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在东南亚华族社会的传承
——特点、推力及其影响
2016-06-13程晓勇
◎程晓勇
中华文化在东南亚华族社会的传承
——特点、推力及其影响
◎程晓勇
摘要:东南亚有海外最大的华族群体,由于中华文化强大的包容性和适应力,华族在东南亚较好地保持着中华文化,这体现在华族社会依旧保持着中华文化的信仰、价值观、习俗及其外部表达方式,包括生活方式、节日民俗、宗教庆典、服饰和饮食习惯等。中华文化传统能够在东南亚扎根和传承下去,其背后的推力主要来自于三个维度,它们分别是华人家庭、华人社会(社团)、华人祖籍国(中国)。华族传承的中华文化对东南亚当地各国社会的方方面面产生了影响。这些影响既有社会文化方面的,也体现在生活起居方面。
关键词:华侨华人;海外移民;东南亚;文化传承
国家主席习近平指出“中华文明有着5000多年的悠久历史,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力量。我们的同胞无论生活在哪里,身上都有鲜明的中华文化烙印,中华文化是中华儿女共同的精神基因。”[1]东南亚有着海外最大的华人群体,华族在东南亚较好地保持着中华文化,体现在华族社会在不同程度上依旧保持着中华文化的信仰、价值观、习俗及其外部表达方式,包括生活方式、节日民俗、宗教庆典、服饰和饮食习惯等。中华文化传统能够在东南亚扎根和传承下去,其背后的推力主要来自于三个维度,它们分别是华人家庭、华人社会(社团)、华人祖籍国(中国)。华族传承的中华文化对东南亚当地各国社会的方方面面产生了影响,这些影响既有社会文化方面的,也有生活起居方面的。
一、东南亚华族传承中华文化的特点
华人移民到东南亚,不可避免地把原先在中国的信仰、价值观和生活习俗带到新地方,并用不同的文化形式,诸如中国寺庙、中国式的住宅与商店、中式服装、烹调和中华传统节日等来表达。虽然经过长达百年的当地生活,东南亚华族社会中的中华传统文化在价值观与具体的形式上没有保持着百分之百的“原汁原味”,但它们却保存了中国传统的核心,并结合华人在当地的生活适应而构成了东南亚华族文化的主要成分。另一方面,尽管中华传统文化在东南亚各国都有所体现,但是由于在东南亚十一个国家中华侨华人的数量及其分布聚集度不一,以及居住国对华族的具体政策不同,华人融入当地的程度存在差异。具体到不同的东南亚国家,华族社会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保留与传承在日常生活中的体现还是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以体现深厚文化内涵的姓名为例。在马来西亚,华人多喜欢用中国姓名;在新加坡和泰国,很多华人虽然保留了中文姓名,但是在社交中普遍使用英文或泰文名字;在其他的东南亚国家,例如菲律宾,华人基本上采用菲律宾文或者西班牙文起名字,而在印尼,华人曾经被强迫采用印尼人的名字,现在已经很少有印尼华人使用中文姓名。在东南亚国家中,之所以唯有马来西亚华人坚持使用中国姓名,与马来西亚独有的华文教育的影响密不可分。马来西亚有着东南亚国家中唯一完整的华文教育体系,大部分的马来西亚华人把孩子送入华校接受教育。尽管马来西亚华人在当地生活了很多年,繁衍了几代人,并且不同的马来西亚华人存在着血缘、地域、信仰、行业的差别、然而通过完整和严密的华文教育,他们受到了中华文化统一性的熏陶,使得马来西亚华人永远是“信奉同一个精神家园的人”,并且共同在这片土地上传承着中华文化。正因为此,马来西亚是海外中华文化传承最好的地方之一。
再以传统节日及民俗为例。在越南,春节是最隆重的节日,也是国家法定休息时间最长的一个节日(法定假日三天)。越南的过节习俗与中国大同小异,腊月二十三开始过年,腊月三十除夕守岁,放鞭炮,吃团圆饭。大年初一拜年、赶庙会等。在新加坡,春节法定放假两天,华人保持着拜年包红包,吃年糕等习俗。马来西亚过春节的习俗也跟中国大致相同,由于当地华人多来自福建,受闽南文化影响,人们过春节一定要买凤梨,凤梨就成了春节的吉祥水果。而在泰国、菲律宾、柬埔寨等国家,春节并不是国家法定节日,华人社会中春节传统习俗也不明显。
