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中国农村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载体探究

2016-06-30黎欢

新西部下半月 2016年5期
关键词:大众化新农村马克思主义

黎欢

【摘 要】 文章叙述了在我国农村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要性;分析了马克思主义在农村传播过程中所遇到的困境。探索马克思主义在农村实现大众化的传播载体:第一,运用由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介和微信、QQ、手机等新兴媒介组成的大众媒介:明确定位大众媒介的内容;大幅度提高大众媒介的有效利用率。第二,充分借助文化资源和农村习俗等传播载体和充分利用农民喜闻乐见的语言形式传播马克思主义。

【关键词】 新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载体

在十八大报告中,胡锦涛同志提出:“推进马克思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坚持不懈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指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深入浅出的表达,使其被广大人民群众所认知和掌握。由于我国农村人口众多,这使得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际上是马克思主义在农村的大众化。因此,积极探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农村的传播载体,提高对大众媒介和文化媒体的有效利用率,对于推进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推进马克思主义在农村实现大众化的必要性

1、推进马克思主义在农村实现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题中之意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不仅是一部不断地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历史,而且是一部不断地维护人民利益并为之奋斗的历史。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在解决人民大众切身问题中,使马克思主义基本的理论通俗化和具体化,以便被群众更好地接受和自觉地运用到实践中。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众化,就必须积极推进其在农村的大众化。在2010年的第六次人口普查中,我国农村居民是6.74亿,占总人口的50.34%。农村人口之众多的客观实际情况,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在农村实现大众化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键和核心。“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程度决定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广度和深度,是衡量和检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现程度的重要指标和标准”。[1]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不能实现在农村的大众化,就不能实现在整个中国的大众化。因而,只有实现马克思主义在农村的大众化,才能使群众熟练地运用科学理论指导实践,才能不断地推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大众化的进程。

2、推进马克思主义在农村实现大众化是建设新农村的迫切要求

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亦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行动指南。近年来,我国农村正在经历着由传统型的社会转变为现代型的社会。在这一社会转型中,不单是农村经济结构发生深刻变化,也必会带来农村居民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等方面的重大变革。在当前社会和农村中,个人极端主义、虚无主义和奢靡主义等社会思潮侵蚀人们的思想,严重影响了乡风文明的建设。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中坚力量,故而加强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理论在农民中的宣传与普及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仅有利于提升农民的道德素质和理论素质,深化农民对党的方针、政策的理解和掌握,而且有利于将农民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完善的理论进一步转化为指导新农村建设的行动指南。

二、马克思主义在农村传播过程中所遇到的困境

“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2]马克思主义在农村中实现大众化,不单要依赖于理论自身满足人们需要的程度,而且要依赖于理论传播的形式,即“马克思主义必须和我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并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实现”。[3]只有用中国人民喜闻乐见的表达方式,才能更好地被农民所接受。但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马克思主义在农村传播过程中遇到了严峻的挑战,使其在前进的道路上困境重重。

1、传播方式的制约

马克思主义在农村的传播方式严重制约了其传播与发展,主要原因在于:一方面由于在农村传播马克思主义缺乏科学的指导。大多数地方仍采用行政命令的方式直接给农民进行填充式地灌输知识,这造成农民只知单纯地吸收理论知识,而并未自觉地应用于实践,从而使马克思主义概念化和公式化;另一方面由于在农村传播马克思主义缺乏现代的工具。大多数农村,尤其是偏远地区,因受经济条件的制约而无法利用现代网络信息和多媒体技术生动形象地传播马克思主义,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大众化的普及面和覆盖面。

2、传播内容的束缚

列宁曾说过:最高标准的马克思主义就等同于最低标准的通俗化和大众化。这也就是说,要使马克思主义在农村中实现大众化,那么首先要使其通俗化。但在实际传播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遇到了巨大的阻力,一方面由于理论化、系统化的马克思主义对于绝大多数文化程度不高的农民来说,无疑是难以理解的,而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更是让农民“摸不到头脑”;另一方面由于理论研究部门、理论培训部门、理论宣传部门工作分离和内容脱节,使得理论在很大程度上不能满足农民在生活实践和生产实践中的需要。与此相矛盾的是农民在实践中总结的经验不能上升为理论,而理论研究者又是单纯地为研究而研究,使研究的理论不能很好地指导农民实践,这也是制约马克思主义在农村实现大众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3、传播主体自身的制约

马克思主义在农村的传播过程中,传播者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关系到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成效。之所以说传播者自身也制约着马克思主义在农村的传播,究其原因在于:一方面由于马克思主义博大精深,传播者因所处的时代不同,对同一著作或文章的理解有偏差;另一方面因传播者需要掌握一定的传播策略。综合上述两方面的原因,导致传播者在农村宣传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未能根据农民最关心的问题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观点进行深入浅出地剖析,也未能很好地调动农民的主动性与参与性,因而使得马克思主义在农村的传播结果不理想。

4、传播客体的约束

马克思主义在农村传播客体是广大农民,受历史因素和经济、政治、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制约,一方面传播客体文化素质不高,在马克思主义向农村的传播过程中,理解和吸收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有相当大的困难和问题,由此很难达到通过在农村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来解决中国农村当前问题的目的。另一方面,文化素养决定政治、思想等其它素养,在文化水平不高条件下,决定了传播客体政治思想素质低下,广大农民很难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产生兴趣,其学习、接受、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积极性不高,在其不感兴趣和没有学习和吸收马克思主义理论积极性的前提下来推动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其难度是不言而喻的。

