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辨应用于独立学院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研究

2016-06-15

福建商学院学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思辨英语写作独立学院

陈 钦

(福州大学至诚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7)



思辨应用于独立学院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研究

陈钦

(福州大学至诚学院,福建福州 350007)

[摘要]传统的英语写作教学倾向于采用灌输式教学,存在重语言技能训练、轻思维能力培养等问题。将思辨训练应用于独立学院非英专学生的写作教学,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以样本独立学院的非英专一年级两个班为受试对象,分别进行为期16周的引入思辨训练的实验写作教学和没有引入的常规写作教学,研究其教学效果的差异。结果表明:第一,实验班学生的学期末写作成绩与学期初成绩相比均有明显提高,存在显著差异;第二,常规班学生的学期末写作成绩与学期初成绩相比均有提高,但不存在显著差异。

[关键词]独立学院;英语写作;思辨

2010年12月18日,“英语教育与思辨能力培养系列论坛”之“英语写作教学与思辨能力培养高端论坛”在北外举行。在论坛上,孙有中教授指出,学术界常引用的思维能力结构理论将思维常做的事情分为“记忆”“理解”“应用”“评价”“创造”(remembering、understanding、applying、evaluating、creating),而我们的外语教育主要停留在思维能力结构理论的最下面两个层次上,即“记忆”和“理解”(remembering and understanding),许多课程的思辨含量很低[1]。因此,我们要把思辨能力的培养融入到所有课程的教学中去。对于英语写作课程来说,就是要把语言、内容与思辨融合起来。

国外高等教育早就认识到思辨能力对于提高一个人综合素质的重要作用,北美是思辨能力研究最盛行的地区。美国已有不少高校包括知名世界的哈佛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确立思辨能力为其核心教育理念。除了单独开设思辨能力训练课程外,还在其他各学科的教学过程中强化培养思辨能力,将思辨能力融入教学,通过教学的潜移默化,来提高思辨能力,真正将素质教育落到实处[2]。主张将思辨能力应用于课堂教学的国外教育家也不在少数,比如Pithers & Soden[3]在其研究中阐述了将思辨能力的培养融入具体学科的重要性。

国内语言学家们、学者们也都在该领域开展过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例如,文秋芳、刘润清[4],文秋芳、周燕[5],苏翊翔[6],韩少杰、易炎[7]都曾建议将思辨训练应用于英语写作教学,研究对象基于一本、二本英语专业或非英专业学生,为国内英语教学提供了宝贵意见,为年轻学者们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新视觉,指明了方向,但目前还未涉足独立学院的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未分析独立学院学生的特征和实际情况;陆同、刘滕然[8]、吴胜君[9]、胡晓梅[10]调查分析过独立学院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的现状,也探索过其教学模式的改革,却还是停留在总结分析学生作文中的语法错误、讲解段落和篇章写作方面的知识、提供大量范文让学生背诵、进行非智力方面的写作指导[8]等,这些因素确实影响写作,但是忽略了思维与语言的互相促进作用,没能从思辨能力的应用入手,而且缺乏实证研究,主观色彩较强。

一、独立学院学生的英语写作现状

写作是一个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离不开思辨能力的培养,而思辨能力的提高有助于作者逐步形成自己的观点,从而进行构思和谋篇布局。构思和谋篇布局相结合的过程,也是一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是独立学院大学英语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传统的英语写作教学不太注重学生的思辨能力培养,教师倾向于采用灌输式教学,向学生介绍写作技巧,分析作文模板,并提供一些范文供学生模仿。学生往往也是背诵作文模板和所谓的“范文”,更不用说运用思辨能力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形成自己的创造性思维。韩少杰和易炎[7]曾撰文指出把英语写作教学与思辨能力的培养相结合有助于改变英语教学中重语言技能训练、轻思维能力培养的现状。但思辨训练在独立学院写作教学中应用的教学成果实证研究还鲜有看到。

与一本和二本院校的学生相比,独立学院生源的整体素质突出表现为学生中学阶段的英语基础知识较为薄弱,对英语学习普遍缺乏浓厚兴趣和主观能动性,英语学习成绩存在较大差距,这在写作方面表现得尤其明显。一般来说,写作能力是学生英语综合能力中最难、最弱的一项,独立学院的学生尤其如此。因此,在独立学院的大学英语写作课堂引入思辨能力的训练,是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的。

二、研究设计

(一)目的和受试对象

1.实验目的:目前独立学院大学英语写作现状如何?学生的作文中体现思辨能力了吗?学生写作中有哪些具体的问题和困难?如何应用思辨能力的训练提高独立学院非英专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笔者希望能通过此次实证调查,找出以上问题的答案,分析思辨能力对独立学院非英专学生写作能力的影响,以便给今后的写作教学、英语教学的其他方面以及思辨在其他学习环境的迁移提供参考。

