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黑龙江省高校竞技健美操现状与对策调查研究*

2016-06-22肖宁宁丁飞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竞技健美操运动员高校

肖宁宁,丁飞

(1.哈尔滨师范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5;2.连云港市新海实验中学,江苏 连云港 222000)

黑龙江省高校竞技健美操现状与对策调查研究*

肖宁宁1,丁飞2

(1.哈尔滨师范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150025;2.连云港市新海实验中学,江苏 连云港222000)

摘要:通过问卷调查法对黑龙江省第十五届大学生运动会健美操比赛的调查分析,对目前黑龙江省大学生健美操运动发展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旨在为主管部门增减项目设置及教练员组队参赛提供有力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竞技健美操;高校;运动员

竞技健美操是我国体育事业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也是推动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重要内需动力之一。同时,如何向更规范、更科学的方向发展是我国竞技健美操运动由大至强的必经之路。高校是我国健美操发展的摇篮,高校健美操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国健美操水平的提高。所以,加强高校竞技健美操队伍的建设,是促进我国健美操运动蓬勃发展的核心力量。黑龙江省曾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体操强省,但随着体制落后及后备力量不足等原因逐渐走向队伍老化直至解散的境地。由于黑龙江省竞技体操项目的衰落,直接影响了同属于体操项群中的健美操、艺术体操运动的开展和推广。如何使我省的健美操运动向着更快、更好的方向发展,是每位参与此项运动的从业者应该思考的问题。本文从每四年举行一届的大学生运动会着手,就赛制、项目设立、及未来发展方向提出了个人观点和建议,期待为黑龙江省健美操项目发展做出点滴贡献。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以黑龙江省第十五届大学生运动会健美操比赛为研究对象,以参赛人群为调查对象。

1.2研究方法

现场观摩;问卷调查法;统计分析;拍摄录像分析等方法进行研究。下面就问卷的设计、发放、统计及信度、效度检验进行详细介绍。

1.2.1问卷的设计

在查阅和掌握相关课程资料的基础上,根据本文所要研究的内容、目的,遵循问卷调查的基本要求,设计了《黑龙江省第十五届大学生运动会健美操比赛的问卷》。

1.2.2问卷调查对象

以参加比赛的教练员、裁判员、运动员及学生为研究对象,其中包括哈尔滨师范大学、哈尔滨体育学院、哈尔滨理工大学、齐齐哈尔大学、牡丹江师范学院等参赛高校的218名运动员,15名裁判员,32名教练员,300名学生。

1.2.3问卷的效度检验

为确保问卷的有效性,运用专家评判法,请10位健美操资深专家及教师对问卷的内容效度和结构效度进行了检验,其中教授2名、副教授8名。结果表明:问卷所设计的问句内容简单易懂,结构较为合理,基本反映出了问卷的主题。(见表1)

表1问卷专家效度评价 (n=10)

1.2.4问卷的信度检验

为确保问卷的信度,运用再测系数法,对一小部分的调查对象进行了运动员问卷的重复调查,间隔时间为15天,计算出调查结果的相关系数,运动员调查问卷a=0. 907,查表得知p<0. 01,因此,问卷的调查结果都满足研究的需要。(见表2)

表2 问卷再测信度检验

1.2.5问卷发放、回收情况

笔者以参赛裁判员的身份进行了此课题的研究, 在裁判员开会期间,笔者在现场发放给15名裁判员,收回15份,回收率100%,其中15份均为有效问卷;黑龙江省第十五届大学生运动会健美操比赛于2010年5月15日-16日在黑龙江省哈尔滨理工大学举行,笔者在比赛现场发放,现场回收。教练员问卷共发放32份,收回32份,回收率100%,其中32份均为有效问卷;运动员问卷共发出218份,收回215份,回收率98.6%,其中有效问卷有209份;公体学生问卷共发出300份,收回284份,回收率达到94.7%,其中有效问卷有279份。

2研究结果与分析

黑龙江省大学生运动会是由黑龙江省教育厅主办,每四年举行一届的高级别大型赛事,迄今为止已经成功举办了十五届。比赛设有田径、游泳、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武术、健美操、射击、速度滑冰十个比赛项目,分甲A组(普通本科院校)、甲B组(高职高专及独立学院)、乙组(体育院校及招收高水平运动员院校)、丙组(专业运动员)。参加院校最多达60余所,参赛人员3000余人。此项赛事是参赛学校和参赛人数最多、规模最大的高等学校的体育盛会,也是全面展示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成果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最高领奖台。

