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语文阅读教学如何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思考”
2016-06-12彭春丽
彭春丽
摘 要:在中职语文阅读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思考”。一是在明确教学内容和教学重点的基础上“找主线”,围绕主线提问题;二是面对一些不好理解的文章,可以针对教学难点提出问题,具体有“填补空白”、阶梯式提问和找关键句三种方法。
关键词: 中职语文;阅读教学;积极思考
苏霍姆林斯基说:“我们应当竭力追求思考的积极性,使得知识在深刻理解和运用的情况下不断地发展。”积极的思考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手段,也是发展学生智慧能力的重要途径,不能引导学生进行“积极思考”的课堂是在向学生“灌输”知识,而不是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这样做的结果是“知识脱离学生的精神生活,脱离他的智力兴趣。掌握知识变成了毫无乐趣可言的事,变成了为知识而知识”。这样的“知识”在学生意识里保存的时间不会很长,也“活不起来”。
怎样才能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思考,从而获取知识呢?关键在于“使他们面前出现疑问”。对中职语文阅读教学课来说,这样的“疑问”是要能完全调动学生积极性而且不需要学生太多知识储备就能回答的问题。因为中职学校的学生大部分语文基础都不好,而且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果教师设置的问题太普通(如直接给文章划分结构,归纳段落大意,理解中心思想等),没有新意,学生则不愿回答;如果教师给出的问题难度太大(如从不同角度鉴赏诗文,写批注等),学生则无法回答。所以教师在给学生“设计”问题时,要尽量考虑每个班级不同学生的特点,提出适合学生回答又能促进学生积极思考的问题。
要提出适合于学生思考的问题,首先要求教师对所教课文有透彻的理解。教师可能需要花上很长的时间来理解课文以及与课文相关的知识,包括课文的内容、结构层次、主题思想、表达技巧、语言特点,还有作者生平、写作背景等。当教师把整篇文章的所有信息都理清楚后,才会思考在这篇文章的教学过程中,应当教给学生什么。一堂语文课,并不是要把教师知道的东西统统“教给”学生,而是经过教师的深思熟虑,有选择性、有主次之分、有计划地把知识点列出来,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学习并加以掌握。明确了“要教”的内容,上课就有了目标,有了方向,接下来教师要做的就是运用怎样的方法,采取怎样的措施让学生“跟着来”,让他们通过积极的思考理解和解答一些问题,让他们学会运用已有的知识去获取新的知识。这种措施和方法在语文阅读教学中主要体现在教师的提问上。一个好的问题,既要能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文本,又要能提起学生的足够兴趣,还要难易适中,保证班里大部分学生能回答出来,让学生愿意思考,能思考。
要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教师还要使即将“教给”学生的知识点之间产生联系。这种联系必须是内在的,能够引导学生在解决了一个问题之后也能解决另一个问题,或者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知识或提升某种能力,如感悟欣赏、听说读写的能力等等。在中职语文阅读教学中,可以尝试用以下的方法提出值得学生积极思考的问题:
