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党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建设初探

2016-06-11金涛

经营管理者·下旬刊 2016年10期
关键词:党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建设

摘 要:本文从设立学科馆员的意义、作用,学科馆员应具备的素养,以及党校图书馆建立学科馆员制度的策略,论证学科馆员制度作为党校图书馆转变服务模式,进一步阐明党校图书馆作为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要通过提高服务质量,更好地为教学、科研服务。

关键词:党校图书馆 学科馆员 制度建设

“学科馆员”这一概念最早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的美国,上世纪80年代,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图书馆率先推出这一服务,称之为“跟踪服务”;俄亥俄大学图书馆也相继推出了这类服务,称之为“网络化馆员免费导读服务”。所谓学科馆员,就是指具有学科专业知识的图书馆员,为业务对象提供专业对口的信息服务。作为全球图书馆界先进的办馆理念和新的服务模式,“学科馆员”与“学科化服务”已经存在三十多年。学科化服务一般是指图书馆学科馆员围绕学科建设及各类学科用户的教学、科研、学习需求,所开展的信息联络与传递、深层次信息报道服务、学科网络信息导航服务、科研人员跟踪和定题服务、学科信息素养教育等。目前,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已进入一个网络化和数字化的时代,学科馆员建设已成为现代图书馆服务的发展趋势,并在高校图书馆广泛开展,而党校图书馆的学科服务相对落后,随着党校重点学科建设的开展和图书馆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过去那种借阅式和一般性咨询服务已经不能适应当今时代发展趋势和读者要求,构建学科馆员服务是党校图书馆向数字化图书馆转变的有效途径。

一、党校图书馆建设学科馆员的必要性

1.是提升党校教学工作的需要。党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学。党校的教学主要以重大战略思想为中心,着眼于提高党员领导干部的领导素质和执政能力,以掌握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为重点夯实赏的理论基础,以把握时代牲和国际经济政治形势为重点拓展学员的世界眼光,以强化大局意识和应对复杂书面为重点培养学员的战略思维,以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宗旨观念和改进炙重点加强学员的党性修养,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围绕国情、省情、市情来设置,也就是说党校的教学内容涉及的范围广,学科专业性、动态性强。这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迫使教研人员需要一些学术水平高、参考价值大、本学科专业的最新动态的资料。仅靠借阅式的传统的图书馆服务已不能满足党校教研人员的需求,还需要有专门从事学科专业的专家帮助他们搜集、筛选、整合有关学科的知识与信息,为其提供学科化服务。学科馆员要参与学校老师的教学活动,与有关学科的任课老师合作,为学术交流和教育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帮助。

2.是提高党校科研工作的需要。科学研究是党校教育的基础。党校科研工作,要密切为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加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大现实问题的研究,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研究,为推进党的理论创新服务,为提高党校教学质量服务,为党委和政府决策服务,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服务。承担着国家级、省级、市级以及其他类型科研项目的教研人员在信息资源方面需要得到图书馆学的学科服务支持。任何科研高师工卡都要进行大量的文献资源搜索查阅工作,而这一工作往往需要占用科研人员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面对浩瀚的资源,大多数的科研人员由于缺少专业检索知识与技能,会在图书馆资源利用中产生无从下手,甚至事倍功半的问题,他们希望能在查阅资源文献过程中节省时间和精力,以便有更多时间进行课题研究。而学科馆员具有学科专业知识和较高的信息专业水平,熟悉对口专业文献信息资源,熟悉各种数据库的文献信息、检索方法和检索技巧,与教研人员相比,更具备查询信息的优势,能有效地为对口专业提供信息服务和业务操作指导,帮助建立学科专题资料室,更好地为学科带头人提供个性化服务。

3.是党校学员自我提升的需要。党校图书馆的服务对象包括到党校培训的各级领导干部,他们到党校来学习是难得的“充电”机会,在平时的工作中很少有机会接触到像党校图书馆这样比较丰富和专业比较集中的文献。工作中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任务,要求他们必须及时更新知识,这就决定他们对各类学科文献信息需求十分迫切,既需要专业性强的文献信息,又需要新型学科、交叉学科的信息资料。然而,党校学员在校时间短,学习任务重,希望圖书馆能方便快捷地为他们提供所需文献信息,这就需要得到图书馆学科馆员的帮助。

4.是党校图书馆创新服务模式的需要。党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其宗旨是为读者服务。过去党校图书馆虽然大都配备有馆员,但是他们不分学科,仅限于被动地为读者提供帮助,基本上属于一种事实型的咨询服务模式。在目前各种文献载体骤增、网络信息资源极为丰富甚至是泛滥、现代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形势下,这种被动的事实型咨询服务已远不能满足读者的信息需求。因此,需要建立学科馆员制度,实行学科服务。让学科馆员能够主动深入各学科,了解教研人员对专业文献信息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对学科专业文献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并加以分析研究,主动向用户提供高水平、深层次服务,在服务内容上实现从学科导航向知识导航转变,以满足读者需求。

