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干扰素联合丙种球蛋白对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疗效评价*

2016-06-27梁敏杨芳杨方政陈华明

西部医学 2016年5期
关键词:儿童

梁敏 杨芳 杨方政 陈华明

(川北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南充市中心医院儿科, 四川 南充 637000)

·论著·

干扰素联合丙种球蛋白对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疗效评价*

梁敏杨芳杨方政陈华明

(川北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南充市中心医院儿科, 四川 南充 637000)

【摘要】目的探讨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的治疗方法。 方法125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分为3组,选用干扰素(A组),干扰素加病毒唑(B组),干扰素加丙种球蛋白(C组)3种治疗方案。比较各组有效率、临床症状、体征的变化。 结果C组临床症状及体征均较A、B组消失快(P<0.05)。3组有效率分别为74.42%、85.0%、97.62%,A组和C组有效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应用干扰素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是一种安全、疗效肯定的治疗方案,可以明显提高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儿童; 干扰素类;丙种球蛋白类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ns mononucleosis, IM)是一种单核 - 巨噬细胞系统急性增生性疾病,主要由EB病毒感染引起。一般认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为自限性疾病,以对症治疗为主。但近年对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的追踪发现,部分患儿病情反复、迁延,预后不佳[1]。常用的抗病毒药物病毒唑、阿昔洛韦单用时疗效欠佳,近年来有报道更昔洛韦、静脉丙种球蛋白、干扰素等治疗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疗效较好。我院采用干扰素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取得满意疗效。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09年8月~2012年8月我院住院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125例,男70例,女55例,年龄5个月~13岁。随机分组为A组(干扰素组),43例,其中男24例,女19例;B组(干扰素+病毒唑组)40例,其中男23例,女17例;C组C组(干扰素+丙种球蛋白组,42例,其中男23例,女19例。三种治疗方法。

1.2诊断标准[2]主要依据:①临床表现(发热,咽峡炎,淋巴结及肝脾肿大)。②外周血变异淋巴细胞>10%。③嗜异凝集试验阳性。④确认依据EBV-VCA-IgM抗体阳性>1∶10。①中的任何3条,同时②或③中任具一项即可诊断。

1.3治疗方法A组:干扰素(卫生部长春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用量为100U/d,肌肉注射,连用5天。B组:病毒唑(西安利君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10~15mg/(kg·d)加入10%葡萄糖100ml中静滴5天,干扰素用法同前。C组:丙种球蛋白(成都生物制药研究所生产)用量为400mg/kg·d,连用3天地,干扰素用法同前。

1.4观测指标全部患儿治疗前后均做血常规、肝功能、心肌酶谱、腹部B超和胸片,每天观察记录体温,淋巴结、肝、脾肿大及咽峡炎等情况变化。

1.5疗效判定[3]治疗效果的判断参照1990年张之南等主编的《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显效,用药后24小时内体温开始下降,3天内体温降至正常,肝脾淋巴结缩小,一般情况好转;有效,用药后3天内体温开始下降,5天内体温降正常,肝脾淋巴结缩小,一般情况好转;无效,用药后5天后体温仍未恢复正常,肝脾淋巴结无缩小失。有效和好转均归为治疗有效。

2结果

2.1125例患儿进行嗜异凝集试验阳性34例(27.2%),其中0~3岁组阳性率17.0%,(0~3岁47例,阳性8例),4~6岁阳性率28.0%,(4~6岁50例,阳性14例)7~13岁阳性率42.8%,(7~13岁28例,阳性12例),年长儿阳性率明显升高。所有病例均进行人类疱疹病毒EB病毒衣壳抗原IgM检测,均为阳性,另均进行血常规及肝功能检测,将不同年龄组的血常规及肝功检测各项指标进行方差分析,得到各指标的均值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的P值,见表1。

表1 不同年龄段IM患儿实验室检查结果

从表1可以看出:各年龄组的白细胞,淋巴细胞,丙氨酸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的显著性概率都大于0.05,说明各年龄组在这四个指标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而不同年龄组的异型淋巴细胞的P=0.005<0.05,说明各年龄组在异型淋巴细胞这个指标存在显著性差异。

2.2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比较将C组患儿与A,B组患儿进行均值的显著性检验,发现C组患儿退热、咽峡炎较A、B组时间缩短(P<0.01),存在显著性差异;但淋巴结肿大及肝脏缩小时间差无显著性差异。(P值分别为0.301,0.327),见表2。

表2 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比较(n/d)