再比如中华语言与文字。在马来西亚,华文虽然不是官方语言,但由于华文学校很多,大多数华人都会普通话,广东话和闽南话也很流行,并且由于华人在经济上占优势,商店牌都有中文,在商业领域汉语也常常是必备的。越南历史上受中华文化影响很深,汉字曾经在知识分子和上层中流行,目前会讲华语的越南华人在日常生活中一般使用广东话(主要是标准粤语广州话),此外有部份住在越南乡村的华人讲潮汕话(潮州话)。此外,在越南的一些古建筑上的牌匾上常常可以看到汉字。在新加坡,虽然行政与商业的主要语言为英语,但汉语也保留着官方语言的地位,一些路牌也会注明中文。华文之所以能够在实行英语优先的新加坡得以延续,并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象征和推广载体,媒体做出了相当大的贡献。新加坡独立后,社会各个层面都在加强英语化,直到上世纪70年代末,新加坡政府才逐渐意识到华语的重要性,推行一系列挽救华语措施,随着中国迅速发展以致华语商业价值的提高,以及新移民的不断涌入,新加坡的华文媒体得到快速发展,新加坡一度成为中国大陆和港澳台以外的海外华文报刊中心。目前新加坡的华文报纸以《联合早报》、《联合晚报》和《新明日报》三家华文报纸为代表,其中《联合早报》日发行量约20万份,并有网络版,扩大了它对年轻华人群体的吸引力。《联合早报》总编辑林任君评价华文媒体在新加坡延续华语,推广中华文化作出了相当大的贡献。他在接受中国媒体采访时这样说道:“自从南洋大学这个本地最高华文机构在20多年前走入历史之后,新加坡的华文事业凋零得更快,较具规模的华文文化机构如今已经所剩无几了。环顾四周,我们惊觉《联合早报》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已成为其中最突出的代表,且已肩负起沉重的文化象征意义了。”[2]
或许,在东南亚国家最能直观的发现中华文化存在的是“唐人街”。东南亚是华人到海外谋生的主要聚居地,华人主要集中在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印尼和越南,菲律宾,在这些国家都有数量不等和规模不一的唐人街。尽管随着华人经济的发展和华人在当地社会的融入,不少华人已离开早期华人聚居区而到新区域发展,但这些昔日繁华的街区仍然集中体现着中华文化的表象以及内涵。这些国家的唐人街,有一些显著的共同特点:一是商店多加骑楼,这是承袭中国南方故土的传统;二是使用华文和当地文字的招牌,有些还通用家乡的地方方言;三是大多开设餐饮、金铺或果行,这也是华人传统的经营项目;四是附近多有庙宇,尤其是供奉粤、闽一带所信奉的“神灵”。当然,在共同的特点以外,也存在着各自国家的一些特色。
泰国曼谷的罗华力路以及毗邻的石龙军路和三聘直街,是著名的唐人街。辛亥革命前孙中山先生曾来这里演讲。罗华力路聚居着不少潮汕人,这一带曾经有5家戏院上演潮剧。目前,虽然历经变化,但华文招牌和众多金铺仍是这里的特色,而且好些店员仍能以潮语招徕顾客,因此这里仍然是来泰国探亲或旅游所涉足的地方。
在马来西亚砂拉越州首府古晋和柔佛州首府新山这些潮人聚居的地方,也都保存着具有特色的唐人街,而且在街上还有潮人所供奉的“上帝庙”(即玄天上帝)和“柔佛古庙”(俗称“大老爷官”)。为纪念昔年开发柔佛州作出贡献的侨领而命名的“陈旭年街”就和唐人街连在一起。尽管这里已起不少高楼大厦,但靠近海边的街头,还保留着骑楼式的商店。
