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选体能因子教学对学生田径能力的影响研究*
2016-07-05刘连山王桂忠
刘连山 王桂忠 王 玲
(韶关学院体育学院,广东韶关512005)
优选体能因子教学对学生田径能力的影响研究*
刘连山王桂忠王玲
(韶关学院体育学院,广东韶关512005)
摘要:运用查找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双向性对比实验法、分析法及跟踪信息法对优选体能因子的教学进行研究,试图探究其对普修课学生田径成绩、田径能力等方面的影响;优选体能因子后的教学内容包括:如何进行综合项目、力量项目、速度项目的教学以及考核评价项目设置。结果显示优选体能因子教学具有创新意义,集健康教育、快乐体育、终身体育于一体,教学器械和场地容易满足,对调动学生学习的动机有积极影响。经过一年的体能课教学,学生普修课上的跑、跳、投能力有明显的提高,对提高田径运动竞赛成绩有较大作用,为田径课程教学实践改革提供实质性的参考,体能因子的教学方法可以推广应用。
关键词:体能因子;教学改革;田径普修课;技术技能;田径能力
高等教育机构的不断发展,使得强调高度专门化研究的学术活动和大学中普遍存在的学术评价成为全球大学公认的国际模式。正确认识体育的自然性、人本性本质,注重对竞技性体育项目难度、兴趣性课程的把握,注重竞技性体育竞争机制的养成,以教师专业化确保体育课安全高质,是体育课堂竞技性回归的基本路径[1],然而,体能因子的教学表面看似单纯的术科教学,其实不然,是技术技能与科学知识理论的有机结合,符合体育教育的本质,排除了纯的理论构思模式,达到“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目的。学术评价模式的逐年强化,必然导致大学体育发展方向出现变化。大学内普适性学科评价指标,是否有利于大学体育的发展,如何实施能真正有效改善我国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值得讨论和研究[2]。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以韶关学院体育学院2014级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八个班168人田径综合成绩作为研究对象,同2010-2013四个年级学生的田径统考进行对比分析。
1.2研究方法
1.2.1对比实验法
2010级、2011级、2012级、2013级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实测成绩,同2014级实测成绩加以对比的实验研究。
1.2.2查找资料法与统计方法
查找了2010-2013级学生田径普修课六项的原始成绩档案、课题前期成果“田径普修课现状诱因探究与对策”获得的资料内容,并进行统计对比分析。
1.2.3跟踪信息法
对学生或运动员进行其他课程的信息跟踪,同时通过任课教师、教练员获取学生(运动员)技术学习情况、技能运用情况,以便较深刻了解和反映优选体能因子教学后的实用性效果。
2 优选体能因子教学改革背景、教学目标与评分方法
2.1优选体能因子教学改革思想方向同当今体育教学的背景相适应
2.1.1优选体能因子教学符合“健康第一、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1950年和1951年,毛泽东主席就先后两次提出“健康第一,学习第二”的教育方针,特别强调了健康教育应该作为学校教育工作中的重要问题。学校体育“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提出迎合了“世界健康问题”的大背景和我国教育思想的指向,落实在学校体育实践中,将运动、健康、快乐等元素与学生身体、心理、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完美结合起来,全面体现学校体育的育人价值,符合学校体育发展的规律[3];优选体能因子教学也符合我国新课程标准要求,不管是体育教育专业还是大学体育公共体育课程的体育教学,教师都必须要认真贯彻执行“健康第一”和“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即强调“以人为本”的主体地位,以学生为主体中心,充分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突出学生个性发展,尽可能地从多种渠道挖掘学生创造潜质和拓展能力,对于有效性的体育教学改革,教师就应大刀阔斧、想方设法探究多种可行性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形式,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自觉锻炼良好习惯,让学生感受到生命的价值和生活的乐趣[4],体验和分享成功的喜悦。
2.1.2优选体能因子教学遵循体育本质,突出体育专业的重要性
