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例疑似急变的CML患者的实验诊断
2016-06-14刘青松张国元郭晓兰
马 强,刘青松,蔡 燕,何 城,梁 骑,刘 馨,王 静,张国元,郭晓兰*
(1.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 检验科;2.川北医学院 转化医学研究中心;3.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 病理科;4.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 血液科,四川 南充637000)
*通讯作者
1例疑似急变的CML患者的实验诊断
马强1,2,刘青松1,蔡燕1,2,何城1,梁骑1,刘馨3,王静4,张国元1,2,郭晓兰1,2*
(1.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 检验科;2.川北医学院 转化医学研究中心;3.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 病理科;4.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 血液科,四川 南充637000)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hronic myeloid leukemia,CML)是一组起源于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疾病过程包括慢性期、加速期和急变期。处于慢性期的病人经过数月或数年之后可发生急变,此时恶性造血干细胞极度增生,可引起不明原因的发热,脾进一步增大,出现骨痛、出血以及髓外肿物等浸润现象,如皮肤组织肿块,淋巴结肿大等。本例研究对象为男性,38岁,5年前诊断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给予干扰素、羟基脲等治疗后白细胞逐渐降至正常,临床症状好转出院。近1月,患者自述服药不规律,间断服药,并曾停药近1周,后出现头部胀痛,并逐渐累及眶周,伴眼花,眩晕感,10余天前检查发现白血病再次升高(WBC 100+×109/L),继续口服甲磺酸伊马替尼辅以布洛芬治疗5天,白细胞为75.7×109/L,以“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入院。体格检查未发现脾进行性增大,血常规未发现血小板进行性增高或降低,但患者左上肢及双下肢存在多个棕色疣状突起物,故依然存在急变可能,遂做以下研究。
1材料与方法
1.1标本
1.1.1骨髓患者取左侧屈膝卧位,以右侧髂后上脊为穿刺点,常规消毒铺巾,2%利多卡因逐层麻醉后,持穿刺针旋转进针获落空感,拔出针芯,抽取骨髓大约 5 ml。其中0.2 ml用于骨髓细胞形态学检验,3 ml用于染色体核型分析,1 ml用于检测BCR-ABL融合基因,另外1 ml用于检测SRY基因。另外收集正常男性和女性的外周血各1 ml。
1.1.2皮肤结节患者取平卧位,常规消毒铺巾,以2%利多卡因在大腿内侧皮肤结节处作局部浸润麻醉,麻醉满意后在皮肤结节周围做梭形切口,切除皮肤及皮下组织,止血满意,缝合切口,组织送病理活检。
1.2方法
1.2.1骨髓细胞形态学分析抽取0.2 ml骨髓,立即涂片于2张洁净的载玻片上,自然干燥。一张涂片瑞氏染色后,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连续分类计数300个细胞,分别计算各系统各阶段细胞的百分率。另外一张进行NAP染色,计算NAP阳性率和NAP积分。
1.2.2骨髓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抽取3 ml骨髓,肝素抗凝,计数后按2×106/L接种于骨髓培养基,培养24 h后,收获细胞,低渗,滴片,显带,吉姆萨染色,按照《人类细胞遗传学命名的国际体制》(2009版)标准对该患者的染色体核型进行分析。
1.2.3骨髓BCR-ABL融合基因检测及ABL激酶区突变位点筛查 提取骨髓细胞RNA,送四川金域医学检验中心做BCR-ABL融合基因检测和ABL激酶区突变位点筛查。
