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下对高校课余体育服务的探究

2016-07-05阮建镔黄芳平

运动精品 2016年2期
关键词:课余俱乐部体育

阮建镔 黄芳平

(武汉体育学院研究生院,湖北武汉430079)



新时代下对高校课余体育服务的探究

阮建镔黄芳平

(武汉体育学院研究生院,湖北武汉430079)

摘要: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以及问卷调查法。应用自编的《湖北省高校体育服务“表达-供给”联动机制的研究》的学生调查问卷对随机抽取武汉市三所高校分别是重点院校、普通本科院校和专科院校的90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从课余体育咨询服务和课余体育指导培训服务两大方面着手,分析高校提供课余体育服务的供求情况,找出高校供非所需、所需不供的矛盾寻求解决矛盾的办法,为今后提高高校课余体育服务做出一些有必要参考。

关键字:高校体育服务;课余体育服务;供需联动

学校体育服务成为我国最大的公共体育服务项目。随着高等学校生源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大学生对学校体育环境的满意意识也越来越强,对学校体育服务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高校只有很好地了解学生的体育需求,以及学生对学校提供的体育服务的满意情况,才能更好地进行各项体育工作,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课余体育已经成为各个高校体育服务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体育兴趣爱好,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增强学生意志品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方法、途径之一。课余体育服务包括课余体育咨询服务、课余体育指导培训服务以及课余体育环境服务等三项构成。课余体育锻炼具有参与人员多、活动内容丰富、活动范围广、学生主导性强等特点。优质的高校课余体育服务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着课余体育活动的开展,好的课余体育服务能够满足学生多方面的精神情感需要,好的课余体育服务提供广阔的空间和适宜的环境能够使大学生充分焕发青春活力,反过来,又能给校园注入生机,使校园文化生动丰富而形成良性循环。同时课余体育服务影响着在校大学生对体育的认识,影响着体育在大学生心里的地位。学校的课余体育服务是为学生课余体育服务的,实现供需平衡的联动机制,满足学生的需要是学校需要履行的职能。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文以华中农业大学、武汉工程学院、武汉软件职业技术学院的900名学生(男性558名,女性342名)为实验对象。

1.2研究方法

1.2.1问卷调查

调查问卷《湖北省高校体育服务“表达—供给”联动机制的研究》问卷内容涉及课余体育咨询服务和课余体育指导培训服务两大方面。调查方法:分别从三所院校中抽取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3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900份,删除填写不完整和怀疑不真实的问卷,最后整理出有效问卷758份。

1.2.2数理统计

运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

1.2.3文献资料法

利用武汉体育学院图书馆馆藏,并通过检索查阅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等获得与本研究相关的各类期刊文献资料和专著等,归类整理,探寻解决本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1.2.4访谈法

访谈华中农业大学、武汉工程学院、武汉软件职业技术学院体育部在校体育老师10位。

2 结果与分析

2.1高校课余体育咨询服务特征

咨询服务对高校体育具有积极的宣传作用。服务所针对的人群是全校学生,不论年级的高低、年龄大小、性别差异、健康与否,具有服务对象全面性的特点。从调查结果可知对于高校有没有课余体育咨询服务的回答,如下表1回答“有”和回答“不知道”的学生占总数的百分之七十五以上,只有小部分学生回答“没有”,调查学校成立专职工作人员体育信息咨询部也是类似的结果,“有”和“不知道”的学生占总数的百分八十以上,只有小部分学生回答“没有”,学生回答学校是否宣传课余体育咨询服务的问题表明有60%以上的学生根本不知道学校有无课余体育服务的相关宣传,当然也就不会利用学校的这一部分资源,体现出学校供非所需的矛盾。

表1 课余体育咨询服务调查表

2.2课余体育指导培训服务

指导培训服务是课余体育服务的重点部分,服务的有效开展是课余体育服务的唯一途径,全校所有学生是服务对象。学校作息时间与课余体育指导服务息息相关,对于早操、课间操的指导服务情况如表2,从表中反映出来的是三所高校早操时,学校都提供有播放音乐,组织学生有序的进行早操练习,其次参与课间操大部分的学生都能够达到放松休息的作用。总体情况表现良好,学生这一方面表现都比较满意,学校供需达到平衡。

