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爵士舞基础动作技术类型与内容的初步研究

2016-07-04康渊铭

俪人·教师版 2016年3期
关键词:爵士舞

康渊铭

【摘要】爵士舞起源于美国,是一种集芭蕾舞、现代舞、非洲舞蹈、音乐剧舞蹈、社交舞以及东印度民间舞蹈于一身的多元表演舞蹈形式。21世纪初,传统爵士舞传入我国,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爵士舞属于多元化舞蹈,动作刚柔相济,有利于培养舞蹈爱好者的艺术素质,陶冶他们的情操,有益于他们的身心健康。但是,中国在进行爵士舞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一些困惑,本文将浅谈学习爵士舞的作用,简单介绍爵士舞的基础动作类型,系统的分析了我国在爵士舞教学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并探讨改良对策。

【关键词】爵士舞 基础动作类型 舞蹈爱好者

传统爵士舞产生于芭蕾舞和现代舞在舞台表演的发展需求,当代爵士舞融入了HIPHOP这一街头文化的舞蹈和音乐元素,使爵士舞的内容更为丰富。本世纪初,传统爵士舞传到了中国,北京舞蹈学院最先实施爵士舞教学,后来武汉体育学院、上海CASTER舞蹈团体也都开始进行爵士舞教学训练。但是,中国在实施爵士舞教学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将分析这些问题,并提出个人见解,希望能对舞蹈教育的发展有所帮助。

一、学习爵士舞的作用

爵士舞一般都有西洋音乐伴奏,可以培养学生的乐感、节奏感和灵巧度,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刚柔相濟的舞蹈动作可以培养学生的气质,改善学生的协调能力,保持轻松愉悦的心理,也可以使学生保持匀称和谐的身体外型和优美的体态。集体爵士舞可以训练学生的合作精神,引导学生养成自觉遵守纪律的好习惯,培养学生的协作观念。

另一方面,学习爵士舞有益于学生的身体健康,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据医学研究表明,舞蹈是一种有氧运动,学生在跳舞的过程中可以提高心肺功能,促进呼吸,增强循环、消化、神经等系统功能。还可以促进新陈代谢,使身体各组织得到充分的血液供应。爵士舞的动作可以全面性、综合性的刺激肌肉张力,学生在平时的运动中,基本用不到小肌肉和小关节,而在学习舞蹈的时候,小关节和小肌肉的运动比较多,从而增强学生的体质,使学生的性格更开朗,身体变得柔软,学习爵士舞还可以培养他们艰苦奋斗的精神,磨练坚强的意志。

二、爵士舞的基础动作类型

爵士舞是一种急促又富动感的节奏型舞蹈,主要追求愉快、活泼、有生气,表现特征为可以自由自在的跳,主要动作包括甩头、抖肩、胸胯组合、踢腿、拍手、接地、转圈、踮脚尖,快速弹踢、旋转、跳踏、腹部之持续或快速收缩等。

三、口令教学法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过于侧重传统爵士舞教学

随着爵士舞的不断发展,爵士舞的内容越来越丰富,主要包括传统爵士舞、当代爵士舞、芭蕾爵士舞、拉丁爵士舞、街舞爵士舞、新潮爵士舞等。目前,教师在进行爵士舞教学的过程中过于侧重传统爵士舞教学,忽视了当代爵士舞、芭蕾爵士舞、拉丁爵士舞、街舞爵士舞与新潮爵士舞的均衡教育。

(二)缺乏规范的教学纲要

任何教育都需要从基础教育做起,都需要一个规范的教学纲要,爵士舞也不例外。但是,很多舞蹈老师在进行爵士舞教学时缺乏基础性,舞蹈节奏功底弱的学生难以跟上口令的步伐,动作不协调。而且,很多学校没有爵士舞教学的纲要,缺乏规范性教育,造成爵士舞教育不能像其他学科一样按照标准纲要进行教育。

(三)教师只注重爵士舞教育的表演艺术

爵士舞教育是一项集合了音乐、体育和美学的综合性艺术教育,而很多舞蹈老师在实施口令教学法时只注重把舞蹈教育作为一种表演,侧重于学生的舞蹈动作是否标准,忽视了对学生的艺术情感培养,没有提升学生的艺术思维。大多数教师没有充分爵士舞的文化内涵,学生觉得很枯燥,认为爵士舞教育只是单一的舞蹈表演,而不是倾注了情感的艺术文化。

四、改良爵士舞教学的措施

(一)均衡发展爵士舞的教育,挖掘爵士舞的文化内涵

教师在进行爵士舞教学时不能只偏重于传统爵士舞教育,应该促进当代爵士舞、芭蕾爵士舞、拉丁爵士舞、街舞爵士舞与新潮爵士舞教育的均衡发展。另一方面,爵士舞有自身的发展历史和文化内涵,教师要提高爵士舞教学质量,就应该充分挖掘口令教学法的文化内涵,让学生了解爵士舞的发展历史,体会爵士舞的艺术魅力。可以通过播放爵士音乐和著名爵士舞的视频为学生营造艺术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爵士舞的兴趣,从而提高爵士舞的教学效果。

(二)创新舞蹈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思想

教师不能只把舞蹈教育当作一种表演艺术,进行爵士舞教学时需要创新,可以在爵士舞中融入中国特色文化与古典音乐,编制并创新爵士舞,运用爵士音乐的节奏和旋律以及爵士舞的视频来提高学生的艺术认知能力,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在舞蹈教育中倾注艺术情感,让学生在学习舞蹈的过程中形成独特的思维。

(三)建立规范的教学纲要

教学纲要是教育学科的主线,没有完备的教学纲要,爵士舞的教学效果难以提高,所以教育部门必须建立规范的爵士舞教学纲要,从而为学生奠定良好的舞蹈功底,提升教学效果。

结束语:

综上所述,爵士舞是起源于美国的多元表演舞蹈形式,风格活泼、自由,学习爵士舞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节奏感、灵巧度与协作能力,保持学生的身心健康。目前,中国在进行爵士舞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一些必须解决的问题,像过于侧重传统爵士舞教学,缺乏规范的教育纲要,只注重爵士舞的表演艺术,因此,教师要均衡发展爵士舞的教育,挖掘爵士舞的文化内涵,创新舞蹈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思想,建立规范的教学纲要。

【参考文献】

[1]王鹏杰,李威,宋海玉,等. 运用运动捕获技术的少数民族舞蹈艺术保护[J]. 大连民族学院学报. 201(01): 72-75.

[2]刘晨. 有氧爵士舞引入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的可行性研究[D]. 华中师范大学, 2013.

[3]刘炼,孙慧佳. 虚拟现实技术在舞蹈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及设计要求[J]. 中国电化教育. 2014(06): 85-88.

[4]李萍,张丽莎,骆乐. 体育舞蹈与健美操技术特点和审美异同[J]. 河北体育学院学报. 2014(06): 59-62.

[5]郑莉. 流行舞蹈之爵士舞风格类型初探[J].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2013(04): 63-66.

[6]龚倩. 跨文化的舞蹈技术借鉴:传统升华还是精神衍变[J].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12(01): 42-46.

猜你喜欢

爵士舞
论高校开展爵士舞课程的探究
沈阳体育学院开设爵士舞选修课的可行性研究
流行爵士舞的艺术风格与审美特征探讨
20世纪40年代百老汇爵士舞动作新纪元
论节奏感在爵士舞中的重要性
体育舞蹈教学引入爵士舞元素的思考
妩媚劲爆当属爵士
普通高校爵士舞的教学与实践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爵士舞队形创编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