二、党校图书馆设置学科馆员的作用

信息时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知识更替日新月异,各类文献信息浩如烟海,分布广泛、内容多样,质量参差不齐、定位含糊不清,各类低水平的信息充斥网络,使人们花费大量的时间却难以找到有价值的信息,特别是一些前沿高科技信息,利用常规检索手段难以有效查询,这就需要有专人搜集、整理,以便人们及时、准确地查找到自己所需的知识信息。在这样的环境下,党校图书馆尝试通过学科馆员去指导和帮助读者,充分利用网络技术主动向读者提供便捷、高效的文献信息保障服务。这是图书馆为适应读者需求的变化,改变“坐等用户上门”的传统服务模式,拓展服务形式及服务层次而采取的主动服务模式,这将彰显学科馆员对网络信息的采集、管理、导航作用,使学科馆员成为读者利用网络信息的好帮手,有助于党校图书馆更好地融入学校的各项活动中,从而使各种文献信息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以促进学校教学及科研活动的开展,乃至学校及图书馆自身的发展。为了适应新形势、新变化、新需要,图书馆应组织一批熟悉馆藏、具备一定外语水平、能够熟练运用信息技术、熟悉相关学科教学、科研情况,具有较强的文献信息检索、筛选、加工、推送能力的馆员,组成学科馆员团队,变被动为主动,提供有针对性的、深层次的文献信息服务。这是图书馆为了加强与教学单位的合作、促进与师生交流,方便其利用馆藏文献信息资源,学科馆员主动与对口教研室联系,直接与师生接触,向他们推荐馆藏。同时,积极收集师生的需求信息,发挥图书馆作为党校文献信息中心的职能,便于馆员与相关学科的老师合作,对专业文献信息进行深层次研究、开发和利用,使学科馆员成为图书馆与用户之间、图书馆与教研室之间的“桥梁”。学科馆员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一是文献信息资源的主动推送。信息时代,图书馆对文献信息资源已不再过分强调拥有,而是强调对文献信息资源的获取能力,学科馆员向读者推荐馆藏,借助馆际互借体系,以及数字资源,帮助读者查询、获得。二是加大馆藏资源建设。根据党校课程体系发展规划和建设方案及读者需求,用有限的经费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的文献信息需求,与对口学科老师合作进行文献深加工工作,在搜集、整理对口学科资源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编制索引目录,根据情况进行二、三次文献检索,析出主题、编制文摘或提要,并定期更新。这种文献的深加工工作,在更为有效地为读者提供服务的同时,也使馆藏资源更加丰富、新颖,还能锻炼、提升馆员的信息能力。三是提升读者的信息素养,通过培训,帮助读者掌握文献信息的检索技能,提升信息素养,是图书馆员的重要职责。

三、学科馆员应该具备的信息素养

美国图书馆协会将“信息素养”定义为:信息素养是一种理解和一组能力,可以使个体认识到何时需要信息,并具有查找、评价和有效使用所需的能力。其内涵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信息道德、信息意识与信息能力。具有信息素养的图书馆员是拥有学习能力、研究能力、实践能力、竞争能力的优秀人才。

1.学科馆员应具备较高的信息意识。信息意识是信息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指对知识、信息的本质和功能的感知能力,是对知识、信息的敏感程度和持久的注意力,能够敏锐地发现并识别、判断有价值的信息,并查寻信息的来源与发展走向,从而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内容。信息意识反映人们对信息工作的性质、作用的认识程度,是关系到能否发挥信息能力的先决条件。如果馆员的信息意识不强,不清楚自己需要什么,不知道什么信息有价值,则无法从海量的信息中甄别出有价值的信息。而馆员信息意识的强弱首先取决于其敬业精神,只有热爱本职工作,专注于本职工作,将工作信息需求逐渐转化为自身潜在的信息需求,才能专注于信息源,捕捉稍纵即逝的信息。学科馆员的主要任务就是为教学和科研提供服务,在与师生直接交流的过程中,正确理解其需求,并积极回复,而任何一个学科的研究老师动态的、发展的,这就要求学科馆员都要关注发现、捕捉和存储最新文献信息,并能够持续监测相关信息源的信息更新情况。一个优秀的学科馆员必须具备信息意识,自觉地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接受新思维、新技术、新概念,对所服务的学科产生深厚的兴趣,形成比较敏锐的认识,才能发现、识别、判断、组织相关的知识信息,并且对该学科某一领域或分支产生深入研究的意识,融入学科教学科研团队之中。