黑龙江省第十五届大学生运动会健美操比赛于2010年5月15日-16日在黑龙江省哈尔滨理工大学举行,比赛设甲组和乙组,甲组又包括甲A(普通本科院校非体育专业)甲B(高职、高专院校及独立学院)乙组(体育院校及其专业、高水平运动队)。竞赛项目分为健美操和啦啦队。健美操:男子单人操(竞技、自编)、女子单人操(竞技、自编)、混合双人操(高水平运动员规定动作)、三人操(高水平运动员规定动作(性别不限)、集体六人操(健身健美操、自编,性别不限、徒手或持轻器械)。啦啦队:分技巧啦啦队、舞蹈啦啦队两项,9~16人(性别不限)。女单、男单按《2009年-2012年竞技健美操国际规则》,混双、三人按《中国高水平健美操学生运动员规定套路评分规则》 ,集体六人按《2007中国学生健身健美操评分规则》进行编排及评分。 啦啦队按《IASCA国际全明星啦啦队竞赛评分规则(2006~2009年版)》。

2.1黑龙江省高校竞技健美操认知程度

从公共体育学生,参赛运动员以及参加本次比赛的裁判员和教练员为教师组,共三组进行比较分析,分别对黑龙江省竞技健美操的发展速度、学校领导的重视程度、商家赞助情况、健美操设施条件对其发展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见表3)

表3 黑龙江省高校竞技健美操认知程度百分比 (%)

从表3可以看出,两组均认为竞技健美操对大学生的影响程度是一般,而体育专业运动员则认为对于大学生影响起着较为重要的作用;大部分教练员和运动员表示,当前黑龙江高校竞技健美操项目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就是比赛次数太少,缺乏有效竞赛运作机制;学校领导对于竞技健美操的重视程度一般,没有过多的关注;从国内高校竞技健美操的实际发展轨迹而言,领导层面的重视与否直接决定该省市竞技健美操的发展情况。领导层面的重视与否主要体现在运动训练经费来源上面、运动员奖励上面等等。另外,在问卷调查过程之中,教练员和运动员都表示,由于对项目没有全面系统的了解,教练员又缺少专业培训,导致黑龙江高校竞技健美操训练缺乏长期规划,系统性训练严重不足。在调查过程之中发现,除小部分体育院校能够采取长期、系统性的训练,其它普通本科院校以及专科学校大都采取集训方式,且集训的强度和密度也不能保证,这严重影响了训练的科学系统性,已经成为阻碍黑龙江竞技健美操运动水平进一步提高的重要问题之一。

2.2黑龙江省高校竞技健美操发展速度

2.2.1高校竞技健美操发展速度缓慢

图1 黑龙江省高校竞技健美操发展速度调查百分比

从图1可以看出,公共体育的学生、体育专业运动员、裁判三组分别在黑龙江省高校学生竞技健美操发展较快、发展缓慢这两个点上有差异。体育专业运动员认为竞技健美操发展速度较快占72%,而裁判认为竞技健美操发展缓慢的高达90%,因此出现了图中的差异。黑龙江省高校竞技健美操的发展速度缓慢,主要是由于教练资源不充分、竞技健美操运动员优秀后备人才少、没有商家赞助以及学校有关领导重视程度不够等不同方面的原因。尤其是黑龙江高校竞技健美操竞赛开展严重不满足项目发展需要。我们都知道竞技项目的“竞赛”属性是无可取代的,运动员只有在比赛特定的环境和气氛下面,才能够检验自己的真实水平,不断提高自身的技术和技能,以取得良好成绩。黑龙江省竞技健美操专业比赛方面,只有每年一次的全省大学生健美操活力大赛,以及每四年一次的全省大学生运动会,专业比赛次数严重不足。除此之外,尽管黑龙江竞技健美操运动的发展形势喜人,群众的审美观念和审美思维也随之发生转变,但黑龙江大学生健美操协会却没有抓住当前形势发展,宣传力度严重不足。部分协会官员完全不考虑竞技健美操运动的持续发展,一方面阻碍竞技健美操自身所蕴含的商业价值的利用,另一方面则打击着群众精神层面需求。

2.2.2新兴项目啦啦操飞速发展

黑龙江省第十五届大学生运动会健美操比赛,首次将啦啦操运动作为表演项目列入比赛。这充分表明了啦啦操项目在黑龙江省内迅速发展壮大的现状。啦啦操是在音乐的伴奏下,运动员通过各种舞蹈动作,体现朝气蓬勃、健康向上的团队精神,同时啦啦操也是体现团体凝聚力的一项体育运动。啦啦操在我国虽然只有十几年的发展历程,但其发展的速度是惊人的。

