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生消费行为和理财观念现状研究
——以西安市GX一中学生为例

2016-06-12郑文欣陕西省西安市高新第一中学国际部

消费导刊 2016年1期
关键词:理财高中生消费

郑文欣 陕西省西安市高新第一中学国际部



高中生消费行为和理财观念现状研究
——以西安市GX一中学生为例

郑文欣 陕西省西安市高新第一中学国际部

摘 要:高中生的消费行为和理财观念具有不同于其他群体的特点,并且对于成年以后的消费行为、理财观念甚至价值观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本文以西安市GX一中高中生为例,采用随机抽样的调查方式,调查了高中生的消费行为和理财观念现状,在总结其特点的基础上,试图针对高中生消费行为和理财观念存在的问题给予相应的建议和引导。

关键词:高中生 消费 理财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改善,青少年的消费生活也愈加丰富多彩。尤其是即将进入成人行列的高中生,相比较年龄较小的中小学生,具有更多可支配的零花钱,也更有消费的需求和意识。正是在这样与金钱的有意识或者无意识 “交往”中,高中生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消费行为和理财观念。这种在潜移默化中塑造起来的消费行为和理财观念,甚至对成年以后的消费观、理财观甚至价值观都有着深远的影响。这也是为什么在美国,父母和老师从孩子3岁起就开始对他们进行理财教育,因此理财教育被称为“从3岁开始实施的幸福人生计划”。[1]所以探究当代高中生的消费行为和理财观念,发现其特点并加以合理的引导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样本基本情况

本次问卷以西安市GX一中学生为例,主要调查高中生的消费行为和理财观念现状。采用随机抽样调查的方式共发放调查问卷180份,收回有效问卷162份。受访者以高三学生为主,年龄在18岁左右,性别比例相当,男性受访者72 人,占总数44.44% ,女性受访者90人,占总数的55.56%。调查问卷包含三部分内容:受访者基本信息、消费行为及理财观念。

二、高中生消费行为和理财观念现状相关分析

(一)消费行为方面:

图1: 你的零用钱大多用在什么地方

从上图可知,高中生大多数的消费是“玩”(休闲娱乐)和“吃”(事物),分别占32.10%和16.05%;紧随其后的是“学”(学习资料)和“穿”(服装)占比都为13.58%。总之,吃喝玩乐学是高中生的主要消费项目。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学习是高中生的首要任务,但学习资料所占的比重并不高,究其原因可能是学习资料方面的消费主要是由父母承担。同时,人情交际和游戏也占了相当的比例,尽管所占绝对比重不高,但是这确实是在当今人情消费泛滥的社会风气和互联网游戏兴起的影响下所形成的当代高中生消费结构的特点。

(2)大多数受访者持有理性的消费观,同时消费影响因素也呈现多元化

对于决定是否购买一个商品的主要考虑因素方面,“商品的用途和价格”是受访学生最主要的考虑因素,这说明大多数受访者持有理性的消费观,同时我们也应当注意到商品的款式、包装以及是否符合潮流也是相当一部分比重(共占32%)。这可能是随着家庭生活的改善,高中生手头越来越“不差钱”,所以即使不那么实用,即使价格有些昂贵,但款式包装很有吸引力,也一样可以“咬咬牙”“任性”的买下来。这反映了当代高中生的消费需求呈现多元化特点。

(3)网购已经在高中生消费中相当普遍

在所有受访者当中,高达90%的同学都或多或少有着一定的网购经历,更有37.04%的人是经常网购的,而从不网购的同学仅仅有十分之一左右。这表明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购消费行为呈现出普遍化和低龄化特点。即使是依然在象牙塔中的高中生,对网购也是耳熟能详、毫不陌生了。另一方面,互联网的高效便捷和新鲜感也在很大程度上吸引着青少年的关注。

(二)理财观念方面:

(1)高中生的零花钱数目非常可观,但多数缺乏良好的理财习惯

调研数据显示,高中生的可支配费用(即零花钱)非常可观,甚至能达到2000左右,不过同学之间零花钱的数量差异也是比较大的,少则一二百,多则二三千,这种差异可能与学生所在家庭的经济状况和教育理念有关系。此外,笔者还发现近九成的受访者能够完全或者大多数情况下自主支配自己的零花钱,但只有35%左右的受访学生有零花钱使用计划,其中能够坚持的占四分之三;而绝大多数(60%以上)的受访者没有零花钱使用计划,更有甚者(占25.93%)根本没有计划,“想买就买”。这表明大多是高中生缺乏良好而有序的理财习惯,这可能与我国在理财方面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不足有关。

