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公司的互联网金融化趋势分析
2016-06-11严雪菲
严雪菲
摘 要:随着经济的不断进步,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了。金融业也开始与互联网技术相结合,打造互联网金融时代。互联网与金融一体化的趋势也渐渐影响到了证券行业的发展。文章就互联网金融对证券行业的影响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并对证券行业的走向进行了预测。随着互联网公司业务的拓展,互联网金融成为互联网公司新的业务领域。从当前互联网金融来看,互联网金融利用互联网的快捷和现有用户群体多的特点,在有效整合现有资源的同时,推出了新的金融业务,无论是购买方式、销售渠道还是盈利模式,都和传统的证券公司存在一定的差异,在整体盈利水平上也高于传统证券公司,开创了我国互联网金融的新局面。互联网金融的出现,给传统证券公司的经营带来了较大的影响,如果证券公司不积极分析互联网金融的特点,将会在未来的竞争中处于劣势。因此,正确分析互联网金融对证券公司经营的影响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证券;互联网;趋势
近年来,随着我国“互联网+”战略的大力推进,互联网金融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尤其是在2013年,互联网金融业务呈现爆发性增长趋势,被业界称为“互联网金融元年”。证券行业作为传统的金融行业,由于其业务结构单一,过度依赖于通道业务,导致其在激烈的互联网金融浪潮中承受巨大压力。众多券商为了进一步跟上“互联网+”的发展势头,也开始大力发展互联网金融服务,积极探索业务转型之路。
一、证券行业互联网化的发展现状
(一)监管部门加强引导管理
2015年7月,国家首个纲要性监管文件《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出台,明确定义了互联网金融的概念。互联网金融是传统金融机构与互联网企业利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技术实现资金融通、支付、投资和信息中介服务的新型金融业务模式。该意见明确区分了中介业务和金融业务,强调了业务边界。表明监管层在肯定新金融业态的同时,重申了传统金融的核心地位,为券商互联网化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二) 发展势头加速
自2013年券商推出非现场开户以来,证券公司一直在大力拓展互联网金融业务。例如,开始建设网上商城销售理财产品,同时与同花顺、大智慧等互联网公司开展合作以帮助导流。为了顺应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还花费大量资金来开发APP或微信,以更好的服务于用户多方位的投资需求。2014年7月,证券业协会批准了第一批互联网业务试点资格券商,根据证券业协会的数据,截止到目前共有55家证券公司获批,这几乎占据了行业的半壁江山。此后,获批试点资格的券商在互联网业务的开展上也是频频发力,动作不断。截止到2015年底,华泰证券旗下的“涨乐财富通”以8.38%的股票基金成交市占率稳居全市场第一,经纪业务的优势也带动了资管、利息等其他传统业务的协同增长。证券公司与互联网公司的合作也从简单的传统业务互联网化,演进到战略合作、股权合作的新阶段。
(三)大小券商发展路径多样
目前,证券公司互联网化的发展路径主要有三种,一是券证券商组建网络金融或电子商务部门,将线下业务线上化,同时提供不同层次的金融产品,主打开户引流和理财电商平台;二是与互联网公司开展合作,借助互联网公司的平台实现引流,或对公司的特色业务进行产品化包装;三是全面一体化,综合实力靠前的券商可以下設子公司或是直接参与互联网金融公司的股权投资,以构建全面的互联网金融体系。而传统金融业务整体偏弱的券商则选择向东方财富、同花顺等互联网公司出售股权,如西藏同信证券于2015年4月被东方财富收购,意图打造一站式的互联网金融服务平台。由此可见,在国家“互联网+”战略的推进过程中,券商都在积极调整业务结构,通过自建或者合作的方式向互联网化转型,同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特别是遇上2015年的大牛市,券商的客户呈现爆发式增长。
二、证券行业互联网化存在的问题
(一) 单纯导流时代结束
自2007年佣金率放松管制以来,各大券商一直围绕佣金率大打价格战,从2007年的0.1%一直降到2013年的0.075%。2013年非现场开户实施以后,佣金率进一步下行,2014年国金证券与腾讯合作的“佣金宝”推出,直接将佣金率拉到行业最低万分之二,这几乎就是网上开户的成本,更有券商以”零佣金”等方式招揽客户。券商的主要业务是经纪业务,而佣金是经纪业务收入的主要来源,不断调低的佣金短期內能吸引用户开户,但从长期来看,会影响到券商整体经营状况以至于互联网化的转型。同时,现阶段券商的竞争主要围绕开户环节展开,尚未能对金融服务做更多有效的突破。
(二)同质化严重,亟待创新
目前几乎各大券商都开设了网上营业厅,也开发了相应的APP和微信公众号。除了开户等基础功能外,主要还提供创业板转签、港股通、OTC业务办理等服务。但从整体来看,券商当前所提供的服务只是将线下业务简单移植到线上,本质上仍是证券行业“+互联网”的过程,未能对业务进行更进一步的创新。此外,券商提供的服务大同小异,同质化较为严重,未能与互联网公司激荡出创新型的商业发展模式。