表2 早操课间操指导培训服务培训情况表

2.3个人体育锻炼指导培训情况

对于个人体育锻炼的指导要注重体育实践能力的培养,从表中看出学校对学生体育实践能力指导欠佳,一直有进行体育实践指导的仅仅只有占总数的23.1%,较多有实践能力指导院校也仅仅占23.7%。学校在对学生体育实践能力的培养对学生自身非常的重要,同时实践能力的培养为社区体育提供了充足的资源。大学生课余体育行为与社区体育的融合互动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主体的多样性、覆盖面的广泛性、活动的有效性、文化的渗透性。学校与社区的文化渗透性是在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框架内,以体育资源的融合互动为载体,实现学校回归社区的探索性实践。

表4 

2.4课余体育环境的服务

课余体育环境服务就是指影响人们体育活动的因素之间及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是个有机的整体,包括硬件因素和软件因素。高校课余体育环境服务为高校课余体育服务的实现提供物质基础和保障。

2.4.1全校性的体育节体育周开展情况

全校性的体育节、体育周活动服务,针对活动趣味性的特点,服务的重点是提供负荷强度不大、参与学生多、便于展开的运动项目、可以培养更多的体育运动爱好者。调查结果表5显示经常性开展体育节,体育周占总数的66%以上,表示有趣味性的学生占总数的75%以上,对学生终身体育影响也占60%以上,可见三所高校全校性体育节、体育周有经常性的开展而且有趣味性对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有较大影响,这一方面高校做到了供需平衡。

表5 学校开展全校性的体育节体育周活动情况

2.4.2学校培养校园学生体育骨干情况

调查结果分析学校比较重视培训校园学生体育骨干,营造丰富校园文化氛围的情况。重视程度在68%以上,但是学校将学生参加课余体育训练、竞赛与学生评优评先联系情况并不紧密,参加体育锻炼和学生评优评先联系还不足60%。学校应该将参与各俱乐部分会的同学的活动情况和体育课堂教学相联系,作为课堂教学成绩评定的一项因素。从而把体育课余活动和体育课堂教学真正紧密结合在一起,使课余体育俱乐部建立在大学生充分自主管理的基础上,有序、规范、科学地向前发展。

(6)旋流器。由表3可知,旋流器入料水量为1 790.78 m3/h,此处系统能力按水量计算,原设备的负荷能力是120 m3/h×16=1 920 m3/h,则设此处的设备可以满足实际生产的需求。

表6 

2.4.3学校开展体育社团,俱乐部服务情况

学校提供的体育俱乐部,体育社团学生的总体参与度比较高。同时学生对学校体育俱乐部、社团提供的服务大体上比较满足学生的需要。影响学校体育俱乐部、社团的服务水平主要受活动时间、项目设置以及活动组织水平的影响,其中调查显示影响比例都在60%以上,学校体育社团俱乐部应该引起重视。学校提供的体育俱乐部、社团有必要调整好活动时间、优化活动设置、提高活动水平,从而更好地为学生提供体育服务。第一,体育俱乐部这种形式已成为课内外一体化的体现、延伸和补充,是高校体育健康课程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高校培养目标任务的一种有效教育手段,是学生借以实现锻炼身体、缓解压力和提高运动技术水平的重要载体。第二,在目标导向上,体育俱乐部针对的对象是每一个在校学生,学生成为真正的主体,通过自主选择喜爱和感兴趣的体育项目进行身体锻炼来满足自身的身心需求、增强体质、发展能力,并在一种和谐、融洽、愉快和充满竞技的活动环境中使身心健康,使个性特征、体育专项素养、整体素质获得全面的发展。体育俱乐部以其自身独有的特色和魅力,成为高校课外群体竞赛活动和校园体育文化活动以及校际间体育交流的载体,是高校课外活动中一道最为亮丽的风景线。

