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PCI围手术期的效果分析
2016-07-05秦小飞
秦小飞
【摘要】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围手术期的效果。方法 162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 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 每组81例。患者入院后均行PCI, 对照组术前口服安慰剂, 术后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在PCI术前12 h、术前2 h、术后口服阿托伐他汀。治疗后两组患者随访12个月, 观察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监测肝肾功能, 血、尿常规, 随访完成后复查冠状动脉造影, 比较靶血管支架内再狭窄率。结果 两组患者均完成随访, 观察组患者术后6个月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再狭窄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冠脉综合征PCI围手术期强化阿托伐他汀治疗可明显降低患者12个月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及支架内再狭窄率。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阿托伐他汀 ;强化治疗; 不良反应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13.143
急性冠脉综合征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及ST段抬高或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是目前导致冠心病患者死亡主要原因。近期观点认为:强化他汀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可以改善患者的远期预后[1], 但对阿托伐他汀围手术期强化治疗的亚洲人群临床研究却相对不足。本研究对本院治疗的162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进行PCI围手术期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 观察此方法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治疗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162例为研究对象, 所有患者均符合美国心脏病学会及美国心脏协会制定的诊断标准。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每组81例。观察组患者中男47例, 女34例, 年龄46~78岁, 平均年龄(61.7±
10.7)岁;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11例, 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14例, 不稳定型心绞痛56例。对照组患者中男50例, 女31例, 年龄47~77岁, 平均年龄(62.8±10.0)岁;其中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9例, 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12例, 不稳定型心绞痛60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两组患者在入院后均行PCI, 对照组术前口服安慰剂, 术后给予阿托伐他汀20 mg, 口服, 1次/d。观察组在PCI术前12 h给予阿托伐他汀80 mg口服, 术前2 h给予阿托伐他汀40 mg口服, 术后给予阿托伐他汀20 mg, 口服, 1次/d。
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应用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及抗血小板药物等常规治疗相同。
1. 3 观察指标及评定标准 心血管事件:围手术期心肌梗死、心源性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非致死性卒中和任何缺血导致的血管重建。再狭窄率:完成12个月随访后复查冠状动脉造影, 靶血管直径狭窄≥50%表示有支架内再狭窄[2]。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过程中监测患者的肝肾功能、血、尿常规等指标, 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及再狭窄率 两组患者均完成随访, 观察组患者术后6个月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再狭窄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不良反应发生率 观察组出现1例上消化道症状, 对症治疗后好转, 1例转氨酶一过性升高, 未予处理自行好转,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47%。对照组出现3例转氨酶一过性升高, 未调整阿托伐他汀剂量, 自行恢复正常,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70%。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06, P>0.05)。
3 讨论
急性冠脉综合征是在动脉粥样硬化基础上, 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复合病变或血栓而引起的一组临床综合征, 因此, 应用他汀类药物迅速降低胆固醇水平, 稳定斑块, 对本病意义重大。
阿托伐他汀是一类强降脂药物, 除通过抑制β-羟-β-甲戊二酸单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减少胆固醇合成外, 还可促进肝细胞表面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受体表达, 增加LDL-C的摄取和分解[3]。基础研究显示, 阿托伐他汀可抑制细胞活化因子释放及炎症细胞的激活, 并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生, 从而起到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作用[4]。此外, 阿托伐他汀还可抑制血小板的活化及聚集, 从而阻断外源性凝血机制的始动步骤。本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患者术后6个月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再狭窄率低于对照组(P<0.05)。与国外相关报道一致[5]。分析机制可能是强化治疗改善了患者的内皮功能, 减少了术中远端血管微栓塞的
风险[6]。
本研究入选患者中仅有4例发生转氨酶一过性升高, 且均未达到停药或减量标准, 未调整用药剂量, 均在2个月后恢复正常, 证实了阿托伐他汀围手术期强化治疗的安全性, 与国内相关安全性观察一致[7]。
综上所述, 围手术期强化阿托伐他汀治疗可使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12个月内显著获益, 不良反应无增加, 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毛由冰, 柯永胜. 他汀类药物早期强化治疗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中的价值.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2011, 9(12):947-950.
[2] 王敬萍, 安健, 张悟棠, 等.普罗布考与普伐他汀预防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再狭窄的对比研究.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09, 17(5):251-254.
[3] 何永利, 黄廷富, 潘小平.阿托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和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水平的影响.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2015, 23(8):834-836.
[4] 韩勇.阿托伐他汀改善高血压合并高血脂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 中华高血压杂志, 2008, 16(4):368-369.
[5] Sun Y, Qi G, Gao Y, et al. Effect of different loading doses of atorvastatin on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for acute coronary syndromes. Can J Cardiol, 2010 , 26(9):481-485.
[6] 唐群中, 张学频, 陈学智, 等.丹参多酚酸盐联合阿托伐他汀对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血管内皮功能及炎性因子的影响.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15, 23(5):282-285.
[7] 李建勇, 胡大一, 史旭波, 等.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多中心研究.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5, 33(12):1085-1087.
[收稿日期:2015-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