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港口物流与对外贸易发展的互动效应研究
——以福建自贸区建设为背景
2016-06-15田樱
田 樱
(阳光学院外经贸系,福建 福州 350015)
福州港口物流与对外贸易发展的互动效应研究
——以福建自贸区建设为背景
田樱
(阳光学院外经贸系,福建福州 350015)
[摘要]在福建自贸区建设及“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福州港口物流与对外贸易发展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进出口总额和地区生产总值的增长在长期内会促进福州港货物吞吐量的增加,但福州港货物吞吐量的增加对进出口、地区生产总值的增长未起到推动作用,这说明目前福州港口物流产业并没有对外贸活动产生明显的促进作用。因此,必须充分利用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和福建自贸区的“双区”叠加优势加快福州港物流发展,同时加强港口的集疏运能力、与临近港口的合作以及现代物流人才的培养。
[关键词]港口物流;对外贸易;福建自贸区
2014年12月12日,国务院决定设立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次年4月21日上午,在位于福州马尾的福建自贸试验区福州片区行政服务中心举行了福建自贸试验区揭牌仪式。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成立,将“对台湾开放”和“全面合作”作为发展方向,在投资准入政策、货物贸易便利化措施和扩大服务业开放等方面先行先试,率先实现区内货物和服务贸易自由化。与此同时,政府也将根据《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在加强福州港口建设的同时,支持福建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
福州港位于中国大陆东南部、台湾海峡西岸。据《福州统计年鉴—2015》,截至2014年底,福州港共有生产泊位167个,其中万吨级及以上泊位已经达到50个,5万吨级及以上泊位19个,10万吨级以上泊位14个,是中国沿海20个主枢纽港之一,已与世界上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港口开展贸易往来,其港口货运吞吐量从1981年的217.98万吨增长到2014年的14391.14万吨,增长率位于全国前列。同样截至2014年底,福州的进出口总额从1990年的32278万美元增长到2014年的3466317万美元,增长了100多倍。因此,通过分析福州港口物流与对外贸易之间的关系,可以达到促进二者共同发展的目标。
一、文献回顾
目前,已经有不少学者对我国国际贸易与物流的关系进行过理论与实证的分析。其中,李永生、张丽芳(2006)和刘素月(2007)、吴正芳(2007)、曹娟(2007)从定性分析的角度对对外贸易与物流的关系进行探讨,得出对外贸易的发展对现代物流业的成长起到了促进作用,而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又反向推动了进出口贸易的提升[1-2]。杨长春(2008)、侯方淼(2008)、张宝友(2009)等则通过定量研究说明现代物流与国际贸易之间存在互为因果的反馈关系[3-5]。另外,一些学者从实证分析的角度对浙江、上海、深圳等地的对外贸易与现代物流的关系进行论证:王领(2010)对上海对外贸易与现代物流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发展现代物流、促进上海市对外贸易发展的相关建议[6];陈夏妍(2011)对深圳对外贸易与现代物流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得出对外贸易与现代物流存在着统计上的因果关系,二者相互影响,互为因果[7];俞雅乖(2012)基于时间序列模型,对浙江省现代物流与对外贸易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两者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关系[8]。但针对福州对外贸易与港口物流之间关系的实证分析相对比较缺乏。福州是自贸区和国家级新区双覆盖的城市,福州港作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核心区,同时又拥有福建自贸区的“双区”政策叠加优势,是国家“一带一路”战略重点布局的港口之一,因此研究其港口物流与对外贸易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二、福州港物流与对外贸易关系的实证分析
(一)指标选取以及数据处理
本文以地区生产总值(GDP)作为衡量福州地区经济发展的指标,进出口总额(XM)作为衡量对外贸易的指标。目前,学者主要采用货物吞吐量这一指标来评价港口物流水平,它是指经由水路进、出港区范围并经过装卸的货物重量,一般包括港口集装箱吞吐量、港口外贸吞吐量、港口散装货物吞吐量等,是港口行业的重要统计指标。因此,本文将港口货物吞吐量(TTL)作为衡量福州港口物流水平的指标。以上三个指标选取时段皆为1990-2014年,数据采集覆盖整个福州区域范围,采样数据由《福州统计年鉴—2015》整理所得。
针对样本数据中可能存在的异方差,先将变量取对数,并用Eviews7.0软件对数据进行实证分析。
(二)相关性分析
先对福州地区生产总值、进出口总额和福州港货物吞吐量数据进行相关系数计算(见表1),以分析福州港口物流与对外贸易之间的相关性。从表1中可以看出,三个变量之间具有很强的相关性,相关系数都超过了0.93。
