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对外援助理念和战略探析
2016-06-30王琴
王琴
【摘 要】 文章概述了邓小平的对外援助理念的形成。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我国对外政策做出相应的调整,从建国初保障国家安全,外交为政权服务的理念转化为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对外援助新理念。该思想改变了过去只出不进的单一援助模式。依据实事求是,量力而行的原则,合理的安排外援支出;此外,在援外工作中更加注重智力,培养受援国的本土人才,促进受援国的自主和可持续发展。邓小平对外援助思想展现了中国和平、发展、合作和包容的国际形象,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 邓小平;中国;对外援助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对外援助事业处于探索和发展阶段,努力克服自身困难的同时,积极支持和援助发展中国家。但是,由于对当时的国情认识不足,加之缺乏援外经验,不合理的对外援助超出当时国民经济承受范围,严重影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事实表明,过度的对外援助是不可持续的,中国对外援助改革迫在眉睫。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中国对援外事业进行合理调整,意识形态在对外援助中的作用逐渐减弱,把援外的经济功能和效益摆在了突出的地位,合理控制规模,援助方式更灵活多样,对外援助事业开始向着“多元、共赢”的目标前进,实现了受援国的自主,可持续发展,推动了中国综合国力的快速提升,人民生活水平逐渐迈向小康,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强。
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与邓小平的对外援助理念的形成
20世纪70年代,国内外形势发生变化,社会和谐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为各国的发展创造了和平稳定的环境,各国开始致力于本国经济恢复和发展,开始调整援外政策,积极争取和吸纳外援,旨在发展本国经济;经济全球化推动了世界的开放性,增强了各国之间的共有性,世界各国互通有无,经济交往密切,实施对外援助是实现全球经济共同发展的需要;1971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国际地位上升,逐渐恢复和建立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外交关系,对外经济交往的范围不断拓宽,邓小平也曾反复强调,增进国际交往与合作,拓宽发展空间,做世界公民。在国内,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的工作重心转移到国民经济建设中,对外援助开始服务于经济建设,积极争取和吸纳外援,充分利用外国资源,搞好国家经济建设。随着国内外形式的变化,我国对外政策做出相应的调整,对外援助事业也不例外,中国政府对对外援助政策、方针和管理制度做出合理调整,塑造了中国特色的对外援助思想理论。对外援助服务于我国经济发展,综合国力快速增长,国际地位上升。
二、邓小平对外援助思想指导下的新型外援模式
首先,互惠互利,共同发展成为对外援助新理念。建国初期,新中国外交的头等大事是巩固国家政权,保障国家安全,外交为政权服务,对外援助中坚持独立自主和自力更生的理念。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为顺应国内外形式的变化,对外援助战略进行调整,1979 年 7 月,邓小平在一次会议上指出“应当肯定过去援助第三世界是正确的,我们国家经济困难,但是我们还得拿出必要数量的援外资金,从战略上讲,我们真正发展起来了,要用相当数量来援助。中国发展以后不要忘记这一点。在援助问题上,方针要坚持,基本上援助的原则还是那八项,具体办法要修改,真正使受援国得到益处。”[1]对外援助出现新特点,援外旨在服务经济,互惠互利,实现共同发展。在对外援助方面,中国继续坚持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援助。1983年初,中国总理在访问非洲11国时,于坦桑尼亚首都达累斯萨拉姆宣布了中国同非洲开展经济技术合作的四项原则,即“平等互利、讲求实效、形式多样、共同发展。”[2]则更强调“讲求实效,互惠互利”,该思想改变了过去只出不进的单一援助模式,援助方式更为灵活,结构、规模得到适当的控制和压缩,将对外援助与经济合作相结合,符合经济发展规律,成为中国同第三世界国家经济技术合作的指导方针,开辟了中国同第三世界国家经济合作关系的新天地。