2.受试对象:实验对象为样本独立学院非英语专业一年级新生120名(混合专业,但均接受过统一的新生英语入学考试,并达到良好的成绩)。将受试对象分为2个平行班(学生数量各60名,男女生比例均衡,英语水平均衡,文理科专业分布均衡)。

(二) 实验方法

1.预备阶段:编制调查工具

1)参照苏翊翔[5]制定的论说文批评性准则训练表,用于分析学期初、末的论说文作文样本库,如表1。

表1 论说文批评性准则训练表

评分原则:满分为100分,对照准则训练表初步确定作文所属的档次,然后以该档次的要求来衡量、确定或调整本档次,最后给分。各档次的给分范围(第三档:80-100分; 第二档50-70分;第一档0-40分)。

2) 参照英文说明文的类型及谷振谐[11]关于分析性写作的批判性思维准则,编制说明文批评性准则训练表,用于分析学期初、末的说明文作文样本库,如表2。

表2 说明文批评性准则训练表

评分原则:满分为100分,对照准则训练表初步确定作文所属的档次,然后以该档次的要求来衡量、确定或调整本档次,最后给分。各档次的给分范围(第三档:80-100分; 第二档50-70分;第一档0-40分)。

3) 参照英文记叙文的特点及谷振谐[12]关于分析性写作的批判性思维准则,编制记叙文批评性准则训练表,用于分析学期初、末的记叙文作文样本库,如表3。

表3 记叙文批评性准则训练表

评分原则:满分为100分,对照准则训练表初步确定作文所属的档次,然后以该档次的要求来衡量、确定或调整本档次,最后给分。各档次的给分范围(第三档:80-100分; 第二档50-70分;第一档0-40分)。

2.实验阶段和数据的来源、收集、分析

在学期初,两个班的所有受试对象均就3篇命题作文在30分钟内写出120字左右的作文,由4位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进行评阅,分别从思辨微技能的角度进行评价,两个班均从3个档次随机抽取10份作文,两个班均得到3个档次合计30份作文作为重点研究对象。接着,在实验班的写作课引入思辨能力进行为期一个学期(16周,每周2个学时,共32个学时)的培养,常规班教学模式不变。期末时,用同样的方法,再次收集两个班已经抽取的共60位重点研究对象的与学期初类似命题的论说文、说明文、记叙文作文样本库,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3. 实验步骤

1) 开学初,所有受试对象均就3篇命题作文在30分钟内写出120字左右的作文,由4位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进行评阅,分别从思辨微技能的角度进行评价,并收集相关数据制成表格。

2) 实验班的探索教学为期一个学期(16周,每周2个学时,共32个学时)。前4周主要教授思辨的定义、特点以及功能等基本概念。从第5周到第8周,要求学生参照《论说文批评性准则训练表》《说明文批评性准则训练表》《记叙文批评性准则训练表》中的参数,对各自所写的英语作文进行分析。从第9周到第16周为强化阶段,实验中将加入更多的训练活动,提高学生运用思辨能力的意识。在学生的习作中,笔者将按照《训练表》,从思辨能力的不同侧面进行点评。思辨训练具体操作如下:

a)阐述思辨的概念。批判性思维是对于存在的观点以及支持该观点的证据的质疑、反思和判断,是一种不可缺少的探究工具。

b)示范如何评价。教师精心挑选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文章,引导学生参照思辨技能表对文章的观点、论证和表述进行评价,使学生对思辨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借此使学生明白,在写作的过程中,只注意框架结构、语言优美是不够的,文章的观点是核心,观点是否有价值、有新意更为重要。

c)将思辨带入文章进行练习。每次课的范文赏析后,学生被要求就规定的题目在限定的时间内完成一篇作文,教师每堂课随机抽取一到两名同学上台展示他们的习作,并向大家阐述哪些地方使用到思辨能力,不足的地方请同学提出建议参与讨论,以此使学生主动构建自己的知识框架并在实践中得到反馈,不断修正、重建自己的知识结构。

d)学生进行相互评价并反馈。将学生分为两人一小组,让他们对对方的习作进行评价。在学生互评的过程中,教师要求学生既能指出优点也能指出缺点,引导学生一分为二地看待问题。既能对偏误之处提出质疑,又能换位思考。

e)教师点评学生的互评。对学生的精彩评判表示赞赏,对学生的疏漏之处予以补充,使学生在知所长与知不足中进一步熟练运用批判性思辨技能。

3) 在完成32学时、长达4个月的思辨训练以后,所有受试对象再次进行与学期初类似的3篇同一命题作文30分钟120字的写作,由相同的4位教师再次进行评阅并收集数据制成表格。

三、分析数据结果与讨论

运用上文实验阶段数据的收集方法,在实验班和常规班抽出共60位锁定研究对象作文期初和期末的成绩,做了六个配对样本t检验,分别得出表4、表5、表6、表7、表8、表9。

