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条件下民办高校统战工作的特点及策略
2016-06-30张丽华
【摘 要】 文章分析了网络条件下民办高校统战工作的特点,提出了加强网络条件下民办高校统战工作的策略。要整合多种媒体资源,打造全方位的民办高校统战信息交流平台;完善统战网上舆情监管平台,抢占舆论制高点;创新统战工作方式,加强统战对象的思想教育。
【关键词】 网络环境;民办高校;统战工作;特点;策略
民办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吸引了大批社会精英的加盟。这部分人当中非党员占比很大,是我党统战工作的主要对象。民办高校也成为统战对象较为集中的场所,是当前统战工作的重要领域。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给民办高校的统战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因此,民办高校统战工作应紧跟时代潮流,全面准确把握网络条件下民办高校统战工作的特点,探讨做好新时期民办高校统战工作的策略,促进民办高校更加稳定、健康、和谐发展。
一、网络条件下民办高校统战工作的特点
伴随着互联网技术日新月异发展起来的民办高校的统战工作,也呈现出一些新特点,主要表现如下:
1、方式多样,任务艰巨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各种新媒体已经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对社会、经济、文化乃至政治都带来了深刻影响。民办高校统战工作不可避免地要直面这种现实,要充分利用网络技术,构建网络统战平台,利用网络手段将党的统战政策、统战思想传播出去。民办高校统战对象大都拥有高学历且思想激进、前卫,他们的思想更趋复杂,也更容易接受新事物、新媒体。利用新的传播手段进行统战工作在民办院校的效果肯定要比传统手段好。然而在现在网络技术下,信息传播的方式多种多样,网站、贴吧、微博、博客、微信、邮箱、论坛、QQ群等等。由于现代社会媒体数量众多、社会成员不断分化,再加上用户需求的多样化、个性化等因素,单个媒体的影响面、覆盖面都是有限的,而每一种传播媒体都有它特定的受众群,也就是所谓的受众“碎片化”现象。[1]同时与受众“碎片化”现象相伴随的是舆论的“去中心化”现象。新媒体时代,每个个体都可以直接发声,不同的人、不同的群体有不同的信仰、态度和价值观,不可能完全达成一致,现实生活中往往表现为“众声喧哗”。在这样的背景下加强民办高校统战工作,必须要做的一项工作就是要整合多种媒体资源,打造民办高校统战信息交流平台,让网络成为传播主流信息、宣传党的统战政策、调查民意的有力工具和坚强阵地,这项工作不仅需要理论而且需要技术,复杂而繁重。
2、资源丰富,整合困难
建立在数字和网络技术基础上的新媒体,在信息传播方面具有信息共享、信息海量和自由交流的特点,使得网络时代的民办高校统战工作完全突破了传统媒体时代的时空限制,影响大增。网络的开放性在给民办高校的统战工作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首先就是网上海量的信息中“鱼龙混杂”、真假难辨,一些不良信息也充斥其间。而民办高校的统战对象的思想又非常复杂,呈多元多样多变的趋势,本来就不易于统一,网上这种鱼龙混杂的信息又极大地增加了民办高校统战工作的难度。如果不能第一时间公布真实权威的信息,发挥正确的舆论导向作用,那么我们的统战工作就会陷于被动。其次就是西方敌对势力利用民族、宗教、人权、民主、政党制度及港澳台和西藏、新疆等问题,对我国进行“西化”、“分化”的活动日益加剧,企图在中国发动所谓的“网络革命”。如何在海量信息中去伪存真,整合资源,为我所用,从而提高民办高校统一战线反渗透、反分裂、反颠覆的能力,是当前民办高校的统战工作必须解决的重要课题。
3、对象复杂,难度加大
网络背景下民办高校的统战工作对象、工作范围和工作内涵都发生了变化。伴随着越来越多的社会资本的注入,党外知识分子和社会人士也更多地加入到民办高校的教学和管理当中,民办高校统战对象更加多元化。高教龄、高职称的教科研人才和年轻、低职称的青年教师在民办高校中呈现两头大的现象。高教龄、高职称的教科研人才大都有一定的成就,在社会上有着一定的影响力;年轻、低职称的青年教师大都学历较高,还有些有海外留学经历,有着良好的知识结构,他们思维活跃、眼界开阔,参与政治监督、社会改革、经济管理等多方面工作的积极性很高,能力也强。他们是民办高校教育改革和科技创新的主力,为民办高校的发展增加了强劲的力量,也是西方敌对势力重点关注对象。工作在民办高校的知识分子思想活跃、意识超前,容易接受新思想、新事物,也更容易受到复杂多变的国际因素影响和国内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的影响,同时受自身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的影响,思想也呈多元化发展的趋势。尤其在民办高校发展初期,由于各种条件和环境的制约,以及对学院管理模式和运行方式的不理解、不适应,都会使他们的思想产生较大波动,这也曾加了与他们沟通、协调、化解矛盾的工作难度。所有这些都使得新时期民办高校统战工作面临的任务更加艰巨。
二、网络条件下加强民办高校统战工作的策略
1、整合多种媒体资源,打造全方位的民办高校统战信息交流平台
