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语文学科在高中教学中尴尬处境之原因
2016-06-16孙艳玲
孙艳玲
【摘要】汉语是我们的母语,知识的积累和文化的传承离不开语言文字,语文学科是我们学习语言文字的载体,而今天,语文学科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处于无比尴尬的处境,作为炎黄子孙,我们不能袖手旁观,要究其根源,对症下药,拯救语文之危机。
【关键词】语文学科 高中 尴尬 原因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4-0053-01
语文学科因工具性、人文性和思想性是被公认的基础学科,也是人所共识的重要学科,人们在思想观念上对其的重视不言而喻。但在教学落实上,语文学科正在被忽视甚至被束之高阁,这一点在高中教学中尤为明显,毫不夸张的讲语文学科的地位今时今日已经沦落为高考诸科之中的末流。作为一名奋斗在教学第一线的语文教师,我痛心疾首,痛定思痛,我对我所任教的普通高中三类校语文学科的尴尬处境之原因进行了思考,究其原因有以下五点:
(一)错误的思想认识
许多家长在小学阶段狠抓语文,因孩子正处于认字阶段,不认字会影响阅读和写作,语文理所当然成为重中之中。但到了高中阶段,认字任务已经完成,学生已经掌握一些语文基础知识,能独立阅读和写作了,家长错误的认为语文学习的攻坚阶段已经完成,进而放松了对语文学习的监管。学生自身恰恰也存在这种错误认知,逐渐放松了对语文的学习。这是其一。其二,从学校组织教学层面来讲,从领导到各科教师都认为语文重要,经常听到理科教师反应,学生做不上理科题是没读懂题意,语文没学好导致的。在这种情况下,应该考虑给语文学科加课时甚至是增加阅读课。但是,人们又近乎一致的认为,现在为时已晚,以往的九年都没学好,靠这三年怎能力挽狂澜,莫不如多做点理科题,妄想用理科成绩弥补语文学科上分数的缺欠,结果理科课加了一节又一节,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如此恶性循环,语文学科处境危矣!
(二)高中理科科目多、难度大把学生的课余时间全部占据,语文学科的学习时间被占用
高中学生课业负担重,这是不争的事实,尤其是理科科目多、难度大,这一切对普通高中三类校的学生形成了重压,学生每天的全部时间都用来学习理科,很多同学反应45分钟都做不出一道理科题来,一套卷的耗时多少显而易见。此时,语文学科无疑是被牺牲的对象。细心的人会发现,学生不仅课余时间被理科占得满满的,而且寒暑假大部分学生会选择去课外班补习理科,学习语文的时间被无情的剥夺了。近年来,更让人忧心的是全校范围内一些学生甚至在语文课堂上学习理科,语文学习阵地的最后一块都面临着失守,这与校方不正常的舆论导向有关,更与理科科目多、难度大、课业重有直接关系。
(三)语文学科试卷主观题过多,批卷过于宽松,成绩易得,分数拉不开档 ,打击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
语文学科批卷是个难题,因为语文试题多数是主观题,因其主观性理解上就有偏差,即使给出标准统一的答案,在解读答案时会略有不同;再有两评分差的限制,阅卷老师为逃避追责常常给出中档分,作文评分标准看似是明确的,但实际操作起来有难度,作文分数最后很折中都在45分左右;种种原因导致语文分数在某种程度上不能反映学生语文素养的高低。兢兢业业和马马虎虎收到一样的效果,尤其在中等生身上这一点体现的特别明显,尽管我们语文教师都知道,一个遣词,一个造句,或者一个标点都能反映一个学生的语文素养,但在语文阅卷中这些差异被无视、被忽略。长此以往,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消失殆尽。
(四)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消耗了学生对语文的最后激情
语文学科的基础性、人文性和思想性要通过怎样的教学模式传授给学生呢?应该是点拨性的讲解和大量的相关阅读。而我们真实的课堂是教师对一篇篇课文细枝末节、面面俱到的讲解,期望在这一篇篇课文中让学生窥视到语文这个大千世界的奥义,结果教师讲得滔滔不绝、声嘶力竭,学生听得索然无味、昏昏欲睡。这里有语文教师的无奈和辛酸,且不说没人有勇气大刀阔斧、翻天覆地的改变语文教学模式的现状,建构语文教学的新模式,单就硬件条件来说,拥有一座藏书丰富的图书馆都是普高三类校难以企及的奢望,即使有图书馆,学生也没有时间阅读,时间都去哪了?关于这点,我在前面已经论述过。种种因素导致阅读无从谈起。语文教学模式改革势在必行,更需要强有力的政策支持。
(五)语文学科自身特点,使学生望而生畏
语文学科知识可谓庞杂繁芜、浩如烟海、多如繁星。尤其是高中阶段语文学科考查内容不可胜数,如:语言文字运用方面包括常见成语用法意义的考查,“常见成语”是个很模糊的概念,学习的时候只有多多积累;还有病句的辨析,病句的类型足有六大类并其下的若干小类,学生学习起来有相当难度;从文体方面讲包括小说、戏剧、诗歌、散文、实用类文本、社科文。从古文方面讲包括:古代诗歌鉴赏,古文翻译,名篇名句默写,古代文化常识。其间的细琐烦难自不必细说。正因为语文学科自身的特点和考查范围广(有人戏称无范围)、学习起来用时长、见效慢的特性,学生感到无从下手,产生畏惧情绪,对语文学习绝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