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输规模经济与运输企业集约化经营

2016-07-04刁玉平程双雅

经营管理者·下旬刊 2016年8期
关键词:规模经济

刁玉平 程双雅

摘 要:在交通运输的发展过程中,规模经济是普遍存在的现象,是推动运输业发展的主要动力。而随着交通运输的发展,粗放的经营方式已不能适应较快的运输业的发展,集约化经营已成为一种趋势。本文首先对运输规模经济做了主要阐述,接着描述了运输的集约化经营,最后针对现阶段运输企业集约化经营的现状,提出了实现运输企业集约化经营的举措。

关键词:运输企业 规模经济 集约化经营

一、对运输规模经济的概述

规模经济是指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经济效益增加的现象。规模经济反映的是生产要素的集中程度与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规模经济的优点在于随着产量的增加,长期平均成本呈下降的趋势。但并不意味着生产规模越大越好,规模经济追求的是最佳的生产规模。一旦企业的规模超过其最佳规模,边际效益会有下降的趋势,从而产生规模不经济的现象。运输规模经济是指随着网络上运输总产量的扩大,平均运输成本呈下降的现象。运输业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与一般工商业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既相通又存在差异。相通之处在于规模经济都是指随着产量的增加会引起平均成本的降低,范围经济是指共同生产一批产品比单个生产产品的成本要低。存在差异之处是由于运输产品的多样性使运输业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相互包含,无法分开。运输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共同作用,构成了运输的网络经济。

二、对运输企业集约化经营的概述

集约化经营是指在同一经济范围内,通过经营要素产量的增加、质量的提高、要素组合方式的调整以及人员的最优组合等来增进经济和社会效益的经营方式。集约化经营是相对于粗放经营来说的,总的来说集约化经营是指以效益为根本要素对生产经营的进行重新组合和调整,以最小的成本换取最大的经营投资回报。运输企业的集约化经营是指运输企业对运输资源的最优化配置,运输企业的集约化经营必须建立在运输的规模经济的基础上,一定数量和一定规模的企业是实现集约化经营的重要保证。规模经济和集约化经营有着共同的经济目标即以最小的成本来换取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两者的区别在于集约化追求质量和单位效益,规模化追求发展速度和品牌效應。但是在实行集约化经营之前必须保证运输达到最佳的生产规模。

三、规模经济和运输企业集约化经营的现状

1.运输企业没有形成规模经济而且集约化程度低。虽然运输企业很多,但是规模却悬殊很大。客运行业的经营主体呈现多、杂、散、弱的现象,但是一些具有很大实力的客运企业通过股份制改造组建了比较大型的公司,正在朝着规模化和集约化的方向发展,但这只是少数的现象。而货运企业的规模小、资金来源狭窄、运力比较分散,加之大多数属于个体户,就会出现少数人买断经营货运车辆的现象,形成一定的垄断势力,无法对实际的市场运输需求进行确切的了解,所以对市场的应变能力比较差,难以形成规模经济,集约化经营的程度就会很低,难以实现运输市场规模的扩大。

2.地方保护主义严重,很难形成规模经济。在我国大部分的交通运输企业都隶属于地方部门管理,运输企业的发展程度已经成为衡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当企业想要做大做强向外发展时,经常会受到地方部门政策的干预。虽然交通部扶持过一些交通运输企业的发展,但是这些企业所占的比重还是偏小。由于地方保护主义的存在,地方的交通运输企业的规模往往会被限制在省内,规模经济都难以达到,更别说集约化经营了。

3.运输企业的信息化程度低,管理方式落后。一些中小型企业由于资金的短缺,不能获得充足的客源和货源,没法开展与主营业务相关的增值服务,不能和客户保持紧密的关系等原因造成很难形成独立的经营网络,所以经营的业务单一,只能靠出卖自己的运输服务获得收入。由于资金的缺乏,无法购买先进的技术设备来满足市场的多样化需求。企业管理的好坏决定着企业经营的成败,是实现集约化经营的主要手段。货运或客运企业对车辆和人员的控制和管制能力如果比较差,就不能形成完善的运输网络服务系统,顾客的满意度就会下降,这些都会影响企业的集约化经营。

