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引企入校,共建校内实训基地的实践探索

2016-06-07吴惠瑛

广东教育·职教版 2016年5期
关键词:校企合作

吴惠瑛

摘要:我校多年来不断探索校企合作的新模式、新方法、新路子,广泛开展各种模式的校企合作,特别是采用了“引企入校”的合作新模式,构建校企深度融合发展的新平台,为企业培养了大量高技能人才,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

关键词:引企入校;校内实训基地;校企合作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422(2016)05-0027-02

一、引企入校,共建校内实训基地的内涵

“引企入校”是由学校提供场地和管理,企业提供项目、技术和师资支持,是一种校企之间的深度合作,学生可以在全真项目实践基地学习职业知识和职业技能,掌握生存的真本领,实现教学与企业对接,让学生零距离接触社会,真正实现学生顶岗实习、实现学生零距离就业,着眼于在实际工作中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与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

二、引企入校,共建校内实训基地的提出

校企合作的内容多样,它可以包括学校与行业、企业在实习实训、专业设置与课程开发、招生与就业、师资交流与培训、职工培训与继续教育、技术开发与服务等方面的合作。合作的模式也有“学年分段”“订单培养”“冠名班”“组建产学研联合体”“职教集团”“引企入校”等,我校在探索深度合作模式中,着力探索“引企入校”的合作模式,这种模式为解决物流专业校内实训的难题提供了思路,是中职教学改革的大胆尝试。

三、引企入校,共建校园超市实训基地的实践

2011年9月,我校与开平市本地优秀企业“开平市千惠连锁超市有限公司” 签订了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合作合同,利用企业优质的设备和资源,学校提供场地,在校内共建了“千惠连锁超市实训基地”。

(一)合作单位介绍

在开平市只要提起超市,人们自然而然会想到千惠连锁超市。以“走进老百姓家门口”为宗旨的千惠连锁超市的第一家门店于1998年开业,扎根开平17年,积累了丰富的超市运作经验,经营业务不断发展,20多家门店遍布全市各镇,每个分店以其舒适的购物环境,超低的价格,细致周到的服务,以诚信务实、便利实惠、合作共赢的经营理念,伴随开平市民一起发展成长,是开平居民生活中的好帮手、好邻居,“千惠超市系您身边的超市” 这一口号已深入民心。超市打造了独有的商品、价格、环境、服务四大核心竞争力,不仅让消费者买着省钱,还确保消费者用着省心,培育了稳固、忠诚的消费群体,它对引领开平消费新风尚,促进消费品零售市场快速发展,都有着积极作用。

(二)实训目标

1.理论联系实践,将课堂知识运用到实务中,培养和提高中职学生的经济意识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能力。

2.实践中职人才培养模式,鼓励学生积极走入社会,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和社会实际能力。

3.服务教学,作为物流专业实训基地的项目建设,突出学生实践锻炼为主体,注重学生技能培养,同时兼顾企业经济效益。

(三)实训过程

1.学期初邀请千惠超市高层领导为学生做简单的岗前培训,通过文字、图片和视频的形式,让学生了解千惠超市的企业文化、岗位职责,并现场为学生答疑解惑。

2.实训周期为4周,实训时间为早班7:30—14:00,中班14:00—21:30。学生会在收银、理货、信息处理等不同岗位,在不同的班次进行轮岗实训,真正体会企业真实的工作环境,全程体验与学习商业经营的基本技能。在紧张的工作之余,物流教研组还会与超市合作,为学生开发了一些理论课程和其它的文体活动。

3.上课时间店面不开放,由店长和教师对学生进行超市运营过程的培训,下课经营期间由学生上岗实践操作。学生主要学习如何进行进货、验货、收货、盘点、补货、上架、理货等环节的作业,掌握超市货物的流通环节以及相关物流技术在超市中的应用。

4.对于每批次学生实行双重考核,店长根据学生的在岗表现及对新任务的接受和理解能力给予考核评价,指导老师主要对学生考勤及理论应用能力给予考核评价。以综合成绩作为依据,选出一名最优秀的学生做为下一批次学生培训的店长助理,协助店长培训下一批次学生。

5.每一批次实训结束,要求学生上交一份实训报告。指导老师根据学生的实训报告,收集每一批次学生的意见,如经营管理过程中的一些建议,反馈给千惠超市,共同研究,不断改进实训教学方式方法,提高实训教学水平。

