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离岸外包区域选择因素探究
——以ITO为例

2016-06-12张梦瑜刘欣林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消费导刊 2016年1期
关键词:区位选择

张梦瑜 刘欣林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离岸外包区域选择因素探究
——以ITO为例

张梦瑜 刘欣林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摘 要: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作为一种新颖的产业形态,服务外包得到迅速的发展,同时离岸服务外包为全球化注入新的活力,对全球化的带动不亚于跨国公司。随着离岸服务外包的迅速发展,离岸外包的区位选择成为学者的研究重点,因此本文将以ITO 为例,提出一个关于离岸外包区域选择因素的理论模型。

关键词:区位选择 离岸外包 ITO

一、导言

信息技术外包(Information Technology Outsourcing, ITO)是指企业专注于自己的核心业务,而将其IT系统的全部或部分外包给专业的信息技术服务公司(METTERS, R & VERMA, R,2008)。近年来服务外包尤其是ITO发展迅速,与ITO的相关理论研究也吸引了众多研究者的兴趣,尤其是离岸外包在进行接包方的区位选择上,研究发现地理距离在区位选择上的影响作用越来越微弱(HANDLEY, S M & BENTON, W C,2013),同时在其他因素被控制之后,文化距离对外包的控制成本和协调成本有着较大的影响作用。

二、影响区位选择因素

(一)由微观到宏观。在个体微观层面考虑,主要的影响因素在于外包供应商项目成员稳定程度离职率、由于外语和文化差异而形成的沟通障碍、接包方项目成员对要求的执行力和完成度、中间机构对接包方的认证和评判相比于其他因素,例如:对方的成功经验、合作能力、技术能力、人员稳定性、企业规模都较为被看重。

企业在选择接包方最看重的微观因素,并且这些微观因素在宏观上存在地区差异,因此可以扩充到宏观的区位选择因素。发包方对区域要求可能会有:区域的行业发展状况(技术能力、企业规模)、区域的离岸外包发展状况(接包案例成功、企业规模、服务外包的中间机构)、区域英语语言能力及文化包容性(沟通能力)、行业员工流动性(人员稳定性和离职率)。

(二)其余宏观因素。基础设施尤其是信息化的建设在不同的区域有着较大的差距,不同的地区对于外包和相应的产业政策也有较大差距,对于印度等宗教色彩比较浓烈的国家,地区的宗教特点(ethnic ties)也会影响类似具有一点宗教色彩的企业。(NE.Ref)但由于本文是以中国为例,考虑到中国国情,并未将宗教因素纳入区位选择因素之中。

三、框架提出:

本文将外包的过程分为真实的IT任务交接、隐性的交易成本、项目正式实施三个部分,分别列出影响三个部分外包效果的区位因素,最后加入政策大环境的影响。

1.真实的交接过程:服务外包尤其是ITO迅速发展的一个推动力则是通信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而ITO主要基于网络的交流,可以跨越空间和地域的障碍,因此ITO在近些年发展迅速,所以区域的交通状况、通信状况(尤其指网络化智能化方面)是接包的基础。尤其是通信的基础设施建设是很重要的方面,可以有人均使用的流量数或人均手机电脑数进行衡量。

2.隐性的沟通协调过程(表现为交易成本):可分为事前成本和事后成本,在服务外包中,事前成本包括搜寻接包方、信息沟通、协商讨价还价,签订契约等过程的成本,事后成本主要由于契约不完善导致的,本文认为接包方和发包方之间进行的充分高效的沟通和第三方机构的有效参与能有效减少交易成本。

3.项目查收(显性):从成本和效益两个角度进行衡量。效益角度,即表现为ITO的项目完成质量,因为是IT业务的离岸外包,所以影响项目完成质量的宏观因素包括IT的行业发展水平(可用IT的企业数、IT就业人才数表示、IT员工就业流动性)表示、服务外包的发展水平(用外包园区数目、外包企业数、外包就业人数表示)。成本角度:可用区域的IT行业人均工资(程叶青,2010)以及区域人均GDP表示。

4.除了以上的因素外,大的政策环境也是影响区域选择的重要因素,政策按照作用领域可分为包括对外包政策、IT行业的政策、国际化贸易政策等;按照类型可分为规制性政策(规范化发展)和促进性政策(包括税收减免NE.Ref等),按照发布机构可分为强制性政策(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政策(行业规范)。

四、数据收集、模型提出及检验

1.由于时间关系数据未能收集完全,但是上文所提出的影响因素的量化数据均可以获得。另外由于没有收集足够数据以及数学模型掌握不充分,因此适合检验所有因素的实证模型未提出。

2.若得出实证模型,实证模型得到的结果可与图3-5<金融发包企业对于目的地的偏好程度>对比,进行验证。

五、缺陷和不足之处

没有指出一个完整的实证模型,对于本文的因素,哪些因素是自变量的作用,哪些作为中介因素、哪些作为调节因素、哪些影响作用可以忽略不计。比较局限于中国的国情,理论模型在跨国家跨文化的验证中是否具有相同的效度。所有的数据因素只考虑了存量的概念,对流量的概念(即例如区域的行业发展速度,企业前景等)没有纳入进去。只考虑了IT业务外包,IT业务具有低重复性、低交互性和高创新型,对于一些与发包方客户交流更多的业务(例如呼叫转移业务、售后服务业务)是否在选择区域上会有不同的考虑,因为这样的业务更难衡量,所以可能会在交易成本上需要更详细的讨论,因为具有高的客户交互性,所以相对于ITO重视区域的IT能力水平,售后服务业务可能需要更加看重区域的整体教育水平。

参考文献:

[1] 李鹏飞,王缉慈. (2008). 服务外包的空间格局:理论框架与实证分析. 中国软科学, 50-57.

[2] 程叶青. 中国承接欧美地区服务外包的模式与区位选择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 2010.

猜你喜欢

区位选择
商业银行跨国经营区位选择实证研究
我国FDI区位选择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我国会展业区域布局分析
东道国科研水平和人力资本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影响分析
中国企业OFDI的区位选择研究
基于区位选择因素的商贸流通业外商直接投资研究
集聚效应对外商直接投资区位选择影响研究
集聚效应对外商投资区位选择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