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析县级供电企业的线损管理

2016-07-04方培清

经营管理者·下旬刊 2016年8期
关键词:县级供电企业线损管理措施

方培清

摘 要:随着我国电力系统的快速发展,线损管理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如何进一步加强线损管理,提高供电企业经济效益,是摆在县级供电企业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从线损管理概述入手,分析了县级供电企业的线损管理对策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县级供电企业 线损管理 措施

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电力的需求越来越大,电力系统机遇与挑战并存,对供电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也是供电企业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线损是造成电力能源损失的重要因素,也是供电企业一项重要的技术、管理和经济指标。加强线损管理,不仅能有效节约电力能源,还能为供电企业节省运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因此,县级供电企业应在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实践中做好表率,积极开展节能降损活动,进一步加强线损管理工作,提高科学化、规范化、专业化管理水平。

一、县级供电企业线损管理概述

电能在生产、传输、转化、应用中存在大量的损耗,有效降低损耗是节能降耗的重要内容。线损是电能在传输过程中所产生的有功电能损失、无功电能损失、电压损失的简称。线损管理是供电企业降低线损的重要手段,控制和降低线损,实现电网经济运行是供电企业现代化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供电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线损管理可分为三个体系:管理体系、技术体系和保证体系。管理体系是从制度机制上,对线损管理策略进行宏观控制;技术体系是采取先进的技术手段,为线损管理供技术支撑,并提高电网运行效率;保证体系是采取最优化的线损管理方案,保证供电企业的线损降到最低。目前,线损管理是供电企业重要的考核标准,也是在节能环保新形势下的重要管理手段。通过加强线损管理,可以达到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降低电力资源的浪费和节能降耗的目的。线损率是指线损电量占总供电量的百分比,主要用于衡量供电企业的线损管理水平,是供电企业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之一。线损率与电网结构、运行、技术、设备和管理等都有密切的关系。线损率越高,则说明供电系统的问题越多。因此,降低线损率是所有供电企业所面临的一项长期而重要的工作。线损率指标涉及电力系统输、变、配、用等各个环节,是对供电企业计划管理、运营管理、技术管理、计量管理等整体管理水平的综合考验。因此,作为供电基层单位的县级供电企业,应认真查找和分析线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建立和完善线损管理体系,采取有力措施降低线损率,不断提高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

二、县级供电企业线损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思想认识不到位。县级供电企业虽然在规模、管理、技术和设备等方面,都难以和大中城市的供电企业相比,但随着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供电任务也更加繁重,线损率也相应增加。与此同时,部分县级供电企业不能紧跟形势,坚持与时俱进、创新发展,而是按部就班、因循守旧,“电老虎”余威尚在,对线损根本就不重视。部分领导和员工也存在得过且过、不思进取的思想,对线损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导致了部分县级供电企业对线损管理不重视、人员配备不到位、制度机制不落实等问题,直接影响了企业效益。

2.制度机制不落实。为规范电力系统管理,国家和相关部门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法规,各电力企业也制定相应的制度机制。但是,具体到县级供电企业却存在落实不力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有:一是职责不明确。线损涉及到供电企业多个部门,部分企业存在职责不明、自行其是等问题,难以形成团结协作的有机整体,导致线损管理流程混乱。二是责任心不强。线损管理工作专业性很强,对管理人员素质要求很高。但部分供电企业线损管理人员思想观念陈旧,精神状态不佳,工作责任心不强,对线损工作敷衍了事。三是管理不到位。部分企业管理松散,检查督促不力,考核走走过场,追责流于形式,导致线损管理制度机制难以有效落实。

3.网络管理不规范。一是管理系統性不足。线损涉及到电网的各个环节,线损管理牵涉到供电企业的整个系统。而在实际管理工作中,系统性意识还不强,导致管理效率大打折扣。二是资金和技术投入不足。县级电力企业由于经济基础相对较差,整体技术力量不足,导致电网结构较薄弱、科技含量较低、设备安装使用不合理、管理手段陈旧落后等问题,使电力传输效率难以有效提升,也增加了线损管理工作的难度。三是队伍建设不足。线损管理专业性、时效性、系统性要求高,对管理队伍的能力素质和技术水平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但部分县级供企业存在重使用轻培养、重效益轻队伍、重管理轻技能等问题,导致线损管理队伍职责不清、素质不强、水平偏低,直接影响了线损管理工作成效。