(四)实训管理机制

1.构建三方共同参与的管理机构

“千惠超市实训基地”在实践中形成了以企业、教师、学生共同参与管理、以学生操作为主的三级管理和运行机制,建立了如下的管理机构:

实训期间,学生的管理由超市门店负责人和学校委派老师共同负责。学生上岗前,指导教师会对其进行相关的安全和责任意识教育,学生进入实训场地后,超市门店负责人须对学生的安全负责。

引企入校,共建校内实训基地的实践探索

2.引入企业的管理制度

在实训基地的管理上,引入了该企业的管理制度,明确具体的工作岗位与职责以及奖罚措施。在考核时,引进总部的考核机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考核,一是考核差错率,二是考核工作态度。考核结果与实训补贴挂钩。

(五)优势分析

1.学生通过在这种企业全真的运作环境下锻炼,使他们不仅能够“做中学”,更能够让学生“做中思”。

2.企业全真的经营运作环境,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学会对已有知识与技术的应用,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另一方面重视培养学生去发现未知的领域,增强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

3.以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带动专业建设并引领课程改革。通过深化基地的内涵建设,按照基地生产流程和职业岗位要求设置课程体系,强化学生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

4.学生在整个经营运作的过程中是主体,当他们在实际运营中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时,要求学生能够尽量自行解决,所以增强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同时也提升了学生的营销能力、与别人沟通的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前培养了学生的责任感。

5.学生可通过岗位实训获得适当补贴,不但能激发其学习兴趣与自身优势,也使学生更具就业竞争力,在真正上岗后可以更快适应岗位需求 。

6.实现了校企双赢,学生不仅职业技能得到很大提高,为他们毕业实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为企业创造了经济效益。

四、引企入校的思考与展望

(一)要创新适应全真实训基地的教学模式

针对不同形式的生产性实训,教学组织形式也不尽相同,为此,要对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进行大胆改革,积极倡导项目式、工作过程导向式、任务驱动式的教学模式,以适应生产性实训的要求。加强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活动,集成传统考试,职业技能鉴定,职业技能大赛,学习过程跟踪反馈等各种考核评价方式,始终将毕业生顶岗率、就业率、就业质量、企业满意度、创业成效等作为衡量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指标,为市场输送真正符合企业要求的人才。

(二)要建立稳定、长效的校企合作机制

学校与行业企业能否长期合作,取决于双方利益平衡点的寻找与把握,而能否使合作产生最大效益,则取决于长期合作中双方逐步探索建立的各种保障机制。为此,企业与学校都要完善相应的管理制度。通过完善制度规范校企合作行为和学生实习实训行为。同时,要强化道德约束,学校要把企业作为友好的合作伙伴和自身利益的共同体,竭力维护企业的利益和形象,使其成为学校不可缺少的组织部分,融入到企业文化之中,按照企业的规定和职业道德要求履行自身的职责。通过规范约束,让企业放心参与校企合作。

(三)要加强校企合作政策保障

随着国家教育中长期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颁布实施,要在具体的发展措施上进一步明确政府的任务和企业的责任。鼓励和推动企业和企业家担当起这种社会责任。使校企合作走上法制化、规范化道路。发达国家校企合作的成功经验证明,校企合作离不开国家法律法规的强制执行。政府在建立校企合作领导机构的基础上,应尽快出台支持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政策。并由校企合作职能部门经常检查、监督政策执行情况,不断调整、完善各项政策,使校企合作得到政策保障和支持。

(四)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校内企业实训基地的建设需要专业教师深入一线,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而目前学校专任教师大部分仅适应于传统的课堂理论教学为主的职业教学模式,较缺乏企业生产实践经验与专业素质,不大适应生产性的教学改革。因此,学校在师资队伍建设中,一方面要从企业引进高技能的人才,另一方面安排专业教师定期下企业锻炼。

引企入校,共建校内实训基地是产研深层合作的一个方向,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有效平台,也是校企双方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

参考文献:

[1]盛华.高职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和运作机制探索[J].潮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4).

[2]曾育林.校园模拟超市实训教学模式探索[J].商业论坛,2012(12).

[3]蒋海娟,全细珍,阳玉玲.会计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研究[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2(10).

责任编辑赖俊辰

猜你喜欢

校企合作
在新形势下创新汽车技术专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的初探
校企合作下的应用型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中职“人才孵化基地”校企合作订单班人才培养新模式探索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韩国高校校企合作模式新发展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高职土建类专业产教创深度融合机制探索
就业视域下卓越工程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探析
民办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深度校企合作模式探索
对实训教学体系改革进行的思考与探索