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用课堂“得意不忘言”的小妙招
2016-06-12聂爱英
聂爱英
在语文教学中,一篇文章无非是描述一个客观的人物、事件、景物或者自己的某些想法,抒发自己的感情。从平常听课来看,我们语文老师都注重了教会学生写字、用词、造句;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分析文章的结构;即得文章的“意”。偶尔提及文章的写作特点即文章的“形”,也仅仅是提一提而已。阅读教学的课堂在很长时间停留在“得意忘形”或“得意淡形”阶段。现在看来,学生不用动脑子就知道老师下一步要干什么,这一成不变的课型套路,我把这种模式化的教学称为“教学新八股”。这不仅把语文课教“死”了,而且把学生活跃的思维也给禁锢了。这大大有悖于语文教学的初衷,这是语文教师的悲哀,更是语文教学的失败。
笔者认为,语文阅读教学“得意”“不忘形”更不可“忘言”。怎样才能不“忘言”呢?这就需要语文教师充分备课,有敏锐的语言感觉,能在每篇课文中找准语言的生长点,让学生兴趣盎然地进行书面表达或口头表达,也就是“得意”且“不忘言”。 这里所说的“言”就是学生的课堂口头表达或书面表达,学生能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正确、合理、恰当地进行表达,并将学过的字、词、句等内容,根据语境的需要加以规范地、恰当地、个性化地运用。这就是我们主张的“语用型”课堂教学的特点,更是语文教学抛开浮华“认祖归宗”的唯一途径,也是语文课堂的根本任务使然。
怎样才能很好地找到每篇课文的语言生发点对学生进行“语用”训练呢?
一、从文本中精选典型的句段进行语用训练
(1)精美的句段。如S版二年级下册《春天在哪里》中有这样的诗节:
春天在哪里?
春天在枝头上:
春天的风微微吹动,
柳条跳舞,桃花儿脸红。
细细读来,这四行诗,不仅写出了春天的变化,还用到了拟人的修辞,把春天里的柳条和桃花的变化写得活灵活现。这两样春天的景物,孩子成天可摸可触,它们的美丽和变化孩子们非常熟悉。校园正值春意盎然,能让学生感受春光美的景物还有很多,所以这样的诗节仿写孩子们心中有影像也就有话可写。矛盾先生曾说过:“模仿可以说是创造的第一步,模仿又是学习的最初形式。”
基于是二年级,所以我设计的这样两个诗节,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第一节让学生口头描述,第二节让学生自由练写。这样半扶半放降低了孩子们语言使用的难度。
春天在哪里?
春天在校园里:
春天的小雨( ),
迎春花( ),小绿芽( )。
春天在哪里?
春天在我家门前的院子里:
再如:在S版一年级下册《大熊猫》一文中,“大熊猫身子胖胖的,尾巴短短的,全身的毛又厚又光滑。他的四肢和肩膀是黑的,身子和头是白的。最逗人的是那双圆圆的黑眼圈,那对毛茸茸的黑耳朵。”这段话就是从整体到局部,抓住大熊猫样子中的颜色来写的,用到了“又()又()”的词语,通过“最逗人”一词写出了自己感兴趣之处。这是个很好的仿写段落,于是我拿出了大家喜欢的“光头强”的公仔,让大家观察并说出自己最喜欢的地方,重在颜色、外形的描述。“光头强”的出现让有点沉闷的课堂一下就鲜活起来,小家伙们虽然还不认识多少字,但是并不能影响他们的表达,更不会影响表达他们对“光头强”的讨厌或者喜欢。
(2)特殊的构段方式。纵观小学十二册教材,无论是人教版、语文A版还是现行的S版,不难发现给我们提供构段范本的就有这些方式:总分式,递进式,并列式,因果式,观察顺序式,逻辑推理式,正反对比式,侧面烘托式,等等。这些写作技巧丰富的段落,给学生提供了很好的仿写蓝本。语文教师都知道,模仿是所有表达的第一步,也是非常重要的第一步,更是必须的第一步。这些特殊的构段方式要足够引起语文教师的注意,并根据班情学情合适地安排好“言”的方式——口头表达抑或书面练笔。
(3)巧妙的布局方法。我们在教材中很容易感悟到在篇章结构上作者的巧妙安排。如:巧设悬念法,首尾照应法,侧面烘托法,过渡句段法,按照一定顺序叙述法,对比法,总分总法,等等。这些方法会按照一定的梯度呈现在不同学段,也会因为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心理年龄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难度,所有我们既要关注布局方法,又要留意在语用训练过程中的难度。如:S版三上中《庐山的云雾》一文中,很显然地利用“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和“庐山的云雾瞬息万变”两句话作为文章2、3段的开头,既是“总分”的构段,又是并列式的布局安排。文章浅显易懂,主体部分就是两段。而S版五年级上册《西风胡杨》一文中,作者就从“胡杨,秋天最美的树”“胡杨,是最坚韧的树”“胡杨,是最无私的树”“胡杨,是我平生所见的最悲壮的树”四个方面来阐述的胡杨的特点,这是文章的第一部分。文章无论从内容上还是从遣词造句上都精彩了很多,理解起来也难了很多,无疑体现了教材的螺旋上升的梯度,更告诉我们同样的布局方法,在各位学段都可以掌握和运用。