三、加强县级供电企业线损管理的对策措施

1.转变观念,提高思想认识。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特别是高科技和先进的管理理念在电力系统的广泛应用,新形势下电力企业的任务越来越繁重,线损管理工作也面临新的要求和挑战。县级供电企业必须以强烈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积极转变思想观念,真正将认识统一到国家政策要求上来。切实履行好职责,将线损管理工作提升到重要位置,主动作为、有所作为。企业领导和员工要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搞好“四个转变”,即转变思想观念、转变管理职能、转变管理方式、转变管理作风,最大限度地调动积极性、发挥创造性、激发能动性,推动线损管理工作向着系统化、制度化、规范化方向发展。

2.狠抓落实,打造管理体系。线损管理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打造科学的管理体系。一是建立强有力的领导体系。县级供电企业要成立由主要领导挂帅的线损管理领导小组,并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加强线损管理的组织性、系统性和计划性。同时,要明确分工,责任到人,责权分明,层层落实管理责任制,确保线损管理工作有目标、有计划、有人管。二是建立科学的制度体系。要建立和完善线损管理的制度机制,特别是检查考核机制、奖惩机制、协作机制、责任追究机制等。坚持做到“四个有利于”即:有利于企业现代化管理、有利于降低线损率、有利于激发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提升综合管理效益,使制度机制更具科学性、创造性和实践性。同时,要狠抓制度机制落实,确保各项制度机制能够落实到位、取得实效。

3.加大力度,提升管理水平。一是加大资金投入。供电企业要将电力设备和技术更新、人才培养列入发展规划,编制经费预算,分阶段、有步骤、有计划地对网络设备进行更新改造,提升设备整体性能。同时,加大培训投入,提升线损管理人员业务技能。二是提升技术层次。一方面要通过更新改造等手段来提升电网设备技术含量,另一方面要积极引进信息化技术和手段实施信息化管理。依托信息化技术来优化线损管理流程、实施信息交换与共享,提升企业线损现代化管理能力和水平。线损管理要从在线信息监测环节入手,逐步配置信息管理软、硬件,为线损管理提供精准、实时、共享的信息支撑。要开发和建立线损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全过程、全方位线损管理的数据化、网络化和规范化。通过信息化管理,有效降低线损率,提高线损管理的综合效益。三是提高人员素质。企业要发展,关键是人才。县级供电企业要在现有队伍的基础上,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努力打造一支爱岗敬业、责任心强、素质过硬、作风优良的线损管理队伍。同时,要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加强相关业务培训,造就一批会管理、懂技术、能负责的线损管理人才,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为提升线损管理能力水平提供有力支撑。

四、结语

线损管理是衡量供电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准,也是企业节能降耗的重要手段。新时期新形势下,县级供电企业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线损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积极转变观念,克服问题,迎接挑战,不断提高线损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确保线损管理工作走上正轨,为提升企业综合管理效益和经济效益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学政. 县级供电企业线损管理新模式的研究与应用[J]. 经营管理者,2013,21:67.

[2]宋小忠. 县级供电企业线损管理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8.

[3]王喆,刘彦. 刍议县级供电企业的线损管理[J]. 门窗,2015,01:217.

[4]田丹. 当前县级供电企业线损管理的研究[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5,22:55.

猜你喜欢

县级供电企业线损管理措施
放养鸡疾病防治八措施
高中数学解题中构造法的应用措施
减少猪相互打斗的措施
浅谈县级供电企业核心人才队伍建设
夏季猪热应激及其防治措施
县级供电企业党建工作的创新
“县级供电企业生产经营统计一套”表辅助决策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