一是在明确教学内容和教学重点的基础上,找到串联起教学内容和教学重点的“主线”,然后再围绕这条“主线”提出适当的问题。只要学生能回答出其中的一两个问题,那就意味着他们对文章的内容或主题有了自己的理解,从而能够获得新的知识和体验。例如,在进行小说《一个人的遭遇》(高等教育出版社,语文,拓展模块)的教学设计时,第一课时已经把“我”,即索科洛夫的人生遭遇梳理了出来,学生已初步感受到了战争对人的摧残,但是,学生的这种认识还是局限于表面上的,学生只是靠快速阅读把握住了故事情节,他们还没有真正走进文本,品味小说中那些震撼人心的描写(比如说“我”与凡尼亚相认)。因此,第二课时的教学内容就定在了文章的14段以后,即“我”于凡尼亚相认及相认后的生活上。当然,重点是“相认”部分。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就是让学生更透彻地理解小说表达的“战争对人的摧残以及人们渴望和平”这样一个主题,如果教师不加思考,不想办法引导学生走进文本,积极思考,那么就很有可能提出类似“‘我和凡尼亚是怎样认识的?”“他们相认后的生活是怎样的?”这样没有针对性又缺乏思考空间的问题。如果教师另辟蹊径,找准了串联“内容”和“重点”的“主线”,就可以提出完全不同的问题。如在“我”和凡尼亚相认的过程中,“我”的心理和动作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相认后,“我”的心情也随之改变,那么,就可以以“我”的心情变化为主线,引导学生对文章中表示“我”的心情变化的词语进行分析。抓住“眼泪”“轻松、光明”“雾”“快乐”“轻松、变软”这些词语进行分析。教师可以根据情况提出“为什么”和“说明了什么”的问题。其中,又以“为什么流泪”“心情变轻松说明了什么”为主要问题。这样,学生就会在教师的引导下,深入理解文本,感受小说的魅力。
二是面对一些不好理解的课文,教师应当根据教学难点,把不便于学生理解的知识点用问题的形式来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问题要提得“深入浅出”,让学生在“能回答”的同时,还能够领悟或理解文章中那些不易被发现的东西,如小说中的人物形象、议论文的论证结构、散文的主题思想等。那么,怎样才能做到让问题“深入浅出”呢?首先,对于在故事情节方面留有“空白”的文章(如微型小说),教师可以采取引导学生“填补空白”的方法,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准确理解文章。例如,在教刘心武的《等待散场》时,由于文章篇幅短,情节简单,人物的语言动作描写很少,学生在分析“小伙子”的性格特征时遇到了困难。因此,为了调动学生的思维,可以设计一个文章情节中没有但又能引起学生积极思考的问题,比如“小伙子在姑娘进场前可能对她说了些什么?”,针对这个问题,学生很容易想到小伙子可能会对姑娘说“你进去看,我在这里等你啊!”“你放心地去看吧,我等你出来”类似的话。这样既调节了课堂气氛,又能让学生自己分析出“小伙子”执着、诚挚、信守承诺的性格特征。其次,对于一些在主题思想方面很难理解的文章,教师可以采取先详细介绍写作背景,再提出“阶梯式”问题的方法,引导学生理解文章。比如,在学习宗璞的《废墟的召唤》这篇文章时,学生对“废墟的召唤”中“召唤”的确切含义不理解,从而领悟不到作者“呼唤人们留下来,改造历史,振兴中华民族”的主题。那么教师可以在第一课时就详细介绍文章的写作背景,即文章写于1979年,当时文化大革命刚刚结束不久,醒来之后的人们依然无法抹去记忆中的伤痛,年轻人都处于既有责任意识又有疑虑情绪的矛盾之中,作者面对百废待兴、急需振作的民族,用“废墟的召唤”呼唤人们留下来,改造历史,振兴民族。当学生对写作背景有了全面的了解后,教师再有意识地“分层次”提出问题,先易后难,让问题呈现出“阶梯式”的特点,这样学生就能一小步一小步地慢慢学会自己解决问题,最终积少成多,由量变到质变,学会解决较难问题。同时,学生也能从积极思考的过程中体会到成就感。再次,对于一些结构很难梳理的议论性文章,教师可以用“找关键句”的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例如,在学习《米洛斯的维纳斯》一文时,教师先提出来“哪些句子是表达作者观点的句子?请找出来作为每段的关键句”。当学生在阅读文章时,通过自己的努力,是可以找到每段中“表达作者观点”的句子的,而这些句子恰好很好地体现了文章的内容和结构。
只有当知识变成精神生活的因素,吸引人的思想、激发人的兴趣和热情的时候,才能称为真正的知识,教师为了使学生能够“获取”知识,就要“使他们面前出现疑问”,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思考。在中职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在吃透教材,充分了解学生特点的基础上,利用科学的方法,多动脑筋,提出利于学生积极思考和回答的问题,让学生学有所思,思有所得。
(作者单位:湖南省蓝山县职业中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