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且借东风化春雨 细耕来年赏新枝

2016-07-01李挺程

中国扶贫 2016年12期
关键词:工作队驻村贫困户

李挺程

当进入坐落于湖南省怀化市通道县城北部,南高北低、四面环山的纯侗族贫困村—塘冲村时,映入眼帘的是平坦的道路,明亮的住宅,整洁的村容,彬彬有礼的村民,郁郁葱葱的树木,清澈见底的双江河,漫山遍野的油菜花,远处新修的通寨水泥路面还隐约闪着光……好一派生机勃勃的新农村景象。

这与一年前的情景大相径庭,那时的我,很难想象塘冲村会发生如此巨变。

2015年初,告别熟悉的大城市,熟悉的环境,熟悉的同事和朋友,离开可爱的孩子和温馨的家,我跟随工作队队长郭跃生来到了塘冲村。当我们拖着厚重的行李箱来到湘西这个群山环抱的小山村时,夜幕已经降临。走进一栋断断续续修了5年尚未完工的“新”房子,一张简易床,一套被褥,一个挂在屋顶的节能灯和几扇没有纱窗的窗户,这便是我们即将生活和工作的地方。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这注定是一个不眠之夜,万籁俱寂的山村,伸手不见五指的周遭,无处不在的蚊子,还有远在楼下的厕所……

来不及收拾心情,我们迅速开始了驻村帮扶工作。村里8个村民小组1554人分布在15个山冲里。按照事先的安排,我们由南而北,从第1组开始,一户一户地走访,一家一家地慰问,一地一地地考察,直到走完第8组的最后一位贫困户为止。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吴其现老人家中的情形,那是一幕只有在电影或者电视里才能见到的画面:歪歪斜斜的、风一吹就会坍塌的杉树皮屋顶的木头房子,点点亮光透过杉树皮的接缝零星散落在黝黯的屋内。厨房里是黑乎乎的锅灶,边上放着一个没有了上半截的高低不平的水缸,一张类似床的木板上,摊着一团至少已经使用了一二十年的被褥,除了黑得发亮的老式木头柜子外,没有任何可以算作家具的东西,更别说电器。这样的小屋里,堂屋靠东边的墙面上,张贴着三、四幅毛主席和元帅们的画像,画纸已经发黄破损。家里有三口人,70多岁的老两口带着一个40多岁的没有自理能力的女儿,老太太因为年纪大了,行动也有些不方便。见我们去了,老汉眼里满含泪水,从里屋迎了出来。这是一位精神还算矍铄的老人,身上穿着一件已经洗得看不出颜色的麻布衣服和一双破旧的帆布鞋子,由于多年的操劳,老人的手粗糙得像松树皮,裂开了一道道口子,手心上磨出了厚厚的老茧,艰辛的岁月无情地在他绛紫色的脸上刻下了一道道深深的皱纹,他是这个家唯一的顶梁柱。

从老汉口里得知,他的女儿小时候患过一场大病,因为没钱治疗,病情越来越重。家里主要靠着村里分的两亩多水田艰难度日,再没有其它经济来源。看着饱经风霜的老人不断用袖口擦拭着眼角的泪水,我们心酸极了。如果不是亲眼所见,无论如何我们都无法想象,现在还会有这么穷困的家庭和这么令人辛酸的老人!

偏远而原始的少数民族村落,游人往往会痴迷于它的秀美,而对于生活在这里的村民来说,却是山高路远、与世隔绝的无奈。

经过整整三个月的走访和梳理,我们走遍了塘冲的每一个角落,探访了每一位贫困户,了解了村民的每一个需求,全面掌握了塘冲的村情民意,确定了扶贫工作的重点,多次召开村支两委及党员干部会议,广泛听取各方意见。通过认真思考,并征得了派出单位领导的认可,我们制定了《2015-2017年通道侗族自治县双江镇塘冲村驻村帮扶工作规划》。