从图2可以看出,80%的裁判认为黑龙江省高校啦啦操的发展速度较快。伴随着2004年中国大学生健美操艺术体操协会对啦啦操运动的引进和推广,和黑龙江省大学生健美操艺术体操协会的正式成立,啦啦操运动悄然进入了黑龙江省各个高校乃至中小学校园。从2007“我爱lalala”全国大学生啦啦队电视大赛黑龙江分区赛(精英选拔赛)暨黑龙江省首届校园风采啦啦队活力大赛;2008年第二届黑龙江省学生健康活力大赛暨全省大(中)学生健美操、啦拉队、健康街舞锦标赛;2010年第十三届CUBA黑龙江省预赛——赛场啦啦队比赛;2011年黑龙江首届全民健身运动会啦啦操比赛;以及自2011年第三届黑龙江省学生健康活力大赛起,至第五届黑龙江省学生健康活力大赛,啦啦操运动展现了它无限的魅力和风采,笔者作为黑龙江省大学生健美操、艺术体操协会的秘书长见证了这一个又一个重要的历史里程碑。同时,黑龙江省高校啦啦操队伍也有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哈尔滨师范大学、黑龙江工程学院、哈尔滨理工大学等高校,他们不仅在全国的竞赛场上展现了龙江人的风采,更在世界啦啦操的舞台上展示了中国人的实力。随着省内赛事规模和水平的不断攀升,我们将看到啦啦操运动不仅在提升校园文化建设上起着重要的意义,我们还应全力打造我省该项目品牌,与媒体相互融合,推动我省健美操类项目向体育产业化全面发展。

图2 黑龙江省高校啦啦操发展速度

2.3黑龙江省高校学生竞技健美操的水平

2.3.1整体水平评价

图3 黑龙江省高校学生竞技健美操水平评价

竞技健美操运动员在比赛场上,应该热情奔放、充满激情、动作准确到位,始终保持充沛、旺盛的体力。运动员的这种能力是运动训练学所称的竞技能力,它是运动员的体能、技能、智能的有机结合。其中,体能是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基础,是竞技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能又是竞技运动项目基础,是挑战竞技极限的保证。在竞技健美操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运动员体能水平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比赛成绩的好坏,难美项群类难度动作是体现成套价值首要途径,而体能又是挑战难度极限的保证。与国外优秀运动员相比,当前国内竞技健美操运动员的体能状况相对较差,长期以往制约了我们竞技健美操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中国竞技健美操要想在世界处于领先地位,首先要解决体能问题,加强体能训练迫在眉睫。身体形态、整体力量、动作力度、运动耐力、柔韧与协调、表现力六个方面的内容构成了竞技健美操体能水平的因素。从图3可以看出,有50%的裁判认为黑龙江省高校竞技健美操学生的水平一般;36%的体育专业运动员认为水平较高。这说明了黑龙江省竞技健美操运动员的专业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2.3.2难度分值评价

在参赛的总共28名女运动之中,难度达到0.7以上的有2名,6名运动员完成0.6系数的难度,大多数的女运动员的难度系数都在0.4左右徘徊,整个女运动员的平均难度系数为0.384,这较之第十四届竞技健美操的女运动平均难度系数0.356,提升非常大。在32名参赛的男运动员之中,4名报名参加0.7系数难度,最终2名完成,另还有3名运动员完成0.6的难度系数,男运动员的平均难度系数在0.397左右。众所周知,在竞技健美操规则之中共分为10个难度,每个难度的最低分值为0.3,由此可知竞技健美操比赛的难度现状。综上可知,尽管竞技健美操近些年在黑龙江的难度系数在稳步上升,但运动员的综合平均难度分值仍然比较低,这表明健美操的普及程度仍然存在重大问题。

2.4黑龙江省高校竞技健美操的推广价值

2.4.1媒体对黑龙江省高校竞技健美操赛事的影响

图4 媒体对黑龙江省高校竞技健美操赛事影响分析

媒体借助其直观立体、时效性强、受众范围广泛等特点,在体育赛事推广,传播体育文化,开发体育产业等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从图4可以清晰的看出,三组均认为媒体对黑龙江省高校学生竞技健美操赛事的影响力度不够.可以说黑龙江省内健美操赛事的观众,几乎都只是健美操的教练员、运动员及其家属,了解和喜爱健美操项目,为了欣赏比赛而来的观众凤毛麟角。这种现象极大的影响和阻碍了我省竞技健美操的可持续发展。毫无疑问,媒体是打开竞技健美操的一个窗口,为了提高竞技健美操的影响力,必须加大媒体的宣传,让大家对竞技健美操都有更全面和深入了解。媒体是很好的形象包装与平台搭建者,可以说两者之间是相互依靠,相互需要的关系,我们要利用健美操高度的观赏性、艺术审美性、广泛的参与性及趣味性等特征,与媒体相结合达到双赢的目的。