在越南胡志明市的唐人街——堤岸,居住着胡志明市大部分华人,这些华人的祖籍以广东、广西和云南等地较多,尤以广东为主,所以,广东话成为区内的通用语言。堤岸建有许多中国式的楼房屋宇,街道纵横交错,到处可以看到形形色色的店铺,不论是糕饼店、中药店、元宝蜡烛店、云吞面店以至凉茶铺书局、还是杂货铺和理发店,招牌几乎都是中越文对照。堤岸区还有很多由华人所建的中文学校、医院及庙宇。规模较大者如天后庙、关帝庙、同庆大道的霞彰会馆、明乡会馆及天主教的圣心教堂,在孔子大道则有二府庙、老子街观音庙、六省路南普陀寺等。
菲律宾首都马尼拉的唐人街也颇有特色。这里位于旧市区,街道比较狭小,街口新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菲中友谊亭”及牌坊,还有曾对菲律宾建设作出贡献的华侨领袖塑像。街道也仍保留骑楼式的商店,多为华人传统经营的金铺和饮食店。此外,这里还保存着全市惟一的旧式马车,既是居民的交通工具,也可以给游客乘坐游览。
至于新加坡,由于华人占70%以上,因此历史上只有不同省籍地域的聚居地,而不存在华人聚居的“唐人街”,随着经济的发展,这些省籍地域聚居地也都发生了变化,至今只有牛车水一带仍可见到旧商业活动中心的面貌,而这里也是广东华裔的聚居地。[2]
表2 东南亚华族社会保留中华文化的特点及具体表现简表
二、中华文化在东南亚传承的推力
中华文化传统能够在东南亚扎根和传承下去,其背后的推力主要来自于三个维度,它们分别是华人家庭、华人社会(社团)、华人祖籍国(中国)。大体上,目前,东南亚华族中坚持或能够表现出中华文化的主体分别是老一代移民、受华文教育的土生华人、以及新移民和“再华化”华人,他们对中华文化的传承恰好体现了这三种力量的影响。老一代华人主要受到家庭的影响,土生华人受到华人组织和社团、例如,华校和华文媒体的影响,而华人新移民和“再华化”华人更多的受到中国的日益崛起以及中国和东南亚国家关系的影响。
早期华人移居东南亚后,处在一个与祖籍国不同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对所在国的文化会有不同程度的接受与认同,但与此同时,华人也不可避免的随身将故土的生活习俗带到了移居地,那些“内化”和积淀在身上的中华文化不会轻易被磨灭,对故土及亲人的思念撑着他们在当地的生存和发展,同时它常常转化为一种延绵不绝的文化情结。正是由于这一种文化情结,使得他们虽然身处异国他乡却无法忘却自己的祖籍文化渊源,由此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自觉传承者。许多华人除了自身坚持着中华文化外,还通过家庭教育和熏陶将中华文化传递给子孙后代。在一些东南亚国家,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在一些国家华文教育和华文媒介等力量正在走向衰微,甚至在一些国家已经无法发挥积极的影响,只剩下华人家庭这一支力量还在发挥独特的影响与作用,家庭的影响就成为中华文化能够坚持下去的关键原因。例如,在苏哈托时期的印尼,华文教育被禁止,公共场合也禁止说华语,也不准公开过华人的传统节日,但是,在许多华人家庭,仍然暗地偷偷过华人的节日,尊奉华人自己的神明,华人家长仍然在家庭教导子女讲华语或中国的方言。在泰国,虽然华人已经在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都较好的融合或是同化于当地主流社会,但是,在家庭方面也仍然保留了比较多的华人特征。[3]在华人家庭教育深深渗透着中华文化传统的最具典型的特征是浓浓的人情味,亲子情,以“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月是故乡明”、“每逢佳节倍思亲”等亲情教育启发子女自己的根在中国。父母对子女教育最明显的体现是让子女学习汉语会讲中国话。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只有懂得一个民族的语言才会明白它的文化,语言也是思维的表现形式,只有学会一个民族语言的运用才能掌握它的思维方式和知觉模式,体会这个民族的思想和感情。华人家庭要子女掌握汉语,正是为了让他们记住自己的根,不丢弃本民族的历史与文化。