体育的本质就是“强化体能的非生产性肢体活动”,所以,学校体育的指导思想应该尊重这种体育的本质,在学校教育思想的引领下,允许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多元思想并存,以建立能充分彰显体育学科特色的指导思想体系。从学校教育目标中的三大领域即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考虑,把动作技能发展领域,放在人的社会行为发展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有资料显示,人的年龄越小,其作用就越大,这也是动作教育为何很早就成为各类学校教育重要内容的原因所在。但应该注意的是学校体育教学、体育运动训练、体育运动竞赛等概念绝不能模糊,层次、关系一定要清晰,不管其价值取向如何,均要以发展学生基础性动作技术、技能和学生体能为宗旨,在身体练习和运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情趣,完善学生的人格。技术、技能的教学必须在体育教育专业中突出[5]。体能因子的优选教学的侧重点和最终目的更是如此,因此,大胆设想和尝试,并以双向关系(体育教育专业、大学体育之公共体育)进行探究实验的目的,就是要充分彰显优选体能因子进行教学的可行性、重要性。
2.1.3优选体能因子教学实施过程,能把运动技术、技能与快乐体育有机结合起来
体育运动中的运动技术与运动技能是成正比关系,运动技术是“操作性知识”,是可以传习的,而运动技能则是运动个体对运动技术掌握程度的描述,在逻辑上运动技术与运动技能不是同一层次的概念,技术可以促进技能的提高,技能则是反映技术成分的含量,合理的体育运动应该具备这种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关系。而快乐体育则是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让学生在体育运动中体验到参与以及创新运动的乐趣,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创新意识[6]。运动技术、技能结合快乐体育形式的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传授运动技术,并且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对学生健康心灵的塑造,用快乐和成功的感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自觉锻炼习惯。如单因子的俯冲弹体、星型跑、高翻杠铃、模拟链球等练习形式均具有这种效果。如果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出现:“把‘一切以学生是否快乐,作为评判教学成功与否的标准而简化教学内容、肆意降低考核标准',导致‘一个哨子两个球,的放羊式教学现象'”,那么快乐体育将被歪曲。优选体能因子教学则可以避免这类问题的出现,在具体的体育教学过程中,对于这种意识层面的体育精神追求,可有地地道道的学习素材内容和实践性练习的可控性环境,这样田径运动课程就不至于显得如此的枯燥无味。从体能单因子分析,单因子内容的教学显然符合了现代体育健身功能、娱乐功能,并打破了田径枯燥无味的单调练习,无形之中还调动学生学习、练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这技术技能与快乐体育相结合就是体育教学的最基本任务,就是授予学生实现体育精神追求的基本工具[7]。克服了“以竞技性运动项目为主,追求技术动作的准确性与完美性,把学生掌握技术动作作为直接的教学目的,技术性强、难度大,主要是单个动作的重复练习,吸引力不大,容易使学生产生厌烦心理[8]”的重要问题。
2.1.4优选体能因子教学改革避免了“田径运动改革”的误区
没有实在内容的改革只会给广大体育教师以及学生对象带来怨言和运动性灾难,久而久之就成了田径“冤案”,甚至会导致田径改革的失败。体育课上学生怕苦怕累,教师又怕承担教学责任事故,使得部分教师面对课程与教学改革,仍然以不变应万变,出现了许多放羊式教学现象。田径教学改革口号处处激起,雷声大雨点小的潮流成风。体育课必须有体能训练和技能学习,只有如此,才能实现体育课的目的和价值,苦中有乐是体育的魅力所在,也是体育的本质所决定的[6]。坚持优选体能因子教学改革方法,探究体能因子在体育教学改革实施过程中的优势,可以有效地辅助其他竞技性运动项目技术的提高、技能的运用,对培养终身体育有促进作用。“运动技术在体育教学中受到强烈的排斥,这说明造成青少年体质下降的原因并非是竞技运动项目引起的,而是对竞技运动项目教材化的理解出现了问题[6]”。体能因子在内容选择上比较合理,上课形式、所需器械等均强调了群体的可接受性及科学性,同“突出健身性、娱乐性、趣味性、终身性和实用性,以利于吸引全体学生主动地参加体育学习和锻炼,体验运动的乐趣,满足个性、群体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遵循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兴趣爱好,坚持健身性和文化性相结合,科学性和可接受性相结合[9]”相吻合。
