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病毒性脑膜炎患儿预后的相关因素分析

2016-06-28柴书芹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6年11期
关键词:相关因素

柴书芹

河南封丘县人民医院 封丘 453300

病毒性脑膜炎患儿预后的相关因素分析

柴书芹

河南封丘县人民医院封丘453300

【摘要】目的分析影响病毒性脑膜炎患儿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以我院2012-01—2015-01收治的100例病毒性脑膜炎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患儿治疗后转归情况分为预后不良组(预后不良)与预后良好组(预后良好),比较2组症状、体征、辅助检查结果等资料,将上述资料纳入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总结影响患儿预后危险因素。结果预后良好组发热持续时间>15 d、昏迷、精神萎靡、脑电图中重度异常比例分别为13.33%、0.00%、1.67%、33.33%、13.33%,均显著低于预后不良组的40.00%、12.50%、15.00%、87.50%、50.00%(P<0.05)。2组蛋白含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上述因素行Logistic回归分析,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脑电图中重度异常、昏迷、发热持续时间>15 d及蛋白含量。结论影响病毒性脑膜炎患儿预后相关因素较多,其中脑电图中重度异常、昏迷、发热持续时间>15 d及蛋白含量低为独立危险因素。

【关键词】病毒性脑膜炎;预后;相关因素

病毒性脑膜炎主要表现为腹泻、发热、呕吐等症状,由不同病毒感染引起[1],具有发病急、炎症主要累及脑膜、致残率或病死率较高特点[2]。本研究通过分析100例病毒性脑膜炎患儿的相关资料,总结影响其预后的危险因素,旨在为疾病早期诊治提供依据。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抽取我院2012-01—2015-01收治的病毒性脑膜炎患儿100例,均符合《实用儿科学》[3]中病毒性脑膜炎诊断标准。男53例,女47例;年龄1~13岁,平均(5.3±1.4)岁;均表现出发热症状,伴头痛症状13例,呕吐62例,皮疹38例,精神萎靡55例,嗜睡7例,昏迷5例,抽搐8例。其中上呼吸道感染史40例;明确病因25例(肠道病毒感染16例,腮腺炎病3例,疱疹病毒感染6例)。

1.2方法2组患儿入院后及时接受PCR(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查、血常规检查、脑脊液检查、血病原学检测等相关检查。均接受退热、降颅压、水电解质紊乱纠正、抗病毒药物使用等综合治疗。治疗14 d或出院前行脑脊液等相关检查,评价患儿治疗效果。根据患儿治疗转归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好转出院、无后遗症者60例,纳入预后良好组;死亡或遗留精神异常、运动障碍、癫痫等后遗症者40例,纳入预后不良组。

2结果

2.1单因素分析预后良好组发热持续时间>15 d、精神萎靡、脑电图中重度异常、低钾血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预后不良组,脑脊液检查蛋白含量明显低于预后不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病毒性脑膜炎预后的单因素分析

2.2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对单因素中P<0.05的变量进行赋值:发热持续时间>15 d(是=1分、否=0分)、昏迷(是=1分、否=0分)、嗜睡(是=1分、否=0分)、精神萎靡(异常=1分,正常=0分)、脑电图(中重度异常=1分,正常或轻度异常=0分)、低钠血症(是=1分,否=0分)。Logistic回归分析示,脑电图中重度异常、昏迷、发热持续时间>15 d及蛋白含量低。见表2。

表2 病毒性脑膜炎预后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3讨论

病毒性脑膜炎与病毒脑炎临床症状类似,均由各种病毒感染致颅内炎症,但前者炎症集中于脑膜,而后者炎症累及大脑实质,病情更严重,致残率及病死率相对更高[4]。目前,临床关于病毒性脑炎、结核性脑膜炎预后相关因素研究较多,但关于病毒性脑膜炎患儿预后影响因素研究相对少。本研究通过单因素及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影响病毒性脑膜炎患儿预后危险因素,以为疾病临床诊治,改善预后提供依据。

