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公平与教育质量的冲突与选择
2016-07-04常琳
常琳
摘 要:提高质量和促进公平是我国当前教育最重要的两个目标。本文通过对公平和质量的契合点与冲突的分析,得出两者是相互联系,相统一而存在的。当两者出现冲突时,应优先考虑教育公平,以教育公平来促进教育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教育公平;教育质量;教育政策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1-0283-01
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教育发展水平的两个重要尺度就是教育质量和教育公平。长期以来,公平与质量可谓是全球教育变革运动中的两个核心关键词。在新形势下究竟两者关系如何,孰轻孰重,本文试图总结已有的文献成果,分析教育公平与教育质量之间的关系。
一、 概念的界定
(一)教育公平的含义。早在很多年前,教育公平的思想就已经出现,这一思想就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含义。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的大教育家孔子就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之后自隋朝开始建立的科举考试制度同样也体现了一种教育公平的理念。建国以来我国的教育政策也体现了公平的思想,如《共同纲领》中强调“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各民族,均有平等的权利和义务”和“男女平等①”。
国际上有关公平的讨论有三个概念:Disparity,不匀;Inequality,不均;Inequity不公平。不匀,是指有差距;不均,是指不划一;不公平,是指机会不均等。公平是对是否合理的一种价值取向的判断,是所有参与者的投入和获得等各项属性的平均。
(二)教育质量的含义。关于教育质量的内涵,不少学者指出,教育质量并不等于一个学校的升学率,也不等于一个学生能获得多少奖项。综合文献,教育者们关于教育质量的解释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2)促进学习者情感、兴趣的发展;(3)帮助学习者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纵观国内外有名的教育质量评估项目,对于学校教育的评估多侧重学生阅读、社会实践、数学学习、情感发展等综合素质。
总之,衡量教育质量的因素不仅包括人才培养,还应看它是否公平地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更好地展现了学生的个性。我们在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同时,还应将社会服务、民族文化价值、科研水平等等这些功能纳入其中,在提升质量的同时促进公平。
二、教育公平和教育质量的关系
教育公平和教育质量并不是完全对立的,教育只有在公平的基础上才能更长远得发展,质量才可以提升。如果不注重公平就不能去谈质量,公平是质量的前提;同时,也只有不断提升质量,公平才能得到更好的保障。
(一)以公平促质量。近些年,教育公平问题得到广泛重视,但然停留在起点上,对于过程和结果的重视度依然不够。因此,发展教育应该注重教育过程和结果的公平。如提高落后地区的师资力量,教学基础设施,科研水平,将教育公平与教育质量相结合。从公平的结果来看,公平的最高目标就是实现教育质量的公平,如果政策仅仅是增加入学机会,而不注重质量平等,将好的教育资源集中在个别学校,会导致恶性竞争,增加学生的压力和负担,从长远来看不利于教育公平的发展。
(二)以质量促公平。教育质量的提升应注重教育公平,公平问题影响教育质量。因此,我们要树立公平的质量观。首先教育资源的分配要注重过程公平。提高教育质量,就要注重在师资、基础建设等方面的分配要公平而且要提高资源利用率。另外,教育要注重人的全面培养。不仅要注重智力的培养,而且要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注重人格的养成。因此,在提高教育质量的同时,应该关注公平,既要关注重点地区的发展,也要重视偏远山区的教育。既要重视学校的文化教育,也要抓各方面的建设。
三、效率优先还是公平
不少研究者都认为,对质量的追求不应以牺牲公平为代价,应该坚持质量与公平相统一。通过对比发现,教育质量与公平既有相同之处在于:都是为了提高全民族的教育质量,促进全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为社会服务;都是以学习者为中心,进行因材施教。虽然两者的大致方向一致,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是会产生一定的冲突。比如,让整个民族都享有优质的教育,这是一个理想目标,是先注重提高质量还是注重全民的教育普及?
长期以来,我们的政策导向都是倾向于公平优先于效率。比如在教育还没有普及的时候,教育的首先就是解决公平的问题。笔者认为,由于教育的复杂性和长期性,对于教育的投资很难有立竿见影的效果,而且效率优先会拉大教育差距,不利于教育公平。
举个例子,假如一个县有两百万元的教育资金,是资助给贫困山区的300名儿童来建立校舍、食堂,添置图书、实验仪器,还是资助给该县重点中学的100名优秀学生,对他们进行精英教育?如果用于这一百名优秀学生的精英式培养,他们很可能成为当地的发明家或学者,从而带动该县的文化、经济的发展;如果资助给贫困儿童,他们很可能因为基础差,不能很有成就,但是他们会因为这项资助而得以继续上学,降低了辍学率,毕业后成为当地的普通职工,摆脱了贫困,提高了生活质量。
从社会公平的角度来看,由于城市与农村、贫困地区与发达地区师资条件、教育资源差距巨大,加大对贫困学生的投入符合教育公平的要求,有利于缩小社会差距,促进底层群众向上流动。另外,重点学校的学生大部分来自经济 条件较好、社会地位较高的家庭,资助重点学校忽视弱势群体只会拉大差距,并不能通过促进竞争来达到共同发展。
总之,发展公平和质量是我国教育政策中最重要的两个目标,这两个目标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我们要以质量促公平,以公平促质量。在提高教育质量的同时以公平为前提。
(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范国睿.破解教育公平与教育质量难题的多元路径———“公平与质量: 政策视野下的教育变革”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教育发展研究,2012(24).
[2]聯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纪教育委员会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3]杨东平.从权利平等到机会均等———新中国教育公平的轨迹,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2).
[4]石中英.教育机会均等的内涵及其政策意义,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7(4).
[5]谈松华,王建.追求有质量的教育公平,人民教育,2011(18).
注解:
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1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