2.学科馆员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信息能力。信息社会,信息总量呈几何式倍增,如何从纷繁复杂的信息资源中提取有用的知识信息是学科馆员必备的技能。信息能力是指人们认识信息、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利用信息的能力综合,能够区分信息的优劣,及时、有效地获取所需的各类信息,对有价值的信息进行专业化的有序处理,进而将信息推送出去,使处理好的信息得到有效利用,并创造出新的知识和新的信息,使知识信息资源的价值得到充分体现,这就是有信息能力的人。一个合格的学科馆员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信息能力,才能够发挥作用,适应学科课程体系建设与科研的需要。而图书馆员信息能力的养成,必须经过长期的工作实践,熟练运用图书馆情报专业知识,努力学习相关学科的专业知识,为读者提供基于知识的信息服务,在体现知识信息价值的过程中培养、锻炼出来的。因此,在日常工作中,学科馆员要善于与讀者沟通,正确理解读者需求,分析读者的现实和潜在的信息需求,同时,与图书馆的服务相结合开展特色服务,获取有价值的知识信息进行专业化的加工整理,形成新的知识和新的信息,进行营销,使馆员的能力与知识信息资源的价值得到充分体现。

四、党校图书馆建立学科馆员制度的策略

党校图书馆肩负着为教员服务、为学员服务、为领导干部决策服务的重任。要根据学校学科发展规划和本馆人力资源现状,由具备良好专业背景及实际能力的馆员,嵌入到相应的教研室,建立协同互动的服务模式,主动把馆藏资源、服务策略介绍给读者,满足读者对文献信息的需求,发挥图书馆作为高校文献信息传播中心的职能。这种学科服务是个性化的、主动的、专业化的服务,馆员已不再是教研室的联系者,而是以一个“同事”的身份加入到这个教学集体中来;同时,还要在帮助读者获取文献信息的过程中,提升其信息能力。在这种学科服务过程中,构建学科化服务平台、帮助读者掌握、锻炼信息能力,则是同服务的重点内容。

1.积极构建学科导读服务平台。图书馆为了适应科技发展而开发的基于业务逻辑使用的,导读服务平台,通过模拟导读过程,将图书馆资源分布位置的信息,进行分类、编辑,组织,把不同类型的导读信息组成一个架构明晰,便于使用的数据库,使每一个导读信息都具有内容关联,实现导读资源的开发、传递。读者通过导读平台能够知道“如何使用图书馆”“图书馆可提供的服务”“有疑难问题如何向图书馆求助”等基本常识,同时,通过电子邮件,个人数字图书馆等“窗口”,有针对性地开展系统化、专业化的交互式导读平台,介绍与学科课程体系相关的教学信息,同时,通过收集学科读者的需求、访问历史、兴趣爱好等信息,开展交互式导读服务。使师生能够直接参与学科导读平台的建设和运行,能够帮助他们熟练掌握知识查询、收集、分析、重组和应用的全过程,培养、提升他们的信息能力。

2.大力推进学科馆员服务。学科馆员制度作为一种个性化、特色化的服务模式,是党校图书馆提升服务竞争力的重要举措。学科导读服务平台可以为读者提供一站式服务,包括:入馆教育、文献检索、学科专业图书期刊推荐、学科专业网络资源介绍、教研室资源建设、文献传递等服务;以及课题跟踪服务、专业信息分析等参考咨询服务,既为学科建设服务,丰富馆藏,还能锻炼,提高读者的信息能力。学科馆员的建设,也对馆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党校图书馆缺少高层次人才,要实施学科馆员式服务,就要转变观念,通过组建学科馆员团队,加强团结协作,共同完成学科导读服务。学科馆员团队要选择适宜的学科,适宜的项目作为学科服务的试点,积累经验,锻炼馆员队伍。党校图书馆作为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为了更好地为党校教学、科研服务,用有限的经费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的文献信息需求,丰富馆藏,提高馆藏资源的利用率,要进行服务创新,施行学科馆员制度。学科馆员能够促进院系与图书馆之间,读者与图书馆之间的交流,运用当代信息技术拓展服务方式更好地为教学,科研服务,促使图书馆对资源不再过分强调“拥有”而更强调“获取”的能力,督促馆员知识更新,并帮助读者掌握掌握“获取”的技能。

3.学科馆员应积极参与科研。学科馆员应是一个研究性职业,可通过参与科研强化馆员素质。党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应当具备图书馆学,信息学基础知识,以及某一学科相关的专业知识,并具有与读者良好交流沟通的能力,分析和提炼用户所需学科信息的能力,娴熟的信息发现和文献检索技能等,它们是学科馆员参与学术研究工作所必备的能力,也是学科馆员知识服务的核心能力。

参考文献:

[1]胡继东.关于学科馆员制度的建立与完善问题[J].图书情报知识,2002(3).

[2]王庆德.论图书馆人信息素质的养成策略[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06(6).

[3]李秀娥,安新华.高校图书馆试行“学科馆员制度制度”综论[J].图书馆学研究,2004(5).

作者简介:金涛(1978.01—),男,职称:馆员,工作单位:宁夏党校图书馆。

猜你喜欢

党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建设
党校图书馆开放性服务实现路径探析
少数民族地区党校图书馆特色建设探讨
基于学习路径图的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培训体系探究
人力资源管理视角下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的专业化发展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探究
提升南昌市软实力研究
葡萄牙大学章程对我国大学章程建设的启示
高校图书馆嵌入式学科服务探析
论如何拓展党校图书馆的教育职能
MOOC环境下党校图书馆应对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