临床发现,疾病严重程度、患儿自身免疫能力、治疗效果等是影响病毒性脑膜炎预后的相关因素,病情越严重,预后可能越差。患儿自身免疫能力差,不仅增加病毒感染几率,而且影响治疗耐受性,不利于预后。Shearer等[5]研究发现,病毒性脑炎预后与惊厥、意识障碍、发热症状持续时间长密切相关,特别是早期预后。由于病毒性脑膜炎与病毒性脑炎在临床症状、发病原因上有相似之处,为此研究时可借鉴该疾病预后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梁景云等[6]研究发现,病毒性脑膜炎患儿PCT(降钙素原)、MMP(基质金属蛋白酶)、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等水平上升,且其水平越高,病情越严重。本文在循证基础上将患者临床症状、脑脊液检查、脑电图检查等资料纳入单因素及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影响病毒性脑膜炎患儿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1)脑电图异常。病毒性脑膜炎主要由流感病毒、肠道病毒等相关病毒感染引起,感染后机体脑膜及脑实质损伤,进而刺激脑细胞及脑血管内皮细胞产生炎症反应,为此加强患儿脑电图检查在诊断疾病、评估预后中有重要作用,且脑电图异常程度越高,提示疾病越严重,预后可能越差。(2)蛋白含量,脑脊液中蛋白于各脑室、蛛网膜下腔中存在,其在维持颅压稳定中有重要作用,病毒感染时会对中枢神经细胞功能造成不良影响,蛋白性状变化致使颅内压上升[7-8]。本研究结果显示,预后良好组患儿蛋白含量明显低于预后不良组,且两者呈负相关性,表明脑脊液蛋白含量越低,患儿预后越差。(3)发热持续时间>15 d及昏迷。发热不仅增加患儿痛苦,而且易引发感染、营养不良等,增加肺部感染几率,进而进一步影响机体免疫能力,基础代谢率高,加重病情,致使预后不良[10]。若合并低钠血症,影响血浆渗透能力,加重脑水肿症状,致使患儿出现昏迷、意识障碍等,病情恶化而预后差。

综上所述,影响病毒性脑膜炎患儿预后相关因素较多,包括昏迷、嗜睡、精神萎靡等,其中影响疾病独立危险因素为脑电图中重度异常、昏迷、发热持续时间>15 d及蛋白含量高。临床需根据患儿表现、相关检查(CT、MRI、心电图)及时诊断、治疗疾病,同时加强相关危险因素监测及预防处理,以降低疾病并发症发生率,改善其预后。

4参考文献

[1]杨赛,唐静文,陈枚,等.早期鉴别小儿结核性脑膜炎和病毒性脑膜炎的回顾性研究[J].医学临床研究,2013,30(6):1 053-1 056.

[2]黄志庚.病毒性脑膜炎患者脑脊液及血清中炎性因子水平的变化规律研究[J].实用预防医学,2014,21(5):630-631.

[3]诸福棠,吴瑞,胡亚美.实用儿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5:743-744.

[4]李明磊,王华.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预后及其相关因素分析[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1,26(23):1 817-1 820.

[5]Shearer P,Riviello J.Generalized convulsive status epilepticus in adults and children:treatment guidelines and protocols[J].Emerg Med Clin North Am,2011,29(1):51-64.

[6]梁景云,伍松姣,徐文丽,等.病毒性脑膜炎患儿血清及脑脊液 PCT、VEGF、S100B 蛋白、NSE、MMP及 CGRP变化的研究[J].广西医学,2013,35(6):748-750.

[7]谢本维,杜翔,小平措,等.64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预后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2014,8(1):65-68.

[8]谢辉,李静梅,何钰婕,等.结核性脑膜炎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22):61-63.

[9]马芳,李明星,李丽,等.宁夏一起埃可病毒9型病毒性脑膜炎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分析[J].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11,33(1):44-47.

[10]王月,杨巧芝,董胜英,等.儿童重症病毒性脑炎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J].山东医药,2015,55(13):93-95.

(收稿 2015-05-16)

【中图分类号】R51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5110(2016)11-0085-03

猜你喜欢

相关因素
特发性室性期前收缩致心肌病的相关因素分析
影响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相关因素
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因素分析与手术室护理干预对策
工程项目管理中的质量控制的相关因素
部分城市居民抗日战争了解度的调查分析
大学生运动损伤相关因素的调查研究
剑杆织机设计与人机工程相关因素分析
髌骨下极骨折治疗的疗效及相关因素的影响分析
小学生英语学习质量监测与分析
探究影响竹笛音色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