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转型时期公司治理的非正式机制研究
——以反腐败为例
2016-07-04丁云洁
丁云洁,张 斌
经济转型时期公司治理的非正式机制研究
——以反腐败为例
丁云洁,张斌
摘要:在经济转型的背景下,公司治理问题已成为国内外理论界和实务界共同关注的焦点。反腐败作为一种新型的非正式机制,能够对公司治理产生一定的影响。文章选取沪深两市531家国有企业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了反腐败与代理成本、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反腐败能够降低股东与管理层之间的代理成本、提高管理层代理效率;反腐败还能够通过经营途径、财务途径以及公司治理途径对公司的绩效产生深刻影响,在短期内会导致企业经营业绩显著下降,而在长期则会使企业经营业绩恢复甚至上升。
关键词:反腐败;代理成本;公司绩效
近些年来,“贪污”“腐败”的字眼常常浮现在人们的眼前,各种报道贪污腐败的事件也频频发生,国有企业高管薪酬过高的现象也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1]与此同时党和政府也认识到腐败问题导致的严重后果,开始给予高度的关注,并且采取各种各样的反腐倡廉措施。反腐败作为一种非正式制度能够对公司治理产生一定的影响,并且会在未来几年形成一种新的研究思潮。原因在于:一方面,在公司治理情境中,反腐败属于公司治理新的研究主题,本题以中共十八大以来强烈反腐败为背景的研究,有助于理解反腐败与公司治理的关系,找到二者之间恰当的契合点;同时引入新的变量和视角,能够丰富公司治理主题的相关研究;也能够为我国企业反腐实践奠定必要的理论基础;[2]另一方面,唐纳德等世界级专家表示反腐是全球公司治理的新趋势,经济转型期缺乏合意的外部环境,公司治理作为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其改善难以一蹴而就,将公司治理的外部政治环境引入公司治理的分析框架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与现实意义。本题以我国资本市场中的国有企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对企业高管反腐的公司治理效应进行深入研究,既能为在现有制度框架内改善公司治理实践找寻有效途径,同时也为优化治理机制设计提供线索和依据。[3]
一、反腐败对公司代理成本和绩效的影响
(一)所有国有上市公司反腐前后财务数据对比
1.描述性统计分析
本文以十八大反腐败精神以及八项规定的出台为背景和时间点,选取沪深两市531家国有企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剔除金融类和年份不足的上市公司剩有481家观测值,所有财务数据均来源于国泰安和锐思,并使用excel、stata12.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描述性统计结果见表1.
变量描述性结果如表1所示,可以看出管理费用增长率在十八大反腐败精神以及八项规定出台之前均值为0.2661,而在反腐败之后则为0.2199、0.1283,大体说来管理费用增长率在反腐败之后呈不断下降趋势。其原因在于:反腐败对于管理层特别是目前实行行政任命制的国有企业高管来说,[4]他们出于未来职业生涯和发展机会以及政治前途考虑,通常会采取减少贪污、在职消费等方式来面对社会公众,修正其滥用权力的腐败行为,努力改善企业经营业绩,重新塑造管理层自身形象和良好声誉,从而能够有效的削减公司的代理成本,提高公司的运行效率,局部解决管理层的偷懒问题。此外,还能够有效抑制管理层“传染性贪婪”效应的蔓延,有效地遏制企业贪污腐败现象的再次发生。
表1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体现企业经营业绩的指标有营业净利率、每股收益、总资产净利润率、总资产报酬率。营业净利率在反腐败之前均值为0.1034,而在反腐败之后短期内下降到0.0372,长期内则上升到0.1050;每股收益在反腐败之前均值为0.38187,而在反腐败之后短期内下降0.3046,长期内上升到0.3196;总资产净利润率在反腐败之前均值为0.0452,而在反腐败之后短期内下降到0.0310,长期内则上升到0.0358;资产报酬率在反腐败之前均值为0.0571,而在反腐败之后短期内下降到0.0437,长期内则上升到0.0477。这一结论表明十八大反腐败精神以及八项规定的出台降低了股东与管理层之间的代理成本、提高了管理层代理效率;在短期会导致企业经营业绩下降,而在长期则会使企业经营业绩恢复甚至上升。
2.非参数检验
为了进一步检验反腐败的效果,本文采用非参数检验的方法判断反腐败能否引起公司代理成本以及企业经营业绩的显著变化。首先对反腐败前后管理费用增长率进行非参数检验:
表2 反腐败前后管理费用增长率的非参数检验
One-sided tests:
Ho: median of qian - hou= 0 vs.
