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数学教学探析
2016-07-04苏文香
苏文香
摘 要:在新课程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在互动交流中,构建有效数学课堂。从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多媒体技术引入课堂;在小组合作中达到目标三个方面探讨了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数学教学。
关键词:初中数学;主动学习;多媒体
在新课程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师要树立素质教育理念,深挖教材,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为学生搭建自我展示的舞台,以学生为主体,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内驱力,在互动交流中,构建有效数学课堂,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一、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与学生建立朋友式的师生关系,与学生平等合作,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创设趣味情境,以趣促思,开发学生潜能,使学生以良好的认知情绪投入到數学学习中,素质教育理论强调,教师在指导学生掌握数学基础知识的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参与学习活动,主动探究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创设学生发现数学概念、数学定理、数学方法的活动情境,发展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如何探究知识,生成结论,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营造自主学习氛围,放手让学生动手动脑,重视学生自主探究,让学生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探究、去发现,让学生学会用数学方法思考问题,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巩固知识、熟练技能。例如,与“商品的进价、售价和利润等有关的应用题”的教学,教师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小商店情境,由教师学生充当营业员和顾客,营业员出示一些商品的单价,顾客进行购物活动。在购物活动中,学生根据利用自己的生活经验,理解商品的售价、进价、利润关系,在愉快轻松的情境中,让学生结合教材内容讨论问题:“利润是怎样产生的?”“每件商品的进价、售价、利润有什么关系?”学习内容成为学生的迫切需要。在学生理解商品的进价、售价、利润关系后,教师推出更深层次的问题“商品打八折销售,顾客是否真正得利”,层次递进推动教学,学生自始至终积极参与学习活动。
二、多媒体技术引入课堂
多媒体引入初中数学教学,直观、动态地展现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使抽象的数学概念和数学问题形象化,加深了学生的记忆,便于学生的理解,多媒体课件利用声音、图片、动画的效果丰富了数学教学内容,延伸和扩展了课本知识,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主动投入数学知识的学习中来。例如,《圆形》教学,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直观可感的车轮等圆形图形,吸引学生注意力,然后,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合作探究。“为什么车轮做成圆形?”“把车轮做成正方形或三角形可以吗?”“同学们见过其他形状的车轮吗?”同学们七嘴八舌,议论纷纷,积极探索问题的答案,接着老师又提出问题:“椭圆形的车轮行不行呢?”有的学生说:“椭圆形的车轮滚起来会很颠簸。”教师问:“为什么椭圆形的车轮会很颠簸?”让学生在纸上画圆、正方形、椭圆等,再用尺子量量看,大家通过动脑动手,最后找到问题的答案。新颖的教学形式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教学效率,同时大大地节约了教学时间,突破了教学重点,深化了学生的记忆。
三、在小组合作中达到目标
合作探究是数学的生命线,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合作者,立足于学生的发展,树立探究性学习的教学理念,为学生创建探究的平台,激发学生强大的探究驱动力,让学生亲身经历,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体会数学的魅力,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利用组建数学合作小组的方式,把学生划分为学习小组,通过小组成员的合作探究,完成学习任务。例如,“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教学,教师首先呈现问题,然后让学生分组合作探究。“教师任意画出一个三角形,让学生画出一个各边都是原来三角形各边2倍的三角形。测量这两个三角形的对应角,看看它们是否相等?判断两个三角形是否相似,书写证明过程。”任务提出后,小组成员开始分工合作,一起探究解决问题。教师巧妙地把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融入探究活动中,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大胆猜测,敢于创新,学会从多角度验证自己的猜想,寻找结论,大家各抒己见,相互启发,取长补短,分享成功的喜悦,建立新的知识结构,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小组合作形式,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抓住了学生的好奇心,引发学生积极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主动完成学习任务。教师要精心设计探究方案,引导学生探究知识的形成过程,对学生的合作学习过程进行参与和指导,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做好调控工作,保证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开展。
总之,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数学教学,教师要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采取新颖的教学手段,鼓励学生积极探索,让学生感受学习的乐趣,开发学生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
范建平.关于如何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思考[J].品牌:理论月刊,2010(11).
编辑 王团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