其次,依据实事求是,量力而行的原则,合理安排外援支出。控制援外规模,缩小援助范围。1983年9月,国务院领导在接见第六次全国援外工作会议全体代表时强调:“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虽然很穷,但我们是大国,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向第三世界提供援助,这是我们国家的性质决定的,全党要统一认识,我们对外援助要量力而行,又必须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的精神,各部门一定要承担中央确定的援外任务,这是个政治任务。”[3]建国初期的援外工作中,由于对我国基本国情认识不足,缺乏援外经验,忽视了援外的实际效果和利益。例如,60年代国内经济一穷二白,却对当时人口仅有200万的阿尔巴尼亚国家援助金额高达100亿人民币,平均每人达到4000元,援助金额远远超过了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严重脱离国内经济实力,影响了国家建设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邓小平在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上提出了“要缓口气”的意见,及时纠正了中国对外援助工作中力不从心的问题。邓小平指出,对外援助要量体裁衣,不能一刀切,“给什么,给多少”要认真搞好对受援国的调查研究,实事求是的做出适合受援国的具体需求,真正使受援国得到益处;此外,邓小平强调讲求效率,提倡 “少花钱,多办事”的原则,我国援外开支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减少数量,提高援外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保证受援国能够从我国援外中获得现实效果和利益。[4]
最后,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中国援外工作中,不仅授人以“鱼”,而且更加重视授人以“渔”。中国政府越来越重视受援国的能力建设,通过对外援助带动受援国的自主发展能力。为受援国提供技术,资金,设备等硬力量的同时,更加注重人文观念,管理经验等软力量,努力加强各类人才培训,转移合适技术,为受援国培养本土人才和技术力量,提高受援国自主发展能力。比如,在早期的中国海外承包合同中,中国自带承包商和劳工,但是,援外政策调整后,海外承包合同,更多的雇佣当地的承包商和劳工,通过这种“干中学”的方式,向发展中国家转移适宜的建筑及其工程技术,促进了发展中国家的自主发展能力。自20世纪50年代起,我国就开始向发展中国家提供留学政府奖学金,为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培训人员,其内容涵盖农业,经济,教育,医疗,管理,卫生,司法,环保等20多个领域人员的150多个专业。1981年,中国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合作,在华实施发展中国家间技术合作(TCDC)项目,20多年共为其它发展中国家培训技术人员6000多名;[5]这种手把手“授之以渔”的方式,不仅提高了对外援助的经济效率,而且推动受援国经济的自主、可持续发展,这对促进受援国的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有着重要意义。
三、邓小平对外援助战略实效
在邓小平同志指导下的具有中国特色对外援助新模式下,我国对外援助成绩斐然。对受援国而言,促进了本国经济发展,拥有独立的经济主权,有力推动了受援国的政治独立,使受援国走上独立自主的健康经济发展之路;对我国而言,与受援国政府或企业开展合资,合作经营业务,对援外项目采用技术合作,管理合作,合资经营等多种形式,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援外项目的主要材料,成套设施,零部件设备和原材料的出口,扩大了对外贸易;同时援外带动了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业务的发展,推动了企业“走出去”的战略实施;我国对外援助以不带任何政治条件为原则,深受受援国的欢迎,称赞中国的援助是最重要的援助,中国在受援国中享有良好的声誉。例如,赞比亚总统姆瓦瓦萨曾说过,中国为促进赞比亚的经济发展和改善人民生活条件做出了巨大贡献,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表示,中国一直努力与所有非洲国家建立友好合作关系,这鼓舞着很多国家。中国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增强国际经济话语权,彰显中国的大国地位。
四、结语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邓小平对外援助新模式的指导下,互惠互利,实现双方的共同发展;从中国的国情和受援国的社会需求为出发点,量体裁衣,为受援国提供多种形式的援助,支持其经济建设;更加注重受援国的能力建设和人才培养,向受援国传授技术和管理经验等软力量,推动受援国的自主,可持续发展;邓小平对外援助新理念,突出率先发展生产力,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实现社会的平等与和谐,谱写了人类共同发展的历史篇章。
【参考文献】
[1] 周弘.中国对外援助与改革开放30年[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8(11).
[2] 尹集庆.中国对外经济贸易改革20年[M].中州古籍出版社,1999.271.
[3] 杨鸿玺,陈开明.中国对外援助:成就和良性发展[J].国际民生,2010(01).
[4][5] 黄梅波,任培强.中国对外援助:政策演变及未来趋势[J].国际经济合作,2012(03).
【作者简介】
王 琴(1987.8-)女,甘肃定西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发展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