1.2.4SRY基因检测采用天根生化科技有限公司的血液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严格按照说明书步骤提取患者骨髓细胞、一例正常男性和一例正常女性外周血DNA,分别做SRY基因检测。SRY基因扩增引物[1]:Forward:5′-CGAACTCTGGCACCTTTCAA-3′,Reverse:5′-GTTACCCGATTGTCCTACAGCT-3′,目标片段677 bp。扩增反应体系为:2×master mix 12.5 μl,Forward primer 0.5 μl,Reverse primer 0.5 μl,ddH2O 10.5 μl,DNA template 1 μl。扩增反应条件:95℃ 10 min;95℃30 s,55℃30 s,72℃60 s,35个循环;72℃ 10 min。产物在1%琼脂糖凝胶中,恒压160伏电泳20 min后,于凝胶成像仪中拍照。
1.2.5皮肤疣状突起物活检皮肤疣状突起物组织石蜡切片后,严格按照HE染色的步骤制片,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对该患者组织进行形态学分析。
2结果
2.1骨髓细胞形态学
骨髓涂片细胞形态学提示,粒:红=31.3,原始粒细胞占3.4%,早幼粒细胞占4.2%,中性中幼粒细胞占17.7%,中性晚幼粒细胞占18.5%,中性杆状核粒细胞占12.6%,中性分叶核粒细胞占15.1%,嗜酸性分叶核粒细胞占4.2%,嗜酸性分叶核粒细胞占3.4%,中幼红细胞占1.7%,晚幼红细胞占0.8%,成熟浆细胞占0.8%;NAP阳性率为4%,NAP积分为4分,骨髓细胞形态学特点符合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特征(图1)。
2.2骨髓细胞染色体核型
按照ISCN2009的标准,分析20个中期分裂相,所见核型均为47,X,-Y ,+8,t(9:22)(q34;q11),+der(22)t(9;22)[20](图2)。
图1 患者骨髓细胞形态学(瑞氏染色,10×100倍)
图2 患者骨髓细胞染色体核型
2.3骨髓细胞BCR-ABL融合基因检测ABL激酶区突变位点筛查
四川金域医学检验中心检测BCR-ABL融合基因结果提示,BCR-ABL融合基因P210型阳性(荧光定量PCR法),并且ABL激酶区未发现突变位点(直接测序法)。
2.4骨髓细胞SRY基因检测
骨髓细胞SRY基因检测结果显示,患者骨髓细胞与正常男性SRY基因扩增产物在677bp处可见一条均一的条带,而女性对照和阴性对照无此条带,故该患者骨髓细胞SRY基因阳性(图3)。
2.5皮肤结节病理检查
HE染色后病理检验结果提示,左上肢及双下肢疣状突起物为纤维瘤(图4)。
3讨论
CML是迄今发现的第一例与染色体异常直接相关的恶性肿瘤,90%左右的患者存在由9号和22号染色体长臂相互易位而产生的特征性Ph染色体和(或)BCR-ABL融合基因[2]。BCR-ABL编码的P210蛋白具有酪氨酸激酶活性,其使信号通路异常激活,MYC和BCL2转录增加,使造血干细胞增殖失控,凋亡受阻,细胞发生恶性转化。Ph染色体或BCR-ABL融合基因是CML患者重要的诊断、治疗和预后标志。
图3患者SRY基因检测
图4 患者皮肤结节病理切片(HE染色,10×40倍)
CML慢性期可以持续的时间相对较长,病情相对稳定;而急变期病情凶险,预后较差。本例患者左上肢及双下肢出现棕色疣状突起物,形似绿色瘤,但病理活检提示为纤维瘤。同时,未发现血小板进行性增高或降低,也未发现脾进行性增大,故目前排除慢粒急变,该患者依然处于CML慢性期。实验室检查发现,该患者BCR-ABL融合基因阳性,并且ABL激酶区未发现突变位点,故目前该患者治疗上甲磺酸伊马替有效,故继续甲磺酸伊马替尼控制白血病数量,碱化尿液,抑制尿酸生成等治疗。
骨髓染色体核型分析提示患者存在-Y、+8和+Ph染色体等额外的染色体异常。CML慢性期出现额外染色体异常约为7%,而在加速期或急变期可达到40%-70%[3,4],故CML出现额外染色体异常时常常提示疾病可能进展[5]。+8是CML、急性粒细胞白血病、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等疾病中最常见的数目异常,其中以CML患者出现+8的频率最高[6],并且+8也是CML患者最主要的额外染色体异常,经常伴有其他额外染色体,比如+Ph[7]。+8,+Ph,+19,i(17q)等是CML加速期或者急变期最典型的染色体畸变,经常先于临床急变期2-4个月,并且预后较差[8-10]。
此外,-Y也是CML患者一种额外的染色体异常,研究发现,3.6%左右的CML患者可以检测出骨髓细胞Y染色体的丢失[7]。本例患者骨髓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提示Y染色体的丢失,但是PCR结果提示SRY基因阳性,一方面骨髓中部分肿瘤细胞可能存在Y染色体,因为染色体核型仅仅分析了20个中期分裂相,检测能力有限;另一方面可能是骨髓中也存在部分正常细胞,虽然粒系增生明显活跃(粒∶红=31.3∶1),而红系、淋巴系增生受抑,但依然可能产生正常的红细胞和淋巴细胞,SRY基因也可呈阳性。