4.部分地区集约化经营之路操之过急,盲目扩张。在客运方面,比如快速客运对车辆的等级、技术状况和短期投入资金、人员的服务水平等有很高的要求,一般的中小企业和个体运输都无法达到这些要求,这样做的后果就很容易造成车辆的状况时好时坏,班次无法按照正确的时间点运行,这很容易导致服务质量的下降,顾客的满意度低,会影响车辆的行驶速度和通行量的水平。在货运方面,大多数人对车辆的选择都会倾向中型车辆,而对重型车辆、箱式车辆和其他类型的车辆选择较少,这样很难形成合理的运输结构,使运输企业对市场的适应能力很差,运输效率低,报酬低,同时也很难满足顾客的多样化需求。

四、实现企业集约化经营的举措

1.组建企业集团并打造品牌企业。运输企业集约化的重点就在于规模化和高效率。组建企业集团,形成规模经济,这就需要通过资本集约来推动资源集约,实现规模经济效益。组建企业集团还需要我们打破地方保护主义和行政壁垒,创新现有市场的运行规则,有效的整合各种资源,合法合理的开展行业的并购和兼并,包括企业、人员、车辆、线路经营权等。在实现了规模经济后,需要打造自己独特的企业品牌。品牌能象征企业的文化、形象、产品的品质和顾客的认同程度等。运输企业的企业品牌由外在表现和内在显现两个系统组成。外在表现主要由品牌设计、广告宣传、应用技术水平、车辆的等级等因素构成。内在显现主要由企业文化、人力资源及营运的网络线路等构成。因此组建企业集团和打造品牌企业有助于我们实现规模经济和集约化经营。

2.使运输企业信息化,实现规模经济和运输企业的集约化经营。使运输企业信息化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使设备信息化,二是使监管和服务信息化。设备信息化主要体现为运输的车辆配备例如GPS、GIS、物流系统优化技术的等信息化手段。对运输的全过程实现适时的控制,促进对资金流、信息流和物质流的合理整合,可以进一步的提高运输的速度和效率。通过信息技术对业务流程的改进,使企业的管理更加高效化和系统化,可以全面提升企业的集约化水平。对运输企业的监管和服务的信息化主要是运用信息技术加强对车辆和驾驶员和站场的安全源头管理,对车辆的全程进行监控并建立安全警报系统。另外,运用信息化的手段掌握日常的道路通行情况和气象情况,加强对车辆的日常管理,为应急保障提供依据。多种信息化手段可以为公众出行提供安全可靠的信息服务,可以满足顾客多样化的需求。

3.采用先进的管理方法实现企业的集约化经营。在客运方面要树立全心全意为顾客服务的理念,把重点放在效率、成本和质量上,为顾客提高安全、可靠、便捷和人性化的服务。在货运方面,要使各种运输车辆合理平衡的发展,提高货运对市场的适应能力,应该树立大物流的概念。在管理方法和手段上,主要凭借现代科学的管理方法对企业的各种资源进行全面的整合,用市场预测方法估计不同时段的客流量和货流量,合理的分配人力和物力,用成本管理方法对企业的各种运行成本进行核算,便于资源的节约和合理配置等。先进的管理方法应该渗透管理的每个角落,实现了每个部分的集约化管理,则整个企业的集约管理也会很好的开展。

4.多种运输方式形成战略联盟,进行联合运输,实现企业的集约化经营。企业集约化经营的目的就是最大程度的利用现有的运输资源实现最大的效益。企业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利用自己的优势资源,发挥与其他方式的联合运输,节约自身的资源,实现集约化经营。例如沿海的港口城市可以依靠其区位优势与水运企业开展联运,进行货物的转运、旅客的接纳等。有的旅游景点可以凭借旅游资源开展多样化的运输,开发出新的旅游产品。运输企业还可以与同类企业形成战略联盟,可以相互利用对方的车辆、技术、人员等优势资源,降低其成本,获得经济效益的提高,可以有助于实现企业的集约化经营。

作者简介:刁玉平(1990.3—)女,河南省信阳市人,硕士研究生,专业:管理科学与工程。

猜你喜欢

规模经济
我国零售企业并购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我国零售企业并购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我国零售企业并购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浅谈国际贸易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研究
浅议成都银行跨区域经营的必要性
城市规模经济文献综述
高校规模经济探析
航空公司战略联盟动因分析
基于规模经济的在线旅游业市场集中度问题研究
集装箱船大型化发展存在的极限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