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传统图书馆管理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2016-07-05尹瑞芳
摘 要:随着科技时代的飞速进步与互联网的发展,人们获取知识的和信息的途径和方式也逐渐从传统的图书信息时代走向网络时代,人们也不再拘泥于在书本上获取知识和和信息,而更多地依赖网络和多媒体,图书馆的传统优势已经受到严峻挑战,传统的借阅方式受到空前冷落,通过网络借阅和获取知识和信息被更多的人所推崇,如何适应新时代读者要求和改变传统图书馆服务模式,适应人们多元化的阅读要求,让传统阅读和信息时代互相融合成了新时代图书馆人面临的巨大考验。
关键词:“互联网+”;图书馆;网络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2016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7.10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1.7%,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到6.56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占92.5%。随着移动通讯网络环境的不断完善和智能手机的不断普及,人们获取知识的方式和途径越来越趋向电子信息化,和在网络获取知识的便捷化,对传统图书馆来说,无疑是一种挑战,如何将传统图书馆运营与“互联网+”有机结合是传统图书馆发挥其作用的有利机遇。
1 “互联网+”时代对传统图书馆生存和发展模式提出挑战
1.1 传统图书馆的核心竞争力受到严峻挑战
传统图书馆在传承中华文化、推动社会教育、促进信息传递等方面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是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和人们对网络的依赖程度的增加,传统图书馆的文献查询、检索、获取知识信息和文化传承的功能逐渐被网络信息所取代和弱化,由于受时间何地点条件的限制,人们直接到图书馆获取知识信息的方式逐渐被冷落,而更加轻松便捷又不受时空条件限制通过网络查询的和获取知识信息的方式成为现代人的新宠。传统图书馆作为信息传递中心的核心地位竞争力受到空前挑战。
1.2 数字资源需求多元化让传统阅读受冷落
传统图书馆常年积累的浩如烟海的纸质信息资源是网络搜索平台所不能具有的,但是网络信息平台提供的便捷功能是传统图书馆所不能比拟的。网络资源的发达和便捷和文字、图片、影音等多元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方式让传统图书馆读者群越来越少。加上不同形式的信息服务商和数据库商的不断加入,为电子阅读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方便快捷,致使传统图书馆逐渐受到读者的冷落。如果传统图书馆一直默守陈规坚持自己传统的圖书借阅方式和知识信息量的传递方式,传统图书馆终将成为被遗弃角落的资料库。
1.3 传统图书馆借阅式服务的观念跟不上时代步伐
传统的图书馆借阅是单一的检索——查询——借阅——归还模式,方式单一而且受时间、地点限制。在“互联网+”时代使用现代搜索引擎要比传统图书馆查询更符合人们便捷的生活模式的需要,传统图书馆不再是人们查询资料和获取信息的首要或唯一选择。而且人们也越来越依赖于网络查询和对网络查询资料和知识信息的可信度与满意度。其主要原因是图书馆不能满足网络查询所具备的便捷性。
2 传统图书馆转变观念利用“互联网+”模式适应数字时代发展新机遇
2.1 转变观念提高图书馆核心竞争力
传统图书馆要想获取大量的读者和更好的为读者服务,就要紧跟时代步伐,转变传统观念,找出自身的劣势所在和发挥自己的优势,结合图书馆与“互联网+”的双重优势来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利用图书馆丰富的纸本资源和免费获取资源信息的优势,由于大部分网络信息资源都收费,通过自己成熟的信息组织技术和系统的资源信息建构互联网查询、搜索和阅读平台。改进以往读者获取资源时间成本高,受时间、空间等限制的劣势,让读者在不受时空条件限制的前提下快速获取知识信息。
2.2 适应新技术加强数字资源建设满足阅读需求
传统图书馆有大量的有价值的文本信息资源,让这些有价值的文献资料通过网络等新媒体资源让大家方便获取和查询是传统图书馆面临的课题。将传统纸质信息资源通过文献复制、电子激光扫描照排、制作影音资料和电子文本等等形式,借助网络平台完成电子信息图书馆。而且通过开通网上图书馆服务平台通过网络账号与密码,让区域内图书馆和全国性跨区域图书馆实现资源共享,方便地利用各地图书馆的信息资源。
2.3 转变“被动等待式”服务模式创新“主动出击式”服务手段
改变服务方式,新型图书馆不在是朝九晚五的限时阅读和传统借阅归还式阅读,更多的人趋向是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方式都可以阅读的新型图书馆。传统图书馆有固定的开馆借阅和闭馆归还时间限制,而数字化、网络化的图书馆可以通过手机、便携式电脑等载体通过网络连接在任何时间、任意地点不受时空条件限制地对所需信息进行搜索、咨询和参考阅读或者获取即时的最新新闻信息。通过网络、微信平台等发布最新书目推荐、讲座、论坛、知识竞赛等活动及用户间信息发布和共享方便读者及时获取信息资源主动为读者服务。
3 小结
传统图书馆是重要的国家资源库,在培养和建立公众阅读和获取知识信息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通过向读者提供纸质图书信息在人们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也是人们信赖的公共空间和知识信息的储存库。面临“互联网+”时代的冲击,如何找准自己定位,转变信息传递观念,发挥自己优势结合互联网补强自己劣势,就能在网络时代的挑战下迎来发展的新机遇。
参考文献:
[1] 刘金玲.大数据时代图书馆信息服务的研究[D].西南科技大学,2015.
[2] 张幸格.论“互联网+”时代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创新[J].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1:31-36+42.
[3] 庄琦玲.“互联网+”时代下的“图书馆+”创新实践[J].新世纪图书馆,2016,02:52-56.
[4] 杨佳鸣.“互联网+”背景下图书馆服务转型与变革的思考[J].知识文库,2016,02:14-15.
作者简介:
尹瑞芳,女,本科,内蒙古乌兰察布人,毕业于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图书专业,研究方向:图书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