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级汉语阶段图解汉字教学法刍议
——以非洲学生为例

2016-06-22付安莉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天津300222

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汉字教学

付安莉(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天津300222)



初级汉语阶段图解汉字教学法刍议
——以非洲学生为例

付安莉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天津300222)

摘要:侧重从汉字认知的生理、心理、认知主体等方面阐述图解汉字教学法的理据,并试图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调研初级阶段非洲留学生汉字学习的兴趣方向、学习策略、汉字认知特点,进而展开对图解汉字教学法的可行性分析。

关键词:汉字教学;图解汉字教学法;非洲留学生;初级汉语阶段

此文为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非盟研究中心基金“非洲学生汉字教学初级阶段‘图解汉字’教学法探究”(FMY14-09)的研究成果。

图解汉字教学法,即在汉字教学过程中,选取常用高频、象形表意、构字能力强的汉字或部件,融入造字理据、字源知识,用图像、图形等手段将汉字转码为图示化信息的一种汉字教学法。其功能是用图画再现汉字的字形演变历程,将汉字本质内涵直观化表现,并使学习者在语意动态生成中了解其外延。其特点和效用是改枯燥繁复的汉字识记为图文并茂、妙趣横生的新感观形式,使得语言信息和图画信息互联共生,将语言表征和视觉表征相融通,使学习者多维角度了解汉字的前世今生,从而有效提高识记效果且让学生在感知中华文化的同时,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情感等非智力因素。

一、图解汉字教学法的理论依据

(一)图解汉字源于汉字“物形”特点

汉字从甲骨文发展至今,得益于其构形与意象的双向表达。汉字构形特征虽繁复,但其原则大别之有二,即具象和抽象,具象表达指模拟物形而得其义:如象形字是对单独物体视觉意象的简单摹写,在此基础上,会意字对这些摹写符号作为部件改写并进行平面空间的位置组配,部分指事字则是在象形字的基础上添加、减少笔画或符号而表新义——此三种造字法均源于象其形而表其义,故我们称之为象形阶段。随着认知和社会的发展,文字图画已经不能满足表义的需要,故而文字需要进入抽象阶段,方法其一是假借已有的音同或音近的字来表义(假借字),即假借阶段,其二是在具象表达(即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基础之上通过形借、义借、声化、加旁等手段创造产生形声字,文字进入了形声阶段。形声字占汉字总数的80%左右,是使用最广,最能产的造字方式。如图1所示,无论是具象阶段还是抽象阶段,其基础均来源于象形,图解汉字教学法正是抓住了象形这一文字根基进行教学,所以说它是符合汉字本身规律的教学法。(转注字占比较小,此处略去不议)

既往已有学者从汉字来源于物形这个基点出发进行图解汉字知识的梳理,他们将汉字按所象之形重新分类,体现了某些创新思维。如1997年谢光辉的《常用汉字图解》,共收字652个,以象形、指事、会意字为主,亦杂有个别形声字,——主要是由早期的象形字或会意字转变而来的形声字,分别归属于人体、器具、建筑、动物、植物、天文地理等几大类。全书按义类排列,使读者能更清晰地了解早期汉字的造字规律和特点,即所谓的“近取诸身(人体),远取诸物(器具、建筑)”,“仰则观象于天(天文),俯则观法于地(地理),视鸟兽之文(动物)与地之宜(植物)”(《周易·系辞下》)。瑞典学者林西莉的专著《汉字王国》作成于1988年,至今已被翻译成七八种语言,该书选取了200多个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字,按照汉字所示物形特点分为的身体、住房、器皿、丝和麻、家畜、农具、车船、道路等类,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现了肇始于甲骨文的字形变化,将汉字的起源故事娓娓道来,揭示了汉字产生之初的人类文明,它已成为西方人学习和了解汉字的主要读物。还有2003年顾建平的《汉语图解字典》,该书共收5092个单字,分为39类,按类依序排列,通过剖析字形把看似枯燥的字形活化成生动的示意画面,再现出巧妙的构字用意,方便易查,有助于化解汉字难认、难写、难读、难记等学习障碍。此外,还可以提到的是2009年王祥之的《图解汉字起源》,它依据社会和自然界的物形,把汉字按照五行来分类,共分成26篇203部,配以照片插图,生动地展现了汉字的流变,便于读者了解汉字的本源。这些汉字学和汉字辨识学的研究为为初级汉语阶段图解汉字教学法确定字量及字序提供了理论依据和重要参考,筚路蓝缕,功不可没。