2.4.2黑龙江省高校竞技健美操推广价值分析

图5 黑龙江省高校竞技健美操的推广价值分析

从图5可以看出,三组大多数认为黑龙江省高校学生竞技健美操具有较为系统的推广价值,黑龙江省高校竞技健美操对推进黑龙江体育产业有着积极促进的作用。竞技健美操作为一项年轻时尚的体育项目虽发展仅二十多年的时间,但发展速度却是惊人的。国际上三大组织FIG国际体操联合会、IAF国际健美操联合会、ANAC国际健美操冠军联合会每年都会组织大型赛事,无论从赛事的规模、人数和水平上都堪称顶级,这极大的推动了竞技健美操的快速发展。黑龙江省健美操相关管理部门也应该抓住时机,利用举办健美操比赛及相关活动,积累体育资源,大力开发体育产业。所以说黑龙江省高校竞技健美操非常具有推广价值,它对促进我省的体育经济效益,增强综合竞争能力,都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黑龙江省竞技健美操水平在稳步上升,但运动员的综合平均难度分值仍然比较低,而且完成质量不高。这表明黑龙江省竞技健美操整体水平还需大幅度提高。由于缺乏有效竞赛运作机制,学校领导层面的重视程度不够等原因,黑龙江省高校竞技健美操的认知及发展程度普遍不高,并且发展速度较缓慢。专业比赛次数严重不足,完全不能满足项目发展及提高运动员竞技水平的需要。

3.2建议

黑龙江省健美操项目相关管理部门,应该充分挖掘健美操运动自身蕴含的商业价值,通过媒体的力量对健美操运动大力推广宣传,促进黑龙江省健美操运动的可持续发展。并且以“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来普及提高竞技健美操运动,积极选派队伍参加全国比赛及培训,提高教练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每年至少举办两次或以上的行业竞赛及培训等活动,带动全省的教练员与运动员学习交流。建议将啦啦操等项目均纳入大运会正式比赛中来,可以相互取长补短,最大程度的扩张竞技健美操的受众人群。从全国各基地挑选优秀高水平运动员,使省内的整体水平短期内能有大幅度提高。但最根本的解决方法是,在省内要大力开展竞技健美操训练基地的建设,利用本省选材优势多培养一些优秀幼儿、青少年竞技健美操运动员,以解决黑龙江省竞技健美操目前发展的窘境。

参考文献:

[1] 王丽娟.论我国开展竞技啦啦队训练的必要性和可行性[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5,24(3):117-118

[2] 于亚南.我国技巧啦啦队运动的发展趋势与对策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7(4):7-8

[3] 李国玲.山东省高校竞技健美操队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7(4):16-18

[4] 郑皓.国家健美操集训队运动员速度力量素质特征及其训练实践的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10(3):25-27

[5] 延峰,栗春光.当前运动训练和比赛中体能问题突出的析因[J].北京体育师范学院学报, 2000(3):27-30

[6] 杨锡让.实用运动生理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7

[7] 浦钧宗,冯炜权.优秀运动员机能评定手册[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89:250- 264

Recent Situation and Suggestion of Heilongjiang College Sports Aerobics

XIAO Ning-ning1,DING Fei2

(1.Harbin Normal University,Harbin 150025,China;2.Xin Hai Experim ental Middle School,Lianyungang 222000,China)

Abstract:Heilongjiang sixteenth University Games will start this year, the paper analyzes the survey questionnaire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fifteenth University Games Calisthenics Match of the current status of Heilongjiang College Aerobics and the existing issues were discussed an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are put forward. Project aims to provide a strong reference for the competent authorities.

Key words:Competitive Aerobics college athletes

收稿日期:2016-01-06

作者简介:肖宁宁(1976-),女,江苏扬州人,副教授,硕士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高等学校教改工程项目(JG2012010377)

中图分类号:G83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23X(2016)03-0089-04

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

猜你喜欢

竞技健美操运动员高校
一位短跑运动员的孤独
我国优秀运动员商业价值的开发
浅析我国竞技健美操研究现状与趋势
浅谈竞技健美操运动员心理素质的培养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浅析竞技健美操运动中肌肉放松训练的作用
运动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