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P-gp NPY GAL在脑血管病性癫痫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2016-06-28张细六
张 媚 张细六
武汉市第五医院 武汉 430050
血清P-gp NPY GAL在脑血管病性癫痫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张媚张细六
武汉市第五医院武汉430050
【摘要】目的探讨血清P糖蛋白(P-gp)、神经肽(NPY)、甘丙肽(GAL)在脑血管病性癫痫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84例脑血管病性癫痫患者为研究对象,另选取80例正常体检者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侧2组血清NPY、GAL水平,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2组外周血P-gp,应用受试者特异性曲线(ROC)分析P-gp、NPY、GAL在脑血管病性癫痫中的应用价值。结果脑血管病性癫痫患者血清P-gp、NPY、GAL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间歇性癫痫组相比,持续性癫痫组血清P-gp、NPY、GAL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单一指标相比,P-gp、NPY、GAL联合检测可提高脑血管病性癫痫患者诊断的灵敏性及特异性(P<0.05)。结论血清P-gp、NPY、GAL与癫痫发病有密切关系,可作为脑血管病性癫痫病情预后及转归的评价指标。三者联合检测可提高脑血管病性癫痫临床诊断的灵敏性及特异性。
【关键词】血清;P糖蛋白;神经肽;甘丙肽;脑血管病性癫痫
癫痫是脑血管疾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我国目前发病率为5%~15%,脑血管病性癫痫发作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1]。目前研究认为脑血管病性癫痫发作为患者预后及生存质量的独立危险因素[2]。因此,尽早诊断脑血管病性癫痫的发生,对改善脑血管疾病预后及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积极的意义。近年神经生物学研究指出[3],某些神经内分泌物,如清P糖蛋白(P-gp)、神经肽(NPY)、甘丙肽(GAL)改变可能与癫痫的发病机制及预后有密切的关系。为此,本研究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P-gp、NPY、GAL水平,探讨其对脑血管病性癫痫患者病情预后及转归的预测价值,现报告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取2014-01—2015-01我院收治的84例脑血管病性癫痫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均经头颅CT或MRI确诊为脑血管疾病;(2)均符合全国第4次脑血管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3)癫痫诊断参照国际抗癫痫联盟1981年资制定的标准;(4)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炎症性疾病或传染性疾病;(2)肝肾功能不全;(3)急性严重性神经疾病;(4)下丘脑垂体异常疾病;(5)近2周内接受过手术或外伤的患者;(6)近6个月应用过免疫抑制剂及激素治疗的患者。男 48例,女36例;年龄48~78(52.3±3.86)岁;间歇性癫痫58例,持续性癫痫26例。另选取80例正常体检者为对照组,经头颅CT或MRI排除脑血管疾病,其余排除标准与脑血管病性癫痫组一致,男44例,女36例;年龄48~75(51.8±3.92)岁。2组性别、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1)血清NPY、GAL:2组分别于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2 mL,离心留取上清液。采用ELISA法测定2组血清NPY、GAL水平,NPY试剂盒由上海纪宁生物科研有限公司提供,GAL试剂盒由上海沪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操作过程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操作。(2)P-gp测定:应用德国BECTON DICKIKSON公司提供的FACSCalibur流失细胞仪测定2组外周血细胞膜上P-gp水平,并计算P-gp阳性细胞数。
2结果
2.12组血清P-gp、NPY、GAL水平对比脑血管病性癫痫患者血清P-gp、NPY、GAL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血清P-gp、NPY、GAL水平对比
2.2不同脑血管病性癫痫患者血清P-gp、NPY、GAL水平对比与间歇性癫痫组相比,持续性癫痫组血清P-gp、NPY、GAL水平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不同脑血管病性癫痫患者血清P-gp、NPY、GAL
2.3血清P-gp、NPY、GAL在脑血管病性癫痫患者中的价值与单一指标相比,P-gp、NPY、GAL联合检测可提高脑血管病性癫痫患者诊断灵敏性及特异性(P<0.05)。见表3。
表3 血清P-gp、NPY、GAL在脑血管病性癫痫患者中的
注:与P-gp相比,aP<0.05;与NPY相比,bP<0.05;与GAL相比,cP<0.05
3讨论