图1 图解汉子源

(二)图解汉字教学法符合汉字认知的生理、心理特点

1.图解汉字教学法符合汉字信息多码性编码特点

如众所知,短时记忆是建立在感觉记忆的基础之上的,是长时记忆基础信息加工的核心。短时记忆的刺激编码方式有声音编码、形状编码、语义编码。汉字的音、形、义统一于稳定的方框结构中,这决定其信息编码输入方式不同于以音码为主的拼音文字,而是音码、形码、义码兼有,且以形码为主。连带研究日文、韩文文字体系会有特别的意义:二者文字系统中同时含有表音文字(假名、韩字)、表意文字(汉字)两套文字符号,同等条件下进行对比研究,可排除其母语负迁移等影响,研究结果将更具参考性。井上道雄、斋藤洋典(1976)在研究中发现,汉字与假名的表现形态不同,编码方式也不同,由此他们提出了汉字适合形状编码的假说而日文假名与拼音文字一样更适合声音编码的假说。查得(2000)指出韩语的两套文字符号,其语音加工机制不同,对韩字的加工存在语音激活,而对汉字的加工不存在语音激活。彭聘龄(1986)进行了再认性统一判断中的汉字信息提取和回忆性同一判断中汉字信息提取的研究,发现在再认条件下的同一性判断中,汉字信息的提取以形状相似最为容易,分析汉字的图形特征对再认条件下提取汉字的形、音、义信息有重要作用;在回忆条件下,形似判断反应时间最短。此研究表明汉字的图形特征在汉字编码首次输入、再认、回忆条件下均具有重要作用。汉字的字形编码特点对以拼音文字为母语文字的汉字学习者,尤其是汉字初学者更为重要。对外汉字教学者在学习者首次输入汉字信息编码时,如能结合汉字字源理据展示汉字图形,将可有效强化汉字形码输入,可以认为,这是符合汉字编码、译码加工规律的合理方式,是能帮助学习者“立竿见影”快捷激活提取汉字信息的一条重要途径。

2.图解汉字教学法符合汉字字义认知的“复脑效应”

美国心理生物学家斯佩里博士通过著名的割裂脑实验,证实了大脑不对称性的“左右脑分工理论”,左半脑主要负责逻辑理解、记忆、语言等,思维方式具有连续性、延续性和分析性。右半脑主要负责空间形象记忆、视知觉、想象、顿悟等,思维方式具有无序性、跳跃性、直觉性等。上海师范大学心理系教授郭可与上海医科大学华山医院神经科合作,结合脑损伤病人的临床研究得出结论:在拼音文字的认识中,语言编码起主导作用,主要是音码在大脑左半球上发生作用;而在汉字的认识中,语言、字形、语义多重编码兼用,记字义和字音类似拼音文字认知方式,用大脑左半脑,但同时用大脑右半球进行形象记忆,记字形连带记字义,从而使大脑左、右半球均匀协作平衡发展。因此拼音文字被称为单脑文字;而汉字被称为复脑文字。科学研究者正在应用汉字“复脑效应”去治疗失读症患者,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汉字造字的方法如象形、指事、形声、会意等,可激发形象思维,且汉字音、形、义三元素统一存在于大小相同的方块平面空间结构,能有效减少视线的横向扫描——视觉扫描到的汉字文字信息是整体性的,即汉字是作为一个完整的视觉表象图形整体而被首先认知的。利用汉字“复脑文字”的特点,运用图示法描画一个汉字整体形象,引导母语文字为拼音为文字的学习者产生联想,激活右脑效应,同时进行字源分析将汉字部件理据进行逻辑组配,强化左脑效应,最终形成左右脑协调处理汉字信息的脑机制,势必将有效提高初级阶段汉字辨识和记忆识字效率。