表7 参加学校的体育社团、俱乐部情况

3 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武汉市各高校供需方面能够满足学生的部分需求,但是依然存在着供非所需,所需不供的矛盾。

从调查结果可知,无论是重点院校、普通高校还是专科院校,学校都设有专门的体育咨询服务,绝大多数的学生表示对体育咨询服务不了解、不知道。

学校开展体育运动使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得到非常大的提高,同时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终身体育运动的兴趣,然而学校对学生课余体育锻炼兴趣调查偏少。

学校比较重视培训校园学生体育骨干,营造丰富校园文化氛围的情况。但是学校将学生参加课余体育训练、竞赛与学生评优评先联系情况并不紧密。

学校提供的体育俱乐部、体育社团学生的总体参与度比较高。同时学校体育俱乐部、社团提供的服务大体上比较满足学生的需要。影响学校体育俱乐部、社团的服务水平主要受活动时间、项目设置以及活动组织水平的影响。

3.2建议

通过现代化的网络设备、通讯工具、书信交流、面对面交谈及板面宣传等方式宣传学校课余体育咨询,让学生更好的利用资源。

学校应加强对学生课余体育锻炼兴趣调查,以达到更好地为学生课余体育服务,创造丰富的校园文化氛围。

学校应从学生的体育锻炼兴趣爱好出发,培养学生的兴趣和锻炼习惯,激发其自身内在的欲望和能力,培养更多的体育爱好者,增强他们终身体育锻炼意识。

学校应该将参与各俱乐部分会同学的活动情况和体育课堂教学相联系,作为课堂教学成绩评定的一项因素。从而把体育课余活动和体育课堂教学真正紧密结合在一起,使课余体育俱乐部在大学生充分自主管理的基础上,有序、规范、科学地向前发展。

学校提供的体育俱乐部、社团有必要调整好活动时间,优化活动设置,提高活动水平,从而更好地为学生提供体育服务。

参考文献

[1]李海冰,王超英.武汉地区普通高校大学生课余体育活动现状及影响因素的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2 (1).

[2]徐强,许玉林.高校学生课余体育活动管理模式初探[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2005(3).

[3]闻扬,杜力萍.高校课余体育俱乐部的构建与实践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3,29(6).

[4]冯守玲,杨学良.关于普通高校课余体育的思考[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6,16(2).

[5]戴玉英.普通高校课余体育发展的组织与管理[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12,29(6).

[6]常志利.北京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的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D].

[7]申秋燕.对北京联合大学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现状的调查与研究[D].

[8]程静.北京体育大学本科学生课余生活状况的调查研究[D].

[9]尹杰,邹婷.对高校体育服务内容的探讨[J].湖北体育科技,2009,26(5).

[10]周丽.对高校体育服务内容的探讨[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29(2).

Extracurricular Sports Servic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he New Era

RUAN Jian-bin,etal.
(Wuhan sports college,wuhan 430079,Hubei,China)

Abstract:Using methods of literature material,interview,mathematical statistics and questionnaire investigation,applying questionnaire to investigate 900 college students from 3 universities random selected in Wuhan city which are respectively the key universities,ordinary colleges and institute,setting out from two aspects including the extracurricular sports counseling service and extracurricular sports guidance training service,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ituation of the supply and demand of extracurricular sports servic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tries to find out the contradiction of the supply not fitting for the need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and find out a way to solve the contradiction,and provide some necessary reference for promoting the future extracurricular sports servic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Keywords:college sports services;extracurricular sports services;linkage between supply and demand

作者简介:阮建镔(1989 -),福建宁德人,研究生,研究方向:体育教学。

猜你喜欢

课余俱乐部体育
学生课余羽毛球活动开展现状研究
我们的“体育梦”
侦探俱乐部
侦探俱乐部
侦探俱乐部
侦探俱乐部
课余,并非闲置的空间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