2.3表3显示3组治疗的有效率,经 2分割检验,A组和C组有效率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是儿童常见的病毒性传染病,主要由EB病毒引起,EB病毒是一种具有复杂基因的人类疱疹病毒,全球90%以上的人受到过该病毒的感染,EB病毒具有明显的嗜淋巴组织性,国外对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T细胞亚群研究表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急性期CD4下降,CD8增高,CD4/CD8下降,CD8是IM的主要效应淋巴细胞,可分泌多种细胞因子。目前发现IM患儿体内存在V 6、V 7等超抗原,意味着在这些患儿体内CD8 T淋巴细胞被过度激活,产生过量炎性因子,导致患儿外周白细胞总数增高,分类以淋巴细胞为主。同时EB病毒感染后,B细胞转化为浆细胞,分泌多种免疫球蛋白,诱导新的抗原产生,从而启动T、B淋巴细胞间的交互作用,活化细胞毒T细胞,加大IL-1、IL-6、INF等炎性细胞因子的分泌,引起发热、咽峡炎、肝脾淋巴结肿大等临床表现[4]。中国发病高峰年龄在2~4岁[5]。在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治疗原则上,目前国内外仍有争议[6]。传统的治疗是应用一些抑制病毒复制的药物,如病毒唑、更昔洛韦和干扰素等,辅助以退热、对症及支持治疗。

表3 临床疗效比较[n(×10-2)]

干扰素不但可阻断病毒核糖核酸蛋白和病毒复制所需酶的合成,使病毒繁殖受到抑制,而且还有免疫调节作用,增强巨噬细胞以及T、B淋巴细胞的免疫功能,尤其是通过在细胞内诱发一种抗病毒感染的状态和调节免疫系统的效应去中和病毒或清除病毒感染的细胞[7]。病毒唑是临床上最常用的广谱抗病毒药物,它可通过改变病毒核酸库mRNA形成而抑制病毒,但应用时间较长,效果欠佳,目前常用病毒唑加干扰素治疗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丙种球蛋白中存在大量的多克隆抗体及丰富的抗人类IL-1、IL-6、INF自身抗体,能中和抗原及炎性细胞因子,丙种球蛋白能与免疫复合物的抗原结合,改变该免疫复合物分子量的大小,以易于被吞噬细胞吞噬清除;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还可抑制T细胞活性,中和超抗原,纠正活化T细胞凋亡延迟,提供特异性抗体,消除病原体,可封闭血管内皮细胞、单核巨噬细胞和血小板表面受体,阻断免疫性炎症[8-10]。本实验结果显示,C组患儿其热退时间、咽峡炎缓解时间与A组、B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C组的退热时间、咽峡炎的治疗效果与A组、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A组与B组两者之间无统计学意义。

4结论

干扰素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可明显提高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Jarret RF. Risk factors for Hodgkin/s Iymphoma by EBV stuats and significance of Patients.

[2]谢正德.儿童EB病毒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临床特征及诊断标准[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7,22(22):1759-1760.

[3]张之南,沈悌.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M].第2版.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252-253.

[4]胡亚美,江载芳. 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821-825.

[5]Chan CW, Chiang AK,Lau AS.tifteirr-Barr virusassociated infections in mononucleosis [J].Pediatr Infect Dis J,2003,22(11):974-978.

[6]Balfour HH Jr, Hokanson KM, Schacherer RM, Fietzer CM, Schmeling DO, Holman CJ,etal. A virologic pilot study of valacyclovir in infectious monnucleosis J. J Clin Virol, 2007, 39 (1) :16-21.

[7]李力,郑意端.蛋白药物聚乙二醇化技术的研究进展[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03,19(3):226-229.

[8]冼雄辉,包忠宪,张龙江.静脉丙种球蛋白治疗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疗效观察[J].现代医药卫生,2006,22(19):2936-2937.

[9]张宝玺,赵晓庆,王素明.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综合症15例误诊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04,7(22):1682-1683.

[10] 曹宗新,赵忠芳,王洪祥.更昔洛韦、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联合治疗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06,29(9):12-14.

Discussions about the clinical value of interferon plus gamma globulin for the children with infectious mononucleosis

LIANG Min, YANG Fang, YANG FangZhen,et al

(DepartmentofPediatrics,NanchongCentralHospital,Nanchong637000,Sichuan,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explore the clinical value of interferon plus gamma globulin for the children with infectious mononucleosis (IM). Methods125 patients with infectious mononucleosi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A group treated with interferon alone, B group treated with interferon combined with virazole, and C group treated with interferon plus gamma globulin. The effective rate, clinical symptoms and signs were compared among the three groups. ResultsThe clinical symptoms and signs of the patients in C group disappeared earlier than those in the A and B group (P<0.05).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A group, B group and C group were 74.42%, 85.0% and 97.62%.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Group A was different from that of Group C(P<0.05). ConclusionInterferon plus gamma globulin is a safe and effective method for infectious mononucleosis, which can be used to raise the curative rate in children with IM.

【Key words】Infectious mononucleosis; Child; Interferon; Gamma globulin;

基金项目:四川省卫生厅科研课题(110301)

【中图分类号】R 725.1

【文献标志码】A

doi:10.3969/j.issn.1672-3511.2016.05.023

(收稿日期:2015-09-17; 编辑: 张文秀)

猜你喜欢

儿童
儿童美术教育琐谈202
儿童美术教育琐谈199
儿童美术教育琐谈197
儿童美术教育琐谈201
儿童美术教育琐谈200
儿童美术教育琐谈198
儿童美术教育琐谈174
儿童美术教育琐谈169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