Ha: median of qian - hou > 0
Pr(#positive >= 312) =Binomial(n = 481, x >= 312, p = 0.5) = 0.0000
Ho: median of qian - hou = 0 vs.
Ha: median of qian - hou < 0
Pr(#negative >= 169) =Binomial(n = 481, x >= 169, p = 0.5) = 1.0000
Two-sided test:
Ho: median of qian - hou = 0 vs.
Ha: median of qian - hou != 0
Pr(#positive >= 312 or #negative >= 312) =min(1, 2*Binomial(n = 481, x >= 312, p = 0.5)) = 0.0000
本检验结果包括符号检验、单侧检验和双侧检验3个部分,[5]符号检验的结果表明在本例中,期望值有240.5个正数,240.5个负数,然而实际的观测值却是312个正数,所以两组数据存在显著差异,也就是说反腐败引起公司代理成本发生显著变化。单侧和双侧检验的结果也非常显著,这一结果进一步验证反腐败对公司治理产生一定影响。以下对反腐前后能够反映企业经营业绩的营业净利率进行非参数检验:
表3 反腐败前后营业净利率的非参数检验
One-sided tests:
Ho: median of eleven - thirteen = 0 vs.
Ha: median of eleven - thirteen > 0
Pr(#positive >= 282) =Binomial(n = 481, x >= 282, p = 0.5) =0.0001
Ho: median of eleven - thirteen = 0 vs.
Ha: median of eleven - thirteen < 0
Pr(#negative >= 199) =Binomial(n = 481, x >= 199, p = 0.5) =0.9999
Two-sided test:
Ho: median of eleven - thirteen = 0 vs.
Ha: median of eleven - thirteen != 0
Pr(#positive >= 282 or #negative >= 282) =min(1, 2*Binomial(n = 481, x >= 282, p = 0.5)) =0.0002
本检验结果与管理费用增长率检验结果基本一致,都表明两组数据存在显著差异,也就是说反腐败能够引起公司经营业绩发生显著变化。此外,本文还对每股收益、总资产净利润率以及资产报酬率分别进行了非参数检验,结果基本一致,限于篇幅,[6]我们未列示出非参数检验结果。
(二)腐败高管被调查前后的财务数据对比
本文为了进一步验证反腐败能够对公司治理产生影响,手工搜集十八大以来互联网各网易财经、法制频道披露的国有企业上市公司高管腐败案件信息,[7]共搜集到46家腐败高管被查的国有上市公司,去掉缺失的数值,共有41家可用样本。由于现在无法收集到腐败高管被调查之后的年度观测数值,所以本文只能对腐败高管被调查前后的季报财务数据进行对比,考察反腐败前后公司治理状况有没有取得改进。
表4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从表4的描述性统计结果中可以看出,管理费用率在反腐败之后有显著的降低,总资产周转率在反腐败之后呈上升趋势,这进一步表明反腐败能够降低股东与管理层之间的代理成本、提高管理层代理效率;而体现企业经营业绩的指标如每股收益、总资产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营业收入增长率以及净利润增长率在反腐败后的一个季度中呈显著下降趋势,其原因在于:高管腐败行为被揭露后会严重损害企业的声誉及其产品的形象;短期内必然会导致股价迅猛下跌、企业经营业绩显著下降。
二、反腐败对公司绩效影响的途径
反腐败对公司绩效的影响是通过以下三个途径实现的:
第一,经营途径
从经营视角来讲,高管腐败行为被揭露后会严重损害企业的声誉及其产品的形象。消费者由于缺乏对发生高管腐败企业的信任会减少对其产品的购买,企业的产品剩余过多出现滞销状态,从而导致企业的销售收入大幅度降低;供应商出于资金风险的考虑,则会加紧催收货款,减少甚至是停止提供商业信用,从而导致企业资金短缺;竞争者则会趁机抢占并扩大市场占有份额,导致发生高官腐败企业面临的经营风险迅速上升。本文将“高管腐败行为被揭露后导致经营风险上升”现象定义为“反腐败影响企业绩效的经营途径”。“经营途径”主要通过影响企业的销售收入从而影响企业现金流。[8]
第二,财务途径