表1 GDP、XM和TTL相关系数
(三)数据的平稳性检验
大多数的时间序列数据都有可能产生“伪回归”,为了避免出现此类问题,必须进行单位根检验,以判断数据的平稳性。对福州地区生产总值、进出口总额和福州港货物吞吐量进行ADF检验,相关检验结果见表2。
从表2的检验结果可知,在显著性水平为5%的情况下,ln(GPD)、ln(TTL)为平稳序列,ln(XM)为一阶单整序列。对ln(XM)进行一阶差分处理,并以D(ln(XM))表示,变量都变成了平稳时间序列。数据经过处理后,ln(GPD)、ln(XM)和ln(TTL)都变成了平稳序列,接下来可以对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协整分析。
表2 ADF检验结果
注:c为截距项;t为时间趋势;q为滞后阶数;D为一阶差分。
(四)协整关系检验
本文采用JJ检验法,对以上三个变量进行协整检验。根据AIC和SC准则可以看出最优滞后阶数为3(见表3)。检验时假设观测序列ln(GDP)和协整方程(CE)具有线性趋势,从不存在协整关系的零假设开始逐步进行检验,通过迹统计量检验可发现存在3个协整方程(见表4),而采用最大特征根检验可发现存在1个协整方程(见表5)。由此可见,各变量之间存在协整关系。
表3 滞后阶数(Lag)的选择
表4 Johansen迹统计量检验
表5 Johansen最大特征检验
(五)Granger因果检验
通过上述检验结果,可以看出变量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但还需对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进一步检验。因此使用格兰杰(Granger)因果检验对各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分析,从而得出一个变量的变化是否为另一个变量变化原因的结论。
在检验时,考虑到时滞效应的因素,采取滞后3期进行分析,ln(GPD)、ln(XM)、和ln(TTL)三个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如表6所示。
表6 Granger因果检验结果
表6的因果检验结果说明,在滞后1期、10%的显著性水平下,货物吞吐量不是地区生产总值和进出口增长的格兰杰原因,地区生产总值和进出口增长也不是货物吞吐量变化的格兰杰原因;在滞后2期、10%的显著性水平下,货物吞吐量不是地区生产总值和进出口增长的格兰杰原因,而进出口增长是货物吞吐量和地区生产总值变化的格兰杰原因;在滞后3期、10%的显著性水平下,货物吞吐量不是进出口和地区生产总值的格兰杰原因,而地区生产总值和进出口总额的变化是货物吞吐量的格兰杰原因。这表明福州港的货物吞吐量与进出口、地区生产总值之间的因果关系是单向的,而且这种因果关系存在时滞,要在长期内才能显现出来,即在长期内进出口总额和地区生产总值的增长会促进福州港口货物吞吐量的增加,但福州港货物吞吐量的增加则不会对进出口、地区生产总值的增长起到推动作用。
以上分析说明,目前福州港口物流产业并没有对外贸活动产生明显的促进作用,因此,福州港口物流产业还有待于进一步发展。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1)福州港的物流功能相对比较单一,只有装卸、仓储、航运以及船代、货代、信息等基本的物流服务,而像商贸、加工增值以及相关的金融保险等其他业务还不够发达;(2)福州港的铁路集疏运系统较为有限,大宗散货、集装箱的集散运多数只能通过公路方式运输,运输能力有限,限制了港口经济腹地的开拓;(3)福州港口物流方面的人才供求矛盾表现突出,尤其是缺乏具备贸易、金融、物流、供应链管理、信息技术等综合知识和技能的物流应用型人才。
三、结论与政策建议
(一)结论
综上所述,本文得出以下结论:第一,从1990年至2014年,福州的地区生产总值、对外贸易总额和港口物流水平总体上处于不断上升的趋势中;第二,福州港口物流虽然发展迅速,但是对地区生产总值和外贸的影响能力较弱,即福州港的物流建设对外贸发展的响应略有不足。因此,为加快21世纪福州海上丝绸之路和自贸区建设,全方位提升对外开放水平,要加快福州港的物流建设水平,使港口物流效率得以不断增长。
(二)建议
第一,立足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和福建自贸区的“双区”政策,充分利用叠加优势加快福州港物流发展。2015年以来,国家和福建省陆续出台了推动外贸发展、物流发展、口岸通关、港口政策补贴以及跨境电商等多项鼓励政策。同时,福州港的马尾、江阴、平潭三大港区均被划入福建自贸区的福州片区和平潭片区范围,使福州港在航运、通关、贸易、投资、金融便利化等方面都受益匪浅。另外,福州港的航线覆盖了“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东南亚航线、中东航线、西非航线和南美航线等主要国家,福州每周都有定期的班轮到欧洲、地中海和中东等“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因此,福州港要紧紧抓住福建自贸区和“一带一路”战略的双重优势,充分利用自身地理条件,发挥自由港区的特色,不断开拓市场,吸引更多的货源,推动福州港口物流的发展。
第二,加强港口的集疏运能力。福州港应加快港区出入口道路的建设,一方面继续完善由福银高速、沈海高速和国道104等组成的公路通道,另一方面建立由福厦铁路、福马铁路、温福铁路、向莆铁路以及疏港支线等组成的铁路通道,构建起一个强大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进一步深入内陆货源市场,贯通闽赣,并向中西部内陆省进一步延伸,增强港口经济的辐射能力。同时,福州港还应加强海上集疏运系统的建设,多开辟远洋航线,增加到欧美、东南亚的航线,改善水路运输条件,将福州港打造成为东南沿海具有海陆双向辐射、“一带一路”的重要物流枢纽港。