在当前新形势下,网络使统战工作的管理方式发生巨大变化,由传统的金字塔式过渡到现在的扁平化管理;信息传递一改过去的单一渠道,转变为全方位、多层次、多途径的传输,管理的上层和下层在信息获取的时间、范围和数量上的区别不断缩小。统战信息交流平台已经是民办高校宣传统战政策方针、加强统战联盟交流、介绍统战各领域工作的窗口,也是民办高校统战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创新民办高校网络统战工作模式,就要充分利用多种新媒体形式,搭建全方位的网上统战平台。首先,依托网站、网页的便利,搭建民办高校网上统战平台,开辟“网上课堂”、“网上参政议政”、“网上统战理论研究”等窗口,一方面传播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组织民办高校统战对象在网上进行政治理论和传统文化学习,提高统战对象的政治觉悟和思想道德素质,引导和促进他们更好地进言献策,参政议政,为民办高校及地区经济发展贡献力量。另一方面充分利用民办高校知识分子队伍中从事理论研究的专家、学者及责任心强、政治素质好、经验丰富的统战干部,进行统战理论的研究。深入调查,掌握新情况,应对新问题,解决新矛盾,并把最新研究成果及时运用到民办高校的统战工作实践中去,切实推进民办高校统战工作。其次,利用手机短信、QQ群、微信群等实时沟通软件,搭建“掌上”统战平台。利用手机短信、QQ群、微信群等实时沟通软件的方便、快捷且不受时空限制的优势,有效解决民办高校统战对象人数多、来源多元化,交流国际化等问题,方便统战部门与统战对象之间的信息传递、情感沟通、资源共享,从而拉近彼此情感,也便于统战工作的展开。此外还可以开设突出红色主题的微博、博客等交流平台,发挥统战干部的个人人格魅力,去影响和感染统战对象。总之,打造全方位的民办高校统战信息交流平台,可以大大拓宽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加快获取信息的速度,缩短与世界的距离。
2、完善统战网上舆情监管平台,抢占舆论制高点
民办高校的统战对象思想前卫且复杂多变,而网上的信息又鱼龙混杂。在网络背景下开展民办高校统战工作,就必须完善网上舆情的监督管理,抢占舆论制高点,强化主流言论,孤立非主流言论,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充分发挥网络论坛、微信、微博等多种媒体的优势,及时全面地搜集、反馈社情民意,加强网络舆情监测,摸准民办高校统战对象的思想脉搏和民意趋向,及时准确地采取措施正确干预和引导。同时针对统战对象共同关心的热点、焦点问题,积极关注,及时了解,获取有价值的信息,提前预判出统一战线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采取积极干预措施,从而提高民办高校统战系统应对突发事件的预警能力。针对网络上存在的由一些别有用心的反华势力发表的具有蛊惑性的反华言论以及针对我国社会制度和大政方针存在的不足而提出的一些挑衅性言论,要认真严格对待,及时用事实真相、科学理论及正面材料对统战对象进行引导,加强正面宣传的广度和深度。在“众声喧哗”的新媒体时代,还要善于观察和利用民办高校中那些拥有自己的网站、博客与微博,经常利用网络发表各种观点和意见,拥有成千上万“粉丝”,在虚拟世界里能呼风唤雨的“网络意见领袖”,把他们也纳入统战的范畴,加强沟通交流,通过他们去争取那些民主党派和人民团体领袖影响不到的那部分人,真正实现统战工作“争取人心、凝聚力量”的最终目标。[2]
3、创新统战工作方式,加强统战对象思想教育
针对民办高校统战对象思想前卫、复杂、难于统一等特点,要积极引导,创新形式,不断完善网站功能、丰富网站内容,积极探索民办高校网络统战工作的新途径,加强对统战对象的思想教育工作。首先要加强民办高校统战工作队伍建设,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支既具备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懂得思想政治工作又有较高网络技术水平双优的统战工作队伍。因为在新形势下民办高校的统战工作,是融思想政治工作和网络技术于一身的新型管理工作。[3]要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全面提升统战工作的信息化水平,加强正面宣传,全面调动统战成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广大统战成员建功立业的雄心和壮志。同时加强统战网站内容的建设,提高受众的关注度。以丰富、充实、贴近各类统战成员的工作与生活的网页内容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爱好、不同兴趣的统战对象的需要。并开展网上民意调查,广开言路,择善而从。使网络成为传播主流意识形态的大讲堂和统战成员施展才华的舞台,促进积极、健康、有益的民办高校统战网络文化的形成与传播,为构建和谐校园营造温馨、和谐的氛围。
【注 释】
[1] 张扬.“碎片化”背景下的新媒体传播[J].理论与实践,2012(3)19-20.
[2] 王竹立.论新媒体对高校统一战线工作的内涵与形式的影响.王竹立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ff4c090
10140kv.html.
[3] 王迅,邵一江.充分运用网络平台创新高校统战工作[J].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9(1)43.
【作者简介】
张丽华(1971-)女,江苏徐州人,硕士,大连艺术学院副教授,教学与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与党史党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