发生),提出问题,引出新课,如图1。
师:现在从生活回到课堂,为什么凸面镜能带给我们安全感呢?
4.2 贴切自然,开展新课
4.2.1 进入新课,讲授概念
师:先想一想,光来源于哪里?
(学生可能无法立即说出答案,可能会想到太阳)
师:白天能够使我们看见万事万物的光,来源于哪里?
生:太阳。
师:晚上在家里能够使我们继续工作学习的光,是来源于哪里?
生:灯。
师:我们把凡是正在发光的物体称为光源。你们知道有哪些光源?
生:蜡烛、萤火虫、手电筒、星星……
师:有些星星是光源,有些则不是,同学们课后可以上网查找相关资料。
师:课件展示水母等生活中的光源(如图2),这些光源发出的光是沿什么路径传播的呢?请回忆刚才夜景视频里的高楼射灯 (如图3) 。
生:直线。
师: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那么在水中还能沿直线传播吗?(学生可能回答“能”或者“要偏折”)
4.2.2 演示实验,得出结论
师:将激光笔对准饮料瓶,光是怎么传播的?
生:沿直线传播。
师:将激光笔对准固体透明皂,光还能沿直线传播吗?
生:也是沿直线传播的。
师:(将激光笔对准木板)在木板中能传播吗?
生:不能。
师:为什么不能?
生:木板不透明。
师:因此我们得出,光在水、空气等透明、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生活中哪些现象可以用光沿直线传播来解释呢?
生:高楼的射灯、手电筒……
师:将手放到投影仪前,会在屏幕上留下影子,请你们来解释一下影子的形成。
生:由于光沿直线传播,被不透明的手挡住的光不能到达屏幕,所以产生了影子。
师:虽然光具有沿直线传播的特点,但是有时候我们也会人为地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4.2.3 生活情景,引出反射
师:播放视频(五官科医生利用凹面镜检查耳道),引出概念——光射在物体表面上,又被物体表面反射回来的现象,叫做光的反射。
4.2.4 建立模型,探究规律
师:用自制简单教具,通过光线来构建反射的物理模型。
设计意图:建立反射现象的物理模型,使学生对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和入射角、反射角有一个初步认识,再通过PPT(如图4)熟悉反射的基本物理量。
师:万事万物都有规律可循,那么反射有什么规律呢?(学生最容易猜想到角的关系,对于三线的位置关系则需要引导)
师:入射光线和法线构成一个平面,反射光线在这个平面上吗?另外,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可能在法线的同侧吗?
生:在同一平面,可能在同侧……
师:请你们分组讨论,并通过实验来验证,将结论填写到实验报告单上。
实验探究:通过实验报告的引导,学生采用自制教具(如图5)完成对刚才猜想的验证。
4.2.5 纠正错误,总结规律
部分学生会得出“入射角等于反射角”的错误结论。教师纠正错误,让学生明白逻辑关系——先有入射角才有反射角,因此是“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4.2.6 回归生活,解释现象
师:学了反射后,我们回归生活,看看生活中反射的应用。播放视频(相关物理现象——公路转角处的凸面镜、汽车后视镜、月亮反射太阳光使我们能够看见书本的内容)。
师:原来生活中的确存在很多光的反射现象。
提出问题:我们能够看见白纸,是因为白纸反射的光进入了眼睛?还是眼睛发出的光照亮了白纸?眼睛能发光吗?(设问意图:为后面“光的折射”的教学中“能看见水中的鱼是由于光线从水射向空气,而不是部分同学认为的由空气到水”做好铺垫)
提出问题:既然纸也能反光,那么,可以用纸来代替医生的镜子观察耳道吗?(设问意图:引出反射的种类)
生(哄堂大笑):肯定不能用纸代替镜子啊!
师:(如图6,用PPT展示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原理)这两幅图分别是纸和镜子的反射原理图,你知道第一幅是谁的原理图吗?
生:镜子的。
师:那么,第二幅就是纸面的反射原理图了。(指向第一幅图)像这样反射面光滑,当平行光入射时反射光线也平行反射,我们称为镜面反射。(指向第二幅图)而反射面粗糙,平行光经反射后不再平行而是射向四面八方的反射称为漫反射,但无论是哪种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规律。
4.2.7 总结归纳,学以致用
师:学了这些知识,如果能够用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是一件很棒的事。国外有一名工程师,学以致用,发明了“一公升的光”。
播放视频:一公升的宝特瓶,注入清水以及适当比例的漂白水,将宝特瓶固定在一片铝(铁)板上,接着将其装设在铁皮屋顶。白天阳光穿透宝特瓶,通过反射和折射,宝特瓶成了会发亮的灯泡,照亮了马尼拉的贫民窟,如图7。(视频意图:一个充满爱与关怀的设计来源于简单的光学知识,由此体现科学知识的重要性,让学生明白科学应该运用在造福人类上,特别是用来关怀贫困的弱势群体)
学生:发生感叹,并表示不可思议。
师:现在请同学们完成实验报告单后面的练习题(题目意图:巩固检查本节课所学知识)
5 总结与反思
本教学设计注重联系生活实际情景,结合视频辅助手段,让学生身临其境体验和感知生活中的反射现象。同时,教学设计以问题为线索,层层递进地引出各环节的教学重点,最后由视频回归生活情景去解释现象。这种方式具有逻辑性,让学习更加顺畅连贯。因为本节课内容原本是两课时的容量,这一节课仅讲解完基本知识,另一些内容需要在第二课时及时补充,比如:日食、月食的形成过程,小孔成像的原理等。
参考文献:
[1]吴运星.光世界巡行[J].初中物理教学案,2014(8):4—13.
[2]刘小兰.生活情景融入课堂教学[J].物理通报,2015(2):45—48.
[3]尹浩军.自制光的反射定律演示仪[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5,41(16):44.
(栏目编辑 邓 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