(2)受访者对理财有着简单的了解,但对此兴趣不大,了解途径单一

在调查过程中笔者发现,对于“理财”的概念大多数的受访者有一定的了解,不过仍有11.11%的人对于理财是“不清楚”的,与此同时,各种新闻、网络、纸质等媒体的传播是高中生获取理财知识的主要途径,可能是由于高中生大部分时间在学校学习,因而获取理财知识的渠道尚显单一。不过应当看到,仍有20.99%的人对于理财知识完全没有兴趣了解,这其中的原因,笔者并不认为是高中生没有钱买不起理财,而是因为在从小的家庭、学校教育中,家长、老师一直疏忽了对理财知识的教育,又或者家长、老师本身也不具有丰富的理财知识,因而高中生大多数意识不到理财知识对自己生活的影

响,兴趣就更无从谈起了。

三、应当如何正确引导高中生的消费行为与理财观念

(一)以家庭教育为本,发挥家长的良好榜样作用

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也是对孩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影响最大的因素。家长的消费行为和理财观念会在潜移默化中对孩子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家长要以身作则,要有健康的消费行为和理财观念,让孩子自然而然培养良好的消费和理财习惯。尤其对于当下以三口之家为主的家庭结构,父母更应当避免对独生子女的溺爱和“唯学习成绩是论”的想法,从小培养让孩子受益终生的健康消费理财行为。比如,父母要主动告诉孩子家庭收支情况,培养孩子的理财意识;在购物过程中教孩子通过比较来理性购买和消费;帮助孩子有计划地储蓄和规划零钱,等等。对于盲目追求名牌、重物质消费轻精神消费、花钱无节制等不良的消费行为要及时进行劝导,总之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逐渐养成健康的消费行为,养成独立理性的理财观念。

(二)加强学校的消费教育和引导

大部分老师和家长认为高中阶段的唯一任务是努力学习上好大学,课程安排也主要围绕着相对单一的高考文化课展开,在一定程度上疏忽了对学生健康消费行为和理财观念的引导和培养,这其实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优异的青少年的培养目标是相悖的。老师作为一线的教育工作者,应当认识到消费和理财意识对于一个人的重要影响,继而积极参与和配合有关学生消费和理财的引导工作中去。例如在班会上或者开设专题课堂给大家讲解有关消费行为、消费方式、消费权利保护等消费知识,并结合高中政治的经济学知识给大家传授理财的基本目的、种类、原则等基本知识,在轻松别样的课堂氛围中让学生收获更多宝贵的知识和良好的价值观念。

(三)优化社会消费环境,倡导积极向上的生活消费方式

高中生的消费行为和理财观念的形成离不开社会大背景的影响,因此,为了包括高中生在内的青少年能够身心健康成长,全社会都应当反思社会的不良消费风气,优化社会消费环境,倡导积极向上、勤俭节约的生活方式,为高中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行为和理财观念营造一个积极健康的大环境。具体来说,有关部门应当净化当前媒体环境,在电影、电视剧中减少奢侈糜烂的生活方式的描述,更多地展现积极、正面、朴实无华的宣传,发挥媒体在净化社会环境中的优势作用。同时,加强高中生有关消费法律的认知。让高中生明确自己的消费权利,了解合法的消费途径和解决消费冲突的途径,从而为以后走入社会面对更加复杂的消费生活而做好理论和心理的准备。

参考文献:

[1]温金燕.美国中小学理财教育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外国中小学教育,2010,(9):32-35.

[2]刘益琴. 高中生消费价值观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4.

[3]黄莺. 乐山市高中生消费问题与教育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09.

[4]李婉晴. 高中生投资理财现状调查与研究——以天津市高中生415份调查问卷为例[J]. 时代金融,2015,05:80-81+86.

[5]杨柳. 海口市中学生消费行为调查及消费观教育研究[D].海南大学,2014

[6]杨燕萍. 青少年理财教育现状调查——以S市高中生为例[J]. 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04:125-128.

猜你喜欢

理财高中生消费
《发明与创新》(高中生)征稿啦
国内消费
新的一年,准备消费!
40年消费流变
高中生应如何适应高中数学的学习
高中生是否应该熬夜学习?
论如何培养高中生理财意识
大学生理财之我见
大学生理财能力现状分析及提升途径的研究
新消费A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