(4)典型的表达技巧。在我们阅读文本时不难发现:有的巧妙地用了修辞手法;有的灵活地采用了词语过渡;有的抓住典型事例;有的恰当地描绘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和外貌;有的利用的倒叙;有的利用了插叙;有的在文首或文尾合理地引用了名言或警句;有的在文尾点明中心;有的文尾点题、开篇扣题,等等。这些表达技巧都能很好地训练学生的语言,提高学生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如S版五年级下册《顶碗少年》的结尾一段,“是的,人的一生是搏斗的一生。只有敢于拼搏的人,才可能取得成功。在山穷水尽的绝境里,再搏一下,也许就能看到柳暗花明;在冰天雪地的严寒中,再搏一下,一定会迎来温暖的春风——这就是那位顶碗少年给我的启迪。”这段话显然是对文中写作目的的表达,鼓励孩子们要不怕失败,敢于拼搏,坚持不懈就会成功。孩子们很喜欢这段,说是读来很有深意,也很有文采。于是,紧接着后面一篇课文就是《失去的一天》,这是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作品,教育孩子们要珍惜时间,于是我设计的这样一个语段让孩子们体会珍惜时间的重要性:时间你太调皮了,你在我 时,从我 溜走;你在我 时,从我 溜走;你在我 时,从我 溜走……时间就是 、时间就是 、时间就是 。你珍惜了时间,你就拥有
、你就拥有 、你就拥有 。古语有云:( 惜时名言 );( 谁)曾所过:( 惜时名言 )。让我们从今天起,为了明天不 、不 ,请珍惜时间吧——这就是《失去的一天》给我的启迪。
也许会有人质疑:五年级了还这样填空式的进行语用训练,是否太过容易。其实一点也不容易,因为学生还很少接触过这样有逻辑思维的语言训练,还很少这样精炼地、连续地使用排比句式,这类议论抒情的句段在前面各册中很少写,所以降低难度很有必要,从反馈信息来看,孩子们写得很有冲击力,读起来都仿佛能打动自己。
二、合理开发和利用文本中的图片
无论低年级还是高年级,都不要忽视文本中的精美的插图,插图是无声的语言,只要你认真观察用心体会,你会发现这是一块块训练语用的珍宝。低年级的语文教师尤其要引起重视。很多老师为了训练孩子的语言表达,总是网上、课外找很多图片让学生看图说话、写话。总是觉得文本插图在分析讲解课文的时候已经用过了,孩子们不新鲜了。其实,我们只要稍动脑子,就能把插图的功能用到极致,就能很好地进行语用训练。如:一年级成句的练习,就可以大量地甚至每一幅插图都能进行很多个句子的练习。中高年级,我们完全可以先不看课文,而是根据课文内容有目的地指导学生观察插图,然后让学生说出所见,想象所闻,体会所感。这不仅是学生根据课文插图对文本的内容的一个重组,这个重组完全是学生亲历的过程,是学生鲜活的具有个性化色彩的所见、所闻和所感,至于书本中是怎么描述的,与学生现在观图后的描述大可不一样。
S版五年级下册《冬不拉》一文,我发现学生对后面阿肯弹曲告知国王王子的下落中,孩子们对曲调的变化理解有难度,于是我巧妙地安排了这样一个语用训练环节。
这就是文中的那幅插图,我先让学生说说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王子,你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再让学生观察黑熊,你看到了一只怎样的黑熊?黑熊的凶猛反衬出了什么?然后用一段话描绘这个激烈的打斗场面。
从学生的片段描写中,学生抓住了人物的神态、动作刻画出了王子的勇敢无畏,描绘黑熊的动作和样子突出了黑熊的凶猛和残忍,衬托出了王子的形象。最有意思的是孩子们还想象出了他们可能发出的声音,让一幅静止的画面鲜活起来,好一个成功的场面描写,更为理解后面课文做好了铺垫。
三、适度开发文中“留白”
我们的教材很多地方我们明显地感觉到作者不可点破的韵外之意,只可意会的弦外之音,不可言传的独具匠心。在这些“留白”,恰恰给了我们无尽的遐想,让我们在其间纵情“补白”。这既是对理解文章主要内容、分析文章主要人物、领悟作者感情的有效途径,更是训练学生语言的宝贵的语言点。孩子们应时应景地有感而发,情随心动,表达的欲望随着分析讲解被熊熊点燃,那么“留白处”的风景也就五彩缤纷起来。
哪些地方是需要“补白”之处呢?文中情感空白处,理解困惑处,课外延伸处,关键词理解处等皆是我们的语用舞台。补白得当,既能让课堂“拨云见日”,又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更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凸显课堂“语用”特点。