(三) 客户转化有限
券商与互联网公司合作导流,引入的用户主要是零售用户。这部分用户大多是想快速致富的年轻人,受2015年牛市的吸引加入炒股行列,尚未有清晰的投资理财观念。同时,他们主要集中于少量资金的交易,大资金则不太活跃。对于这部分群体来说,炒股理财也并非生活的必需品,这导致券商通过互联网平台引流存在大量的无交易的空户。说明券商通过互联网来展业是有限的,只有将引入的用户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客户,并通过提供全面的金融服务才能将客户留存下来,实现增值效应。
三、证券行业互联网化的发展建议
(一)转变用户定位思路
证券公司与互联网公司对服务对象的定义不同,证券公司倾向于将服务对象当作客户的角色,而互联网公司更善于对用户进行管理。证券公司互联网化需要从根本上转变定位的思路,从全产业链的角度服务于用户,为用户提供高价值的金融服务,才有可能逐步将用户转化为客户,进而转化为融资客户、资管客户,不断提升转化,实现增值。
(二) 明确券商服务本质
互联网企业的优势在于用户和数据,而券商的优势在于优质的金融服务与风险控制。券商互联网化需要聚焦在服务上而非简单的获取用户流量上。互联网只是业务办理的渠道和载体,专业的金融服务能力才是证券行业面对互联网金融冲击的核心竞争力。证券公司应该突出自身专业优势,构建综合金融服务能力,提供高度专业性、定制性的金融服务,充分发挥投资银行的投资中介、融资中介功能,以及交易、托管和支付结算的业务职能。
(三)创新金融服务
券商服务的同质化表明当前券商还未能完全找到客户的需求,因而也就不能很好的解决客户的痛点。券商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公司的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结合自身积累的客户数据资源,为客户的投资特征进行画像,设计特色化的金融产品,以实现精准的靶向营销和流量导入。2015年12月,国金证券与百度公司合作推出的首款大数据量化资管产品“国金慧泉百度大数据量化对冲5号”,就是典型的创新案例。此外,券商需要对客户进行分级分类管理,充分挖掘客户需求,为不同需求的客户提供个性化的投资服务,以实现差异化。
四、证券互联网化的发展趋势
(一) 服务于高净值客户的财富管理
目前互联网化券商吸引更多的虽然是长尾的中小散户,但是随着国内大众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投资市场的活跃,高净值客戶的占比会逐渐增多。证券公司多年的营销,使得这部份客户与证券公司之间建立起了良好的信任关系,他们也乐于向证券公司寻求投资服务,帮助其进行财富管理。能否更好的为这部分客户提供丰富全面的金融服务,是券商未来需要明确的业务重点,也是未来券商竞争的主要集中点。
(二)大数据挖掘与智能化
券商提供的投顾服务一直是增值服务的中心,依托于互联网的人工智能、数据挖掘等技术,可以为客户提供智能投顾服务。这是一种在线理财管理服务,是指基于客户自身的理财需求,通过算法和产品来完成以往人工提供的理财顾问服务,用户无需掌握太多市场和金融产品知识就可以使用该服务。券商发展智能投顾服务,可以解决证券公司投資顾问与市场需求难以完全匹配的难题,更重要的是,它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更精准的满足客户个性化、多样化的投资需求。截至2014年底,投顾机器人行业的资产管理规模已经具有140亿美元的资产管理规模,根据知名咨询公司AT Kearney预测,到2020年,资产管理规模有望突破2.2万亿美元。目前,国内仍在起步阶段,但会是未来券商财富管理的蓝海领域。
(三) 综合性财富管理平台
由于政策监管方面的的原因,相较于银行、保险或是第三方支付,证券公司在金融产品交易领域具备绝对的优势,因为只有证券账户才可以实现主流投资市场金融产品的交易。同时,基于安全性方面的考量,其他行业的账户难以渗透进该领域,这就为券商提供综合性财富管理服务提供了天然的契机。证券公司应当充分发挥证券账户的价值,构建综合性的账户体系。在该账户体系下,以互联网技术为依托,为不同的投资者提供包括在线理财、资产配置、投融资业务在内的综合金融服务,打造综合性的财富管理平台。
五、结语
虽然现阶段证券行业互联网化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但是基于证券行业自身金融服务的优势,在国家政策支持、监管明确的条件下,券商向互联网化的转型一定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券商在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优势的同时,需要转变用户定位思路、发挥券商服务本质、创新金融服务,打造综合性的财富管理平台。
参考文献:
[1]谭玥.证券公司的互联网金融化趋势分析[J]. 现代经济信息,2015(03).
[2]刘澎.传统金融机构互联网金融化的趋势分析——以证券公司为例[J]. 现代经济信息,2015(07).
[3]韩炯.互联网金融及相关法律问题分析[D].上海交通大学,201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