对扶贫工作队来说,最困难的是进驻后的6个月。这个时期越是深入了解村情,越感觉身上的责任重大,各项资金没有着落,百废待兴。村里急需解决的事情太多,很多事情都刻不容缓,有的项目如果不能及时启动,将会对村民的生产生活带来长远不利影响。

走访阶段正值4月初,春耕开始的前期。我们不论走到哪个村组,村民都会提出修缮和新建农田灌溉设施的请求。塘冲村山多地少,1437亩耕地,百分之八十都是分布在半山腰的梯田。一直以来,这些梯田的灌溉方式相当原始,用石头、树枝、泥沙在田埂旁拦住流经此处的溪水,引入田中灌溉。一旦遇到大雨天气,这些简易的拦溪土包,就会被水流冲走。如果没有及时修复,很多田地就变成了靠天吃饭的旱地,甚至一年到头颗粒无收。为了解决村民们春耕生产的燃眉之急,扶贫工作队节约一切开支,从当年的办公经费中拿出一大部分,为村里添置了两台大功率水轮泵机,修复了原水轮泵泵房和水坞。通过多方协调,我们从县扶贫办争取到20万资金,新建了34个农田灌溉拦溪坝,彻底解决了塘冲村所有农田灌溉的问题。

这种举步维艰的工作状况,直到当年9月份才有所好转。各项资金陆续拨付到位,特别是后盾单位,在局领导的信任和支持下,第一次破例给扶贫点拨付了近100万的扶贫专项资金,用于发展生产和扶持产业,彻底解决了贫困户经济来源困难的问题。

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我们根据各项资金的到位情况,按照《帮扶工作规划》的进度要求,在全村陆续启动了二级农网改造、通组公路硬化、创国卫清洁工程、农田灌溉水沟、垃圾焚烧炉、垃圾转运站、公交招呼站、危房改造工程和为民服务中心等项目的建设。并鼓励和组织贫困户发展生产,春开荒山、夏养田鱼、秋收稻谷、冬种油菜。积极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年轻农户参加专业技术培训,培育、扶持致富带头人和种养大户,推广新技术,引进新品种,大力发展特色产业等等。塘冲全村一片忙碌,各类项目遍地开花,处处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驻村帮扶生活是忙碌而充实的,工作最紧张时,工作队甚至连续几个月都不能回省城与家人团聚,郭跃生队长在八十多岁的母亲病危期间,也没能抽出时间回去照顾。看到村民脸上泛起的笑容和充满希望的眼神,我们所有的付出都变得有价值了。

随着项目的顺利推进,工作队也真正地与村民们融为了一体,除了同吃同住,我们也同劳动。第一次下田插秧,第一次上山砍柴,第一次下河摸鱼……生活虽然艰苦,但我们乐在其中。

驻村一年多来,时间虽短,却让我受益匪浅。从繁华喧闹的大城市,到贫穷落后的小山村,从一开始的不适应,到后来逐渐学会欣赏这种安静。看着那个昔日基础设施落后、环境纷乱芜杂的贫困村正在悄悄发生蜕变,我们的心里甜滋滋的。一年多的驻村生活,除了给我带来了黝黑的肤色,更多的是抖擞的精神以及乐观的心态。在这里,我学会了坚守本心,在这里,我懂得了生活艰难、感情珍贵,在这里,我习惯了伴着蛙声入睡、伴着鸟鸣起床,在这里,我结识了永远忘不了的乡亲,拥有了永远割舍不掉的情怀。

猜你喜欢

工作队驻村贫困户
做好驻村第一书记的“六字经”
驻村博士
致富闯路人带领贫困户“熬”出幸福
『贫困户』过年
贫困户 脱贫靠产业
轻盐集团:打造一支永不走的工作队
人大驻村扶贫工作队的一天
驻村工作队要参与村庄治理
桥陈村来了一支扶贫工作队
重要的是给贫困户一份自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