3.图解汉字教学法符合图像记忆的优势

实验心理学家特瑞赤拉(1967)提出这样的结论:人类获取的信息1.0%是通过味觉,1.5%是通过触觉,3.5%是通过嗅觉;11.0%是通过听觉,83.0%是通过视觉。由视觉产生的图像记忆与声音记忆相比有显著的优势:其一短时记忆容量大,记得快,记得多。运用图像记忆方式,一次性记忆的资料非常多,可以达到70个以上甚至更多,是声音记忆的10倍以上;其二,容易从短时记忆转化为长时记忆,忘得慢。运用图像记忆方式记住的东西,不需要重复很多次,就能轻松提取,且长时间不会忘记。所以,比较之下,图像记忆的记忆效率至少是声音记忆的100倍以上。由此可知,图解汉字教学法是一种密合进化认知心理学基本原理的教学法。

4.图解汉字教学法符合双重编码记忆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佩维奥(1986)提出长时记忆中的双重编码理论,即记忆中存在来源于形象的表象系统和以语言为基础的语义系统。表象和语义是两个既相平行又相联系的认知系统,表象系统以视觉代码来存储信息,语义系统以言语代码来贮存信息。佩维奥经试验发现:如果给被试以很快的速度呈现一系列的图画或字词,那么被试回忆出来的图画的数目多于字词的数目,这说明大脑对于表象的记忆优于语义。图示汉字教学法正是抓住并利用大脑善于记忆形象即视觉信息的特点,以图形刺激视觉,随后介绍汉字字源故事进行语义系统激活,从而使视觉和语言的相互结合呈现信息。一个系统的表征被另一个系统的表征所激活,言语信息和图画信息在时间和空间上一致,从而在表象系统和语义系统之间构造了一条潜在的通道,由此增加了学习者提取信息的路径。

二、初级阶段汉字认知情况调研——以非洲学生为例

(一)非洲学生汉字学习现状

为了解非洲留学生初级阶段汉字学习现状,选取在天津的预科班非洲学生为样本进行调研,且在进行问卷调查时,辅以访谈方式,让学生尽可能表达自己的想法。

问卷调查内容有10个问题,主要考察非洲学生初级阶段汉字的学习情况及影响因素。发放问卷150份,回收120份,回收率80%,有效问卷120份,问卷分布情况见表1。

表1 被调查者基本情况表

由表可知,来中国学习汉语的非洲学生绝大多数在20岁至30岁之间,此阶段人脑会对所吸收的知识进行系统化整理,形成逻辑记忆,同时机械记忆能力会减弱,图标记忆能力则会加强,可见图示解汉字教学法是符合这一时期学生记忆特点的。

(二)关于汉语学习动机

如图2所示,天津地区非洲初级汉语学习者学习汉语的动机主要源于对汉语及中国文化的兴趣(占72%),且100%的学生表示学习汉字十分必要。因此在汉字学习的初始阶段,教师应该抓住学生的兴趣点,让学生在识记有趣的图画的过程中了解汉字的“前世今生”,让学生尽可能的接触汉字,用不同媒介去认知和感受汉字,进而培养汉字的“字感”。

(三)对于汉字的认知

如图3所示,55%的学生表示初见汉字时觉得汉字像一幅有意义的图画,且觉得探究图画的缘起很有意思;如图4所示,48%的学生认为汉字是学习汉语最困难的方面;如图5所示,48%的学生觉得汉字难度一般,通过有效的学习方法可以识记,36%的学生认为汉字很难,需要花很大的精力且未找到较有效的学习方法。对于非洲学生来说,确实存在汉字学习的畏难情绪,但以图解汉字切入,引学生探究汉字起源的兴趣,帮助学生了解神秘文字背后的故事,对于更好地理解和识记汉字当有所裨益。

图2 汉语学习动机图

图4 关于汉语最难的方面调查图

图5 汉字难易程度调查图

(四)关于汉字学习策略

如图6所示,被调查学生最常使用临摹练习的方法学习汉字(占48%),但效果并不理想,汉字学习仍是汉语学习的最大障碍;如图7所示,82%的学生表示通过汉字形状生成联想可以有效帮助识记。可见,学生对于字形与字义关系方面存在自发的认识,教师应抓住这一点,以图解汉字的方式给学生构建字形与字义之间的直观、简洁表达,先给出造字原始理据对应的古文字字形,并通过字形逐步演变凸显字的意义,缩短字形与字义的认知过程,培养基于字形分析的“字感”。100%的学生认为了解造字理据会降低汉字学习难度,通过图示揭示字义和造字理据可以有效帮助学习汉字。

