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口语训练的有效策略
2016-06-12刘胜芳
刘胜芳
摘 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是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但是由于教学中重读写而轻听说,导致语文教学效率与预期目标存在较大差距。选择口语训练为突破口,讲究策略和方法,做到以说促听、以说促读、以说促写、以说促分析整理的能力提升、以说促道德情感的培养和价值观念的形成,从而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素质得到提升。
关键词: 口语;训练;策略;提高
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按理说,一个初中毕业生完成了九年约2400多课时的语文学习,应该要具备基本的听、说、读、写能力和一定的语文素养,但是现实情况与预期的目标存在较大的差距:①通过对检测成绩的统计分析,语文的平均分大约在65~68分之间,及格人数(60分以上)约在70%左右,而且农村中学与城市学校之间差距较大;②相当一部分中学生口语表达能力令人担忧,无论在课堂上还是生活中与人交际,常常结结巴巴,甚至答非所问;③语文课上学生基本上不发言,即使发言也总是同样几个同学,老师觉得课堂太累、太枯躁。静下心来对这一现象进行分析,觉得主要原因在于三个方面:一是老师对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不明确,在日常教学中往往重视读、写的训练,而忽视对学生进行听、说的训练,有的老师甚至将之置于教学中的盲区;二是语文教学质量检测时对听、说的检测缺乏有效手段和方式;三是一直以来受试卷检测的影响,学生在意识上没有把口语交际作为语文学习的重要任务之一。针对这一现状,笔者在教学中尝试着从口语训练着手,对学生语文素养进行实践和探索,现将自己的一些做法和体会以拙文体现,以期抛砖引玉。
一、选准口语训练的有效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
进行口语训练的方式有很多,如演讲、辩论、故事会等,选取哪一种方式更适合训练的需要,更符合学生兴趣保持的需要。通过与同行们的交流和学生中的调查,我们选择了三种方式进行训练:即新闻评说、五分钟课外阅读展示和简说教材。
新闻评说:每周星期一下午课前20分钟为新闻评说课(我们起了名字叫“新闻直通车”),要求每个学生从身边发生的事或国际、国内新闻事件中选择一件作为播报的内容,并要对这件事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同时要求班上其他同学作为听众对播报的新闻进行记录。每周参加播报的对象采用抽签方式随机产生,时量控制在3分钟以内,并组织学生评审团当场评奖。为了检查“听众”的效果,每月对记录的笔记也进行评奖。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人的内心里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总想感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求特别强烈。正是因为新闻的时效性、真实性、可读性的特点,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总站在信息的前沿,符合了他们的这种心理需求,从而可以激发他们的兴趣,使其以积极的态度参与到训练中来。
五分钟课外阅读展示: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和有效补充,它对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提高语文素养、人文情怀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由于受社会家庭环境、电视网络的影响,相当一部分学生除完成了课外阅读外,基本上没有课外阅读,特别是农村孩子尤为突出。为了达到以说促读的效果,语文课前安排五分钟让学生介绍一篇课外阅读的篇目,谈谈自己的认识和体会。并通过大众评审团的评审,让进步快的学生和表现优胜者将其介绍的内容以文字形式张贴在展示栏内,供大家鉴赏。课外阅读展示在培养学生说话能力的同时,也在主导学生积极进行课外阅读并逐步养成习惯。
简说教材:选择一些故事性的文章和诗歌,让学生在初读后择其故事梗概和精彩内容进行复述,并说说自己的初读体会。复述、诵读教材是提高学生快速阅读、有效阅读的有效方式,通过对文本复述提升阅读效益和阅述能力,是学生理解、把握文本的助推剂。当学生有了兴趣作动力、目标,不断受到激励性评价时,参与活动就会由兴趣转化成一种内在需要,并形成一种持久的动力。