2.1.5优选体能因子教学体现出体育专业功能作用
丰富的教学因子甚至是比游戏还要更游戏,从表1体能因子内容不难看出,教学因子的“游戏”比一般的体育游戏更有针对性、专业性。事实上,学生对体育课失去兴趣,认为体育课堂的枯燥乏味的主要原因是:大部分的学生原有的印象中的体育课应为体育活动课,就是因为体育教师剥夺了他们玩的机会,因而在体育教师教授课堂内容时会产生抵触情绪[10]。体能因子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课程构思和组织上已将学生“玩耍”的时间还给他们,即体育教师在授课时完全将体能因子内容和增强学生体质的锻炼因子(综合项目、力量项目、速度项目)游戏项群贯穿于游戏活动中,并充分激发了学生们主动学习的欲望,可以无意识地使学生在各种有趣的游戏因子中掌握课堂内容,达到教学目的,保留了体育本质,避免出现所谓“种了人家地,荒了自家田”的事[11]。教学实践中优化过的体能因子教学具有比较规划、有顺序、有科学组合和考核检验内容(表1-4),而并非空虚盲目的教学。
2.2优选体能因子教学目标和对象群体
2.2.1把握优选体能因子的教学目标
凉州区作为全国水利改革试点县(区),2014年组建成立凉州区水利工程质量监督与安全管理站,负责全区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监督与安全管理工作,委派监督员,对辖区内在建水利工程进行监督管理。近年来,按照质量监督分级管理权限,先后承担了全区高效节水灌溉、农村饮水安全、水环境综合治理、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抗旱应急、山洪灾害和山洪沟治理等工程的质量监督任务,质量监督管理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
由于人们对快乐体育理论认识不够,有些体育课堂教学为单纯追求快乐,偏离了“身心两健”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培养目标,出现了诸如将快乐体育课曲解为“放羊课”的施教怪象。快乐体育教学思想指导下的体育课堂教学方法、手段或教学模式应重视每个运动项目独具的、内在的特定因素,并愉快地运用于体育学习、训练、健身等各个方面,以运动技术环节的潜在魅力激发学生学习和参与的积极性,使学生轻松愉快地从事体育活动,充分享受体育的乐趣,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并满足其对体育活动的欲望和需求[12]。通过优选体能因子教学后,要求达到以下目标:能够明显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在速度(包括位移速度和动作速度)、耐力、爆发力量、弹跳与协调性等均有提高;对田径普修课6个基本项目考核和达标成绩有明显的提高,即100m跑、110m栏、跳高、跳远、铅球、标枪的达标考核成绩整体水平较以前要好;在其他项目的技术学习、技术能力方面有提高,如篮球的抢占篮球、运球起动、假动作的穿越投篮较灵活;武术动作表现有力,出拳速度快、肩关节灵活性好等;排球、羽毛球等的起跳扣杀球能力方面均有提高等。
2.2.2优选体能因子教学对象群体较广
优选后的因子教学方向性比较灵活,可以应用在不同教学对象群体,根据实施对象的不同,设置的运动强度、运动量、考核评价的难易均不同,但最终的教学目标是一样: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和公共体育课学生。公共体育课程学生与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对体育的学习有所不同,最大区别在于淡化技术技能的教育。公共体育到底用什么途径来实现终身体育呢?徐大成专家认为“一是发展学生身体素质为主的身体锻炼;二是学习和掌握运动技术为主的身体练习,如果抽掉了体育的基本技术,体育课程几乎成了一个空壳,学生只有掌握了一定的运动技术,才可以为全民健身体育奠定基础,进而为终身体育的实现也铺平了道路[6]”。在课余运动训练的学生运动员比赛成绩也可以体现出体能因子效应,如本届广东省第九届大学生田径运动会、大学生田径锦标赛均有针对性地选择了体能因子训练后的效果体现,取得的成绩如表6示。
2.3各体能单因子的组成与考核评分方法
2.3.1单因子教学形式和意义简述
表1 科学优选体能因子内容一览表
不同的因子教学形式不一样,如俯冲弹体练习时采用的是荷东音乐之强劲节奏感,达到了振幅与节奏配合的理想效果。在课堂中穿插音乐背景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消除他们的压抑感。借助体能因子的健身特点,以学生喜爱的韵律等形式,充分活跃课堂氛围,营造轻松愉快的环境。应验了“课堂中要增加竞赛环节即体育若是缺少了比拼,其魅力会大打折扣,教学比赛是学生技能练习的过程,也是学生通过对比,自我再学习的过程。之外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斗志,让学生认识到自身与他人的差距,找到自身的不足并加入改善提高,又可以对课堂起到活跃气氛的作用[10]”。运动技术与健康体育融为一体避免了“我们对快乐体育的理解基本上停留在方法论层面,更多的是望文生义的推测,狭隘地把快乐理解为了低水平的玩耍或心理学意义上的兴趣[13]”。