在家庭以外,推动中华文化在东南亚得以传承的另一个重要力量是华人社会(社团)。在华人社会形成之前,分散居住的少量华人很容易被当地居民所同化,个体和家庭对中华文化的坚持也很难持久。随着移居东南亚的华侨人数增多,出现比较大的华人聚居区,进而形成比较稳定的华人社会,许多与社会生活相关的中华传统文化才得以体现出来,例如节日习俗,亲朋礼仪,邻里关系等。华人社会的形成使得中华文化在东南亚的传承有了丰厚的“土壤”。此外,无论是同乡会馆、宗亲会所、中华会馆等传统华人社团,还是以专业、商务、文化、福利、宗教信仰等为内涵和宗旨的各种各样的新华人社团,都在不同程度上促进了中华文化在东南亚地区的保持。现今在东南亚各国,以传承与弘扬中华文化为主要宗旨的文化团体非常活跃。不仅有综合性的中华文化中心等团体或机构,也有侧重于某一类文化活动的单一性文化团体,如音乐、舞蹈、美术、武术、影视、摄影、诗歌、学术、体育团体等。中华文化在东南亚的保留、传承和推广,离不开华侨华人文化团体的作用。由于历史和现实情况不同,在不同的东南亚国家中,不同的机制在中华文化传承中起着更为突出的作用。例如华族社会华人社团、华文学校(以马来西亚体系最为完整)、华文媒体(新加坡等)、华族文化活动(如印尼等)。
祖籍国因素也对中华文化在东南亚的传承起到了影响,特别是20世纪以后,中华民族主义的增强对东南亚华族社会的文化认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辛亥革命期间,东南亚华侨心系祖国命运,积极支持孙中山领导的民族民主革命,抗日战争时期,东南亚华侨爱国情绪高涨,不仅捐财捐物,很多华侨还为祖籍国献出生命。新中国成立过后,东南亚华侨的民族自豪感大为增强,50年代中后期,随着新中国和平外交的深入人心,新中国与东南亚国家携手妥善解决了华侨的双重国籍问题,在东南亚生活的华人的境遇得到了改善,很多原本被限制的政治与文化权利得到了确认,华人对祖籍国的文化认同也得到尊重,这些都有利于中华文化在当地的传承。在当前国家力量推动海外中华文化的一个典型例子是中国教育部下属的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家汉办)。该机构的重要职能是支持各国各级各类教育机构开展汉语教学和中华文化传播。国家汉办目前主要以在国外合作建立孔子学院的形式来推广华语学习和中华文化推广。由于东南亚华人众多,成为海外中华文化推广和孔子学院设点的重点区域。目前除了文莱和东帝汶外,其余9个东南亚国家共建立了26个孔子学院和19个孔子课堂。
东南亚孔子学院情况[4]
三、华族传承中华文化对当地社会的影响
华族移民海外,旨在谋生致富,在东南亚的华族很少从事政治,也没有宣扬教化的教士。尽管如此,由于中华文化强大的包容性和适应力,华族传承的中华文化对东南亚当地各国社会的方方面面产生了影响。这些影响既有社会文化方面的,也有生活起居方面的。
中华文化提倡仁爱信义,以德服人,自强不息,重视家庭、崇尚孝道,这些中华文化的精髓随着华族移民被带到了东南亚,丰富当地社会文化、影响着当地人民的生活。例如,重视家庭的华人以婚姻的方式,影响着居住国国民的生活观和家庭观。如菲律宾的情况,华族与菲女通婚普遍,菲女之所以有如此的选择,除了华族的经济实力,更重要的是华族家庭观念较浓,有责任感,不会随便遗弃。[4]谚语最能体现社会民众之心声,在菲国女性中曾流传着一段话:“同华侨结婚或同居,只要能生孩子,一生生活便有依靠了。”华人与当地人的混血也提高了当地民族的气质秉赋,正如菲律宾一位学者所言:“菲律宾如果没有华侨,就不是今日的菲律宾了。”在泰国华族与当地人通婚的的现象也较为突出,混血的一代,倘若华族一方占主要地位,那么家中依然实行祭祖,宗族观念强烈。