5、多元文化的冲击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的加速发展,在促进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同时,也给推进马克思主义在农村的传播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在西方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潜移默化地影响下,青少年和基层群众受影响程度最大。除此之外,由于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矛盾凸显期,在这一时期农民的思想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脱离传统的文化观念的同时,农民又难以融入现代社会的文化理念。这种双重“边缘化”的现象使农民的善良和淳朴日益转变为功利主义和享乐主义,使农民开始用非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理解和阐述社会现象,并逐渐地弱化了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马克思主义在农村的传播。

三、马克思主义在农村实现大众化的传播载体研究

1、大众媒介

大众媒介主要是由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介和微信、QQ、手机等新兴媒介组成的。它不单是大众了解最新资讯的重要渠道,也是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重要载体。

自从大众媒介进入农村,农民接受信息的渠道便发生了重大变化。与文件、会议等传播形式相比较,大众媒介的传播手段和形式更是农民喜闻乐见的有效载体。因而,大众媒介在农村信息传播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一,明确定位大众媒介的内容。一方面媒体人要走进农村,体察民情,建立媒体人和农民直接互动的模式。这样不仅了解农民最关心的问题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并将传播内容融入农民的情感色彩,而且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把农民的实践经验和反馈信息在提炼和总结的基础上,融入当代马克思主义,为其增加新的内容和新的形式。只有反映农民所需和所急的媒体内容,才能很好地抓住农民的眼球;只有将农民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才能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另一方面要使用农民话语。农民因文化程度不高,对于电视、报纸等大众媒介上大谈理论的内容并不感兴趣。结合这种情况媒体栏目不仅要结合教育性和趣味性,而且还要使用农民的话语来展现传播内容。只有这样,农民才能在寓教于乐中学习科学理论,并潜移默化地吸收马列主义的精髓。

第二,大幅度提高大众媒介的有效利用率。农民拥有和使用大众媒介的现实情况,直接影响着马克思主义在农村传播的效果。尽管大众媒介已在农村中普及,但覆盖范围和涵盖种类仍比较少。这需要国家、省市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不仅要实现“村村通公路”,还要加强和优化传播载体设施的建设。与此同时,根据农民“白天种地、晚上休息”的时间特点,大众媒介选择与农民生活、耕作等息息相关的新闻进行集中报道,把农民的新闻关注点和精力集中点统一到马克思主义上,确保农民可以经常地接触到大众媒介所传播的信息。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农民对大众媒介的有效利用率,进而达到通过大众媒介向农民宣传和普及马克思主义的目标。

2、文化媒介

文化媒介是指充分借助文化资源和农村习俗等传播载体和充分利用农民喜闻乐见的语言形式传播马克思主义。若想通过文化媒介达到马克思主义在农村实现大众化的目的,则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要活化优良传统。何谓活化优良传统?它是指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时,同时代特色和时代文明相结合,同马列主义等科学理论相结合,继而赋予优良传统以鲜明的时代特色和实践特色。首先,将农村互帮互助的风气和党的集体主义想相统一。农村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已积淀了互帮互助的良好风气,这就为集体主义在农村的传播奠定了文化基调。引导农村互帮互助的淳朴民风和集体主义的精华紧密结合,使农民对小家、对村集体的热爱和对国家这一大家庭的热爱相统一。其次,将农村吃苦耐劳的品格和党、国家的政策相统一。农民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形成了勤劳勇敢、吃苦耐劳的优秀品格,这正是贯彻和执行党、国家政策与路线所需要的。倘若农民非常认可路线、政策,则会形成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进而被检验和发展。最后,将农民信仰和马克思主义信仰相统一。在很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农民依靠自身信仰来约束着自己。即便是现在的法治社会,民间信仰依旧在农村占据着重要地位。短时间内消灭这些文化范畴的民间信仰,不但达不到很好的效果,还会适得其反。因而,积极引导农民的民间信仰同社会主义相适应,并将马克思主义信仰渗透在农民信仰中,久而久之,则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第二,要培育农村新文化。在改变传统灌输模式的前提下,充分开展农民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不失为一个良好的选择。倘若农民喜欢戏曲,则可以将马列主义融入戏曲之中。这种贴近农民生活的传播载体和传播方式,不但不会引起农民反感,反而会激发农民的兴趣,也会很好地宣传马克思主义。还可以通过一些倡导先进文化题材的影视作品和演出作品的形式,向农民介绍当前先进文化的精华;充分发挥县乡文化局等阵地的重要作用,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除此之外,要摒弃农村文化中的糟粕。在农村发展中,不仅存在着严重的宗族思想,阻碍着民主法治在农村的发展,影响着基层群众自治的贯彻;还存在着封建迷信思想。封建迷信思想之所以依然存在,是因为农民没有科学和理性的态度对待周围所发生的一切,因而只能用迷信来回答和看待“疑惑”。这些均是马克思主义在农村实现大众化的一大障碍,因而摒弃农村文化当中这些糟粕,对于马克思主义在农村实现大众化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及其在江苏实践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52.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1.

[3] 毛泽东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34.

【作者简介】

黎 欢(1990-)女,汉族,河北石家庄人,西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方面的研究.

猜你喜欢

大众化新农村马克思主义
新媒体技术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影响研究
新时期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进路径研究
Chinese Attitudes towards the 1995—1996 Taiwan Strait Crisis
大众化时代的内在困境
创新民间美术传承模式 生态式发展新农村文化建设
用大众化方式推进理论大众化
论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