第三,加强与临近港口的合作。福州港应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加强与厦门港、泉州港及湄洲湾港等港口的合作交流,在学习其他港口先进发展经验的基础上,面向建设对外开放、协调发展、全面繁荣的海峡西岸经济区目标,协同共建完善物流信息平台,以此作为合理规划货运航班航线和共享港口资源的基础。在鼓励良性竞争的同时,还应通过共建福建自由贸易区,拓展福州港口的经济腹地,提升港口所在地的经济实力,以此作为反向促进港口竞争力提升的有效举措。
第四,重视培养现代物流人才。随着福州港口物流的不断发展,具备扎实专业知识的物流人才缺口越来越大。鉴于当前的状况,一方面可以通过“内建”的方式对在职物流员工进行物流行业专业知识的培训,提高其工作能力,同时还可以通过各种倾斜措施鼓励员工考取相应的资格证书,以考促学,提升物流从业人员的整体水平;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外引”的方法,通过各种优惠政策吸引一批掌握现代物流经营方式的中高级人才;最后,可以利用福州高校众多的优势,促进物流行业、企业与各个高校开展“三位一体”合作,通过合理搭建三者共赢的合作机制,将高校开设物流专业、实践教学融入到港口物流企业中,以培养能够更好地适应现代物流行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刘素月.物流产业对国际贸易发展的影响[J].物流技术与应用,2007,(1):103-105.
[2]吴正芳.论我国对外贸易经济新的增长点——现代物流[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2007,(2):88.
[3]杨长春.我国对外贸易与国际物流关系的实证研究[J].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8,(1):8-11.
[4]侯方淼.现代物流:国际贸易的加速器[J].财经科学,2008,(4):108-114.
[5]张宝友.现代物流对进出口贸易影响研究——基于中国1995-2004年数据的实证[J].国际贸易问题,2009,(1):39-46.
[6]王领.对外贸易与现代物流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上海1978-2009年的数据[J].国际贸易问题,2010,(1):59-65.
[7]陈夏妍.深圳对外贸易与现代物流关系的实证分析[J].物流科技,2011,(10):32-35.
[8]俞雅乖.现代物流与对外贸易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浙江1986-2008年的数据[J].国际贸易问题,2012,(1):99-107.
(责任编辑:杨成平)
Interaction Effects between Fuzhou Port Logistics and Foreign Trad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Fujian FTZ
TIAN Ying
(Department of Foreign Trade, Yango College, Fuzhou 350015,China)
Abstract:In the background of Fujian Pilot Free Trade Zone (Fujian FTZ) construction and B&R, there is a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Fuzhou port logistics and foreign trade development. The growth of imports and exports and GDP could increase cargo throughput in the long run, but the increase in cargo throughput will not increase growth of imports and exports and GDP. It shows that Fuzhou port logistics industry does not play a significant role in promoting foreign trade. Therefore, it’s vital to make full use of their advantages, speed up the development of Fuzhou port logistics, strengthen the port throughput capacity, cooperate with neighboring ports and cultivate modern logistics talents.
Key words:port logistics; foreign trade; Fujian Pilot Free Trade Zone (Fujian FTZ)
*收稿日期:2016-03-07
作者简介:田樱(1980- ),女,福建诏安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
[中图分类号]F75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940(2016)02-001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