图6 最常使用的汉字学习方法调查图

图7 最有效的汉字学习方法调查图

三、图解汉字教学法应用教案示例

课程名称:品读汉字“脸谱”

学时:2学时

教学目的:知识与能力——由图入手,学习基本汉字“目、眉、自、鼻、口、甘、舌、音、言、面”等,达到会认、会读、会写;过程与方法——以学生“好记、好懂”为原则对汉字进行分类;情感态度——通过图画的方式帮助识记汉字,消解非洲学生对汉字的陌生感和畏惧情绪。

教学重点:“目、眉、口、甘、舌、音、言、面”的音、形、义。

教学难点:由字形、字源推导字的基本义及引申义。

教学方法:运用直观图示进行教学,展示古文字字形演变,融入字源知识,系统分类、帮助识记。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汉字“脸谱”图

图8 汉字“脸谱”图

采用由图-象形字-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体字的顺序逐个展现,学生通过看形知义,明白汉字的意思,继而学习其现代字的读音,形音义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按此法依次讲解“目、眉、自、鼻、口、甘、舌、音、言、面”等字;展示由该字演变后的常用偏旁部首,以该字为部首或偏旁的常用字,以及由该字组合的常用简单词语,以便引导有兴趣和能力的学生能在课下进行扩展学习;归纳小结,说明对外汉字教学要注意系统性,结合字源知识,融入中华文化。如适当介绍“鼻”来自于“自”,这就是中国人习惯用自指鼻子代表自己的原因。

四、结语

进行初级阶段的汉字教学,要满足易学性的要求,且要针对学生不同的求学目的、文化背景、认知特点而有不同的侧重。教师提供描画、展示汉字的图像,适当讲解构字理据和汉字的演变,同时与学生进行文化、情感的交流,引导学生进行联想,生成字义,进而生成学习汉字的主观能动性,这就能促使学生成为知识的主动建构者,主动探索认知。

参考文献:

[1]刘雅芳.图解汉字在对外汉字教学中的应用[D].西安:西安外国语大学,2011.

[2]徐平.图示与图解教学法的理论应用与实践[J].当代电大(经济),1995(3):91-94.

[3]向琴.非洲留学生的汉语学习动机调查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2):187-188.

[4]李蓉若.初级阶段非洲留学生汉字偏误分析及对策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1.

[5]马文驹.艾伟的汉字心理实验研究[J].教育研究与实验[J].1988(3):53-56.

[6]刘鸣.汉字认知与形象思维[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4):46-51.

[7]刘鸣.汉字字形心理学研究述评(上)[J].心理学动态,1993(1):1-7.

[8]刘鸣.汉字字形心理学研究述评(下)[J].心理科学进展,1993(2):1-7.

编辑郑晶

A Discussion of Visualized Characters Teaching Method in the Primary Stage of Chinese Learning——A Case Study of African Students

FU An-li
(Tianj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nd Education,Tianjin 300222,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places emphasis on illustrating the reason of visualized characters teaching metho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hysiology,mentality and cognitive subject,trying to investigate and server African students' interest,learning strategy and cognitive characters in Chinese characters learning through questionnaire. Moreover,feasibility analysis of visualized characters teaching method has been carrined out.

Key words:Chinese characters teaching;visualized characters teaching method;African students;the primary stage of Chinese learning

中图分类号:H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8528(2016)03-114-05

收稿日期:2015-12-25

作者简介:付安莉(1985),女,浙江定海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国际汉语教学。

猜你喜欢

汉字教学
泰北华裔儿童学习汉语的特殊性
《说文解字》与汉字形体分析对汉字教学的一些思考
针对非汉字文化圈学习者的汉字教学模式的探讨
留学生书法课中的汉字教学
中学语文课堂的汉字基本教学策略
浅谈零基础留学生的汉字教学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多媒体技术在幼儿识字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浅析短期汉语培训背景下对外汉语汉字教学
论汉字偏旁部首在改善留学生汉字畏难心理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