综上所述,虽然临床表现和骨髓形态学均提示该患者目前处于CML慢性期,但是骨髓染色体核型分析发现存在额外的染色体异常,特别是双Ph染色体,因为染色体异常可以先于临床表现数月,故该患者在坚持目前的治疗外,应尽早进行骨髓移植,同时应该定期复查血常规、骨髓细胞形态学以及染色体核型,以便及时发现CML急变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从而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陈勇,周华蓉,林晓容.人类性别决定基因(SRY)的检测及其临床应用[J].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2013,5(3):161.
[2]Tefferi A,Dewald G W,Litzow M L,et al.Chronic myeloid leukemia:current application of cytogenetics and molecular testing for diagnosis and treatment[J].Mayo Clin Proc,2005,80(3):390.
[3]Cortes J E,Talpaz M,Giles F,et al.Prognostic significance of cytogenetic clonal evolution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myelogenous leukemia on imatinib mesylate therapy[J].Blood,2003,101(10):3794-3800.
[4]Johansson B,Fioretos T,Mitelman F.Cytogenetic and molecular genetic evolution of chronic myeloid leukemia[J].Acta Haematol,2002,107(2):76.
[5]Morris C M.Chronic myeloid leukemia:cytogenetic methods and applications for diagnosis and treatment[J].Methods Mol Biol,2011,730:33.
[6]Bakshi S R,Brahmbhatt M M,Trivedi P J,et al.Trisomy 8 in leukemia:A GCRI experience[J].Indian J Hum Genet,2012,18(1):106.
[7]Fabarius A,Leitner A,Hochhaus A,et al.Impact of additional cytogenetic aberrations at diagnosis on prognosis of CML:long-term observation of 1151 patients from the randomized CML Study IV[J].Blood,2011,118(26):6760.
[8]刘亚琳,王晓宁,刘华胜.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粒变与急淋变骨髓细胞形态学、免疫表型、细胞遗传学特征及预后差异分析[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14,22(3):629.
[9]孙川,李倩,林颖.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额外染色体异常在加速期和急变期的意义[J].医学研究杂志,2014,43(1):108.
[10]Aydin C,Cetin Z,Salim O,et al.Previously Unreported Chromosomal Aberrations of t(3;3)(q29;q23),t(4;11)(q21;q23),and t(11;18)(q10;q10) in a Patient with Accelerated Phase Ph+ CML[J].Case Rep Genet,2014,2014:582016.
1泳道:CML患者;2泳道:正常男性对照;3泳道:女性对照;4泳道:阴性对照2.5 皮肤结节病理检查
文章编号:1007-4287(2016)05-0843-03
作者简介:马强(1987-),男,检验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肿瘤的分子遗传学基础;郭晓兰,博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为肿瘤的信号转导通路。
(收稿日期:2014-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