2.3.2综合项目、速度项目、力量项目、考试项目单因子组成,如表1示[14]。
2.3.3制定各单因子考核的前提思想
2.3.4部分项目内容的评分标准
评分标准是通过多届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身体素质课、田径普修课、社会体育专业学生的田径课、健美课程中测试、统计制定而成,如表2-4部分项目评分标准。
表2 7.5kg下抛杠铃、榔头——女子评分标准
表3 100m星型跑——男子评分标准
表4 俯冲弹体——男●、女★评分标准
3 优选体能因子教学后学生考试技评和达标成绩分析
3.1优选体能因子教学后田径普修课6项达标和技评成绩(表5示)
表5 10、11、12、13级与14级达标、技评平均成绩差异统计表
研究资料显示:不合格人数中07级占9.93%、08级占15.82%、09级占17.80%、10级占18.63%、11级占19.16%,差异明显(t=2.32,t=2.54,p<0.01);满分学生比例显示07级占11.88%,08级占8.86%;09级占11.86%;10级占8.59%;11级占6.29%[14]。在对10级、11级、12级、13级的6项技评平均分,达标平均成绩进行整理后如表5之①、②、③示,而14级在本学期第15周田径课程结束后,进行全年级的集中统一考试后,依照田径普修课6项达标评分标准(略),评分得出的结果进行统计如表5的④、⑤、⑥所示。通过优选体能因子教学,从14级全年级学生的田径普修课6项成绩分析,学生不及格人数占4.71%,满分占13.11%,有关于力量性的项目有较大的变化,同往届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如跑类、跳远、投掷在达标,技评方面均有显著性提高(p<0.01),跳高项目上优势没有其他项目那么显著(p<0.05),但也有提高。
表6 2015年广东省第九届大学生田径运动会、田径锦标赛成绩统计表
3.2运用优选体能因子进行课余训练方法与效果
在田径运动的竞赛训练中,不同的运动项目采用不同的体能因子,比较有成效的还是在速度和力量项目上的体现。短跑、投掷以及400m以下项目均采用了优选体能因子有计划地穿插训练,如100m、200m、400m采用星型跑发展速度耐力、下肢蹬伸力量、锻炼膝关节、踝关节抗损伤能力,3次/周;投掷项目标枪、铅球穿插俯冲弹体、乾坤大挪移、模拟链球等因子发展腹部肌群腹直肌、腹内斜肌、腹外斜肌的爆发力,高翻、直立推铃发展上肢爆发力、鞭打能力;跳高、跳远项目则是较多采用蹬伸抛壶铃、榔头等因子发展下肢蹬伸爆发力等,取得的成绩比较好,如表7所示。
表7 学生(运动员)技术技能信息跟踪一览表
3.3追踪其他科目信息情况
采用问卷形式和交谈方式,对多个普修项目任课教师作了调研,通过分析整理后归纳结果如表7。
交谈中普修课乒乓球术科比较难看出学生的优越性,也许跟器械重量有关系。而篮球运球、排球、足球都是躲闪迅速,急停与起动方面均比往届有提高;武术练习中站马步、弓步较稳,能够体现出股四头肌的粗壮、结实;舞龙、舞狮转体动作中,明显看得出腹直肌、腹内斜肌、腹外斜肌等肌群的用力效果,教师称技术掌握较快、技能较好等评价。
4 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4.1.1优选后的体能因子教学遵循体育本质,突出体育专业的重要性。既合适于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提高专项技术技能作用,又合适于大学公共体育学生作为提高身体素质、增强体质所用。
4.1.2优选后的体能因子教学能把运动技术、技能与快乐体育有机结合起来,有效地调动学生上课的积极性、练习的主动性,避免了田径运动枯燥无味、内容单调的问题。
4.1.3优选体能因子后的教学改革避免了“田径运动改革”的误区。体能因子教学并非纸上谈兵,而是有血、有肉的实践田径教学改革,是对田径怨言的最好否认、也是对田径冤案的一种伸冤形式。
4.1.4合理适当地选择体能因子,有针对性地安排田径运动竞赛训练方面,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比赛成绩,尤其是速度、速度耐力以及力量性的项目更明显。
4.2建议
课堂上所用的器械除了容易购置外,还建议自己开发研制,比如,平时可以利用课余时间把废旧的杠铃修改成榔头,收集一些破旧的大小轮胎制作成乾坤大挪移、蜻蜓点水、模拟链球器械。
参考文献
[1]王静.论完整的人的培养——基于竞技性缺失的体育课堂反思[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3,36(4):105-108.
[2]陈慧,范峰.大学体育的有限理性——基于组织社会学视角的解读[J].体育学刊,2015,22(3):85-89.
[3]梁立启,邓星华.国外学校体育思想的传入及其对我国当代学校体育发展的启示[J].体育学刊,2013,20(5): 12-16.