从财务视角来讲,发生高管腐败企业一旦被揭露,一方面银行等金融机构出于企业经营业绩以及贷款风险的考虑,会重新评估企业的资产偿还能力和信用状况,并且对发生高管腐败的企业设定更加苛刻的贷款条件,最终会大幅度地提高企业的融资成本,降低融资能力;另一方面证监会倾向于更加严格地审核该类企业的融资资格,融资难度显著加大。这两方面的融资约束导致发生高官腐败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急剧上升。本文将“高管腐败行为被揭露后导致财务风险上升”现象定义为“反腐败影响企业绩效的财务途径”。“财务途径”主要通过影响企业的融资能力从而影响企业现金流。[9]
第三,公司治理途径
反腐败可以通过影响企业的公司治理水平进而影响企业的绩效,但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奏效。学者们普遍认为公司治理较好的公司拥有更高的价值,上市公司的治理水平确实对企业价值有高度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10]。高管腐败行为一旦被揭露,短期内会导致股价迅猛下跌、企业绩效显著降低。然而,从长期看,企业高管为了挽回企业形象和个人声誉,必然会纠正违规违法行为,加快推进改善公司治理的过程,从而有利于提高企业经营业绩和绩效水平。
三、研究结论与展望
本文关于反腐败对公司治理作用的研究,主要从反腐败对公司代理成本以及公司绩效的影响展开论述。结论显示:十八大反腐败精神以及八项规定的出台能够降低股东与管理层之间的代理成本、提高管理层代理效率;还能够通过经营途径、财务途径以及公司治理途径对公司的绩效产生深刻影响,在短期会导致企业经营业绩显著下降,而在长期则会使企业经营业绩恢复甚至上升。可见,反腐败能够对公司治理产生积极的效应。在经济转型的背景下,反腐败作为一种新型的非正式机制能够间接参与公司治理,并且能够对公司治理发挥积极的作用。
与既有研究关注的公司治理主题有所不同,本题聚焦的反腐败是公司治理新的研究主题,而国内关于反腐败与公司治理关系的定量研究基本处于空白,把反腐败与公司治理有机的结合起来,不仅对于完善公司治理理论与实践具有边际价值,而且能够为我国企业反腐实践奠定必要的理论基础,[2]也有助于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和谐发展。但是,反腐败的公司治理作用研究仍处于探索阶
段,既有文献主要是研究如何通过公司治理的作用来抑制腐败,本题则是从另一个视角即外部政治环境反腐败来实证研究其对公司治理的影响,研究过程中出现的新的问题、新的领域仍需要通过进一步研究来解决。
[参考文献]
[1]党力,杨瑞龙,杨继东. 反腐败与企业创新:基于政治关联的解释[J].中国工业经济,2015(7):146-160.
[2]徐细雄. 企业高管腐败研究前沿探析[J].外国经济与管理,2012(4):73-80.
[3]黄惠. 控制权配置对企业高管腐败的影响研究[D].广州:暨南大学,2014
[4]徐细雄,刘星. 放权改革、薪酬管制与企业高管腐败[J].管理世界,2013(3):119-132.
[5]杨卓. 企业高管腐败的影响因素及绩效后果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12.
[6]李燕凌,吴松江,胡扬名. 我国近年来反腐败问题研究综述[J].中国行政管理,2011(11):115-119.
[7]徐细雄,谭瑾.制度环境,放权改革与国企高管腐败[J].经济体制改革,2013(2):25-28.
[8]梁红玉,姚益龙,宁吉安. 媒体监督、公司治理与代理成本[J].财经研究,2012(7):90-100.
[9]姚益龙,梁红玉,宁吉安. 媒体监督影响企业绩效机制研究——来自中国快速消费品行业的经验证据[J]. 中国工业经济,2011(9):151-160.
[10]Klapper, Leora F., Inessa Love. Corporate Governance, Investor Protection and Performance in Emerging Markets[R]. World Bank,2002.
责任编辑:刘海涛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794(2016)03-0071-04
作者简介:丁云洁,安徽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硕士生;通讯作者:张斌,安徽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教授,博士(安徽 蚌埠 233030)。
收稿日期:2014-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