表4 论说文写作实验班“期初成绩”“期末成绩”对照表

表5 说明文写作实验班“期初成绩”“期末成绩”对照表

表6 记叙文写作实验班“期初成绩”“期末成绩”对照表

表7 论说文写作常规班“期初成绩”“期末成绩”对照表

表8 说明文写作常规班“期初成绩”“期末成绩”对照表

表9 记叙文写作常规班“期初成绩”“期末成绩”对照表

四、结论

经过一个学期(16周)实验班和常规班写作对比教学的实践证明:第一,实验班学生的论说文、说明文、记叙文的学期末成绩与学期初成绩相比均有明显提高,存在显著差异;第二,常规班学生的论说文、说明文、记叙文的学期末成绩与学期初成绩相比均有提高,但不存在显著差异;第三,思辨能力的训练在提高学生论说文、说明文、记叙文写作水平上均有明显效果,实验班的写作教学更具优势。这与一些学者例如Halpern[12]、Beyer[13]、McGuinness[14]、Prior[15]、苏翊翔[5]的看法相一致。这是因为在实验班的写作教学中,教师系统阐述了思辨的概念,示范了如何评价,并且学生进行了相互评价并反馈,教师也点评了学生的互评。学生对于思辨的概念和技巧掌握得较清晰透彻,拥有评价思辨能力的实践机会,最终产生较好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孙有中等. 英语专业写作教学与思辨能力培养座谈[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1,(07):603-608.

[2]缪四平. 美国批判性思维运动对大学素质教育的启发[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07,(03): 99-105.

[3]Pithers R,Soden R. Critical thinking in education: a review[J].Educational Research, 2000, 42(03): 237-249.

[4]文秋芳, 刘润清. 从英语论述文分析大学生抽象思维能力[J].外国语,2006,(03):49-58.

[5]苏翊翔. 批判性思维给我们的启示—英语专业论说文写作研究[J].东华大学学报, 2009,(04): 280-286.

[6]韩少杰, 易严. 英语专业写作教学与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J].外国语言文学, 2009,(01):24-28.

[7]文秋芳, 周燕. 述评外语专业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J].外语学刊,2006,(05):76-80.

[8]陆同, 刘滕然. 独立学院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探索[J].大学英语, 2010,(03):178-181.

[9]吴胜军. 独立学院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模式研究[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2,(01): 137-139.

[10]胡晓梅. 独立学院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现状的调查与思考[J].宜春学院学报, 2011,(02):173-176.

[11]谷振谐.批判性思维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12] Halpern D F. Teaching critical thinking for transfer across domains: dispositions, skills, structure training and metacognitive monitoring[J].American Psychologist, 1998, 53(04): 449-455.

[13]Beyer B. Improving student thinking[J].Clearing House:A Journal of Educational Research,Controversy and Practices (Special Section: Teaching Thinking in the Secondary school), 1998,71(05): 262-267.

[14]McGuinness C. From thinking skills to thinking classrooms: a review and evaluation of approaches for developing pupil’s thinking[R]. Norwich: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and Employment Research Brief, 1999.

[15]Prior J. Social psychology of a learning environment and the acquisition of critical thinking skills[J]. Social Work Education, 2000,19 (05): 501-511.

(责任编辑:练秀明)

The Application of Critical Thinking in Teaching English Writing in the Independent College

CHEN QIN

(Foreign Languages Department, Fuzhou University Zhicheng College, Fuzhou 350007, China)

Abstract:In the conventional English writing class, “infusion teaching” approach is usually adopted, emphasizing the training of language skills, neglecting the cultivating of critical thinking. Therefore, it is of theoretical significance and practical value to apply critical thinking to the teaching of English writing. The subjects are the freshman non-English majors from a sample Independent college. They form two classes and go through a 16-week tentative teaching (adopting critical thinking) and a 16-week conventional teaching (without critical thinking) respectively. Their scores are contrasted and they demonstrate: 1) The students from the tentative class have improved their writing ability and their final results are different from those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semester; 2) The students from the conventional class have also improved, their writing ability; but their final results are not so different from those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semester.

Key words:independent college; English writing; critical thinking

*收稿日期:2016-03-01

基金项目:2013年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A类课题 “思辨训练应用于独立学院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的实证研究” (JA13704S)。

作者简介:陈钦(1984-),女,福建平潭人,讲师, 硕士。研究方向:西方修辞学、话语分析。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940(2016)02-0076-06

猜你喜欢

思辨英语写作独立学院
从学情认知“思辨”教学内容
浅析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
中医辨证分析规范探讨
母语负迁移对初中英语写作的影响
从高考英语作文评阅看英语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启示
语境与英语写作研究
词块策略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运用
文化传承视野下的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究
独立学院法学专业的学科特色及其发展研究
以微课教学促进独立学院国际经济学应用性教学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