[4]黄超,胡美兰.“健康第一”思想下的公共体育课程体系构建与实践[J].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10,34(4):65-66.
[5]辛利,刘娟.对学校体育“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思考[J].体育学刊,2013,20(5):8-11.
[6]徐大成.新课改后体育教学中热点问题的阐述[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2,29(2):253-256.
[7]陈万红.我国学校体育教学指导思想的历史嬗变与反思[J].体育文化导刊,2015(3):127-130.
[8]焦建军,李玉健.体育院校田径选项课开设现状及教学改革设想[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5,22(3):125-126,130.
[9]杨峰.大学体育课程改革的理性思考[J].怀化学院学报,2011,30(8):90-92.
[10]杜放,郑洪才,罗彭等.建构主义视域下快乐体育教学思想的解读[J].体育研究与教育,2013,28(2):63-65.
[11]罗永义,仇军.基于体育本体论的快乐体育教学理念反思[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5,38(2):105-111.
[12]章罗庚.把握快乐体育教学的“度”[J].中国教育学刊,2010(8):50-52.
[13]王水泉,毛振明.快乐体育论的源头[J].体育与科学,2014,35(2):44-48.
[14]刘连山,王桂忠,王玲,黄金铭.田径普修课现状诱因探究与对策[J].运动精品,2014,33(10):10-15.
On Effects of Optimized Physical Factors on Students'Abilities in Track and Field
LIU Lian-shan,etal.
(PE College of Shaoguan University,Shaoguan 512005,Guangdong,China)
Abstract:Using methods of material searching,mathematical statistics,comparative experiment and information tracking,the author conducts research on teaching optimized physical factors teaching,explores the influences of those factors on the performances and abilities of students who take track and field as a compulsory course. The research result shows that teaching with optimized physical factors has certain innovation,which integrates health education with pleasant and lifetime sports;what's more,in such an approach,teaching aids and venue are readily available,and students'learning initiative is positively stimulated. After one-year physical teaching,students have greatly improved their abilities in running,jumping and throwing,which indicates that this teaching method plays a relatively big role in increasing the scores of athletic competition and is hoped to provide substantive reference to teaching reform in the course of track and field,and therefore,this teaching approach can be expanded.
Keywords:physical factors;teaching reform;track and field as a compulsory course;technical skills;abilities in track and filed
*基金项目:韶关学院教改课题(SYJY20131456)。
作者简介:刘连山(1970 -),广东南雄人,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与运动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