此外,华族对孝的重视,以及浓厚的守望相助的精神,饮水思源、休戚相关的责任感,使他们非常热情地为当地举办的各种慈善救济事业尽心尽力,这既减轻当地政府的负担,又在社会上形成了一种良好的风尚,有利于沟通民族间的情感。再比如中国人重视教育,中华文化将教育视为利国利民修身养性之本。在东南亚各民族中,没有比华人对教育更为热心的。早期从东南沿海移居东南亚的华族,绝大部分是文盲或者略识一些字,经过若干代人的奋斗,在东南亚立足并取得了经济上的成功,华人在经济上成功后普遍重视教育,捐资助学,推广教育,这不仅以此手段提高了本民族的文化素质,而且华族作为当地国民族的一份子,也等于居住国提高了民族素质,为居住国贡献了巨大的人才资源。这些都可视为中华文化带给东南亚当地社会的影响。或许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东南亚最为突出的影响集中体现在新加坡的成功经验上。自独立建国以来,新加坡已经成为经济高度发达、社会文明、管理有效、全球化程度高的花园城市之国。人们在探究新加坡的成功之道时,普遍认为新加坡在国家发展与社会治理上的成功是整合了东西方文化中对新加坡“适用的东西”。不可否认,新加坡政府坚持自由经济政策,强调法制严明、这些取法于西方文明的“精核”的确是新加坡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但与此同时,新加坡是东南亚华人比例最高的国家,华族人口超过总人口的四分之三,中华文化在新加坡得到了较好的传承,作为东南亚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程度最高的国家,新加坡的成功示范,同样昭示出华族文化(主要是儒家文化)在东南亚地区政治文明与人文精神构建上的成功。
中华儒家学说集中在两个重要的方面:一个是个体(修身),一个是群体(治国)。儒家文化的存在同样体现在两个重要的方面,一方面是浸润在广大国民的价值观念和日常生活之中,一方面是体现在政府的观念和政策之中。从国民的价值观念和日常生活中看,新加坡社会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新加坡是个移民社会,早在19世纪70年代,华人已经成为当地人口的多数,到20世纪80年代,华族人口超过新加坡总人口的四分之三,成为东南亚华人比例最高的国家。早期移民新加坡的居民,虽然大多没有受过多少教育的底层劳动群众,然而东方文化传统却深深根植于他们的观念意识和行为规范之中。随着华人资本活动的展开,宗亲同乡和方言群体的确立,社会阶层分野的出现,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扬奠定了坚实的社会基础。新加坡华人勤劳节俭、守法讲礼、具有集体意识、家庭观念强、重视教育、这些都是儒家文化所强调的个人与家庭观。从政治体制与政府的作为上看,新加坡是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其政府廉洁高效,全面主导经济发展,推行了一系列正确的经济政策。新加坡的政治体制与政府施政体现了儒家政治文化的一些主要特征:贤人政府、清官集团、合乎道德的仁慈统治等。
除了社会精神层面的影响外,华族对东南亚生活技艺也有着诸多的影响。诸多的中华生活技艺通过华族移民引进到东南亚进而散播于民间,影响当地人民的衣食起居生活。中国人讲究“民以食为天”,有丰富的烹饪文化,华侨出国,开餐馆的很多,东南亚华族的餐馆饮食业十分兴旺,丰富了当地的饮食文化,当地人也向华族学做中国菜,改进饮食水准。许多被华族带到东南亚的中国食品经过数百年,还是用中国的名称,如豆腐、豆干、烧包、春饼、肉粽、豆油等。再有,现在东南亚十一国当地人都有饮茶的习俗也是受到受华人饮茶风习的影响,华族在东南亚对中华饮食的继承和引进增加了东南亚人的饮食内容,这既是生活方式的丰富,也就是文化的交流与提高。此外,华族对当地生活器具也有影响,在中国瓷器未输入以前,东南亚土人以蕉叶为盘碟,以椰壳为杯碗。