二、明确口语训练的有效目标,让学生主动参与
心理学家认为一个人的行动是由一定的动机引起的,有了动机才能驱使人们去从事某种活动,目标是动机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激发学生的行为内驱力,保持参与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就要让学生明白自己的行为目标。
要进行口语训练首先要让学生懂得口语交际是学习语文的重要内容之一。《语文课程标准》对口语教学的总目标是:具有日常口语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学会表达、学会交流,初步学习文明地进行交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当学生明白了这一目标后,才会明白口语训练的重要性。
要让学生明确训练的任务和预设目标。如完成一次新闻评说要经过几个过程:新闻材料积累——学生要观察收集身边所发生的事,要收听、收看广播和电视,要阅读报刊、杂志,进行新闻材料积累;信息筛选——对积累的材料进行筛选,在筛选的过程中就要考虑到关注度(同学们感兴趣)、有意义,便于表达等方面的因素;信息加工处理——挑选好材料后,就要进行整理、加工,要选择评说角度、组织语言,思考播报语气与语调;文字整理——为了能让播报顺利,就得先用文字写下来,再加以润色、修改,再整理、播报模拟。在完成一次口语训练的过程中,不仅仅是说的能力的训练,听、读、写同时也得到了训练,分析、综合、处理信息的能力也得到了训练,也有助于道德情感的培养和价值观念的形成。当学生明白了新闻评说能有这样多的好处,目标也明确了,积极性也就上来了,参与态度也就非常主动了。
三、及时对训练做出评价,让学生体验成功
学生在某一项活动中要能保持长久的动力和兴趣,来自外部的肯定和激励无疑是一副灵丹妙药。教育心理研究表明,学生在学习期间,受激励的程度愈高,学习的动力越大,且有长期的正面效应。学生完成训练后的激励主要来自教师与同伴的评价。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决策者,在学生完成一次训练后应及时给予肯定、鼓励和指导性的评价,使学生突破自卑胆怯的心理障碍,增强大胆表达的信心。同学是表达者的忠实听众,他们对表达者的感受性评价(如掌声、记笔记的态度、评分等)更能使其获取一种成功的体验,自信心不断增强,动力也就更持久。
如2013年上期的一堂新闻评说课,平时比较寡言且性格有点内向的张XX作了这样一则新闻评说:4月25日,我放学回家,看到屋子后面的那座葱郁的山头变成了只剩下几根黑乎乎树杆的苍凉之丘,那种火烧过的焦味呛得鼻子很不舒服。爸爸说:“邻居王爷爷被带走了,说是因为给他的爸爸上坟烧纸钱把火给点着了,烧了这片林子。”这两天,我的心里很不好受:一是因为这么漂亮的山头被毁掉,要恢复它得多少年啊;二是因为王爷爷怎么这么不懂法啊,封山育林的口号喊得这么响,他却在那用火;三是文明祭祀什么时候才能深入每个人的心呢?
张XX播报完这则新闻后,同学们先是沉默了一会儿,随后全班想起了热烈的掌声。他的这则新闻被评为本场第一名,学生评委作了评价并阐述了理由:①材料选取比较好,既有新闻特点又有现实意义;②语言简洁,表达完整;③评说的感情真挚,观点正确;④语言表达丰富,感情细腻。150来字的新闻评说让张XX获得了老师和同学的一致肯定,让他体会到了一种巨大的成功,随后每次的新闻评说他都能精心准备,学习语文的兴趣越来越高,语文成绩也迅速提升。
在教学《变色龙》一课时,在初读课文后我安排了复述教材这一环节。调皮学生王XX先简单介绍了作者契珂夫及其作品,然后按照故事的发展顺序详略得当地进行了复述,特别是在复述奥楚蔑洛夫处理小狗咬人事件中的几次态度变化时不但语气语调符合当时的人物心理,而且还加入了相关的动作表演,复述之后学生给予了充分的肯定。随后,在回答“听了王XX的复述之后,你觉得奥楚蔑洛夫是一个怎样的人”这个问题时,大部分同学能回答出“欺下瞒上”“见风使舵”“反复无常”等答案,成功的口语表达让这节课的效果提高了许多,起到了事半功倍之效果。教师顺势作出评价,鼓励王XX,并引导或激励其他同学积极参与,大胆表达。
口语交际训练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口语交际环境,选择科学合理的训练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参与,在训练中体验成功,在成功中享受快乐、超越自我,既有效促进了听、说、读、写能力的综合提升,又为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正确形成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如何加强口语交际训练值得语文同行们一起去探索。
(作者单位: 湖南省攸县酒埠江镇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