如:S版五年级下册《黄道婆》一文中,“每次想到家乡的贫穷和人们的艰辛,黄道婆便百感交集。”我让学生联系上文的“童养媳的欲哭无泪,牛马不如的生活”和“崖州人的温暖”,以第一人称来写黄道婆此时的所想。
再如:S版五年级下册《珍珠鸟》一文结尾处写道“我轻轻一抬肩,它没醒,睡得好熟!还咂咂嘴,难道在做梦?”我设计了这样一个语言训练片段:小鸟真的做了一个梦,它会梦见什么?以《小鸟的梦》为题写一个片段。这个片段描写让我有了意外收获:有同学写到小鸟梦到了大森林,梦到了一家子自由自在地飞翔在大自然之中。在晒“作品”环节中,当这段话一出来时,孩子们像一下幡然醒悟,是啊,把它的的爸爸妈妈一直关着,这是“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吗?一石激起千层浪,文本的价值取向很快发生了偏移,但不能不说孩子的想法是很有个性的,也很有道理。我立马实行“课堂翻转”。我很是赞叹地说:“孩子们,我为你们这样的想法感到由衷地高兴。是啊,现在的环保意识在国民中越来越强,几十年前的冯骥才的环保意识还抵不上我们小学生的环保意识呢,看来我们的环保教育是很成功的,你们会成为真正的环保卫士,将来中国的环境会在你们这一代手里得到极大的保护。”这一段“翻转”让我自己都觉得心虚,我还是很赞同呵护学生的表达欲望的。
合理的“补白”能有机地渗透口语交际能力,鲜活识字课堂。如低年级在识字教学是很枯燥的,因为S版教材识字量大,在一节课之内死记硬背是不会有好的效果的,得让孩子们理解着运用着来记忆字音、字形和字义。在教一年级下册《燕子妈妈笑了》这一课生字时,我把在张XX同学家里拍的照片打在大银幕上,照片中张XX胖胖的小手指着自己客厅顶上的燕子窝,燕子窝里边正好几只雏燕探头探脑地露出了黄黄的小嘴。小朋友一见到就开心地笑了。我打出了几句话
(1)你发现了什么?(孩子们会说一个发现,我就出现相应的带着拼音的生字词:什么、样子、燕子、好可爱……)
(2)你再仔细地看看,还能发现什么?
(3)和他们打个招呼吧?
(你好!你从哪里来呀?你妈妈呢?你吃什么呀?你是不是穿的花衣服呀?)
一连串的问候,不仅让学生认识到了文中的生字和新词,更激发起了孩子们对燕子的喜爱,同时又训练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虽属“寒暄”范畴,但这是一种学生很有必要掌握的语言交际能力。
“补白”的成功不仅有效地训练学生的语言理解和运用能力,还能很好地嫁接起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的桥梁,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如S版五下《少年闰土》一文教学完毕,我打出了鲁迅与中年闰土的图片,让学生用一个字感悟中年闰土现在的生活,学生用了一个“苦”字。我接着追问,你从哪里看出他的“苦”,一段“相由心生”的,抓住能突出人物情感的外貌描写成功的出现了。“少年闰土”的外貌描写不也是这样的技巧吗?“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没有一处不显示少年闰土的日子“甜”。学生描写完中年闰土的外貌后,我又把《故乡》中关于中年闰土的外貌描写打在大屏幕上,伴着刘天华的二胡曲《病中吟》朗读给孩子们听。这强烈的对比,深深地撞击着孩子们的幼小的的心灵,他们不由自主地发问:“老师,闰土为什么会变成那样子的啊?”我故作深沉地说:“这个周末我们一起去新华书店看鲁迅的短篇小说《故乡》吧,它会告诉我们很多很多。”顺便布置周末作业:以《〈故乡〉告诉我》为题写一篇读后感。
可想而知,喜欢闰土、心疼闰土,孩子们多么想弄清闰土为什么有那么大的变化啊!这个单元的“名篇之旅”的目的是不是就在这补白中顺利达到了呢?
值得一提的是,“得意不忘言”需要教师有很高的语言敏感的,才能很好地找准每篇课文中的语言生发点;更要注意这个语言生发点还得根据不同年段的学生心理特点和认知特点来找,而且还要联系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来设定语言训练的难度。只有学生感兴趣的词语或文段作为语言生发点,才能吸引学生来读,理解起来也会兴趣盎然,产生情感共鸣的“会心一笑”也就轻而易举了;只有学生走过心的人和事,在课堂表达时才会让人如临其境,如见其人,才会“动其情”地描述。
但不管是低年级学段、中年级学段还是高年级学段,阅读教学的课堂“语用”环节应控制在10—15分钟之内才合适,表达的内容多以片段形式出现会更好,否则又会走向“得言而轻得意”的另一个极端。毕竟阅读教学中“语用”还是为成篇的“语用”做铺垫、做准备的。
“语用”回归阅读教学课堂,这是语文认祖归宗之途,更是母语教学的初心所在。这条路还很漫长,这任务还很艰巨,但是这沿途的风景一定是芬芳自己更会沁香孩子们的童年乃至一生。为了母语明天,为了孩子们的未来,我们语文人有责任,更有信心。
(作者单位:湖南省桃源县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