他们只能制造质料很粗的陶器,和中国瓷品远不能比,所以东南亚土人对中国瓷器,如获至宝,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一些中国瓷器,他们在安葬长辈的时候,还有用几件瓷器陪葬的风俗,表示对中国生活用品的珍视。随着华族工匠的移居,东南亚一些国家掌握了基本的陶瓷制造技术,例如泰国最初能够制造瓷器是与中国陶瓷工匠的努力分不开的。据朱杰勤所著《中国陶瓷和陶瓷技术对东南亚的传播》一书,早在13世纪初期,素可泰王朝在华族陶瓷工匠的参与和指导下,泰国开始仿造中国河北省磁州窖的产品,制造出一种厚硬的瓷缸,行销颇广。
华族在建筑方面对东南亚也有着突出的贡献和影响,泰国学者曼加丽·能拉披指出华族对泰国建筑的影响:“在建筑学方面自大城王朝以来,泰国人是一直喜欢利用木材建筑,惟至拉马二世、三世时代开始建造砖屋,建筑形式亦成为中泰合璧,特别是拉马三世时代所建造的砖屋完全扬弃了既往泰式建筑的那种柔和风格,而完全变成中国式。”“到了叻达纳哥信皇朝为了兴建曼谷京都和大肆修建各大佛寺,在建造和其他工艺技术方面,须赖中国工匠,包括泥水匠,木匠,铁匠等居多。”[5]泰国以外、目前在越南、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也都有着大量的中式建筑。在出行方面,泰国于拉玛一世至二世时代出海与外国贸易之轮船,一般习惯于采用中国式之红头船,特别是潮州型的。这种载货量较大的轮船,都是在泰国国内建造的,而从事造船业的监工,工匠以至一般劳工皆是华人。他们所建造的专门行走泰中两国航线的货船,华语称之为“北斗船”或“白头船”,显示由泰国出海买卖的船只是与中国的货船一模一样的,唯一的区别是船头漆上的颜色不同而已。
四、结语
中华文化传统在东南亚华族社会的传播与发展足以证明,中华文化具有强大的适应力,作为一种历经数千年而不衰的优秀的人类文明,中华文化已经在海外生根成长,即使离开了文化母体的滋养,即使在遭遇挫折的时期,中华文化依然依靠其坚韧性以各种方式保存了下来。同时,中华文化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又使其在东南亚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汲取了当地文化的营养,经过实践、融合与发展,最终形成了东南亚颇具特色的华族文化,并对当地社会的经济与文化发展做出了贡献。
参考文献:
[1]刘维涛、王尧.习近平在会见第七届世界华侨华人社团联谊大会代表时强调“共同的根共同的魂共同的梦,共同书写中华民族发展新篇章”[N].人民日报,2014-6-7.
[2]赵灵敏.早报之道——专访新加坡《联合早报》总编辑林任君[J]南风窗.2006,(4).
[3]曹云华.变异与保持:东南亚华人的文化适应[M].北京:五南图书出版公司,2010.196.
[4]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网站,http://www. hanban.edu.cn/confuciousinstitutes/
[5]曼丽加·能拉披.叻达纳可信皇朝一世至四世时代华人在经济和艺术方面扮演的角色[N].林扬摘译,中华日报1983-1-7.
责任编辑:张颖
中图分类号:D6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3562(2016)01-0044-06
收稿日期:2015-10-02
作者简介:程晓勇,男,博士后,暨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华侨华人研究院讲师。广东广州,510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