P-gp属于MDR基因表型,是由1 280个氨基酸多肽构成的跨膜蛋白。正常生理状态下,P-gp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呈高表达,广泛存在于脑实质星形细胞、脑部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及大脑毛细血管质膜中[4]。正常状态下,P-gp可阻止外源性毒素入侵,及时清除内源性有毒物质,并可维持体内环境稳定[5]。而在病理状态下,内环境改变会导致血脑屏障损伤,使得位于毛细血管内皮的P糖蛋白从脑细胞中释出,导致血液中P-gp水平升高[6]。Alisha等[7]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颞叶癫痫大鼠脑组织中P-gp表达情况,结果显示,与正常大鼠相比,颞叶癫痫大鼠脑组织中P-gp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本研究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脑血管病性癫痫患者外周血P-gp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黄月艳等[8]研究一致。提示P-gp可作为预测脑血管病性癫痫发病的预测指标,对评估脑血管病性癫痫患者预后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董长征等[9]研究指出,短暂的一次性癫痫发作后血清P-gp水平会出现一过性性升高,但持续性的癫痫发作会导致血清P-gp水平持续升高。本研究结果也表明,持续性癫痫患者血清P-gp水平显著高于间歇性癫痫患者。Kia等[10]认为,P-gp高表达与癫痫发作及药物作用有密切的关系,P-gp表达水平升高可能是由于多环节、多机制、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其在癫痫中的作用机制还需进一步研究。在应用抗癫痫药物治疗的同时应注重应用P-gp抑制剂以防止癫痫耐药性的发生。
NPY广泛分布在神经系统中,主要起到神经调质及神经递质作用。研究指出[11],NPY可能与癫痫过程中海马神经元异常活动有关,在癫痫发作时容易损伤神经元。本研究结果显示,脑血管病性癫痫组患者血清NPY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且持续癫痫组患者NPY水平高于间歇性癫痫组,提示脑血管病性癫痫发作后NPY合成及释放会增加血浆中NPY水平。研究指出,癫痫发作后血清中NPY水平升高会导致癫痫发作易感性升高,而癫痫发作频率的升高会促使脑组织持续分泌NPY,进而导致癫痫发作向持续状态发展。
GAL是一种广泛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各个脑区中的神经肽,其积极参与大脑各种生理活动,包括记忆、学习、情绪、摄食等。近年越来越多报告显示,GAL与癫痫发病有密切的关系。鲍民等[12]显示向癫痫大鼠脑部注入GAL后能有效降低癫痫持续时间,从而提示GAL具有抵抗癫痫发作的作用。本研究结果显示,脑血管病性癫痫患者血浆中GAL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且持续癫痫组患者GAL水平显著高于间歇性癫痫组,提示癫痫患者中GAL水平持续升高可能具有进一步阻断癫痫发生的作用,但可能长时间的癫痫发作会影响GAL对神经组织的支配作用,导致癫痫向持续状态转化。本研究显示,P-gp、NPY、GAL联合检测可提高脑血管病性癫痫患者诊断灵敏性及特异性(P<0.05),提示临床工作者通过联合诊断的方式可提高脑血管病性癫痫的诊断灵敏性及特异性,有利于对脑血管病性癫痫患者预后作出判断。
综上所述,血清P-gp、NPY、GAL与癫痫发病有密切的关系,可作为脑血管病性癫痫患者预后及转归的评价指标,三者联合检测可提高脑血管病性癫痫临床诊断灵敏性及特异性。
4参考文献
[1]刘静,朴月善,卢德宏,等.难治性癫痫患者脑组织中耐药蛋白表达与卡马西平浓度的相关性[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2,45(11):796-800.
[2]顾浩,齐明山,王燕,等.回、汉族癫痫患者血清、脑脊液中P-糖蛋白表达与癫痫耐药的相关性研究[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12,29(2):147-150.
[3]孔敏,蒋莉,洪思琪,等.癫痫儿童外周血p-糖蛋白水平在预测儿童抗癫痫药物疗效中的作用[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3,35(2):153-156.
[4]段宝奇,刘忆,胡静,等.难治性颞叶癫痫海马星形胶质细胞中P-gp、p53表达与凋亡探讨[J].海南医学,2012,23(19):1-3.
[5]Jequier Gygax M,Klein BD,White HS,et al.Efficacy and tolerability of the Galanin Analog NAX 5055 in the multiple-hit rat model of symptomatic infantile spasms[J].Epilepsy Res,2014,108(1):98-108.
[6]Juhasz G,Hullam G,Eszlari N,et al.Brain galanin system genes interact with life stresses in depression-related phenotypes[J].Proc Natl Acad Sci U S A,2014,111(16):1 666-1 673.
[7]Epps SA,Kahn AB,Holmes PV,et al.Antidepressant and anticonvulsant effects of exercise in a rat model of epilepsy and depression comorbidity[J].Epilepsy Behav,2013,29(1):47-52.
[8]黄月艳,潘红飞,李强,等.癫痫持续状态患儿血浆和脑脊液中 NPY、GAL 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J].重庆医学,2014,43(12):1 506-1 508.
[9]董长征,董秀芳,孔艳莉,等.神经肽Y对海马神经元“癫痫样”动作电位的影响[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12,38(8):473-476.
[10]Jackson KJ,Chen X,Miles MF,et al.The neuropeptide galanin and variants in the GalR1 gene are associated with nicotine dependence[J]. Neuropsychopharmacology,2011,36(11):2 339-2 348.
[11]张小芬,俸军林.神经肽Y与癫痫的研究进展[J].海南医学,2012,23(21):122-124.
[12]鲍民.迷走神经刺激治疗癫痫的预后因素以及对癫痫患者血液中神经肽水平影响的研究[D].北京:首都医科大学,2012.
(收稿 2015-06-05)
【中图分类号】R7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5110(2016)11-007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